目录(共74章)
↓↓
第1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1)
第2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2)
第3章 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
第4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1)
第5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2)
第6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3)
第7章 从奥匈帝国边缘到新文学中心(4)
第8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1)
第9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2)
第10章 李健吾与福楼拜和自然主义
第11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1)
第12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2)
第13章 论20世纪40年代的穆旦批评空间(3)
第14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1)
第15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2)
第16章 1956年“百花时代”中的《人民日报》副刊与诗歌(3)
第17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1)
第18章 浅析梁启超眼中的科学小说(2)
第19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1)
第20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2)
第21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1)
第22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2)
第23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
第24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第25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1)
第26章 孙晶岩报告文学(2)
第27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 乐趣与理性(1)
第28章 王小波杂文的艺术三维:自由 乐趣与理性(2)
第29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1)
第30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2)
第31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3)
第32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1)
第33章 论鲁迅翻译策略与汉语欧化(2)
第34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1)
第35章 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2)
第36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1)
第37章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2)
第38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1)
第39章 “桌子们开始跳舞”——郭沫若与创造社的方向转换(2)
第40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 旧之争及其影响(1)
第41章 “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 旧之争及其影响(2)
第42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1)
第43章 汉语文学的海内与海外(2)
第44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1)
第45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2)
第46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3)
第47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1)
第48章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与北村《施洗的河》比较研究(2)
第49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1)
第50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2)
第51章 抱朴守真,蜀山巍峨——冯建吴先生诗词作品散论
第52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1)
第53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2)
第54章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3)
第55章 从“汉语新诗”看现代汉语的诗性建构
第56章 读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所想到的
第57章 序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
第58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 地点及其意义(1)
第59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 地点及其意义(2)
第60章 悲凉缘何而生——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新读
第61章 中国新诗:1957(下)(1)
第62章 中国新诗:1957(下)(2)
第63章 中国新诗:1957(下)(3)
第64章 中国新诗:1957(下)(4)
第65章 中国新诗:1957(下)(5)
第66章 中国新诗:1957(下)(6)
第67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1)
第68章 评操慧博士的《中国晚报文化研究》(2)
第69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1)
第70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2)
第71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3)
第72章 七月社 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第73章 评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第74章 编后记
同类推荐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热门推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倾尽天下:皇妃十四岁
十四岁的少女成为一朝皇妃。面对变幻莫测的帝心,她苦苦抵御着他的宠爱。数载恩怨,她最终抛下一切不甘与他真诚相爱。所幸,他爱她,愿意倾尽天下去换,而她,历经苦难与波折,终得圆满。谁说自古帝王无真爱?看一阕《爱江山更爱美人》,看冷面君王的缠绵悱恻,少女皇妃的纯善睿智。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游戏高手大比拼(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