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72

第72章 七月社 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七月社、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读周燕芬《因缘际会》

张学义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的研究,近年来开始显现出新的突破和成绩。这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新意、有挑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的重点偏重于人事,把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现代文学最原初的起点——个人的文学活动,使得文学史上某一文学社团的形成、流转、活动、作用等得到细致和深层次的揭示、诠释。这对以往的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是一个有效的修正和完善。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的《因缘际会》(武汉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对现代文学史上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文学社团研究的创新之作。

一、全面系统地勾勒出社团的起承转合

无疑,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的文学社团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多年来,有关的研究并未停歇。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胡风集团冤案的平反,相关的研究逐步提升并持续活跃,最终,大家注意的焦点多集中在胡风身上。但是,对胡风的研究无法全面说明七月社、希望社及其相关文学社团的发生运转和整体风貌,而对文学社团的整体把握又是文学研究中新鲜而重要的一翼。在《因缘际会》中,首次完成了对凝结了胡风巨大心血的七月社、希望社等文学社团的历时发生和运演过程。周著从“左联”及其内部斗争入手,指出:“左联”“名义上的作家团体和实际上的政党或者第二党构成一种矛盾或悖论,是左联内部矛盾的发生和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逐渐盛行的必然原因”(6页)。于是,“左联”内部形成了雪峰派、胡风派和鲁迅派。但是,在这三个所谓的“派”之外,还有一个周扬派。“两个口号论争”使“左联”的内部斗争白热化,而鲁迅的去世,加速了“左联”队伍的解体。抗战烽火的纷起,催生着新的文学社团的诞生。

周著在第2章和第3章翔实展现了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社团的背景、来由与流变、同人队伍、社团特征、社团活动、个人关联等,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该著最有分量的部分。在这里,周著让我们明白了鲁迅逝世给左翼文坛形成的空白、胡风等作家受到的冷遇、排挤和创办新的文学刊物的迫切需要的情势。就文学社团的根本特质而言,周著第2章第3节的“七月社的构成形式与社团特征”和第3章第5节的“希望社社团特征以及摩擦与对抗的产生”是最重要的两节内容,既是对社团特征的深度揭示,也是首次对这两个主要社团以社团研究的诸要素条理化的探究和揭示,从而把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和以往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的做法区别开来,凸显出周著的文学社团研究的特征。就以七月社为例——

七月社的组织形式:《七月》杂志(107页);

七月社的纲领性文献:胡风的《七月》杂志的发刊词(107页);

七月社的特征:既开放又集中(109页);

七月社的精神特征:坚持五四新文学路向,配合抗战的现实需要(112页);

七月社形成的关键因素:鲁迅的思想精神(116页);

七月社的成型:以鲁迅和胡风为之奋斗的新文学为共同追求,相互激励而结为一体的作家群(117页);

七月社文学追求的精神纽带:主观战斗精神(129页);

七月社的艺术风格:时代的激情、现实的忧患、作家的忧郁、笔触的疾厉、色彩的浓烈(129页)。

另外,周著的全面性在于,从七月等社团的产生背景、产生机缘、中间的转换与终结,乃至作为胡风集团分子的遭遇,都在纵横交错的叙述中得到有始有终的展现。七月等文学社团的发展变化轨迹,因此得以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拓展了胡风研究

胡风研究,就是以胡风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全部研究活动。当然,研究界把胡风研究主要集中在围绕胡风的创作、文艺思想、文艺活动而展开,也合乎情理。但是,就目前胡风研究的主要趋势看,大约主要表现为:一,有关资料的搜求和汇集;二、围绕胡风事件的回忆和申说;三、胡风文艺理论的研究;四、胡风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周著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之一,而这套书系所追求的,正是见于在文学研究中以往只重视文学流派的研究而轻视了社团研究的现状而着力于“研究文学社团的兴衰聚散”,其“重点在人事”。周著正符合这样的学术研究设计。

如果说陈思和、南帆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已经以出版了15部著作的成就显示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价值的话,周著对于胡风研究而言同样具有其拓展的意义。陈思和先生对现代文学社团大致从4个方面来划分:一是传统文人社团形式;二是依托现代知识分子公共空间的社团形式;三是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四是文人小团体的形式。依此来看,周著所研究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正属于第三种类型,即“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周著拓展的意义在于:一、第一次把胡风稳妥而恰当地放置在“七月”、“平原诗社”、“诗垦地”、“七月文丛”、“希望”等文学河流里来作纵向的勾勒和考察;二、把胡风的文学社团和后来的“胡风集团”第一次从文化演变的角度联系起来,从而看取胡风等作家文人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又超出了“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概括范围,也因此显示出胡风命运的悲壮及其可贵的品格。

三、初步建构起相关的学术研究框架

现代文学社团研究还是一个尚待大加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由于诸多原因,还有许多困难横亘在研究者面前,以胡风为核心人物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也是这样,诸如有的资料难以搜求,有的资料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有的话还不能说,有的事情还不方便下断语。但有了这个研究,毕竟开了一个好头。

周著的三个“附录”很值得称道。作为附录一的“参考资料”,详尽开列出周著的资料来源。作为附录二的“相关期刊和丛书目录”,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有关七月、希望等多种过往的文学事实的目录索引。作为附录三的“胡风相关社团编年大事记”,为读者捋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这些看似单调枯燥的“附录”,正是学术研究之功力的绝好体现,也是研究者面对研究对象心存敬畏、认真劳作的结晶,还是着手研究开辟新境的基础,更是有益于后来者接力于新的学术起程的真实助推。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准确理解,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也就是说,“中国”是空间概括,“现代”是时间上的概念,“文学社团”是包涵着一切文学品种的文学大家族里所形成和存在过的文学社团。这样看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光荣。艰巨,是其研究任务非常之巨大和繁多;光荣,是按照这样的内涵理解,目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的局限性有望得到新的突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面貌将得到大的改观。试想,在现代中国这样一个时空下,所有的文学社团都纳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新格局将被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中国现代文学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下,将是一个更符合历史真实的文学景观。这将是一个巨大而迷人的文学建筑。周燕芬教授以《因缘际会》的著述,奉献出自己的真诚的建设性劳动。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热门推荐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的分布、水文化、水环境被污染的巨大危害、人类应当节约用水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被迫隐匿于尚书府邸。还君明珠,当他们的命运有了交集......暗潮涌,本是永乐帝女,风云动,杳然无期。豪气凌霄汉,玉叶金枝。他,荆棘满怀天未明。原是方孝孺公十族血案遗孤,她,终生以刺杀朱棣为己任。,母妃惨死。因宫闱惊变,长风吹客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蒲锦旋心中的座右铭:正妻不狠,地位不稳!小妾不滚,不能容忍!所以成亲那一日,她把她那后花园锦簇的所谓夫君给休了。片断一,本该是大喜的发日子,后院某女人却是正在很努力的爬墙。“月儿,等你家小姐我出去后,会悄悄的送信儿给你,放心,你家小姐我不会丢下你的!”某女气喘吁吁的说道。“那娘子什么时侯捎信儿给为夫呢呢?”某妖孽男风清云淡的说道,而他那幽深的眸子中的波澜却是泄露着他此时的心情。“啊!……”一声尖叫,正在努力爬到了一半的某女听到这个声音后,吓得竟从墙上栽了下去。而在她栽倒的过程中,众人又听到了‘撕拉’一声,只见某女的腰带墙角勾掉,紧接便是听到某男的一声:“全都把眼睛给我闭上,若有不闭者,我会让他永远的睁不开眼!”片断二,红彤彤的喜房中,某男先是把那被他裹的如粽子一般的某女给放了下来,紧接着眯着眼,低声的说道:“娘子也不用这样的着急引为夫过来呢!”“丫的,你才着急,休书你收到了吧,赶快放我走!”某女完全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依然一副大爷的样子说道。“休书我到没收到,情书到是有一封,而且娘子有一句话说对了,为夫还真是着急了……”
  • 不找借口找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化最佳培训读本,卓越员工自我修炼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培育不找借口的员工,打造高执行力的团队。放弃借口,赢在方法。绞尽脑汁找理由,不如千方百计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