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29

第29章 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1)

基督品格的萌生——从鲁迅到巴金对中国文化人格革命的意义

白浩

在中国新文学、新文化史上,作为一个精神偶像,鲁迅的文化人格意义已被过度阐释以至于被“神”化。而巴金,能否够得上20世纪文学、文化史上的一个精神偶像呢?这仍是一个疑问。就文学成就来说,巴金显然要逊色于鲁迅,就人格的战斗性、坚韧性来说,也是不如鲁迅的,但《随想录》,巴金晚年的这一绝唱使他的人格意义得到质上的发展,由此对其文化人格意义的发掘也可以赋予新的维度,而这一文化史价值在笔者看来,仍未得到深刻的阐释。《随想录》的文学史地位姑且存而不论,但它却是20世纪中国人精神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这种意义正要与鲁迅相结合方才彰显。鲁迅与巴金,分别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的良心和20世纪下半期的良心,巴金又被称为20世纪的良心,他们的罪感、痛苦、忏悔都在传统文化背景与20世纪语境中独树一帜,如果因为与鲁迅相联系而被赋予“神”的意义的话,那么他们作为人格“神”的意义却又迥然不同,一者以冷,一者以热,一者以憎,一者以爱,一者“一个也不宽恕”,一者“还自己的债”。从鲁迅到巴金,在忽略量的高低而论其质的异,分别代表了中国新文学、中国新文化人格相续相承而又迥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构成20世纪中国人精神史上的两个“父”,两点间连接的虽非一条直线,但毕竟构成一个文化发展的箭头,它的崭新意义有可能成为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作为20世纪精神界被“神化”的人物,鲁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个也不宽恕”、疾恶如仇的战斗精神,都如旧约世界中上帝与代言人摩西一样鲜明。这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中可以得到证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新民主主义论》)这个评价也以钦定的方式主导了此后长期对鲁迅精神的认识与评价方向。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在生前既是对统治者战斗的利器,同时也是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相对立的,诸如“费厄泼赖应当缓行”、“痛打落水狗”等都是例子。若论其阶级性与经济基础,这种战斗精神正是位于物资匮乏的社会、阶级矛盾难以缓和背景下的无产阶级的战斗精神,并还颇带了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如果说宽容、博爱等价值观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并由此而受到批判的话,那么,我们显然忽略了这些概念也正是全人类的永恒价值观这一事实。马克思主义将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的早期核心,而将宽容、博爱等置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中;而苏俄的列宁思想以及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则是将其阶级学说实践并扩大化为整个的意识形态控制体系,至于宽容、博爱等远期目标则因为与近期历史任务相冲突而被后置和虚化,甚而被批判。这种文化背景决定了对鲁迅精神多面性认识的遮蔽。鲁迅精神的核心是战斗精神。“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如果将历史局限于以阶级仇恨和阶级斗争为本质的社会中,那么此言无疑是正确的,正因此,“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英雄毛泽东与无产阶级文化革命英雄鲁迅的战斗精神一拍即合。然而,当社会发展进入阶级斗争不居主要地位阶段时,这种“战斗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吗?蓝棣之就认为:“毛泽东的意思说,鲁迅的价值在于反帝反封建,最值得赞美的性格是没有媚骨和奴颜,鲁迅的方向乃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呢?它既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但同时区别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此误解和误读在于:毛泽东讲鲁迅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而我们却误以为毛泽东认为鲁迅是任何广泛意义上的新文化的代表,以为毛泽东称他为任何意义上的新文学的方向。我想我们大大地把毛泽东的论述扩大化了。毛泽东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讲过鲁迅是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方向、主将和旗手,毛泽东的意思是赞扬鲁迅是国统区的旗手、主将,在那里不要有奴颜媚骨。”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理解错位的灾难性后果,并呼吁对新的文化精神的检讨与探索。鲁迅精神往小里说是战士精神,放大说是战神精神,但由战士转化为战神,其间的负面也被放大出来。战士是个人的,尤其是位于受压迫、受奴役时的个人抗争行为,而战神则是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全人类的,它可能是受压迫、受奴役者的信仰,也可能是压迫者、奴役者的信仰,因为二者有着共同的逻辑基础——彻底的暴力的斗争。“恶”在这里被用作理所当然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视作建设世界和维护秩序的保证,“恶”被神圣化、专制化。当被统治者的战士转变为统治者的战神时,这种火与剑的斗争逻辑就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血与泪、不公与不义,战神之“恶”的潜在危险被现实放大。在基督教史上,这一点更为显明。在物资匮乏,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尖锐的奴隶社会中,犹太教所奉的耶和华正是一位部族战神,他动辄灭城诛族,以血腥来维护着一神的信仰。而那位上帝的使徒摩西也正是以坚韧无比、疾恶如仇的战士精神率领受奴役的部族出埃及。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作为受奴役者的信仰,战士精神、战神精神都有其历史使命。然而,当耶和华、摩西作为立法者而存在时,战神精神为人间带来的并非和平与关爱,而仍然是火与剑的暴力、血与泪的痛苦。战神之战乃是以憎为基础,以恶抗恶为手段,然而,无论是“恶的恶”,还是“善的恶”(这种划分本身就是狡辩),最终都仍是“恶”,所产生的破坏性历史后果也都殊途同归。“恶的恶”只要存在,“善的恶”或许事实上也就无法避免,但旧约上帝将其神圣化、合法化,而新约基督则并不鼓励如此,不同的态度将会主导不同的前景。爱神之爱并非自我麻醉,而是承认罪与恶,正视罪与恶,并承认需要同罪与恶斗争,但他认为以憎和以恶抗恶并不能解决问题,故而以爱为基础,以善度恶为手段,以恕和忏悔来化解恶。于是,基督教代犹太教而兴。为维护历史的合法性,它将犹太教的战神精神封入历史的旧约阶段,并迎接作为新约精神的耶稣爱神精神。这种转化是由民族、阶级斗争尖锐化历史阶段下的暴力观、求诸人观向民族、阶级斗争调和化历史阶段下的仁爱观、求诸己观的转化。这种转化,并非平稳过渡,犹太教视基督教为敌人,战神精神与爱神精神亦是敌对冲突的,而耶稣正是以死来化解这种冲突和矛盾,以复活而宣告新的时代的开始。随着历史的变化,社会所崇奉的战斗观也必然向和谐观转化,战神精神必然向爱神精神转化,旧约精神必然向新约精神转化,上帝、圣父意识向人子意识转化,诛罪意识向悔罪意识转化。

对鲁迅精神的认识也便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既有受奴役者的战斗精神、硬骨头精神可贵的历史使命,同时,在社会历史阶段发生变化时又面临精神转型的困惑。战斗精神用于任何奴役者,无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种最可贵的“硬骨头”精神,用之于奴隶则为战士,然而用之于掌权者则可能为专制和残暴(即“毫不手软”),转化为战神的威权意识。如同其精神导师尼采可能成为希特勒***主义的导师一样,鲁迅也被利用为“文革”封建大复辟中屠杀和打斗的理论“帮凶”。成为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后,在秩序既定时,这种旧约精神、暴力威权意识是维护秩序的有力工具;当纲常秩序淆乱时,它的破坏功效远大于建设,因为它“一个也不宽恕”,所以旧约精神一方面算是一种“建设精神”,另一方面也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一种“捣乱精神”。“文革”中的红卫兵正是将这种暴力威权意识、捣乱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于鲁迅个人的悲剧来说,他奉行了上帝的哲学,然而却没有上帝的威权,尽管他摆脱了“奴”的位置,但他仍只是“人”而已,故而便会处处“碰壁”、绝望。这碰壁、绝望是必然的。鲁迅对自己的战斗精神并非没有反省,在他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严苛中,他自身是否也染上了某种劣根性呢?在批判“吃人”时,他所奉行的战神精神是否也正在“吃人”呢?他并不认同基督的超世性,但由“神之子”到“人之子”的自譬他是有的,而“神之子”、“人之子”被钉杀的自譬他更是显明的,由此,他竟将这段历史作为他的“复仇”动力。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饶恕他们吧,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与鲁迅的“一个也不宽恕”形成何等鲜明的对比。“复仇”是他的精神支柱之一,复仇乃是以恨为动力,所以鲁迅所建立的也正是“憎的丰碑”、“恨的哲学”;复仇是一种立足现实的战斗意志,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而宽恕与仁爱则指向超越的普世精神;他要“我以我血荐轩辕”来行启蒙,可在以复仇和战斗对待敌人时又不免也以复仇来对待钉杀“人之子”的人民,二者间的矛盾与互否性的痛苦也是不可调和的。鲁迅“抉心自食,欲知本味”,也屡次检讨自己思想的黑暗,并质疑这战斗的结局并不能带来“黄金的世界”,而这更加重他的绝望与黑暗。鲁迅在绝望与反抗绝望中,在对自己局限性的反省中,一再感叹自己只是个中间物,寄望于未来更新精神的出现——正如旧约必然要走向新约,上帝要派圣子耶稣来做上帝与人的中介——这便是从上帝走向耶稣,从圣父走向人子,从威权走向仁爱、牺牲,从旧约精神走向新约精神,从犹太战神走向基督爱神。圣经说耶稣是圣父与人之间的中间物,然而按照历史的逻辑,按照旧约精神与新约精神诞生的逻辑看,恰恰正是上帝意志、旧约精神成为通往人子意识、新约精神的中间物,不可能先有了终极物,而后才诞生出中间物。鲁迅双足站立在旧约世界,文化巨人式的身躯成为受奴役者战斗精神的化身,然而他的头颅却已开始探入新约世界窥视,在对自己的检讨中自譬为历史的中间物,呼唤和孕育着超越自己的新的精神品格的诞生。

鲁迅寄望的新的精神是什么呢?它出现了吗?现在,我们或许可以说,它已经诞生,若从历史的长时段看,它正在诞生,或许这并不完美,并不真如耶稣一样完美,但这不完美恰是它作为人的特色,这新约精神的萌芽,这“人子”正是巴金。正如耶稣是上帝派来人间,是圣父的圣子一样,鲁迅也正是巴金的精神之父。与圣父一旦降临人间便会引发暴戾杀戮,甚而终至绝望不同,圣子带给人间的是宽容、牺牲、忏悔。尽管他们都以对人间的博爱为基础,然而一个以火与剑,一个以爱与悔,带给人间的却迥然不同。上帝走向人间,在绝望与反抗绝望间徘徊,而耶稣走向人间,期待的是带着罪死去而复活。从鲁迅的自省到巴金的忏悔,正构成我们民族文化人格中基督品格的孕育到诞生历程。

在世纪之初,冰心“爱的哲学”风靡一时,这使在仇恨与苦难中打滚几千年的国人眼前一亮。然而,爱的宁馨儿被随之而来的凄风冷雨,甚而腥风血雨所击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只有与牺牲、泪血相结合时,才是真正坚强的爱,冰心之“爱”并未意味基督的降临,因为基督是需为罪而死,又死而复活的。“我们喜爱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她是‘五四’文学运动最后一位元老,我却只是这运动的一个产儿”。“爱的哲学”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却与幼年的母亲、轿夫一起成为巴金“爱的导师”,成为精神之母。在旧的社会中,面对罪与恶,如同鲁迅一样,憎必然同爱搏斗与交织着,这是时代的命题,也正是巴金从《灭亡》到《家》所一直焦灼着的命题。然而与鲁迅不同的是,憎的黑暗与“鬼气”免不了时时统治着鲁迅,而巴金,则始终保持着爱的热切与期望。巴金登上文坛的处女作《灭亡》大约是他最爱谈及的作品之一,初期作品革命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几乎所有母题都在这里萌芽,而其主要的几类人物也都可视为巴金多重侧面的互文性文本。杜大心如同绥惠略夫式的爱憎,李静淑、李佩珠的妃格念尔式的爱在无政府主义同志中既共生又斗争着。当杜大心遭遇爱的受挫、憎的生长时,巴金仍创造出李静淑来作为“人类爱”的化身企图来拯救这个“撒旦”,爱的热差一点融化了憎的冰。对无政府主义同志的恐怖主义行动,巴金在殉道与牺牲精神上钦佩,但行动上却并不赞同。无政府主义信仰使他对个人绝对自由充满执著,对任何限制和损害个人绝对自由的行为也保持警惕。他并未如其安那其朋友一样走向血腥,走向“恶”的“灭亡”,却同样没有背弃自己的理想,民粹派、无政府主义信仰下志于道的牺牲与反抗精神成为他的行动之父。他一生与权势保持距离,从未拿官方一文工资,办刊办报办出版社全是义务奉献,他的这些实践让几十年后的陈思和从中窥测到知识分子“岗位”的新路。

同类推荐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热门推荐
  •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本文爽文、女强、宫斗、悬念,章章情节曲折,卷卷内容精彩。一对一,美男多多,男女主都身心洁净。她是叱咤九州的罗刹女,他是掌控四海的夜叉鬼,两者拥有显赫的皇家血脉,同是名震寰宇让人闻其名便吓破胆的弑神社的高手。五年前,拥有不伤之身和幻灭之瞳的罗刹女惊艳入了那人的眼,与他谱写一段悲壮恋曲后,从此杳如黄鹤,不见踪影。五年后,名不经传的慕容玉叶逃离做杂役的苦海,踏上一段未知又阴谋重重的道路,等待她的会是一段奇缘,还是一场劫难?说她太蠢,她步步为营痛挫敌人,搅得九州人畜不宁,寝食难安。说她太穷,盗墓劫财是用来塞牙缝的,朝哪一站,谁都点头哈腰送金送银。说她太弱,且看手中武器可是久负盛名的银丝茧,吐丝幻变,胜负定局由她操控。说她气质太寒酸,凤冠霞帔上了身,贵为墨国的太子妃娘娘,还有谁该丫的说她气质寒酸?太子妃娘娘太憋屈了,她跳槽总可以吧?不等她主动提出跳槽,新婚之夜弃她而去的太子殿下丢下一纸休书,靠!反了,她打马扬鞭拿着休书直接上战场找他评理。他冷眼相对,绝情地将她送往黎国和亲?!行,和亲,贵为黎国皇后嘛,一下由太子妃直接升级皇后,这美事降临到她头上,是她人品太好嘛。和亲就和亲嘛,然后待她领着黎兵打回来,叫他丫的后悔一辈子!呃,到了黎国才发现根本不是成亲,而成了……献给黎河龙神的祭品!骗我?大家可以糟践我的智商,可不能骗我,此生最恨骗子!慕容玉叶的小宇宙之光在喷薄而发,看到没?在万人目光之下,先宰了黎河的“龙神”,再杀了黎王这个“痿男”,此次踏上强者骁勇无敌,名扬四海之路,只让钟情的的他刮目相看,后悔不迭!
  •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有关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告别上火的生活

    告别上火的生活

    中医用“火”来形容人体内的一些热性症状,所以,人们常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本书针对人体出现的不同上火症状,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书中详细讲解了人体上火的各种症状和解决方案,帮助您制订正确的养生方案,从而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她拥有亿万身家、风华绝代,意外重生从凤凰变成麻雀,还好有个脑残的死党!没钱?没关系,她有神秘空间。养养鱼、种种菜,发家致富不是梦!别扭的帅哥医生,她觉得很对味。看她小女子如何搞定。渣男找上门?她钱多多,花心男人都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