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24

第24章 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被错划为右派、经过四年劳改生活的章永璘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受着双重饥馑,而幸运女神(马缨花、黄久香)的降临和护身符《资本论》的庇佑使得他终于走出生活的阴影,从动物搏食的本能到人的尊严、责任感的复苏,他意识到“一九五七年对我的批评,我抵制过,怀疑过,虽然以后全盘承认了,可是到了‘低标准’时期又全部推翻。而现在,我又认为对我的评判是对的”,他认准了他“身负着几代人的罪孽,就象酒精中毒者和梅毒病患者的后代,他要为他前辈人的罪过备受磨难。命运就在这里。我受苦受难的命运是不可摆脱的。”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终肯定的是国家和党的意识形态,所以80年代的文学界普遍认为:“章永璘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写照,具有真实的、普遍的代表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历史足迹的形象记录。”

有名无实的“资产阶级”许灵均在遭父亲遗弃后,又因为“资产阶级右派”的帽子而遭到人民的遗弃,这“使他来和牲口为伍”,当只剩下马“用湿漉漉的鼻子嗅他的头,用软乎乎的嘴唇擦他的脸”给他以安慰时,“他的心颤抖了”。尽管生活对他板起一幅冰冷的面孔,可许灵均却在解除劳教后通过劳动建立起了普通人的感情,当昔日抛弃他的父亲要带他出国享受荣华富贵时他拒绝了,多年的改造已经使他明白了“只有劳动的报酬才能使人得到愉快的享受;由剥削或依赖得来的钱财是一种耻辱”的道理。最终通过采取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对外宣告“他没有白白走过那么艰苦的道路”,以对人民、对劳动的衷心认同圆满结尾。

一首总共不过四句的小诗《冬小麦自述》令钟亦成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由最初莫名其妙、诚惶诚恐获罪以致被迫接受外在不断升级、上纲上线的批判到自觉内省反思有罪。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污秽的言语还是恶毒的皮带都从来没有动摇过他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信念,就像作者王蒙所赋予他名字的深意一样,他对党的赤子之心实在是天地可鉴、又忠又诚。正如钟亦成最为挚爱的凌雪所说:“党是我们的亲母亲,但是亲娘也会打孩子,但孩子从来也不记恨母亲。打完了,气消了,会搂上孩子哭一场的。也许,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为了引起你的重视,给一个大震动,然后你会更好地改造自己……”这段言语无疑具有浓重的教条意味,不仅借凌雪之口为改造之后面貌一新的钟亦成表情达意,更是作者自我表白意图的有意为之。

具有同样功能,为文中主人公阐明政治立场和价值信仰的说教也在《雪落黄河静无声》中出现过。饱受屈辱的范汉儒在劳改农场担任被视为肥缺的“鸡倌”一职时受到所有人理所当然的怀疑,在那样一个饥荒的年代,谁会不舞弊营私先填饱自己的肚子呢?在一次“黑姚期”的突击检查下,真相大白于天下,范汉儒宁肯吃老鼠,也不拿集体的一针一线。于是有了“黑姚期”给范汉儒送鸡蛋时这样一番有意激发读者共鸣的话:“我没给孩子,没给老婆,给你拿来是看你还有中国人的骨头:将来政策松动一点,你还能为老百姓办点好事。”范汉儒的形象在这一番话中被高高托起,右派身份的范汉儒无形之中向社会栋梁转向,通过这一细节为范汉儒正身扬名的作者丛维熙通过文学形象的打造同样带有自明心迹的目的。

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读者读这部分作品可能会有一个共通的感觉,那就是这些知识分子怎么就能这么诚挚天真得近乎夸张呢?看不到睚眦必报的负气,却感受到热血沸腾的温度,这用我们正常的心理逻辑似乎是难以解释的。如何解释这种今天我们看来近乎夸张的热诚呢?或者进一步表述一下这个问题,这种英雄受难叙事模式的泛化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知识分子虽然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概念,但作为知识分子的前身知识阶层却是由来已久,追根溯源,中国知识分子的前生就是“士”阶层。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厥为其始终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之核心,其知识对象集中在现实人生政治、社会、教育、文艺诸方面。”士志于道,“一方面,知识分子以‘道’自任,‘道统’高于‘政统’,以‘王师’、‘官师’自居,甚至要规范王权;另一方面,王权要维持自身的合法性,必须与‘道统’合作,但又对知识分子以道自命,以道统导引、规范政统的做派总是难以接受,甚至严厉打击,形成一部政统与道统、‘君’与‘师’之间既合作又离心的艰难磨合的政治史”。总的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只有与君权相统一起来,才可能得到发挥和实现。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理想的知识分子揣着社会的良心充当公众雪亮的眼睛与批判的喉舌,在漫漫而修远的人生道路上,潜移默化地造就了一种集体无意识,那就是忠君。

另一方面是由于情感价值的选择和皈依。“对于文学知识分子而言,他们的文学活动,或者是言说主体试图以其话语实践来结构某种身份,或者也是具有某种确定身份的言说主体的话语活动,这时,话语行为便成了对其缘由身份的‘固持’或‘显示’。”在“祖国”、“党”和“人民”等宏大价值理念寻求到坦诚心迹的合理资源,心甘情愿为祖国为母亲受难是他们最终的情感皈依,最终自然而自觉地暗转到对自身合法身份的认同,这种合法身份被大部分学者归纳为革命身份。“革命”作为近代以来具有强烈历史进步色彩的强势话语,意味着顺承历史,继往开来,这种革故鼎新顺应了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是必须的,也是先进的。相应地,如果获得一种与革命相联系的身份诸如“革命者”、“党员”、“无产阶级”等,不仅理所当然地与那些落后的、反动的身份指向区分开来,更显示了一种自身“革命”身份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与国家权力、地位紧密相连。正如有评论者所深刻指出的:“有意识地重述‘文革’的历史,不再是单纯地展示伤痕,而是致力于表达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在蒙受迫害中,依然对党保持忠诚,对革命事业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通过这种重述,重建了新时期的历史主体(例如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历史,这就使拨乱反正后重返现实的受难者有了历史的连续性。”于是我们清楚地看到,满纸满页都抒写着对党的忠心,都抒发着对国家的热忱。

大多数人和鲁彦周一样,强调“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家”的政治身份,强调“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责任感”。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王蒙纵声高呼:“我们与党的血肉联系是割不断的!我们属于党!党的形象永远照耀着我们!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向着党。”他说:“如果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胸怀,没有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进步事业的炽烈情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没有思想家的独具慧眼的见地,没有广博的学问知识,没有与当代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血肉联系,没有为人民代言、为新事物开路、为推动历史车轮出一把力的热忱,那么你写得再努力、再好,常常仍然是小打小闹小摆设……广大读者却会觉得与自己有距离、有隔膜,打不动自己的心,引不起自己的关切、共鸣、焦虑、兴奋。”丛维熙则出于其“革命良心”以自己的写作行为来“千方百计医治我们国家的伤痕”。

张贤亮虽然在当时并未入党,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党”与“革命”的认同。他以赞扬的口吻说:“委屈了三十多年,而只要党一旦相信了他们,承认他们是革命队伍中的战士,就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毫不计较个人恩怨,马上忘我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劳动。……他们在这样那样的考验面前,却都作出正确抉择,始终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这和我本人以及我所接触过的知识分子的心情完全合拍”。在给李国文的信中,他不无遗憾地说:“一个党员作家,还可以说他首先是一个党员,比如你。我呢,至今还没有修养到你这样的程度,我总不能认为自己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个群众,然后才是一个作家吧。”既然党员作家的身份在非党员的张贤亮这里得不到确认,作家便另辟蹊径在社会主义的改革者这个仍然与革命紧密关联的身份下找到了最终归宿。

正是在这种有意为之的用心打造下,即便知识分子被不情愿地戴上了“右派”的高帽并饱经磨难,但仍阻止不了知识分子自塑形象——悲剧英雄崇高形象的诞生。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被打为“右派”的戴着枷锁舞蹈的受难英雄实际上经历着类似的情节,倾诉着类似的感情,他们在控诉着“文革毒害”的同时却难以抹掉他们思想意识上向主流意识形态依附的倾向,他们以儿女对母亲的忠诚和热爱重塑了自身受难英雄的形象,这种身份的自我认同实质上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饱受“伤痕”之后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为自身正名之际却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了极度危险的代价,那就是独立性的丧失。有学者尖锐地指出:“一旦他们的苦难得到解释,身份得到确认,他们在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苦难的虚假敌对自然也土崩瓦解,苦难的沉痛感消泯于他们重回社会政治怀抱后的无限幸福中。他们惬意地闭上眼睛,在消逝的深渊和退后的悬崖边,承领新时代的恩赐和福泽。”

(作者单位:重庆第八中学校)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成丞相府的三小姐,本想混喝等死,偏又嗜酒如命,闲来无事给妓院姐姐们写写小曲,捞点酒钱。不料,相爷爹让她代姐出嫁,对象是花名在外,无赖得令人发指的四皇子殿下!?天啊,他们曾经有过过节!她嫁进王府后,还能逛妓院,写曲儿换酒喝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品女将

    极品女将

    【女强文,一文包揽现代版古代版的女强,兼具古装言情和现代言情!】她,本是现代的一名杀手,因右眼眉侧一枚莲形胎记,她代号:莲一次泰国的任务之中,被同门师姐设计害她。一个降头,让她从变为莲晟家的新生女婴一个降头,让她一半的容颜尽毁,丑胜无盐。莲晟未央,她新生之名。莲晟家族,西夏国的将门之族,家族中所有子女,保卫疆土。莲晟未央,家族此辈中唯一的女子,纵使丑胜无盐,却可坐拥天下女子最羡之位。一个建朝史上,最丑的皇后,嫔妃不服,又如何?她依旧可以顶着后冠,霸坐凤位,冷眼相看,后宫之争的一场场闹剧!一个莲晟族史上,最强的将领她干戈铁马,驰骋沙场。雪虎为宠,惯看生死。战场上,人说:宁去阎罗殿,但求不见未央令。冷酷如她,只要泛着她底线的人,管你是谁,都要承受她的怒气!护短如她,只要是她所在意的,即使是一只畜生,亦是珍宝!淡漠如她,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一张丑颜,一身风华,一抹淡笑,一世逍遥!尘埃落尽之时,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莲晟未央,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将你找回!”他双拳握紧,俊颜满是神伤,少了她的相陪,这帝君之位有何乐趣可言!于是,天地色变,风云骤起,她的穿越,他的反穿越……------------------------------------------------------------------------------------推荐好文【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
  • 惑乱天下又何妨

    惑乱天下又何妨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并不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女子。为了生存,怀抱仅存亲情,成为商战交易的牺牲品。一朝穿越,无意争斗,却深受君宠。家破人亡,亲离友散,步步紧逼。退无可退,那就背水前行,逆流而上……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天山牧场

    天山牧场

    PS:老水新书,《重生之正义化身》开篇了,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乡亲们可以前去瞅瞅。简介:徐晓宇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留学生,家里公司的破产,让他从富二代一夜间变成了穷二代,同时势利的女友也弃他而去。 好在幸运之神在这个时候眷顾了他,他获得了神秘的空间,于是他租了块地,依托神奇的医术,神奇的身手,神奇的厨艺,开始他天山牧场圈地之旅的同时,使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美利坚……
  •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这是一本直接向全中国最牛团队取经的团队管理书籍。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这让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感到困惑!尽管有很多书籍在向我们不厌其烦地传授带团队的方法,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带团队过程中诸多潜在而未知的新问题。本书将用直接简单的语言,以“像马云一样带团队”为视角,展现阿里巴巴这支神秘的团队,向广大读者诠释马云及其团队执行力的管理之道和创新理念。本书颠覆了传统经管书说教式的、高深莫测的管理理论,以马云日常工作中如何抓团队的简单实用语录为主线,用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不落俗套的幽默生动诙谐的小案例作为辅助,力图帮你解决管理团队过程中复杂棘手的问题!
  • 终极武力

    终极武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终极的武力,造就终极的人类。当王越的人生再一次重新开始之后,这个世界固有的规律就被彻底改变了!一把神秘的剑器载着他穿过两个宇宙间的黑洞,就如同桥梁一般承载着不同世界的他……。就让我们跟随着主角的脚步,一步步的揭开这个世界最神秘的面纱吧!!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