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71

第71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3)

由此可见,《思问录》的文学史研究的理路,是将微观史作为切入的视角,而不是最终目的。作者虽然强调从具体细节入手研究历史,但落足点仍是希望寻求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与深度反思。《新青年》在《甲寅》杂志的停刊和甲寅作者群的解体、分化中诞生,这恰恰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政治启蒙向新文化启蒙的发展。在政论杂志《甲寅》中崭露头角的“社会性议题”到《新青年》中越发凸显,遂使“社会”与“文化”成为“五四”时期知识生产的主题,这表现了清末民初知识生产的主题“国家——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而这既是知识阶层参与社会策略的转变,又代表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公共性、社会性的初步觉醒。诸如此类知微见著的论述在《思问录》中随处可见,这体现着作者微观史视野下的历史主义传统与社会科学取向。在这一点上,《思问录》显然更接近于以梅狄克为代表的德国微观史学派,而区别于以金兹伯格为代表的意大利同道。虽然梅狄克认为只有“小的才是美丽的”,但正如伊格尔斯所指出的那样,这并“不是指脱离了更大的语境之外的轶闻逸事史。事实上,梅狄克坚持说:历史学应该从对‘中心’体制的关怀转移到边缘上面去,在那里可以发见有并不符合既定规范的每个个人。然而,个人却只能是作为一个更大的文化整体的一部分而为人理解。因此他所追求的微观史,缺少了一个宏观社会的语境便不能成立”。《思问录》曾表达了对梅狄克观点的赞同,看来这并非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实际上,《思问录》绝不仅有对梅狄克微观史学说的借鉴,更是对微观史学带有后现代主义极端倾向的修正,从而既避免了使微观史、日常史研究“退化成奇闻逸事和发思古之幽情”的危险,又避免了所谓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对历史真实的虚无主义态度。

《思问录》对《绿波传》的考辨,对《闲话并耕》的钩沉,以及对《骆驼祥子》英译本传播状况的梳理,都体现了相当传统的治史之道,即对于史料的重视;即便是在借微观史学之力最多的第一、二两章,作者也同样坚持从史料出发的原则,并采用了细密严谨的社会学方法,使用了一些第一手的统计数据和报表,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且昭示了一种文学史研究的新理路。正如不少理论家所指出,微观史与宏观史的结合可能是未来史学的发展趋势,而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互渗对于彼此都可相互激发促进,彼得?伯克已经非常清晰地论证了这一点。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从中也可获得启发。从这种意义上说,《思问录》一书不仅提供了一些独到新颖的研究结论,其方法论的意义或许也同样重要。

《思问录》对微观史学方法既有所借鉴又有所修正,既借用西方又立足本土的研究理路,显示了作者广阔的理论视野与谨严的治学理念。《思问录》对社会理论的娴熟运用,之所以是恰切而富有说服力的,是因为作者坚持了立足本体、化而用之的原则。作者在一篇书评中,对于另外一位青年学者曾有这样的期许:“既有面向世界敞开的廓大胸怀,也有自己独立的阅读和思考;既能借鉴吸收国外的社会科学理论,也能珍视源自本土的切身体验,特别是应该以自身对民族历史的深入阅读和体会为基础,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而不至于陷入别人的话语场而不能自拔。”他将之称为“在地的文学史研究”,而以此概括《思问录》的研究理路,同样是恰如其分的。

《思问录》对社会学理论的借用顺手拈来,这广阔的理论视野为探求新思路、形成新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如果说《思问录》对汪曾祺气质的评论和对“自由人”文艺思想的复原都是传统意义上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显得客观辩证;那么,在新的社会理论的支撑下,《思问录》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乃至对当下文学作品的解读都充满了发人深省的反思意识,彰显出个性飞扬的学术品格。小而言之,这体现在借用原型批评理论对莫言小说《蛙》进行的文化解读,借用微观史学对影片《十月围城》所做的虽短小精悍却精彩迭现的个性评论;大而言之,则体现在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新释读,和对时下十分热闹的“知识分子”问题的深刻剖析。这些研究,不仅总体上得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崭新阐释,而且于具体问题上屡有新见。比如,对传统研究视角“启蒙”的反思就很有启发性。前人的研究往往把《甲寅》、《正谊》等民初政论杂志,甚至更早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改良派刊物视为新文化的批判对象,然而从知识积累的角度看,这些刊物却是广义上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政治性的启蒙。而由政治启蒙发展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启蒙,说明政治启蒙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政治启蒙的失败开启了新文化启蒙运动。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民初政论杂志的意义不容抹杀,其政治理念上的新与文化理念上的旧,恰恰说明“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重心,在这一阶段合乎逻辑的、同时无可避免地处于政治启蒙阶段”。同样,《思问录》还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尤其是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功能从“帝王师”向独立的、公共性的“社会人”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引起的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前提。

《思问录》最见作者功力的论述,我以为,是全书的第二章“作为舆论事件的新文化运动”。这不仅是由于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新文化运动发轫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作者对舆论、公共领域等重要文化现象的鞭辟入里的剖析。毋庸讳言,此处的精彩论述得益于哈贝马斯者诸多,不知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论述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激发了作者的研究灵感。关于哈氏理论在近现代中国的适用性,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玛丽?兰金虽然认为中国的情形不属于哈氏理论界定的那种形态,但她也并未完全否认其在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因为毕竟在民国初期市民社会,某些最初的因素已经出现。李孝悌也认为“民间社会”的出现可以带给人更多的省思的空间。当然,众所周知,李欧梵则明确否定了近现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存在,连哈贝马斯本人也否认公共领域在诸如中国、俄国、叙利亚这样的国家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或许彼得?伯克的观点是更加辩证的:“或许我们在谈论和思考公共领域时,不应简单地从有无的角度考虑,而应考虑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的不同形式以及相对的重要性。”《思问录》大体接受了哈贝马斯的理论,并且认为,如果不能否认近代中国出现了与国家权力相对抗的社会公众意见,就不能否认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存在。而在具体运用时,《思问录》也丝毫没有套搬的迹象,更没有陷入理论的泥潭迷失自己的研究路向。作者很清醒地意识到,在使用哈氏理论时,首先“需要注意‘公共领域’概念的特殊历史时效与阶段性内涵。西方的理论框架移植于中国,要看其具体的移植是否真正改变我们提问历史的方式”。作者一方面肯定了清末民初的中国出现了“公共领域”,一方面又认识到这种公共领域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要比在西欧出现的同类现象紧密得多,而且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未必与‘高度制度化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有关,中国的城市化是前现代且发育极不充分,因此在这里生存的‘公共性’是极为有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思问录》在此处引入哈氏理论之前,已经对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公众的形成、舆论的出现做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了近代舆论所受报人与受众的主观意识形态、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酷的政治势力、严厉的思想言论整肃制度以及知识分子身份的游移等内外在因素的制约,对这“未完成的公共性”做了严密、清晰、辩证的文献学考辨与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的哈氏理论,在阐释近代中国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舆论时,就扎扎实实地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与历史语境中,与中国实情严丝合缝,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水到渠成:“公共领域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或者说,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就是一次成功的舆论事件。”在借西方社会理论反思中国问题方面,《思问录》的方法与经验,即使不能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也颇值得后来的研究者认真借鉴。

坚持立足本土,适当化用西方理论,在微观史视野中展开文化反思,这是《思问录》一书主要的研究路向。其微观史的视野和建立在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文化反思本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赖以展开的根基和土壤,后者使前者由琐碎与肤浅的表层现象升华出深沉厚重的内在意旨。二者的密切交融贯穿于全书始终,这就是《思问录》的作者提倡的“在地的文学史研究”。他是这么提倡的,很显然,也是这么做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同类推荐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冷眼窥天

    冷眼窥天

    终无奈,舍自在。乱世浮沉壮志凌云正少年磐石铸心不敬天与地一念在胸刀枪入库藐神明媚惑一世情无悔风残怜,席卷着柔情似水。寒风飘落叶、天边月,问一声缘字是何解?!玉簪断、青丝绕,有没有一个人难抹灭。孤独不变的是不曾忘记你的脸
  • 窃国妖妃

    窃国妖妃

    她是楚国陵水之滨的青楼雅妓,只因容貌与异国公主相似,竟卷入纷杂混乱的后宫争斗中。她本无意争夺,性命却捏于他人手掌。她反击报复,誓要成为至尊红颜,朱笔判江山。她魅惑冷艳却无情残暴,她坐拥天下却孤身寂寞。她是决战疆场的将军,是运筹帷幄的谋士,是红颜祸水的妖女,亦是盛世蜀国的明君。她是乔焰雪,是闻名天下的冷血女帝。
  • 坏男人和坏女人

    坏男人和坏女人

    既不能相守但愿相知,既不能相知但愿想念,多年后不知是否能了解。
  • 肝病食疗菜谱

    肝病食疗菜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肝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菜肴色、香、味俱全。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肝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那一抹,初夏

    那一抹,初夏

    第二个学期刚开学女主就和年级里闻名的四大天王做同桌,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后来,就只剩下两个人依然守护着女主。可是,当其他两位回来后,女主却面临着四选一的困难抉择,最终,她又会选择谁呢?
  •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培养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品德,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成为公主并不是她所愿。处处凶险不说,稍不慎就被人利用。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他——琅琊国的主宰,女人对他来说,只是开阔疆土的垫脚石他——大殷国的六王爷,曾经叱咤风云,杀人无数,成为江湖上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头,生命在他眼里只是个数字.他——番邦储君,亦正亦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他——碧水宫主人,手握天下无数死士,翻云覆雨只凭喜爱。在这个乱世之秋,没有谁对谁错,爱情显然已是过眼云烟的无用之物.然而,一位崛起的柔弱女人却让这几个手段狠辣,心机深沉的男人而深深着迷。难道她有什么特别?。。。。。。。。。。。。。。。。。。。。。。。。。。。。。。。。【片段一】“你以为自己干净?,你勾引琅邪王在先还被人扔出来,有什么资格说我?”大公主趾高气昂的叫嚣。某人掏掏耳朵竟嘿嘿一笑:“其实呢,这是个误会,我不记得了,按照我的逻辑,不记得事统统不是i我做的,这么说应该明白吧?”。。。。。。。。。。。。。。。。。。。。。。。。。。。。。。。。【片段二】“妈咪,我到底从哪里来的?”书桌后头一个长相邪魅的小正太仰着脸好奇问。“你是我肚子里来的啊!”女人一边数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那我爹地呢?为什么我没有爹地?”女人歪头想了会,咬牙切齿。“你爹地死了!”砰——门开了。小男孩一脸怒气。“听见没有,我妈咪说我爹地死了!”砰,门紧紧关上。门外几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怒火冲天。。。。。。。。。。。。。。。。。。。。。。。。。。。。。。。。。【片段三】“妈咪我们怎么办?我得到情报说,那几个坏男人要攻打我们啊!”小男孩一脸惊恐。"他们精兵无数,怎么办才好?”众人也跟着惊慌。兵临城下,一场恶战近在眼前。女子不慌不忙道:“我现在不能紧张,也不能激动,要不然动了胎气,随时会流产的!”此消息一传出,城下精锐立即退兵五十里。【片段四】“妈咪啊,他们脸色好像不好哎。”“不好?有多不好?”某女跳起来紧张问。少年抓抓头:“妈咪,我刚才给你使眼色你都没看到么。。。今晚跑路吧!”友情链接:【shit别叫爷娘娘】十分好看哦,男穿女。
  • 飞碟与外星人

    飞碟与外星人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