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500000014

第14章 小疲劳,大隐患 (2)

所以,过度节食,特别是减主食的人(当然,糖尿病人除外),尤其

是年轻人,其实是在耗伤自己的脾气、胃气,在伤自己的后天之本。长此下去,即便你接种过卡介苗,避免了结核的感染,也必然导致免疫监督的“失守”,等于在随时给其他感染性疾病开绿灯。

就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韩国影星裴勇俊因为要拍摄一本介绍韩国风光的书,忙碌了整整一年没在公众场合露面,等到书即将出版了,大家才在新闻发布会上见到他,结果熟悉他的粉丝和记者都吓了一跳:他居然瘦了 20斤!据说他的身高是 1.80米,但消瘦后的体重只有 130斤!

就在大家为他的敬业精神感慨的时候,没几天就传来更加惊人的消息:“裴勇俊因为低血压、低血糖昏倒住院,被发现是败血症早期!”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都很奇怪,败血症只在白求恩的事迹中听说过,后来医疗条件好了,很少有控制不了的感染,更少有城市里的人会发展到败血症阶段呀?!身为韩国明星的裴勇俊怎会至此?

其实问题就出在过分消瘦上。即便之前他的身体没有问题,但到如此消瘦时,如果进行中医辨证,体质一定是脾虚,还是那句话,“谏议之官”失职了,过去身体壮实时遇到的细菌因为没人“监管”,就开始胡作非为了,败血症便是细菌“乱来”的结果。

大家可能奇怪,难道不能用抗生素消炎吗?现在抗生素日新月异,新品辈出,但是,如果脾气虚到极致,抗生素会杀死细菌在先,杀伤人体在后。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脾虚、阳虚的人,比如老年人,慢性感染的人,体质很弱的人,就算用上了抗生素,也未必能控制住细菌!

用中医理论来观察,西药也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之分。比如能止胃痉挛、抢救休克时用的“阿托品”,对寒性的病人,作用明显,也很安全,而对热性病人,则易中毒,所以中医认为“阿托品”是热性的。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则是苦寒的,它能消的“炎”可得有两个“火”字呢。老年人多为气血双亏、阴阳俱虚之体,如果他们得了大叶性肺炎,用了青霉素经常就无效,因为病入膏肓的老者,哪儿还有“火”可去?用了自然要伤病人自己。

在感染性疾病里,比如气管炎、肺炎、肠炎,初期的,年轻人得的,属于热性的,“上火”的可能性大。到了老年人,又由急性转为慢性时,或者那种因为过分消瘦、虚弱,免疫力极度降低的,一般都已经虚得没“火”了。所以,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此时不使用苦寒的青霉素,起码不单独使用。也就是说,如果你自身失去免疫力,失去了后天之本的脾气,靠药物是不可能起死回生的。

⊙要想带癌生存,先让脾气不虚

如果观察一下就知道,人被发现癌症的时候,要么之前受过很大的精神创伤,要不就是很疲劳,最后得病,大家都说“是被累倒的”。这两种情况伤害的首先都是中医说的脾,使之失去监督能力。所以,你去看很多治疗癌症的中药方,第一味往往是黄芪,而且用的量很大,就是要重建身体里的“审计署”。

现在的研究发现,人之所以得癌,是因为细胞在分化时出错了,而且没被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出了错还留在体内的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出错,是一个很难避免的生物现象,数不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分化,错误肯定是有的,而且从年轻时就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错误会越犯越多。比方说,如果 30岁时错 30个的话,到了 50岁可能就错 50个了。

敏感的免疫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承担“谏议”职能的脾,能很早就发现身体里“出错了”的癌症细胞,而且清除异己。而一旦人脾气虚了,

免疫系统对“出了错”的细胞没能及时发现,对已经成了敌人的癌症细胞没有清除的能力,癌细胞就逐渐积累下来,直到成了癌肿。

在肿瘤形成包块之前,血液里其实已经先出现变化了。比如肺癌就有一组很奇怪的、看似和肺毫无关系的症状——皮肤瘙痒、关节疼等,医学上称为“肺外症状”。我就知道一个女公关,才三十多岁,突然莫名其妙地皮肤瘙痒,转了皮肤科、变态反应科、外科都没查出问题,最后医生说,做个胸透吧,结果发现,居然是肺癌晚期!其实,这用中医是可以解释的,因为“肺开窍于皮毛”,皮肤的不适可能是肺出了问题。用西医学的解释就是,在癌症肿块形成之前,癌细胞和它的代谢产物已经分布到血液中,并随着血液全身循环,皮肤瘙痒就是癌症代谢产物在皮肤停留引起的。而尚未查出原因的严重疲劳,也可能是癌细胞的代谢产物对全身的影响,用中医理论说,疲劳是脾虚的症状,而脾虚就是在给癌症“放行”!

美国有医学专家对 80岁以上老人死亡后做的解剖发现,1/4的人体内有肿瘤,只是他们未必因为癌症而死。还有一位在欧洲的中国访问学者,做了 200多个尸体解剖,发现 80岁的老人,无一例外的体内都有隐匿性的肿瘤。他推测,如果人的寿命能到 100岁,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 3~4个,但是他们很多人却始终和肿瘤和平共处,为什么?就是因为脾气尚存!“谏议之官”还在发挥职能。

如果观察一下就知道,人被发现癌症的时候,要么之前受过很大的精神创伤,要不就是很疲劳,最后得病,大家都说“是被累倒的”。这两种情况伤害的首先都是中医说的脾,使之失去监督能力。所以,你去看很多治疗癌症的中药方,第一味往往是黄芪,而且用的量很大,就是要重建身体里的“审计署”。

在这也顺便提示一下,如果你找了个治癌症的中医,他总喜欢用白花蛇舌草、斑蝥、蟾酥之类的药物作为抗癌方剂的主药,那就说明他没掌握中医乃至中医治疗癌症的真谛。中医无论是治疗癌症还是其他疾病,

最强调的都是提高身体自己的免疫力,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只要你自己壮实了,即便身体里有肿瘤细胞甚至肿瘤包块,也能和平共处。而白花蛇舌草类似于西药的化疗药,本身没有任何扶正的能力,所以即便用也是在方剂的最后出现,在扶正的基础上才能驱邪,否则,即便你没做放化疗,不用补气药,只用中药的化疗药,正气也会被伤害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很多人得了癌症之后不愿意化疗、放疗,这是不对的,要看情况而定。比如淋巴瘤,如果患病的人身体还比较壮实,那就完全可以用点化疗药限制一下,因为少用的话可以不伤正气。但是,如果用得过多,正气一伤,根本不等化疗药物去杀肿瘤,身体自己已经缴械投降了。也是因为总有这样的事例出现,人们才对化疗心有余悸。其实,化疗、放疗是不是好用,关键要看病人的正气,也就是脾气是不是经得起。经得起就可以用一点,但如果经不起了还要用,就和饮鸩止渴差不多了。因为你可能借着化疗药的毒性,先把“谏议之官”杀了,后面自然会发生“政变”的。

例如我上面说到的那个病人,之前为了治疗肝病,他每服药的黄芪剂量用到了 80~100克,所以在服用中药的那段时间里,他的瘤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中;而后来因为忙摄影展之类的事,药也停了,身体又很劳累,这两个因素都使本身就不强健的脾气更加虚弱,所以疾病才会突然加重。

要保持脾气的强健,可以多用补脾的食物调养。中医讲究食药同源,很多药物是可以食用的,其中以补脾药最为典型,比如可以加在鸡汤里炖的黄芪、红枣,这种食疗方没有特殊的制作方式,关键是形成规律,每次煮鸡汤的时候都加 20克黄芪、10枚红枣,每次煮粥时都加山药、莲子之类的各 10克,形成生活习惯,才能起效果。还可以用中医所说的“糜粥调养”。最好的是小米或者黄米粥,补脾作用最佳。也可以在大米中加入三四段山药,鲜的可以在市场上买,干的药店里可以抓到,大米和山药一起煮粥,很适合补脾。

⊙胃炎癌变的先兆也是疲劳

这种病人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是需要时间的,他们通常共有的特点是消瘦、面色黄、无光泽,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抱怨疲劳,而且这种病西医没有太多特效药,所以大多数人主要是靠中药。

很多癌症病人的初始症状也是疲劳,但因为没重视,等发现了疲劳之外的明显症状才去查,往往已经晚了。比如胃癌,可能会按照这样的一条路径发展:疲劳—贫血—萎缩性胃炎—胃癌。

人们有个经验,癌症在早期往往是没症状,不疼。这个结论说对了一部分,因为疼往往是由急性的、炎性的反应引起的,比如胃溃疡,会在饥饿时疼痛难忍,吃点苏打饼干之类的就能缓解。有这种典型症状的疼痛,倒也放心了。但是萎缩性胃炎不是,它还真的不疼,更多的是胀,很像吃多了不消化,其实吃得未必多,却总在饭后觉得胀满不适、憋闷,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总喜欢嗳气、打嗝。即便有疼痛,也和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很少只是单独的疼痛。有的人其实还是有胃口的,但因为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也就不敢多吃,慢慢的人就变得很消瘦,贫血更是避免不了的了,而无论是消瘦,还是贫血,都是最容易引起疲劳的。

萎缩性胃炎就是指胃黏膜和黏膜下分泌腺的萎缩,所以这种人能消化食物的胃液有效成分少了,很多人就会本能地喜欢喝醋,吃酸的,非此不能消化食物。

因为萎缩性胃炎造成的贫血,不光是因为吃得少,还有它本身就胃酸低,这就影响了营养的吸收,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它是通过“双管齐下”的办法导致贫血、引起疲劳的。但是,因为胃的症状不明显,

很多人是因为疲劳来医院看的。一验血发现贫血,如果遇到对消化科比

较专长的医生,可能会继续“侦查”,慢慢地查到根源,到那时候,往往

已经是“老胃病”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0~50岁的人患萎缩性胃炎的仅 10%以上,

51~65岁的则高达 50%以上。在中国,年龄每年增长 10岁,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平均上升 14%以上,所以,萎缩性胃炎其实也是人的一种衰老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果做胃镜,医生常会说到一个名词,叫“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这就是有“癌前病变”了,这是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有 5%~10%的患者最终可转变为胃癌。这种病人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是需要时间的,他们通常共有的特点是消瘦、面色黄、无光泽,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抱怨疲劳,而且这种病西医没有太多特效药,所以大多数人主要是靠中药。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的时候,参加过萎缩性胃炎的国家级项目研究。我们曾经对很多萎缩性胃炎病人做过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很多萎缩性胃炎病人都属于中医的“脾气虚”。大家知道,在中医里,脾是主肌肉的,所以他们会总感到无力、疲劳,因为主管肌肉的脾虚了。⊙中医用补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可以每日六餐,上午和下午各加一餐,每次不要多吃,因为你分泌的胃液不可能一次消化很多 食物。与此同时,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多吃醋,一个是开胃,一个是帮助胃液消化食物。

《内经》里有个理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萎缩性胃炎就是一种“形不足”,所以要把人参、黄芪作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药,取补气之效。具体的基础方是“香砂六君子汤”,它们也是中医里改变疲劳最常用的药物。这“六君子”取了“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甘草三味,加了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因为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消化能力弱,即便吃得少,病人也会有积滞,后几位“君子”起的是助推作用,帮助胃蠕动,类似西药里治疗恶心呕吐的胃动力药“吗叮咛”,很多人在萎缩性胃炎被控制的同时,也感到体力明显好转。

同类推荐
  •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精选了近百种“最佳搭档”的食物,科学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相互融洽、和谐共处的原因和结果,令你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下厨或饮食时不至于“混搭错配”。
  • 健康晚餐这样吃

    健康晚餐这样吃

    晚餐是现代人最重要的一餐,忙碌一天后,如何补充能量才能让身体恢复最佳状态?《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晚餐这样吃》根据晚餐吃精、吃对、吃健康的理念,合理搭配膳食,让消耗一天的身体恢复活力。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终身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病”。据统计,全世界有1.2亿糖尿病患者,我国已近两千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表明,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这后的第三大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贤夫养成:娇妻驯夫记

    贤夫养成:娇妻驯夫记

    淑沅醒来,发现妯娌居然和自己丈夫眉来眼去,真当她死了不成?!一大家子,居然只有她的夫婿金承业一个男人,她却不是当家主母:太婆婆,婆婆都在,哪里能轮到她做主?以传香火之名,还要再给金承业弄女人进门,金家长辈心里眼里哪有她淑沅的存在;咦,长辈又对她百般容忍,错在她这里也成了对,长辈们倒底是宠她,还是另有隐情?深宅大院里有太多的秘密,宅门外还有各美人想要爬她夫婿的床,淑沅拍案而起:都放马过来,姐专治各种不服!几个回合后淑沅明了大宅院里的生活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斗得过小三,还要调教得了夫郎——夫贤,才能家和万事兴。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重拾妖孽琉璃般的梦

    重拾妖孽琉璃般的梦

    夜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蝉鸣混着风吹树叶沙沙声滑进耳畔,躺在松软的天鹅绒大床上,就好像留声机在放着一首古老而冗长的曲子。索上璃的眼皮沉重不堪却毫无睡意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