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疼痛有节律性,一般在食后半小时发生,1~2小时后渐消失。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在夜间胃酸较高,在半夜可发生疼痛,常定时发生。所以,你如果经常因为半夜上腹疼痛引起失眠,你就应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甲亢患者引起的失眠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患者不仅有顽固性失眠,还伴有紧张、烦躁、多虑、神经过敏及代谢增高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甲亢患者产生失眠是因为甲亢是一种心身疾病,发病多以精神刺激为主要致病因素,持久的刺激及感染等应激因素,造成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甲状腺素细胞增生出现上述症状。临床上,不少的患者往往以顽固性失眠为首发症状,所以严重失眠患者应排除是否患有甲亢病。
甲亢属于中医“瘿病”、“心悸”等病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初起多实,病久由实致虚,尤以阴虚、气虚为主,以致成为虚实夹杂之症。痰气郁结化火,火热好伤阴津而导致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气郁化火,火热之邪扰乱神明,故而失眠;阴虚阳亢,虚热内扰,心神不宁,故而心烦少寐;气阴两虚,阴阳失调,故而夜寐不安。
焦虑症病人容易失眠
焦虑症是一种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精神障碍。虽然病人感觉躯体不适,精神痛苦,但医生却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它突出的特点是:病人持续性或发作性地感到恐惧不安、提心吊胆、紧张焦虑,似乎大祸临头,好像面临着什么危险或严重威胁一样,而且夜间总是伴有睡眠障碍。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现实的危险或威胁。病人的情绪反应与生活、工作环境中实际存在的困难不相称。病人所感到的恐惧紧张,在旁人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至少是太过分了,但他们却不能控制自己,在白天无法摆脱,精神上很痛苦,而夜间常出现失眠。
焦虑症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广泛性焦虑障碍。这种患者常具有神经衰弱的全部症状,如失眠伴有头部不适、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易疲劳、软弱无力等。这种病人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另一种叫做惊恐障碍,患者除白天间歇发作外,常在夜间睡眠中惊醒,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因此,焦虑症患者总是伴随失眠症或睡眠障碍。
抑郁症失眠的特点
抑郁症病人失眠和抑郁症状往往同时存在,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性失眠,睡眠表浅不稳定,易于惊醒,醒后仍觉疲乏,抑郁症状以早晨为重。抑郁发作期间的睡眠总量、第四期慢波睡眠量以及眼快动睡眠量都减少,各期睡眠间转换较频繁。
抑郁症病人的睡眠,观察发现睡眠总量和第四期慢波睡眠量都减少,眼快动睡眠量占总睡眠量的20.5%,眼快动睡眠的潜伏期缩短,各期睡眠之间的转换频繁。当经过几次电休克治疗后,其眼快动睡眠量比例上升为睡眠总量的35.9%。说明抑郁发作时眼快动睡眠被剥夺,治疗后眼快动睡眠的补偿性反跳现象。病人随着抑郁病情的好转,睡眠总量和第四期慢波睡眠都增加了,眼快动睡眠的潜伏期延长,各期睡眠之间的转换次数减少。所以,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的特征是:起初出现眼快动睡眠剥夺状态,然后发生补偿反跳现象。
药物可以引起失眠
我们用来进行治疗的一些药物,其副作用可影响睡眠,如抗癌药物、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甲状腺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如服用大剂量激素,可使脑干兴奋性增强,引起大脑兴奋而难以入睡。某些含有咖啡因、茶碱类的药物,也可兴奋大脑皮层而影响睡眠。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病人失眠症状加重是因为,人长期服用安眠药,在肝内进行代谢、破坏及排泄,催眠效果会明显降低,所以经常服用安眠药的失眠患者,自诉服用安眠药剂量越来越大却不管用,就是这个道理。药物的剂量不能再增加,但也不能立即停药,因为患者已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如精神极度不安、兴奋、失眠加重、肌肉震颤甚至抽搐。脑电图显示患者睡眠明显减少、变浅,病人连续做梦。患者无奈,只好强烈要求恢复使用原来的药物。
服用安眠药而加重失眠的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成瘾性小或不成瘾的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一种,可经常换用之。这样就可避免出现药物性失眠。至于其他药物引起的失眠,只要查明原因,停用药物即可。
引起失眠的疾病
失眠与很多疾病有关,但大部分是这些疾病的伴发症状,若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明显改善。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地改善睡眠是有所裨益的。与失眠有关的疾病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松果体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地解决。尿毒症还可以因毒物在体内蓄积,而不可逆地损伤中枢神经细胞及使机体代谢紊乱。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可以干扰睡眠。
(4)过敏性疾病,也常常干扰睡眠,如皮肤瘙痒、鼻阻塞,使睡眠无法进行。
(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腹痛、烧心、恶心、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也明显干扰正常睡眠。
(6)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等都可引起失眠。
(7)骨骼、肌肉、关节的炎症和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不同程度地引起睡眠障碍。
手术前后的病人容易失眠
在医疗卫生行业,手术仍是多种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手术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起病急,心理上毫无准备;痛苦大,疼痛与不适较其他疾病为重;病人生与死的体验强烈,恐惧不安的程度大。因此,手术前后的患者,由于心理上和躯体上的特点,病人往往出现失眠症。
(1)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手术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大多数病人对手术有恐惧害怕心理。少年、儿童,尤其害怕开刀引起的“疼痛”;老年人,多为手术的死亡危险而担忧;部分青壮年,对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疗效和术后康复等问题忐忑不安。还有些患者,对手术是否能解除疾病有顾虑。妇科手术病人,常担心术后内分泌紊乱影响性生活乃至家庭问题。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病人的心理负担加剧,心情紧张,焦虑恐惧,甚至坐卧不安,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曾有一家解放军医院对100例将要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76%的术前病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尽管术前给些安眠药,多数病人仍然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
(2)手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手术后是病人心理问题较集中和重要的阶段。手术之后,疼痛、不适及被迫体位等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约1/3的病人反映疼痛极为严重,1/4的病人认为疼痛可以忍受。故此,术后疼痛及被迫体位往往是造成心理负担和加重失眠的主要因素。
经常失眠的人易患感冒
有失眠症的患者,由于睡眠时间不充足,不能很好地恢复体力,精力和心理健康,以致使人的体质下降、精力不佳。,这样就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力是机体对入侵病原体的防御和抵抗能力,且免疫力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基础屏障。长期失眠时,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易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到来之时也常常不能幸免。
失眠易引起心身疾病
失眠不是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但严重的失眠常伴有精神疲乏、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慌、出汗、易激动以及情绪低落、感情脆弱、性格孤僻等一系列病态反应。持久的失眠,会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正常节律被打乱,患上神经衰弱,进而造成精神及躯体衰弱,人际关系紧张,对生活失去信心,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心身疾病。
不论失眠及伴随症状多么严重,一般地说,失眠只是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暂时失去平衡。尽管失眠也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但失眠本身并不能反映身体内部有什么器质性病变,更不会转变为精神病或其他疾病,要想了解失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心身疾病的概念及其产生机理。
心身疾病的概念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的演变、治疗和预后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一般具备下列三个特点:①心理因素引起躯体症状的发生或恶化。②躯体症状为明显的器质性病理过程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有别于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病。
造成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精神因素最易引起心理障碍,从而引起病人思想高度紧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各种矛盾日益增多和家庭的不稳定,使人们的精神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状态,焦虑症、抑郁症等不断发生,失眠更加严重,当这种刺激使身心不能妥善应付或适应时,就会产生紧张状态而致病。其致病因素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作用:心理因素通常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它对躯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一般是通过情绪这一中介来实现的。当失眠及社会因素作用于人体时,会引起相应心理反应,它作为一种信号刺激,能激发人的情绪体验。如情绪反应受到压抑,得不到必要的疏泄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身体器官的组织或机能病变。据大量心理生理学研究资料表明,自主神经系统是人类情绪反应改变内脏活动,影响内脏功能的主要中介,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可能是构成情绪内脏反应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