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陡降期。虽然到这个时候再治疗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但是如果能及早补钙的话,即便是在四十岁之后,不能再次打开钙“银行”的大门,也至少可以让陡降期变得长一些,把疾病尽量地往后推,将生活质量提高一点。
大家都知道补钙最好喝牛奶,因为牛奶里面钙和蛋白质结合的比率是最容易让人吸收的。但其实,喝牛奶真的好过喝豆浆吗?这还得分析着说了。
诚然,豆浆里面的钙和蛋白质结合的比率不如牛奶好,但豆浆里面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这种植物雌激素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弥补雌激素缺乏,而且有很好的强骨能力,对女性特别有益。所以如果是单纯补钙,喝豆浆和喝牛奶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如果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多喝豆浆显然更合适。
对于不喜欢喝奶的人来说,吃芝麻酱也是很好的补钙方式。每 100克芝麻酱中含钙 870毫克,仅次于虾皮,比豆类要高。同时,芝麻酱含铁也高,比猪肝还高 1倍,比鸡蛋黄高 6倍。吃 10克芝麻酱相当于吃30克豆腐所含的钙;吃一汤匙芝麻酱,相当于 23克猪肝或 80克鸡蛋黄所含的铁。现代女性也讲究补铁,因为缺铁会贫血,会疲劳,吃吃芝麻酱正好兼顾了。
骨头是一个钙库,血里需要钙的时候从骨里调出来,不需要就放回去。白天吃东西会产生钙,所以从骨头调到血里的钙相对比较少;而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吃的东西维持两三个小时就没有了,后半夜就要调动骨头里的钙进入血里了。所以,有人建议晚上临睡前喝杯牛奶,减少骨钙的动员,保持骨质的坚硬。
⊙多运动,少减肥,骨头更坚固
人的骨骼细胞能感受到骨头的受力情况,每当你运动时、负重时、劳作时,骨头都在受力,骨头在受力时就有一种微微的变形,只有感受到这种变形时,身体才会增加骨的建设,建设得多了,骨质自然就不会疏松。
过去中国过苦日子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和男人一样拼体力的女孩子叫“铁姑娘”,其实从骨质上讲还真有一定道理,因为骨质的疏松与否,与运动有直接关系,经常运动或做体力劳动的人,骨头确实是硬的。不要以为天天躺在床上,拼命喝牛奶、吃钙片就能补钙,“铁姑娘”们的劳作才是不缺钙、“硬骨头”的关键。
因为人的骨骼细胞能感受到骨头的受力情况,每当你运动时、负重时、劳作时,骨头都在受力,骨头在受力时就有一种微微的变形,只有感受到这种变形时,身体才会增加骨的建设,建设得多了,骨质自然就不会疏松。从医学角度上说,“铁姑娘”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她们绝对不会因为骨质疏松而感觉疲劳。
所以,锻炼对改变身体的疲劳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肢体上,比如和骨质疏松同样年轻化了的“腰椎间盘突出”。得后面这个病的人,要么特胖,要么特瘦。特胖的人得病是因为体重过高,愣把椎间盘挤出来了;特瘦的人得病就是因为肌肉无力,一点不能承重,只能把身体承受的重量全部放在脊柱上,椎间盘自然也要冒被挤出去的危险了。所以椎间盘突出的人,只要是过了急性期,不疼也不麻了,医生都建议要锻炼,最好是做“燕儿飞”,就是趴在床上,让脚和头尽量反向靠近,通过这个动作练习背部肌肉的力量,好去分担压迫在脊柱上的压力。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得椎间盘突出的人往往不是劳力者,而
是常年坐办公室的人。为什么他们不需要负重,还会出现损伤呢?那是因为坐的时候脊柱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要大!
大家都觉得坐着比站着解乏,所谓解乏,其实就是肌肉放松,肌肉放松了脊柱就成为主要的受力者。长久这么“放松”,自然就等于缺少锻炼,这也符合中医的“久坐伤气”的理论:久坐,肌肉就失去了支撑、负重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废退,是功能下降,“气”就要被伤了。
所以中国古人讲究“站如松,坐如钟”,因为取这两个姿势的时候肌肉是紧张的,是绷着的,不仅肌肉在锻炼,而且脊柱的重量也被分担了,自然不会让你觉得疲劳。
再说回骨质疏松。现代人之所以会变得这么娇脆,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和骨头的受力机会减少直接相关外,已经成为时尚的减肥也在“助纣为虐”,特别是上了年龄之后才想起来减肥,后果很严重!
因为更年期前,或者更年轻一点的女性,雌激素比较充足,而且即使节食减肥,身体也能充分利用吃的那点儿东西去补充雌激素,所以她们有足够的雌激素去把持住钙质。但如果岁数大了,即便你不减肥,到了更年期后,骨质疏松也会高发,因为雌激素减少乃至消失了,再也没有能把持住钙质的东西了。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减肥,等于又人为地降低了雌激素的含量,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人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人们在室内工作、活动的机会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少,势必会缺乏维生素D,不能使钙得到有效利用。或许有人会说,我坐在办公室的窗户边,还晒黑了呢,难道那么强的紫外线对补钙无效吗?确实无效 !因为你虽然晒了太阳,但那种被玻璃隔掉的照射,不能刺激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不能帮助人体补钙。但这缕射进房间的阳光,只被玻璃隔离掉了紫外线B,紫外线 A照常可以穿过,所以照常会把你晒黑。因此皮肤科医生说,即使坐在屋子里也要用防晒霜,否则皮肤还是会被透过玻璃的紫外线晒黑、晒伤。
⊙累死人的“时髦” ——“鼠标手”与“高尔夫球肘”
解决这三种局部劳损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做那个令你劳损的动作,让那一部分的肌肉神经彻底休息。为了减少疼痛,还可以贴贴止疼膏,可以找渗透性好点儿的止疼膏,比如“奇正贴膏”,它的渗透性好,效果会快点儿,但如果想去根儿,还是要靠休息。
肢体使用过度导致的疲劳,往往有个很时髦的名字,比如“鼠标手”、“网球肘”、“标枪肘”,等等。为了写年终总结报告,突击用了一个星期的电脑,结果右手觉得很累、很酸,甚至不听使唤了,这很可能就是典型的“鼠标手”。
当在键盘上打字或移动鼠标时,手腕会和桌面有一定角度,使腕管处压力增大,长期反复地挤压摩擦,那个位置的神经和血管就要受到损伤,手会逐渐地出现麻木、灼痛,这种感觉在夜间会加剧。你甚至常会在梦中痛醒,发现自己虽然没扭伤过手腕,但手腕的关节却肿了,动作也不灵活,甚至还扩展到肩部,整个肩和手臂都不舒服。
如果这种感觉发生在左手,警惕性高的人会想到:会不会是心脏有问题导致的呀?因为很多冠心病人在症状不典型时,就是左胳膊疼痛,但那种疼痛是放射性的。如果是在右手,有人可能就会想到最近是不是让它超负荷工作了。
有的人可能并没用过电脑,但只要他在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做这种类似电脑打字或者移动鼠标的动作,同样会得“鼠标手”,其实就是一种肌肉、神经的劳损。类似的还有“网球肘”,也会发生在根本不知道网球为何物的人身上。
“网球肘”其实就“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就是我们上臂的那块大骨头, 古人说“三折肱,而成良医”,指的就是这个骨头。“网球肘”就是这个骨头外侧的肌腱因为过度使用、过度疲劳而发炎了。“网球肘”的疼痛往往是在我们攥手的时候出现的,比如说拿杯子、提暖壶、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就会感到肘部外侧疼痛、无力。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网球肘”,你可以用另一只手按着你疼的那只手腕,然后使劲儿抬那只手腕,如果是“网球肘”,做这个动作就会出现疼痛。“网球肘”疼痛的范围比较局限,主要是在手肘的外侧。只要你频繁地做手腕的伸展动作,而且向桡侧,也就是向外侧用力,即便是做家务也会得“网球肘”。所以,很多得“网球肘”的人是中年妇女,她们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球这种运动。还有一种与之相仿的病名字更好听,叫“高尔夫球肘”或者“投掷肘”、“标枪肘”,它的学名是“肱骨内上髁炎”,和“网球肘”正好相反。
如果你经常用力做屈腕、屈指或前臂旋前,也就是胳膊肘往里拐的动作,这一部位的肌肉、肌腱会反复紧张收缩,就会发生疲劳性损伤。我认识一对退休教师,去美国给女儿带孩子,回来后老太太的右手就不能动了,疼,而且不听使唤,他们很害怕,都想到“肌无力”了。结果去北医三院查,医生一看,连检查都没细做就诊断了——“高尔夫球肘”!听得两个老人云里雾里的,说在美国光忙着给闺女抱孩子了,连高尔夫球场都没去过呀。医生再解释说,“高尔夫球肘”其实只是你频繁做了和打高尔夫球、投标枪类似的动作,就傍上这么个“文明病”。具体到他们就是抱孙子抱的,因为抱孩子时,一般都是右手弯过来,把孩子的头枕在臂弯处,然后搂紧,这个过程和打高尔夫、投标枪时做的动作类似,而且因为抱孩子的时间长,在不知不觉中,那部位的肌肉神经就劳损了。解决这三种局部劳损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做那个令你劳损的动作,让那一部分的肌肉神经彻底休息。为了减少疼痛,还可以贴贴止疼膏。可以找渗透性好点儿的止疼膏,比如“奇正贴膏”,
它的渗透性好,效果会快点儿,但如果想去根儿,还是要靠休息。
很多人疼得厉害的时候会想到用不用打“封闭”。其实“封闭”的成分就是局麻药加皮质激素,使用它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是所有的保守治疗基本无效时,比如吃药、按摩、理疗基本都不起作用了;第二个就是痛点比较局限,面积集中,但疼痛难忍,如果很大面积疼痛的话,使用“封闭”就不行了,因为激素不能大量地用;第三个就是,“封闭”不能长期打,3个月之内不能超过 3针,如果量太大会出现激素的副作用,比如说长胡须、肥胖,等等。
有的孩子扭了脚,第二天要参加体育考试。如果扭伤很轻还可以打“封闭”,急性期的伤主要还是通过休息来治疗。其实运动员一般都是在上场之前才能打“封闭”,像一些好点儿的麻药持续的时间也就 3个小时,一般的麻药也就是 1个多小时。
“汗为心之液”。中医有“出血者勿汗”的警句,就是提示失血的人要尽量少出汗,可见汗和血几乎有同等价值。因为汗中含有决定生命的微量元素,钾就是其中之一,剧烈的出汗或者泻肚是可以使身体缺钾的,严重的缺钾会使身体突然处于严重的疲劳乃至瘫痪状态,肌肉不听使唤了,甚至可以影响到心肌,产生心肌麻痹……
爱累爱出汗,问题一箩筐
还有一种出汗是在夜里,像小偷一样偷偷出,所以才叫“盗汗”,人一醒汗即止,这种人不是气虚,而是阴虚。气虚的出汗要用温热的药物补气,阴虚的出汗要用寒凉的药物滋阴,两者绝对不能颠倒,否则就是误治!
⊙出汗居然把人出“瘫痪”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暗示着出大汗是会伤心气的,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了,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所以心气虚了,肺的能量自然也不足。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出虚了的病人。她是个退休教师,原来就是个爱出汗的人,那年夏天出得特别多,结果一过夏天就感觉累得不行,一走就喘,一走就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着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就去看中医,得到的结论很能给大家警示,医生说她是“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暗示着出大汗是会伤心气的,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了,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所以心气虚了,肺的能量自然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