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不对称,从健美的角度来讲是不完美的。但是正常女性的乳房不可能是完全对称的,非疾病原因引起的乳房不对称大可不必惊慌。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引起乳房不对称的因素:
先天因素: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结婚、生育,但女性特有的曲线美不能得到最好的展现。
哺乳因素:哺乳机会多的一侧在断乳后较对侧更易萎缩,因此会小于另一侧。可经常进行较小乳房一侧的胸肌锻炼来改善这种情况,并可对较小乳房进行按摩,必要时使用外用丰乳药物或器材。
运动因素:在运动中使用一侧的手臂较多,使这边的胸肌较发达,就可造成左右乳房高低、大小不一。最好在生活中保证运动较少一侧手臂的锻炼,使两侧的胸肌发育机会均衡,就可改善这种情况。
生理因素:如果乳房发育成熟时左右乳房仍呈现明显的差别,也不用担心,这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如果确实觉得有碍美观,可通过加强发育不足一侧胸肌的锻炼加以矫正。方法是平时有意识地多用该侧的手提捧重物。另外,还可用手轻压该侧乳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日3次,每次30下,亦可起到增大乳房的作用。
疾病因素:如果平时两侧乳房是大致对称的,但是突然出现不对称,比如一侧乳房增大,并伴有乳房颜色改变或皮肤出现小凹陷,乳头回缩或抬高,有时还会出现疼痛、痒感、乳头出水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很可能是乳房发生了某种病变。
乳房疼痛不一定是乳腺癌
乳房出现疼痛症状,不要惊慌,也不要大意,要从疼痛出现开始时注意乳房的变化,因为乳房疼痛可能是许多乳房疾病的症状,甚至是乳房恶性肿瘤的征兆。
1.青春期乳房胀痛
女孩最早的乳房疼痛,一般在9~13岁发生。这时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先是乳头隆起,乳头下的乳房组织出现约豌豆到蚕豆大的圆丘形硬结,有轻微的胀痛。初潮后,随青春期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2.经前期乳房胀痛
半数以上的妇女,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状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来潮后,上述情况可消失。
3.孕期乳房胀痛
一些妇女在怀孕后40天左右,由于胎盘、绒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4.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防治方法是产妇尽早哺乳。有硬结时可在哺乳前热敷并按摩硬结,也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促使乳腺导管通畅。
5.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
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6.性生活后乳房胀痛
这与性生活时乳房生理性变化有关。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谐者,因达不到性满足,乳房的充血、胀大就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因此,女性应重视良好的性生活,无性高潮或性欲淡漠者应去就医。
乳房“酒窝”,警惕乳房病变
酒窝不仅会长在脸上,也可能长在乳房上,脸上出现酒窝能让人更加妩媚,可是如果“酒窝”长在了乳房上,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乳房上出现了凹陷,因形状酷似酒窝,故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酒窝征”。这是由于乳腺癌在病变早期,乳房内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单发小肿块而形成的。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瘤体周围的组织出现反应性增生。当癌瘤组织浸润到连续腺体和皮肤的纤维韧带时,便会引起韧带的收缩。但是,这种韧带并不随癌瘤一起增大。致使肿瘤表面的皮肤受到牵拉而出现凹陷,这样所形成的浅表性的皮肤凹陷,即是“酒窝征”。
“酒窝征”虽然也是肿瘤侵犯皮肤的结果,但并非都是乳腺癌晚期的表现,如发生在末端导管和腺泡上皮的乳腺癌,与皮肤较近,较易出现这种现象,可为乳腺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之一。当肿瘤较小时,引起极轻度的皮肤粘连,由于轻微而常常被忽略,此时需在良好的光照下,用手轻轻托起整个乳房,使乳房皮肤的张力有所增加,并可轻轻移动乳房肿块,在病灶的上方即可见到轻微的皮肤皱缩、牵拉引起的微小凹陷。这种早期乳房部出现的轻微皮肤粘连,常常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的病变乳房不是出现单个的小酒窝,而是像橘皮一样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这是因为乳房皮下的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或位于乳腺中央区的肿瘤浸润而引起乳房浅淋巴液回流障碍时,皮肤的真皮层会出现水肿,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紧密联结,就会在毛囊处出现多个点状凹陷,毛孔清晰,使皮肤出现橘皮样外观,即“橘皮征”。出现了乳房皮肤淋巴水肿形成的“橘皮征”,是比较典型的乳腺癌晚期的表现,说明乳腺癌的癌组织已呈浸润性生长。一般情况下,此时肿块已很大,“橘皮征”也非常明显,已不难作出诊断。
所以,在乳房上不论是出现单个的凹陷,还是多个点状凹陷,都说明乳房已经存在着严重的病变,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乳房红肿可能隐藏哪些疾病
处于哺乳期的妇女,乳房红肿伴有疼痛,可能是乳房的炎症;乳房红肿为双侧乳房同时有,并伴疼痛,炎症的可能性大;乳房红肿仅在乳头乳晕区,多为乳晕区的炎症、导管的炎症等;乳头乳晕处的红肿仅为表皮层,可能为皮肤病或特殊病(恶性);乳房红肿有外伤,可能是乳房皮下和乳腺组织内的出血;乳房红肿不伴明显的疼痛,但有肿块,可能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房红肿范围不清,没有明显疼痛,有肿块,炎性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乳房红肿伴乳房肿块的破烂,没有明显疼痛,可能为恶性肿瘤晚期;乳房手术后的炎症也能引起乳房红肿。
通常来讲,引起乳房红肿的疾病大致有以下几种:
急性乳腺炎:乳腺炎症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和非特异性慢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以产后哺乳期妇女的乳腺炎症为主,初产妇多于经产妇。急性炎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给予治疗。
慢性炎症:慢性乳腺炎形成肉芽肿,临床表现为质硬、活动差、与皮肤粘连成肿块,或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浆细胞性乳腺炎:实质是导管扩张症,组织学表现导管扩张、破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慢性期形成固定、质硬肿块,为实性低回声不规则肿物或混合性肿物,无包膜。
乳汁潴留囊肿:为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导管阻塞、乳汁淤积、导管囊状扩张,久而久之,壁增厚、质硬,囊内为干酪样物,声像图表现囊性或实性,边缘毛刺状,疑为小乳癌可能。
脂肪坏死:原因很多,直接外伤引起的表浅脂肪坏死;导管扩张症或囊性增生时,囊内容物外漏而致继发性组织坏死。急性期脂肪坏死表现为囊性肿物,壁毛糙,内容物混浊,位于皮下表浅脂肪层与腺体交接处,误诊为积乳囊肿。晚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为良性病变。
乳头排液要当心四种疾病
有些女性发现乳头自发的或挤压后有少量液体流出。排出的液体可呈清澈、淡黄、水样、黏性、血性或黏液血性,有时候偶尔可在内衣上发现印渍,这很可能是乳头排液的症状。引起乳头排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腺管内乳头状瘤:排液特点是间隙性自发排出或挤压溢出,多数呈浆液性,偶为血性,可触及乳房放射条束状肿块。
乳腺导管增生症:腺管内乳头状瘤的排液呈血性或浆液性,可触及增大的导管,挤压液体溢出后,增大的导管消失。
乳腺癌:表现为自发血性排液,癌性肿块可用手摸出来。
乳腺囊性增生:发生排液者仅为15%,为浆液性,伴有周期性乳痛,月经前较为明显。
月经
月经异常,应当心妇科疾病
女子正常月经初潮的时间为11~18岁,规律的月经周期是机体内分泌功能正常的反应,如果月经异常,就说明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可能出现紊乱。许多妇科疾病是引起月经异常的主要原因:
1.痛经:月经开始前后出现下腹疼痛、呕吐、头痛、腰痛、恶心等不适症状,主要是因子宫发育不全、黄体激素分泌不足、宫颈过长或闭塞等疾病引起的原发性痛经、盆腔内生殖器出现炎症和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2.停经:一直规律的月经,突然停经超过一星期以上,极可能发生妊娠,妊娠妇女除停经外,还会出现呕吐、白带增多、乳房胀满、发热、腰痛等早孕反应。如果停经一星期以上,应及早到妇产科进行检查。
3.倒经: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出现吐血或鼻衄,并随月经干净而停止,同时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没有。体检时会发现患者有气管、胃部的黏膜病变,支气管或鼻咽部炎症。
4.闭经:由疾病引起的闭经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8岁还没有月经来潮的现象。继发性闭经是指中途停经持续3个月以上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发生在妊娠或更年期的正常现象。更年期过后,月经即永远停止,但可能需要数年才完全停止。也可能由于服用避孕药引起的,停服后会恢复行经,但有时需要6个月或1年以上才能恢复。神经性厌食症、焦虑或担忧,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黏液水肿或结核,也可引起闭经。引起闭经的其他原因还有:生殖器发育不良、内生殖器疾病及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营养不良、精神紧张、过度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