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100000006

第6章 古今中外人生长寿篇(4)

人的一生都在发育,都在变化,在“人生旅途”中的各个阶段也都存在着关键期。例如,人体器官“与生俱来”,但要到十二三岁才会来初潮(女性)或遗精(男性),才会出现第二性征。37左右生殖功能又从顶峰开始下跌,表明存在的“潜在的衰老”。女性45岁左右、男性50岁左右又会出现更年期,69岁左右是疾病危险期等等。

对人生关键期的研究远不止此,它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完整的学科——生物钟学说。自从医学创立以来,人们都习惯于空间研究而忽略了时间因素,但“时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脱离时间的、单纯的空间研究有时会导致错误。例如,本世纪初,人们还不知道血压在一天中的高低波动。一位有经验有声望的医生,自觉有高血压症状,可因为太忙,他只在早晨测自己的血压,因测得的血压不高,他便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血压真的不高。后来他突发脑出血而死去,经别的医生确诊为高血压。这位医生治愈了无数的病人,却单单贻误了自己。现在对生物钟的研究已证明,血压在24小时并非恒定的,而是呈昼高夜低的模式波动,最高和最低可相差20~30毫米汞柱。上述那位医生在早晨血压低潮时测量,所得数值当然不会高了。

血压如此,人体的其他生理指标也莫不如此。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在一天中也有1℃的波动,下午最高,为37.50℃,下半夜最低,只有36.50℃。这一事实改变了过去认为的“人体正常体温为37.0℃”的观点。

人的情绪的稳定性和身体的抵抗力,也会有规律地出现在人生长的某个时期、一年的某个季节或一天中的某些时候较强,而在另一些时候则较弱,以致有些疾病在某一时期、某一季节或某一时刻易于发作。人们还发现,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人类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较常年高。我们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曾有过“七日神力”

之说,认为生命过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

现代医学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律。据报载,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要判断它是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常以7天为界限。超过7天,预示急性期已过,疾病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期。以感冒而言,其治疗需7天,不治疗7天亦能自愈。若7天不愈就不再是感冒而可能合并了支气管炎、肺炎、鼻咽炎等疾病,或者压根儿就不是感冒。大多数咳嗽也会在7天内自愈。要是咳嗽超过7天,就应该去查查咳嗽的原因。甚至心脏病也有“七日节律”的特点。

据我国医学专家调查,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每周的星期一是一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天,与世界各地的七日一高峰的节律相同。

目前,现代时间生物学探索的内容已非常深入,据近年研究,人体内部生物钟的运行具有精确的时间,长度为24小时11分钟。人体已发现用以协调生活节奏的生物钟达100多个,有些节奏为期甚短,以分钟或小时计,有些则持续几日或几个月。

以一日为一周期的节奏既易于发现,又易于量度,包括睡醒循环,体温、血压、内分泌分量、消化能力以及记忆力、警觉性、体能的升降等。以月为周期的节奏显示,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对人的生命有较多的危险,其时,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别大,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还有以年为周期的年末,是危险的月份,其死亡率居全年各月之首。

许多科学家认为,光是影响人体生物钟的主要因素。

有的研究人员发现,温度也能影响生物钟。也有生理学专家认为,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最后通过大脑皮层的调节,形成条件反射。人如果长期定时地从事某项活动,如按时起居、工作,定时进餐、排便等,都会形成良性条件反射。掌握这种生物节律性对保持人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节律的形成是自然的,人为去打乱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疾病、衰老甚至死亡就会伴随而来。

二十九、“中年剪刀”的过渡危机

生物钟运转到中年显然是人生的一个关头。“人到中年万事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肩负着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显示了中年人的任重与繁忙,而中年人的体力曲线却从高峰跌下。这时,工作与家庭的曲线向上升,而体力曲线向下滑,两条线相交处正是40~50岁这段年龄,称为“中年剪刀”。

中年是个“危机四伏”的时期。

一般以为,男人四十正当壮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经历的积劳如蓄势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疾病症候群已尾随着四十岁的男人。“亚健康状态”已在四十岁的男人身上占了上风,由此可出现腰酸背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耳鸣头晕,甚至罹患胃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突出、前列腺增生、心肌缺血、心肌劳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病态。

临床医生提示,男人四十是健康的一大关口。从儿时身体器官的发育,到青少年的成长成熟,到了四十岁已是炉火纯青,但巅峰既至。随即组织器官的“健壮”便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如不以自我保健来搭救,则往往会使组织器官的“使用性”“自然”得病,即所谓积劳成疾,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更令专家忧虑的是,这“四十”之关隘已大有向前移动之趋势。

身心医学专家分析,中年男人在近30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社交的多重压力下,胃黏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充血缺血、缺血充血,胃酸分泌增多,体内儿茶酚胺浓度也逐渐升高,胃黏膜像千里长堤受到日复一日潮起潮落的冲击,在“无保护”、“无休养”情况下容易最终导致溃疡出血。长期的紧张、焦虑、压抑、嫉妒会使交感神经活动亢奋、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失调、血液黏稠度增高,与日俱增的血脂最终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形成。超负荷的劳作,永不休止的开拓奋进,心力、体力、精力恶性透支,结果是神经、精神、心理、生理、微循环、内分泌、组织器官开始退化。所以,30岁之前为健康期;35~45岁为疾病形成期;45~55岁为疾病暴发期。这个阶段是人生的沼泽地,多事之秋。人到40岁以后,要特别重视养生保健。首先要做到六戒:

1.戒懒惰

人到中年,要多参加体育运动,不要以车代步,整天坐在办公桌前、电脑桌前、电视机前。

2.戒过劳

人到中年肩挑工作、家务两副重担。如若生活、学习、工作等安排不妥,则机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久了就会积劳成疾,诱发睡眠不好、饮食不振、体重减轻,甚至因血压升高、心肌缺氧而诱发心脏病。

3.戒烟

吸烟这种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中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元凶。尤其是大量吸烟,会使患慢性病的危险迅速增加,所以人到中年应力求戒烟或少吸烟。

4.戒发怒

人到中年家庭琐事多,工作任务重,情绪易波动,特别易动“肝火”。人在发怒时,情绪剧变,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剧,血压升高,体内血液循环急需重新调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故中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5.戒纵欲

人到中年,生活安逸,条件优越,容易引起多欲,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纵欲会导致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甚至危及寿命,故人到中年只可有情,不可纵欲。

6.戒多食

多食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而肥胖者往往有“四高”,即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这“四高”

又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因此,为了健康,人到中年必戒多食。

三十、人生中的五个“魔鬼时刻”

医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在某些时间段,人的生命力特别脆弱,最易被病魔所击倒,这些时间段被称为“魔鬼时刻”。现在,专家们已大致弄清了这些“魔鬼时刻”的变化情况。专家特别提醒说,这几个时段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引起大家重视,从而做好预防工作。

1.一天之中的“魔鬼时刻”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便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魔鬼时间”段(清晨6~9时),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此时就在你的身边蠢蠢欲动。例如,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为早晨7~8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时最频繁。

一天中,人最危险的时刻要数黎明。据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时分,血压、体温变低,血液流动缓慢,血液较浓稠,肌肉松弛,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调查显示,凌晨死亡的人数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

一天中的另一个魔鬼时间段是在傍晚以后,此时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假如你在晚间7时左右饮酒,肝脏排除酒精所需的时间比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都要长,肝脏也最易受损。

2.一周之中的“魔鬼时刻”

在一个星期中,星期一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危险时间,发病及死亡危险比其他几天高出40%,在德国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一”。

此外,芬兰专家也证明,星期一中风最多,星期天则下降至最低。

防范措施是,清晨起床后服一片阿司匹林,不要出远门,老年人要有家人陪伴,以防不测。

3.一月之中的“魔鬼时刻”

一个月里对生命最有威胁的是农历月中,这与天文气象有关。众所周知,月亮具有吸引力,它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样,作用于人体的体液。每当月中明月高挂之时,人体内血液压力可变低,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变得特别大,这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4.一年之中的“魔鬼时刻”

一年中,有两个魔鬼时间段,即最热与最冷的几个月,一般说来,当夏日气温升至35℃以上时,即对人体构成危险。寒潮是继酷暑之后的又一“杀手”:每一次寒潮降临,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数都会骤增,死亡率也会上升。

对生命而言,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12月。调查表明,该月份死亡人数居全年各月之首,占死亡总数的10.4%。据分析,这与气候寒冷、环境萧瑟,人到岁末年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抵抗力下降、新陈代谢低等有关。

此时,一些慢性病常常会加重或病情变化大。值得一提的是,史学家通过考证发现,明朝、清朝的二十几位皇帝有90%死于最热的7、8两月和最冷的腊月、正月,这正是对以上规律的印证。

5.一生之中的“魔鬼时刻”

人的一生中,中年是个危险的年龄阶段。人到中年,生理状况开始变化,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家庭、工作、经济、人际关系等压力增大,增大的种种负担会导致中年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意思是说这两个年龄的人很容易去世。有道理吗?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大约是7~8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每个周期中存在着生命活动的高潮和低潮。一般周期的中间年龄为高潮,而周期的始末为低潮。高潮称健康稳定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强,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称健康减弱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弱,去世的人相对较多。

7年的周期为7、14、21、28直至84岁;8年的周期为8、16、24、32至72岁,而73和84这两个年龄都超过了古稀之年,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了,再加上处于生命周期的低潮期,去世的人相对就会多一些。

三十一、美国研究出多活7~10年的生活方式

美国的一项医学调查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首要原因。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死因构成中,来自生活方式的原因高达50%,如有1/3的人抽烟,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2/5的人缺少必要的体力活动。而我国人口死因构成中来自生活方式的原因为44.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无疑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的主要障碍。

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健康系布莱斯诺博士,曾对约7000名11~75岁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方式的男女居民进行9年的研究,结果证实,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所有药物的影响。据此,布莱斯诺博士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套简明的、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1)每日保持7~8小时的睡眠;(2)有规律的早餐;(3)少食多餐(每日可吃4~6餐);(4)不吸烟;(5)不饮酒或饮少量低度酒;(6)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标准体重20%);(7)有规律地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8)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身体。

布莱斯诺博士指出:上述生活方式适合于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适用于身体功能处于下降状态的人。一般来说,年龄超过55岁的人如果能按上述6~7种习惯去生活,将比仅仅遵循3种或更少的习惯生活的人长寿7~10年。

三十二、美国研究提出的保持青春的基本要素

根据最新的研究,美国专家列出了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每天所需要补充的物质:

(1)复合维生素B片剂(每日3~6片)。

(2)维生素E(100~400国际单位)。

(3)维生素C(300~600毫克)。

(4)β胡萝卜素(15~30毫克)。

(5)铬(适量)。

(6)钙(800~1500毫克)。

(7)锌(15~30毫克)。

(8)硒(100~200微克)。

(9)镁(100~300毫克)。

注意:通常通过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片剂,你能够获得足够用于抗衰老的B类维生素的剂量,包括叶酸。但是,为了特殊的健康原因,你可能需要服用专门的B类维生素补充物来获得较高的剂量的补充。

以上所给出的剂量只是一个范围,究竟用多少应视个人情况而定。不要误以为越多越好,在一些情况下,大剂量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果你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怀孕或存在其他一些健康问题,在服用大剂量补充物之前应先征询医生的意见。

如果你已人过中年并出现了老年病的症状,应考虑另外服用下面一些补充物:复合维生素B、鱼油、银杏等。

三十三、我国近十五年来公认的保健食品与防“富贵病”的饮食原则

近年来我国公认的保健食品包括:苹果、胡萝卜、牛奶、大枣、生姜、鱼类、贝类、鸡蛋、无花果、菠菜、橙子、银杏、醋、花生、大蒜、洋葱、番茄、芹菜、红薯、葡萄等。

预防“富贵病”的饮食10原则包括:

(1)少盐,每天3~5g;(2)少食蔗糖,多食五谷杂粮;(3)每天一袋牛奶;(4)每天一个鸡蛋;(5)每周吃一次淡水鱼;(6)用禽肉代替猪肉;(7)多吃豆制品;(8)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9)多吃海带和菌类食品;(10)戒烟限酒,饭吃七八成饱。

三十四、提倡生物钟保健法

“生物钟保健法”指按照生物钟“准点”运行,有规律地工作和休息。

(1)定时醒觉。要养成定时自然觉醒,如是被闹钟吵醒的,不要立即起床,醒后要稍稍躺一会儿,以适应生物钟由慢到快的转变。

(2)定时的习惯。起床后一是要喝一杯温开水,夏天可以喝凉开水,二是要定时大便。

(3)定时吃早餐。早餐要:吃好、吃饱、吃早。

(4)定时用脑。学习需要用脑,保健也需要用脑,准点用脑,合理用脑是保健的最佳方式。

(5)定时饮水。最佳饮水时间是: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和睡前。在这几个时间里,即使不渴也要主动喝水。

(6)定时午饭。午饭要把握好两个字:“吃好”,因为午饭是正餐。

(7)定时午睡。午睡犹如加油站,定时午睡是生物钟的需要。

(8)定时晚餐。晚餐要“早”和“少”,这有利于身体健康。

(9)定时就寝。在春秋冬三季,晚上9时左右就寝;夏季晚10时就寝为宜。睡前最好用温水洗洗脚,这样既能消除疲劳,又有利于足部保健,还能尽早入睡。

(10)定时“动作”。“动作”所指的是定时叩齿(100次),定时提肛(30次)。“动作”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下去,贵在坚持。

三十五、世界各国流行的养生法

(1)少食肉。俄罗斯眼下流行素食风,他们认为大量食用各类肉用制品,会加重某些疾病或诱发某些疾病。

同类推荐
  • 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本书收录了400多种常见的中草药,分别从别名,科属,形态,生境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药方,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方面介绍每一种中草药,以方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大读者朋友在阅读本书时,若需应用书中所列的药方,必须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介绍的食品安全购买方法是指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嘴巴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有:视觉鉴别法嗅觉鉴别法味觉鉴别法触觉鉴别法巧妙而综合地运用以上四种方法,能直观地购买到安全食品。.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

    素食是件利于自身及全球的良心运动,它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减缓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减少世界性的饥饿和不公,可以为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切身福利着想。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素食关怀者,首先是要了解与素食有关的健康、环境、饥饿、资源、动物权利等各方面的知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最新且权威的科学知识;减少肉品消费,多食谷物、蔬菜、水果,或干脆成为素食者或严格素食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肉类对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的形成和加速有着重要的影响;呼吁减少农场化养殖或集约化畜牧,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向政府提议具有永续的、少伤害的农业建议,以维护我们日益紧缺的资源.
  • 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本书希望给您带来心灵上的启迪。从现在做起,改掉我们的不良习惯,提前预把疾病赶出我们的身体。
热门推荐
  •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在很多女人眼里,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她几乎拥有女人幸福的所有资质:智慧、美貌、气质、机遇。然而,鲜有人知,至今日,每一步,杨澜都走得很不容易。她的成功,她的幸福,靠的是对艰难困苦的战胜,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勤奋,靠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乐观从容的心态。《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将杨澜的精彩成就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她在不同场合说过的精彩语录,一一呈现给读者,并围绕天下女人所渴望的幸福二字,为每一位女人讲述幸福的必经之旅,教会女性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变猫记

    变猫记

    反被变成一只黑猫。为使自己回复人身,田歌跟踪杏月儿来到大漠,在黑店春颜客栈里,大盗田歌意图窃取杏月儿的“七灵珠”,各路英豪各怀鬼胎,斗智斗勇,阴谋诡计尽显峥嵘
  •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吻过之后,她的这颗心似乎也被带走了,分开后,竟然一直想着他。她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他是父母离异没有人要的坏男孩,面对那么多男孩子的追求,她只为他心动……青涩的爱情,甜蜜的日子,经历过的伤害,都无法让父母停止他们的百般阻挠。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 孽妃

    孽妃

    ★文案★三千宠爱在一身,苏乔恃宠却不骄。温驯动人之下,她素手纤纤,挑起宫战无数。妃嫔,可以侍寝,不可以怀孕,这是她的底线。这个底线无关争宠,只是为了,,,血统!月妃也好、紫妃也罢,无论她们出身多么高贵,都不配为大泽皇家延续血脉。只因,这个帝王亦是贱种!★★精采一现★★★强势的攻占,妩媚的承欢,却换来意外的咆哮:“那个男人是谁?夺了你身子的男人,是谁?”压下心底的怒与恨,浅笑吟咛,吐气如兰:“皇上在乎的,是这个吗?臣妾并未放在心上呢!”★后宫初见,尉蓝惊醒于她的阴狠:“何时,你竟然视人命如草芥,连未曾面世的婴孩也不放过?”抬头浅笑,还是那抹纯真:“怎么?哥哥心疼了吗?可知同样的一条生命,也曾因为哥哥而葬生娘胎。哥,可曾心痛如斯?”★策马疆场,看着箭雨斑波落下,满目血流成河,夜狼亦心惊转身:“这,真是你想要的吗?”红颜一肃,温柔如故:“将军何出此言?野泽王野心勃勃,皇上病重宫中,本宫不过是代驾而征、尽心报国而已。我不杀敌、敌亦杀我,将军,双手满是血腥,却还参不透死生吗?”★★细致行文★★“乔儿。。。”令他痴狂的背影一颤,慢慢转过身来,纤细的身姿不盈一握,红唇轻启微微一笑:“皇上,是,在叫臣妾吗?”不,不是。是,就是。她明明就是苏乔,不是他的灵乔,可为什么两人的身影总在他的面前交织?一个饱满柔韧、一个纤细温馨,明明是那样的不同,可总是扰乱着他的神经。他爱的灵乔,早丧生在大火之中,一场为了他而燃烧了两百零九条人命的大火!!!爱他的苏乔,却在宫中,巧然一笑,依门盼着他的临幸。------每一夜的侍寝,都是她的恶梦。醉生于温柔缱绻之中,赤臂轻揽着他埋首的精壮,红唇中逸出的,究竟是忘情的吟哦,还是,耻辱的噬咬。。。“乔儿。。。”他深情的唤。“皇上,是,在叫臣妾吗?”倩兮一笑,她轻声询问。他脸上刹那一现的,是迷茫。不是,也是。她就是这样的,要让他纠结,时刻在身上演绎着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只为了提醒他,爱的存在,可何况不是在提醒着自己,恨,依然在。。。肚子里的孽种,唯有陨落,是对每一条背负在她身上的血债,偿还的利息。。。★人物★---风灵乔,风族之主。她是泽内的雪莲花,纯洁大气,尊贵而略带调皮。内定的皇家之媳,爱上了那个身份并不尊贵的男人。当爱情敌不过血统、当阴谋噬杀了纯真,她,已不再是她。
  • 医界天骄

    医界天骄

    妙手回春,一针万金!达官显贵,富豪明星,成功人士竞折腰!实习医生,身怀医家绝技,善治各种疑难杂症。这里有西医,也有中医,他家世显赫,丰姿盖世,更有惊艳的医术,红颜知己倾国倾城,集百家之大长,济世为怀,成为一代名医。书友交流群:181170762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异能去种田

    带着异能去种田

    “怎么又是你们这对夫妻,一而再再二三的坏我好事,啊…”千年血魔,看着每每在他快要得逞的时候,就出来坏他大业的夫妻,最终被活活逼疯了。“唉,夫君你看啊,就这点承受能力还想一统天下,这血魔未免也太不禁打击了吧?”“咳咳…”某男望了自家那腹黑的娘子,她还真好意思说,那是一点打击吗?那可是…精彩片段二:“枫儿,你是我们林家的骄傲,我们林家以有你这样的子嗣为荣,快让你娘子把那些仙丹拿出来救一救你婶婶吧,她快不行了,只有你娘子手中的仙丹才能救她一名!”京城第一世家林家的家主向一名戴着半面银制面具身穿白衣的男子低声下气请求道。“林家的家主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忘记了当初因为测试我夫君灵力为零,未免丢林家的脸,您和夫人可是派人亲自将他活活致死,却还要假装夭折的事难道都忘记了吗?现在您知道失去爱人之痛了,那么当时夫君的父母一心一意的辅佐你,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刚出生的孩子被你害死,难道他们的心就不痛了吗?所以你以夫君为荣,夫君和我却以你林家为耻,今日我便要亲眼看着你最爱的人死在你的面前,以慰含恨九泉的夫君的父母!”一袭红衣的女子紧紧的挽着一袭白衣的男子,她可以感受到他的夫君此时心中有多恨面前这对曾经害死他与他父母的林家家主与家主夫人,她要为他的夫君报仇。没错大家猜对了,本文就是一个现代女神医穿越古代,与老公一起修仙种田,打怪升级,复仇,扬名千里的故事,喜欢的请收藏,不喜欢的请按关闭按钮,亲们请见谅,千言需鼓励,所以如遇不好留言,一概删无赦。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 叛逆青春

    叛逆青春

    在遭受到中大人生挫折之后,他开始了漫漫的反思、求索及自我救赎之路,经过了穿行西部的顾及与迷茫,最终在西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下豁然顿悟,为自己、亦为通道中人找寻到打开幸福之门的精神密码。真是的人物原型,通俗的写作手笔,由浅入深,由轻松入沉重,揭示了黄、赌、毒对于社会的危害性,凸显出年轻一代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及精神迷惘。
  • 学会认真

    学会认真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在职场上,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有放弃是为了末来更好的获得。因为你在为分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