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25

第25章 园艺 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中):(3)

南下攻金,金精锐被歼殆尽,完整领域唯余河南一路,因而妄图侵宋取得补偿,宋也欲乘金危困北进,从理宗嘉定十年(1217)以后,宋金连年用兵,山东两淮边境战事更为频繁。当金衰弱之时,统治区内尤其是山东地区义军纷起,进一步加剧了两淮地区的乱局,而真州自不可免。刘克庄《忆真州梅园》诗:“当年飞盖此追随,惨淡淮天月上时。树密径铺毡共饮,花寒常怕笛先吹。心怜玉树(一作雪)空存(一作成)梦,尘暗关山阻寄诗。纵使京东兵暂过,可无一二斫残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三。所说“京东兵”,指宋京东路(今鲁及与苏、豫、皖交接地带)起义军,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潍州(今山东潍坊)人李全所部,宋曾授李全京东副总管,命其军号忠义军。宝庆三年(1227)李全投靠蒙古,绍定三年(1230)十一月,李全兵围扬州,与宋西线援军混战于真州一线《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次年正月为宋军突破攻杀。当此兵马折冲之地,真州梅园受到重创。理宗端平三年(1236)十一月(一说十二月),“蒙古将察罕攻真州”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五。,两军相持,兵火蹂躏,梅园更是劫灭殆尽。我们从蒙古遣宋议和使臣郝经所作《江梅行》一诗可以了解其大致:“江城画角吹吴霜,破月著水天昏黄。波澄烟妥林影淡,双梅带雪横溪塘。此时承平风物盛,家家种玉栽琳琅。朝来伴使宴江馆,银瓶乱插吹银管。霏微香雾入红袖,零乱春云绕金碗。都将和气变荒寒,锦瑟愁生燕玉暖。为言仪真梅最多,苔花古树深烟萝。一年十月至二月,红红白白盈江沱。自从天马饮江水,草根啮尽梅无柯。扬子人家楚三户,今年幸有烧残树。忽闻星使议和来,尽贮筠笼待供具。从今江梅好颜色,烂醉长吟嚼佳句。”《元诗选》初集卷一四;郝经《陵川集》卷一二。郝经受蒙古派遣,前来议和,被宋军拘羁真州十五年。此诗约作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诗中叙述南宋接待的官员介绍昔日真州梅花盛况,意在借两国交兵给真州江梅带来的厄运表达南北息兵安民的意愿。从诗中可知,此时的真州梅园盛况已逝,所剩只是三两劫火余柯。南宋目睹这一盛衰巨变者莫不感慨万分,深为惋惜。李龙高梅花百咏中《真州》写道:“仪真谁种满林梅,兵后危枝半草莱。便使萧条君莫叹,也曾惯见太平来。”《全宋诗》卷三七六三。建业(今江苏南京)人周端臣《真州梅》:“倚倒几株梅,粘枝半是苔。相传前代种,曾历太平来。山冷雪犹在,春深花始开。乱离无酒买,嚼蕊当衔杯。”同上,卷二七八四。这些诗进一步印证了真州梅园起于宁宗朝(“前代”)而遽然兵火劫灭的历史。从此真州梅花一蹶不振,以致入元后湮没无闻。

关于真州十里梅园的地点,有一条材料颇费思量。吴潜《暗香》词序:“仪真去城三数里东园,梅花之盛甲天下。嘉定庚辰、辛巳之交,余犹及歌酒其下,今荒矣。园乃欧公记、君谟书,古今称二绝。”《全宋词》第2749页。根据这段记载,嘉定间真州东园梅花也颇繁盛。东园由北宋江淮发运使施昌言(字正臣)、两浙发运使许元(字子春)发起建造,地处当时城东,故名东园。仁宗皇祐元年(1049)建成,欧阳修曾作著名的《真州东园记》,称“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园中建清虚阁、清燕堂、拂云台等,另多植花卉竹木,风景清远秀茂,为淮左一时名胜欧阳修《真州东园记》,《文忠集》卷四○。。北宋后期渐见凋敝,建炎间更遭兵火毁坏,南宋时已胜景不再。陆游《入蜀记》卷一:“园在东门外里余,自建炎兵火后废坏涤地,漕司租与民,岁入钱数千,昔之闳壮巨丽,复为荆棘荒墟之地者四十余年。乃更葺为园,以记考之,惟清燕堂、拂云亭、澄虚阁粗复其旧,与右之清池、北之高台尚存,若所谓流水横其前者,湮塞仅如一带,而百亩之园,废为蔬畦者尚过半也,可为太息。”可见到了南宋中期,东园一线已极凋敝,园地废为农田,所种也以蔬菜为主。吴潜所言东园梅花,与吴机等经营之城西梅园不属一地,吴潜关于东园梅甲天下的说法可能混杂了城西梅园的记忆。真州梅园在城西十五里,应是无可怀疑的,遗憾的是这一胜景只是嘉定十数年间的昙花一现。时蒙古崛起北方,原因有三:一、宋时真州城东近江,属江滩港汊地形,东园地近城廓,陆游所说去城“里余”较为恰切,缺乏艺梅十里的地理条件。二、周端臣《真州梅》诗中赏梅写及山雪,真州城东为河港江滩,而城西十里左右则多低山冈丘,如今名青山一带。三、史书记载,蒙古察罕犯真州,兵力十倍于真州守军,驻扎城西,真州守军设机弩炮石以待,出战胥浦桥(通往六合)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五。,大败之。梅园之遭劫,或为蒙军伐充薪火,或者兵马践踏所致,也以在真州城西为合理。综观这些因素,可以肯定地说,嘉定间兴起的真州梅园在城西,而非东园。明代方志所说“县西十五里”,正是低缓丘陵地带,宋人诗中所说“低平十里路”,当是县城至梅园沿线。

11石庭古梅(江苏宜兴)

宋末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宜兴县之西,地名石庭,其地十余里皆古梅,苔藓苍翠,宛如虬龙,皆数百年物也。有小梅仅半寸许,丛生苔间,然着花极晩。询之土人,云梅之早者皆嫩树,故得春最早,树老则得春渐迟,亦犹人之气血衰旺,老少之异也,此说前所未闻。梅间有小溪流水,横贯交午。桥下多小石,圆净可爱,时有产花鸟及人物者,近世以来则有骑而笠者,盖天地之气亦随时而赋形,尤可异也。”其《浩然斋雅谈》卷中论石庭古梅苔藓特点:“苔亦多不同,阳羡石庭者如松花,越中项里者如绿发。”又《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宋高宗赵构说:“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明代高启《题倪云林所画义兴山水图》:“石庭梅欲发,须放酒船行。”高启《高青丘集》卷四、第157页。可见延至元、明时期,宜兴石庭古梅仍名振一方。清陈维崧有《贺新郎·石亭探古梅》,所咏或即石庭古梅之遗。

二、元明清

1邓尉香雪(江苏苏州)

邓尉,山名,在今苏州西南七十里太湖之滨吴中区光福镇,汉有邓尉在此隐居,故名。相连有玄墓、吾家、铜坑、石帆、槎山、马驾、弹山、西碛诸山,总称邓尉、玄墓或光福。明周永年解释当时人们对邓尉诸山的称呼:“今游人看梅者口呼则称光福,或称玄墓,笔题则光福、玄墓、邓尉字面间出。”周永年《邓尉圣恩寺志》卷一六袁宏道《光福》附注。整个光福半岛山势蜿蜒,林木葱茜,湖光掩映,风景幽胜,元以来名声渐起。当地居民以林果生产为业,明中叶以来,种植结构进一步变化,所谓“率树梅、艺茶、条桑为业”,而以树梅最多汪琬《游马驾山记》,赵宏恩等《江南通志》卷一二。。大约明中叶,最迟宪宗成化(1465-1487)以来,梅花景观逐渐为外方所知。明史鉴《登凤岗》:“况当梅花时,玉雪被连冈。”史鉴《西村集》卷二。凤岗,邓尉山北端山丘。嘉靖以来,盛况更是愈益显著。王稚登《看梅过玄墓山中》:“桥外花开日,分明雪作图。不将他树杂,未有一家无。”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五。乾隆朝张《光福里探梅》:“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梅熟子可沽,梅香开不鬻。”张《婴山小园诗集》卷六。实际上,邓尉一带松、竹、茶、杨梅与桂树分布均多,但早春梅发时节,漫山遍野所见唯梅。明袁宏道《光福》:“光福一名邓尉,与元墓、铜坑诸山相连属。山中梅最盛,花时香雪三十里。”《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170页。杨文骢《春游偶记》:“凡梅花盛处,皆此湖之光影所接也……左右直视,香气氤氲,大约有数十里。尝闻径山竹盛,题为竹海,玄墓之梅,余亦欲以梅海赠之。”周永年《邓尉圣恩寺志》卷一六。清徐枋《吴氏邓尉山居记》:“山多植梅,环山百里皆梅也,又饶杨梅、桂树。一岁之中,春初梅放,极目如雪,遥望诸山若浮于玉波银海中,仅露峰尖,翠微欲动而香气袭人,过于蒸郁。”徐枋《吴氏邓尉山居记》,《居易堂集》卷八。这些描写,鲜明、生动地反映了邓尉梅花的盛大规模。鼎盛时期的万历后期至康乾盛世,邓尉梅花几乎覆盖了方圆五十里的整个光福半岛以及外围的渔洋山等。

自明代后期以来,邓尉赏梅逐渐在吴下形成风气。“吴人之俗,岁于山中探梅信,倾城出游。”吴伟业《太学张君季繁墓志铭》,《梅村家藏稿》卷四七。王士禛《邓尉竹枝词》写道:“二月梅花烂熳开,游人多自虎山来。新安坞畔重重树,画舫青油日几回。”王士禛《邓尉竹枝词六首》其一,《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诗中所言虎山,在邓尉光福镇西北,旁有虎山桥,为游邓尉诸山之入口。清道光十年(1830)顾禄《清嘉录》、道光二十九年(1849)袁景澜《吴郡岁华纪游》两书,记吴下风土节物、岁时游赏,“元墓看梅”均在其列均见两书卷二“二月”下。。康熙三十三年(1694)正月十二日,江苏巡抚宋荦探梅邓尉,于吾家山题“香雪海”三字宋荦《雨中元墓探梅》:“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余于吾家山题‘香雪海’三字)。”《西陂类稿》卷一七。明李流芳《重修香雪庵疏》:“香雪居在弹山之麓,西蜀中怀法师隐处也。”《檀园集》卷八。可见明时“香雪海”西南弹山即有僧隐之处名香雪居。,镌石立于山间。这一题名综合了明袁宏道文中“香雪三十里”和杨文骢文中“梅海”之意,简明、传神地概括了邓尉诸山梅花盛时漫山遍野,连绵数十里,花气氤氲蒸腾袭人,而又与太湖浩淼湖光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从此,香雪海几乎成了邓尉山的别称流传开来。“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翠华南巡,俱有御制游邓尉山诗。”和珅等《(乾隆)大清一统志》卷五四。扈从大臣踊跃奉和,使邓尉香雪的声名更为显赫。清乾隆间有所谓“姑苏十景”、“吴山十二景”名胜之目,“邓尉香雪”(“邓尉观梅”)均居其一。大约从乾隆后期以来,由于蚕桑业的急剧发展,邓尉、玄墓一带的梅树不断被桑田挤占。咸丰、同治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动荡、民生衰敝的加剧,邓尉梅花急剧衰落,到光绪年间,唯西南一带即今吴中区太湖乡所属潭山附近及湖滨边隅尚有成片梅树遗存。光绪十七年(1891)吴江凌泗(1823-1906)《浮梅日记》写道:“归途过菖蒲潭,潭自香雪海多栽桑,而此间梅花转盛,亦沧桑之变也。”亢树滋《邓尉探梅诗》卷一。到民国年间,整个光福半岛梅景已是胜迹难觅。

邓尉梅花是典型的因经济种植而形成的风景名胜。就栽培梅花而言,种植规模之集中和盛大,盛况持续时间之长久,在整个古代梅花名胜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梅产区,尤其是苏、湖(今浙江湖州)、杭、越(今浙江绍兴)一带,宋以来成了栽培梅花的中心。邓尉“香雪海”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传统梅产区的核心地带,而其盛大的规模和持久的历史则成了核心中的核心。诚如清程恩泽《游香雪海记》所说,“大江南北以梅著者无与香雪海比,寻梅者以不得至香雪海为憾”程恩泽《程侍郎遗集》卷七。。加之邓尉梅景处三吴经济富庶、人文渊薮之区,其社会基础和影响更非他处能比。也许历史上如此规模的人工梅林不难寻觅,但邓尉香雪海处鱼米之乡、大城之郊、大湖之滨、运河沿岸,其游赏人众之多,文人墨客心仪口颂、诗吟图绘作品之富,在历代诸多梅花名胜中都名列前茅。相关的人文活动和艺术创作同样构成了明清时期文化生活的一大历史风景,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中国梅文化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放在旅游文化史上乃至于整个文化史上也都可谓浓墨重彩的一页详见程杰《苏州邓尉“香雪海”研究——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一》,《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2洞庭梅花(江苏苏州)

洞庭西山,一名包山、林屋山、洞庭山,为太湖中最大岛屿,全岛呈低山丘陵和湖滨冲积地貌,面积8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36米。其东为洞庭东山,一名莫厘山、胥母山,原为岛屿,今东面与陆相连。两山统称洞庭山,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吴县)境,东西对峙,襟带五湖,物产丰富,风景清秀。

顺治七年(1650)嘉兴(今属浙江)人怀应聘《登洞庭两山记》记两山赏梅,所经东山曹坞、西山明月湾、销夏湾等地有梅,而西山“缥缈峰,平地二里皆梅花,上山者五里皆可望梅花。及顶,但见白色模糊无际,不辨其为湖水也白云也,而为梅花也”《吴中小志丛刊》第483页。。同时,昆山(今属江苏)归庄(1613-1673)《洞庭山看梅花记》载:“吴中梅花,玄墓、光福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福而至洞庭。”归庄《归庄集》第375页。此文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这正是邓尉梅花极其鼎盛的时期,远在太湖之中的洞庭东山、西山也是梅花繁布。归庄此行只是到了洞庭东山,提及长圻、杨湾、周湾、翁巷、曹坞等地,所至无不有梅。康熙二十八年(1689)吴县人翁澍《具区志》的记载更为简明:“梅出洞庭等山,其佳种有四”:吐花酸、消梅、脆梅、十月梅翁澍《具区志》卷六。。“梅花莫盛于洞庭山之后堡、镇下(按:今作镇夏),东山之长圻、丰圻,舟舆壶觞,累累不绝。”《具区志》卷七。归庄说“游屐罕至”,这里说游人不绝,可见随着时光的推移,尤其是两山经济、人口的发展,其吸引力在不断增加。

洞庭梅花的历史也与邓尉一样悠久。宋高宗绍兴间李弥大自撰西山《道隐园记》:“岩观之前大梅十数本,中为亭曰驾浮,可以旷望,将驾浮云而凌虚也。”同上,卷一一。这是私人园亭的观赏栽培。明成化十五年(1479)吴宽《兴福寺记》:“主僧恩复出迓客,延登其后小阁,是时梅华方盛开,弥望如白云,崖谷莫辨。”吴宽《家藏集》卷三三。这是山寺周围的自然梅林,规模已是不小。至于果业栽培,明中叶以来,洞庭两山以盛产柑橘、杨梅、樱桃、梅、梨、银杏等著称。万历间李维桢、袁宏道、陶望龄的《洞庭游记》《具区志》卷二。、姚希孟《山中嘉树记》叙山中花果之胜都提到“涵村梅”牛若麟《崇祯吴县志》卷四。。洞庭两山至今仍是名满江南的花果乡,两山农产以水果为主。上述地名,今天大多仍然沿用。透过这些古今完全一致的地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洞庭两山的梅花分布格局,前后也略有变化。宋明时期以西山为主,重点在西山西侧的涵村一带,入清后西山梅花重点移至西山东面的后堡、镇下,而东山西南湖滨之长圻、丰圻一带更是后来居上。康熙间翁澍有题咏洞庭十景诗,其一即“丰圻探梅”尤侗《洞庭十景诗跋》,洞庭东山志编纂委员会编、薛利华主编《洞庭东山志》第544页。,时人不乏题吟如张士枋《长圻探梅》,金友理《太湖备考》卷一一。,今为洞庭“东山八景”之一。

3西溪梅花(浙江杭州)

同类推荐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光影飞华的魅惑》由我的美丽日记、我的健康我做主、时尚达人、勇闯天涯、摩登时代等篇目组成,让你在体味时尚、逐赶潮流中,不知不觉提升英语能力。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曾几何时,刻骨铭心的爱恋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要~脸的勾~引。踉踉跄跄的离开,就像跌跌撞撞的来。岂知一回头,她就陷入了另一个男人层层编织的罗网。第一次,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以身相许,却不知道此他非彼他。第二次,为了救命恩人的安危,她再次委身,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心悸。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的沉沦,一次次的放纵,最后失掉的不仅仅是身体。“做我的女人,我会疼你、宠你,给你想要的一切,只除了一样东西。”他这样说的时候,修长的手指穿过了她浓密的发。她是谁?谁又是她?千帆过尽,才发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烟花灿烂终归会趋于平息,就当作是盛世繁华谢幕,到头来剩的还是自己。纠缠仍在继续……跳舞、跳舞、跳舞,脚步开始移动……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你弄脏了我的衣服,所以你不能走”宽阔的别墅里冷峻的他缓缓开口!她是单纯美丽的小绵羊,他是冷酷霸道的恶总裁,他用金钱诱惑她,用武力强迫她,用威胁禁锢她,不择手段;她从女佣,助理到契约情人,一步步走入他的牢笼……
  •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她是皇城脚下的纨绔女混混,容颜倾世,风华正茂!他是睥睨天下的狂妄邪尊,偏生将她捧于掌心,细细安放!她狂,她傲,她嚣张跋扈;他疼,他宠,只为她一人。“只要迷儿想要,我便给!江山为聘天下为媒又何妨?”“万千独宠皆有时限,这般信誓旦旦以往同哪个姑娘说过了?”“此生只迷儿一人,只要迷儿不离,生生世世绝无时限。”不日,他却亲手将她送至他人手中。“迷儿,我知错了。”“想要我原谅你,除非你在这儿跪到我满意为止!”纤细食指刁蛮的指着地面。门外:“男儿膝下有黄金,尊主连皇帝都不曾跪过,怎会跪姑娘?”“我们老大乃无价之宝,岂是区区黄金能够比拟的!”她可否比拟黄金,只有门内两人知晓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