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33

第33章 尹昌衡政治生涯两件大事论辨 (2)

《报清记》记保路运动中,诛杀赵尔丰后,成都城中"汉民多想复仇,满人益惧"。满人往日骄肆,自视皇民,耀武扬威。积怨多时之汉民有"复仇"冲动,自不为怪。尹昌衡身为都督,单骑入满城安民,说满城中军民曰:"五族皆兄弟也。且清朝待我厚,我无报,安忍灭诸君乎?予问满民有食乎?曰:窭甚。予泫然慰之曰:勿虑,我当为诸君图之,皆大感,争以酒奖进......明日以五万金输之,令汉将与满将交欢,予与将军裕昆迭宾主。罗纶复移居满城。汉满咸睦。"

清兵下江南,制造"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大屠杀,已是大错特错,罪不容诛的历史悲剧。推翻清廷,自不能以错对错,又制造一轮屠杀。尹昌衡、罗纶的处置是历史的一大幸事,是辛亥革命的一大幸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未以民族互残为代价,是一次文明革命。今日回顾,减少了后人多少遗憾!

尹昌衡为什么反复念叨清廷对他的恩泽?这与他的家世背景密不可分。尹氏祖宗遗训是忠孝传家,敦伦不官。尹氏子弟须耕读为本,忠孝持身,但不能应科举。故尹昌衡自幼即有陶渊明志趣,功成身退是少年尹昌衡就立下的志向。但尹昌衡母系家族,却是一忠烈家族。据尹昌衡著《述先记》记载,尹昌衡外祖父刘世敏,与昌衡祖父为好友,但选择人生方向各有不同。刘祖"俊姿鹤立,明目电耀",少壮曾举孝廉于乡。先醉章句之学,后弃章句而采经书、子书、壬遁黄老而自为著述。曾著政书、兵略、天文、地志凡十卷。再后,感慨著述无救于时,而思别图。于是,"同治初,外祖刘世敏受蜀督骆秉章知遇,统川西团练。方集众,逢石达开部先锋兰大顺兵万余,犯天彭。刘氏率弟子十九人坐讲,杖剑于濛阳金福桥"。兰大顺欲招降刘世敏,不果。"车裂刘而杀十九人"。骆秉章兵至,剿灭兰军,请清廷追抚刘世敏遗族并在金福桥敕建刘世敏祠庙祭祀。尹昌衡幼时曾入刘祠参祀。即尹昌衡之母为清廷烈士遗族,尹昌衡亦为遗脉。尹昌衡童年时,可能随母享受过清廷抚恤。

由于家族背景与个人成长原因,尹昌衡始终未加入同盟会,未成为国民"党人"。

四、时局推动尹昌衡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的杰出领袖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瓜分中国形势已成。义和团失败以后,清廷内政外交几为列强控制。中国政局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是不甘灭国灭种的中国人最迫切的时代使命。如何救亡图存?志士仁人各探方略。林则徐禁烟开埠,无济于事;康梁变法,百日维新,短命结束。六君子被杀,光绪帝被囚,康梁逃亡海外;洋务运动,在清廷体制内筹办"洋务",要受洋人与清廷双重压制,加之腐败不堪,难以成功。孙中山被迫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此欲借助日本势力,曾一度秘密承诺日本在华特权。列强在亚洲已经吞灭了印度,瓜分了东南亚,霸占了印度支那,还剩下最大最美一块蛋糕--中国,列强都想多吞食一份。四亿中国人的生死存活,列强当然不会管顾。在他们看来,"东亚病夫"死何足惜。清廷一味怕洋人,一味镇压本国人民。于是列强干脆以清廷为攫取中国资源的合法工具,清廷则甘当列强镇压中国人反抗侵略的帮凶打手。二恶勾结,国运危急,族运危急。

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路权、矿权、财权,要以宾夺主。以四川修铁路为例,英国要掠夺缅甸、西藏到四川的铁路,尤其是谋筑川藏铁路;法国策划攫取越南到四川铁路,进而吞灭四川。日本要掠取川汉铁路建造权,美国要强迫渗入川汉铁路借款股东权。最可恶的是列强互相勾结施压,阻止中国自建粤汉、川汉铁路。强迫清廷向列强签约借款卖路。清廷又屈服于英、法、德、美的压迫承诺借款卖路。川人闻讯,义愤填膺,起而保权保路,终于爆发保路运动。保路是表面,保权才是实质。

保路运动初期,在蒲殿俊等人领导下,采取清廷体制内的合法斗争形式,抱着光绪牌位请愿保路,当时斗争目标集中在"保路"上。政治上既不反赃官,更不反皇帝。四川保路运动应分前后两段,斗争性质有所区别。第一段以君宪人士蒲殿俊等为代表幻想清廷收路为国有,为保商团士绅路股路款而保路。这一阶段以蒲殿俊退出军政府而结束。第二阶段以尹昌衡、罗纶重组军政府为标志。为保国家主权而保路,其斗争性质已然具有反帝反封建品质。斗争目标重在捍卫国家主权。

前后两段时间分界线为1911年10月前后。此时四川保路运动性质起了大转变--提出了"破约保路"口号。"破约"指破除列强强迫清政府签下的借款卖路不平等条约。"保路",指保住中国人的筑路主权。"破约保路"的矛头直指列强和清廷,具有早期反帝反封建专制性质。有两份文献可以为"破约保路,争取民产立宪"提供历史佐证。一份是1911年10月13日成都《民立报》发表的《川人告哀文》,文中提出川人保路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另一份文献为1911年10月14日成都《民立报》发表辛亥领袖之一宋教仁《论川人不应只停留在争路应以建设民主立宪为期》(此文后更题为《论川人争路事》)。

《川人告哀文》写道:(一)"原川乱之起,起于铁路国有。国有政策,夺吾人之生命财产而送诸外人之政策也......当铁道政策之始生也,湘人激昂于前,粤人抗议于后......吾川于是时未见全文,无所置喙......六月见借款条约,始知丧权失利,无异卖路,群情大哗。于是有保路同志会之设。其宗旨专在征款破约,而不敢议政策。......而破约改款之事,特一大臣与外国资本家之关系耳"。(二)"川人所争者,四省之路,而非一省之路也。盖使川路而得,则川汉、粤汉与之俱得。

川路而失,则川汉、粤汉与之俱失......铁路问题遂解决乎?四省人之生命财产遂陆沉而不可复拯乎?全国危亡之机遂隐伏而不可去乎?"(三)川人保路教训有二:第一"以情礼要求政府"之方式"不可恃"。"我以文明,彼以野蛮;我以和平,彼以破坏。如此欲偷苟全,其道无由。"第二"立宪不可信也。宪政大纲,孰有过于保护人民权利者。今资政院、资议局成立,而数千万外债不借入,数省铁道权之收买,不许议员一过问......此议长议员者,于代表人民意见则屏之。于代表人民罪状则用之,此真中国独创之宪政也。苟为议员者尚迷信此宪政,不得不自斫其舌;为人民者尚迷信此宪法,不得不先自焚其家。"

《民立报》对清廷的声讨,对清廷宪政的质疑,代表四川保路运动已经走出清廷宪政框架,迈上辛亥革命的新途。保路运动有了反正独立、"保卫国家主权"的明确政治目标。

宋教仁的文章更对川人保路运动之实质作了高度肯定与激励。宋文云:(一)"自政府定借债修路政策,强收粤汉、川汉铁路为国有。借英法美德四国债款为修筑费。并以会计监督权、用人权、购料权予四国债主。以管路权、展路权、湘鄂二省租税征收权,听彼限制。蔑视四省之民意,断送四省之主权。于是始则有湘鄂人争之不得,粤人又争之亦不得。最终乃有川人奋起力持,设保路同志会。誓要求政府取消借款契约,收回川汉铁路国有成命,听归商办。始事以来,坚韧不懈,以与政府相抗着,已二阅月。其意志之强固,毅力之宏大,迥非湘鄂粤人所能及(羞死湘鄂粤人)"。(作者按:原文如此)。(二)保路风波,使吾民知"伪立宪"之不可信,清廷政府之"不足恃"。

"数年来,彼辈所戴伪立宪之假面。遂由是一旦脱去,毫无顾忌。吾民处此而犹信其能节制淫威,尊重舆论,保护吾侪权利,盖不为迷梦,已不可得"。(三)"假使川人潜察政治盛衰倚伏之故,达观世界大势变化推移之数,不复规规于争路,由消极而进于积极。为四万万汉满蒙回藏人民首先请命,以建设真正民权的立宪政治为期。湘鄂粤及各省人同时并发,风起水涌,以与川人同其目的。吾恐数千年充塞天地之专制恶毒,或因此一扫而尽,亦未可知。区区借款夺路之虐政云乎哉!"1911年10月14日宋教仁之论几乎是一大预言。川人保路风潮,果然引燃了鄂人的武昌起义。二千年之专制恶毒帝制家天下终于被推翻,故保路运动其实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

尹昌衡被时势浪潮推上了干城英杰的历史地位。

尹昌衡早年如君宪人士一样,救国报国志向坚定,但对清廷尚存幻想。一方面感愤"大陆近沦胥,斯人敢弃捐。国情殊蠢蠢,我志益拳拳"。一方面又誓言:"满腔君国泪,洒尽是何年?"但川人保路运动的残酷斗争,使尹昌衡随"运动"性质的升华而升华。诚如张培爵当年《蜀军政府始末》所记:"四川发难于各省之先,反正于各省之后。......重庆于十月初二宣布独立,建设蜀军政府。成都亦旋于十月初七日反正,建设大汉四川军政府";"培爵于阴历十二月廿日由渝出发,三月初九抵省。即商行营同人,电请尹都督就任正都督之位";"十月十八日成都东较场兵变......幸有尹、罗都督出而戡乱"。由张培爵所写第一手史料可证。尹昌衡虽曾持"忠清立宪"观念,但眼见清廷愚昧而官吏脏暴,在人民惨痛流血现实的警醒下,作为血性男儿的他,不得不奋起反正,保境安民,揭起脱清革命性质的旧民主革命义旗。

尽管尹昌衡并未加入同盟会和国民党,但尹昌衡在武昌起义导火线之保路运动中的功勋实绩是毋庸置疑的。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亦不容低估。在新旧交替、乱云飞渡之乱世,尹昌衡亲冒矢石西征,挫败藏独叛乱;又协助北洋政府从外交上挫败英帝国藏独阴谋。其对中华民族领土完整,民族统一之卓越贡献,更是彪炳史册,令人敬仰。

辛亥革命中,事实上形成了早期最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志士仁人,在同一大目标下,先是各自为战,然后逐渐联合起来,组织起来,汇成洪流,冲决封建帝制,创立民国。辛亥革命的果实属于中国各阶层人民!尹昌衡是辛亥革命救国志士中的精英。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热门推荐
  • 鬼颜之废材狂妻

    鬼颜之废材狂妻

    当腹黑毒舌的她附身在人人耻笑的鬼颜小姐身上,命运会发生怎样的逆转?她是花痴、废材、丑颜集一身的大小姐,血统低贱,无才无德,甚至拥有半张被人唾弃的丑陋鬼颜!因自小与皇子定下婚约,遭族妹嫉妒,陷害而死,再次睁眼,冷冽逼人!九幽大陆,一个契约召唤、强者为尊的世界。无法召唤,天赋为零的废材大小姐?睁大眼睛看看,姐可是绝无仅有的全系召唤师!痴恋皇子,人皆众知的花痴草包?也不照照自己的熊样,拜托请别来污染姐的眼睛好吗!丑陋恐怖,血统低贱的无颜女?眼搓了吧,姐可是倾国倾城,拥有高贵血统的鬼族王氏!契萌宠,唤魔兽,召唤万兽,唯我独尊!修武技,练剑气,人称“天下第一剑”!欺她、辱她、耻她者,且看她如何灵武双修,主导乾坤,横扫天下!【文文一对一宠文,男女双强,简介无能,请看正文!】*以下为部分片段*【半面倾城:】某日,一空灵绝美的倩影小憩在灵气袅袅的小溪边,白裙翩翩,犹如山谷中的精灵。俊美无双的皇子呼吸一窒,惊艳的看着眼前如梦似幻的女子:“美人儿,我愿娶你为妃,你可跟我走?”女子冷声嗤笑,缓缓拉开遮在另半面脸上的秀发,露出半张魔魅鬼颜:“这样,你可还敢娶我?”“你…竟然是你!”【毒舌篇:】一气焰嚣张的少年不屑的睨着眼前的鬼颜女子:“拔剑吧!我要跟你比剑!”“嗤!”某女嗤笑一声,“比剑!比贱?少年还真是好才识,我自知不如你贱,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唉…”【逆袭篇:】“夜家是没人了吗?竟然派了一个毫无召唤力的死废物出来!莫非是看不起吾家世族吗!”华服少年振振有词道。某女冷冷挑眉:“对付你,还轮不到我出手,我怕脏!”随着她话音落下,一张硕大华丽的召唤阵瞬间在她的脚下出现,一抹飘渺的黑影渐渐凝聚而成…【情深篇:】某被众人围观的高台上,两抹绝世身影睥睨天下。男子摩挲着女子的半边鬼颜,探手抚向胸口,满含深情的说道:“心儿,这儿有你,颜如鬼魅又如何!这儿若没有你,艳绝天下又如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闻言,女子悠悠而笑,半面倾城,半面魔魅,在众目睽睽下揭下了那张恐怖的鬼颜…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武炼神途

    武炼神途

    天帝最头疼,又最想招徕的人是谁?天界盗神龙羽!一朝穿越到百川大陆,看他不顺眼和他看不顺眼的人都哭了……交流群:212556242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她是特种部队的首席医师,一遭穿越宰相府的痴呆千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冷酷霸道三王爷的痴傻王妃!装傻充愣,玩死王爷妻妾,玩得王府鸡飞狗跳,那些欺负过我的,得罪过我的,一个个都别想逃!她玩得不亦乐乎,却不曾想,这一切都落入了那个腹黑男人的眼里……谁说王妃痴傻?本王怎么经常看见这个女人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要我侍寝?不干!要我爱你?休想!本王许你天下,许你一辈子,许你一世宠!且看痴傻王妃,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最强女医!本文看点:爽文+宅斗+阴谋+皇位争夺+强强联手+男女主身心干净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