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300000014

第14章

“天明,请到这屋里坐吧。”

吃过晚饭,袁静雅把白天明让到自己的房间里。上次同林子午的谈话,惹得她心烦,久蓄在心底的许多思绪一起奔涌出来。然而,她的自尊心又极强,绝对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衷曲,只除了极少数的人。白天明就属于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安适之并不是胡说,在静雅的心里,天明是可以信赖的人,是可以交托个人秘密的人。当年,在父亲告诉她,她应该答应安适之的求爱时,她的心曾经慌乱过。她把不定自己是不是已经爱上了安适之。她曾经特别地想见到安适之,但见到他又觉得无话可说。她喜欢看见安适之潇洒的身影,但见到他又想躲开。她不知道这感情是不是爱,于是,她去请教白天明。白天明那时候愣愣地看着她,说自己也闹不清,但他答应替她想想,帮她分析一下,过几天再答复她。可是,天明的分析还没有完成,安适之的进攻却更加猛烈了。在一个星期六的夜晚,安适之约静雅出游。

他们在医院的一间小课室里(是给护士们上补习课的地方,在行政楼的一楼)谈了一夜。这一夜自然是安适之主谈,静雅只是默默地听。那是在五月,洋槐花刚刚凋谢,木槿花正在含苞欲放的时候。夜晚还有些凉,安适之就勇敢地把静雅揽在怀里。静雅那时直想哭,却没有力量推开这个温存的男人。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安适之亲吻了疲乏的静雅,那抖颤的嘴唇贴在静雅热热的唇上,让静雅流出了泪水。她轻轻地推他,喃喃地说:“你,你怎么这样!”可安适之却由于获得了第一次的亲吻而更加勇气十足,在她唇上、脸上热烈地亲吻起来,忘情地说:“我爱你,爱你,我的一切都属于你。”这时候,静雅决定了,既然已经同他亲吻,那关系也就明确了。她低声地说:“我,失败了。”流着泪倒在安适之怀里。第二天,白天明见到她,立即从她眼睛中看出了一切。便轻声说:“你的眼睛告诉了我你的决定。我的分析也就没有意义了,祝你幸福吧!”从此,天明就再也没有和静雅谈过任何涉及到爱与友情的话题。

静雅也许不知道,那时白天明精神上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一个男子,在心爱的女人要求自己为她判断她是不是爱上了另一个男子的时候,他该忍受什么精神上的煎熬?这滋味,静雅是不知道的。但她隐约地感到天明是对自己有着特殊的感情的。这感情高尚而且无私,她是可以把他看作挚友和兄弟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手足视之。”天明便是手足般的知己。她的话应该向天明诉说。

她请天明坐在沙发上,为他倒了一杯清茶,凝望着他慢慢地说:“真怪,这么多年不见你,你却和从前一样,一点变化也没有。”

“你呢?”

“我?老了。”

白天明笑了:“你比我小五岁,倒说你老了。”

“女人老得快呀!”

“可你,不是一般的女人。你坚强,有自制力。”

静雅听了他的话,淡然一笑:“你总是把我想得太好。”她叹口气,“我是一个傻女人。人家说什么我就信什么。我从来不知道别人会骗我……”

“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白天明说。

“没有,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可是,这种人让人喜欢,让人爱。谁都说他好,说他单纯。当你告诉别人,他那只是个假面具,就象过年时候,大街上卖的大头娃娃,是套在头上的。别人还会耻笑你,说你对他有成见,有私隙,甚至说你忌妒他,好心的人还劝你要宽容,因为从皇帝到乞丐都是人,都要宽容。是的,可以宽容他们的弱点。但为什么对上了当的人,看清了他的真面目的人一点儿不宽容?却要宽容坏人的假面具呢?难道因为人们都必须靠戴假面具活着吗?”

袁静雅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最后靠在门框上不出一声,凝视着天明。

“你是说适之?”

“对,是他。我不否认,他有才能,有热情,知道怎么待人接物,他会表现出一副天真的样子,好象是才从月亮上飞来的人,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不清楚。可这全是假面具,你知道吗,假面具。他生活的中心就是他自己。他谁也不相信,他认为处处都有他的敌人。他对你笑,是因为要利用你,或者欺骗你,到时候好整你一个冷不防。所有的人都要变成他的工具。他躺在床上的时候,总是在盘算怎么利用人为他服务。当他这么计算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总是有股恍惚的神态。唉,那神态,今天想起来还让我打冷战……”静难说过这些之后,激动地坐在沙发上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手。

这话使天明又吃惊又觉得并不意外。他觉得静雅说得是有道理的。她毕竞同安适之一起生活过几年,会比别人更懂得他。而且,他想起了适之刚刚同自己说过的话。安适之苦恼的是:不知道谁是他的敌人。一个人如果总在群众中寻找敌人,寻找对手,那就是说,他是有盘算,有野心的。他惧怕阻挠他的人,他要找到他认为在阻挠他的人,然后打败他。和对手争斗,打败别人,这就是他生活的乐趣。当他找不到对手,他就苦恼。我的天,这种人多可怕。可是他用坦率、热情的假象瞒哄了许多人,也瞒哄了自己。刚才自己简直相信了他说的一切,甚至同情了他。但是,他还是为静雅的话吃惊。因为静雅从来不疾言厉色地讲别人的毛病,即使对安适之。那么,一定是她的这位前夫伤透了她的心。该说些什么劝劝她呢?

“不过……”白天明沉吟着,“他刚才要我替他向你道歉,而且说他还爱你,希望同你复婚,并且希望你到内科去看门诊,支持一下他的工作……”

静雅笑笑:“这些,你都信了?答应了?今晚上你是来为他作说客的?”

天明摊摊手,不说话。

“哼,复婚?在他参加了卫生界围攻周总理的阴谋之后,在他出卖了我的父亲之后,在他嘲弄了我的信任和为他作出的牺牲之后,我还能和他生活在一起吗?想到他那种目光我都觉得害怕。你想想,假如一个女人,一面和你拥抱,说着各种甜蜜的话,一面眼睛里却是一种茫然若失的神态,你受得了吗?”静雅这几句话使天明吃惊,因为他想不到,静雅会这样坦率地揭露她和适之的私生活。

“他还在爱我?不如说爱他的自尊心。一个女人主动离开他,他受不了这个。他一面和别的女人调情,一面说他还爱我。天明,你受得了这种爱吗?到内科?是为了我?不,傻哥哥,他是怕我说他的坏话,把我调到内科去好控制住我。不,我才不去呢。”

静雅说完这些话,突然沉默了,长久地坐在沙发上,反复地看着自己的手。

“这些你给林院长谈过了?”天明问她。

她摇摇头:“我只说,爱上他、嫁给他是我一生不可宽恕的错误。我恨我自己。”

又是沉默。又是沉默。

客厅里,吴一萍已经切好了一个西瓜,可她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该叫静雅和天明来吃。她一向心疼天明,认定了这是自己的女婿。女婿是半子,可她从来把天明当成整个儿的儿子。但是,她拗不过丈夫。丈夫也喜欢天明,但觉得他的木讷,同女儿的文静,在性格上太相近了。老爷子学过辩证法,相信一切事物都应相反相成。木讷和文静加在一起,是双倍的冷漠。一个充满冷摸的小家庭,将没有欢愉和激情。整天说不了五句话的妻子守着一个木木柯柯的丈夫,这样的家,多没意思。老爷子想,静雅得有一个懂得谑笑,知道欢乐,会说话,会办事,又能体贴她的丈夫,好领她到欢情忘我的境地。刚柔相济,阴阳调合,才是夫妻之道。所以,老爷子看上了安适之,而且相信静雅可以以柔克刚,用沉稳克服适之的虚浮。吴一萍历来恪守妇道,以夫言为天命。她虽然认为老爷子可能挑花了眼,但她不愿忤逆了丈夫的心,所以,也就同意了静雅与适之的婚事。然而,她总觉得对不住天明。

当她知道天明依旧是光棍一条的时侯,她心里又敬又怜,决定这次再也不听老头子的话,要负起撮合女儿同天明的神圣职责。丈母娘拉纤,颇有怕女儿嫁不出去的嫌疑,会让人说闲话的。可是,老人不说,静雅那丫头是会哼哼唧唧三五年,而拿不定主意的。她怕自己是二婚,而天明是处子,般配不上。这丫头还挺封建呢。怨谁?还不是自己这个家教育的她。唉,错过了天明,还上哪儿去找这么合适的女婿?这么个大医生,人又老实,年纪也不算大——男人四十还不是正算青春年少?脾气好,长相也过得去,不漂亮,也不丑。男人也没必要长得跟大姑娘一样。小白脸儿并不受看。男人得象男人。这样的人,是大姑娘、小媳妇追慕的对象。只要天明有意说媳妇儿,用不着登报,立时刻会有成群结队的女人来应征。可别再耽误了,天明不能再从袁家飞走了。可是,可是,当妈当师娘的毕竟不大好张嘴,只有从侧面,从隐喻,小小地、不断地向他表示这个意思。傻小子,谁知道他弄明白了没有?瞧今儿他俩谈得那么热乎,说什么呢?别绕了半天弯子还没到正题儿,就仿佛要从北京到哈尔滨,却先奔了广州一样。唉,当娘的什么时候能省心?送西瓜去,看他们说什么,能不能提供点儿切实的帮助!

吴一萍领着小梅梅,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先高声说一句:“天明,吃西瓜了!”她怕万一天明跟静雅正有个什么实际的表示,撞上了不合适。可她一挑门帘进来,却见俩人各自正襟危坐,都陷在沙发里。

“哟,我以为你们俩谈得正热乎呢,谁知道正犯愁呢。”老太太说,“静雅,你天明哥好容易调回来,该让他高兴啊,怎么你净……哎呀,老也长不大。天明,你瞅,这静雅不还是象个孩子?”

天明赶紧站起来接过西瓜,说:“师母,您坐。我们正谈医院改革的事儿呢!”

“吃西瓜。改革的事儿到医院再谈去。这儿是家,也是你的家,我老想着,什么时候儿你干脆搬过来一块儿住,我也有个儿子,哪怕是半子呢!”

“妈!”静雅止住老太太过于明显的隐喻,说:“改革是大事,您老给打岔。”说着,抱过小梅梅,给她一块西瓜,“吃罢,边吃边说。”

吴一萍把一块又红又沙的西瓜递给天明,说:“大事小事我说不清,可你们那医院是得改革改革,别的不说,光是排队,没病也得找出病来。上回我帮街道上李二嫂拿剂药,又是划价,又是交钱,又是拿药。天爷,一付药折腾了我俩钟头,还落个走后门儿先领的药,真还不如自个儿上药铺呢。”

天明笑了,说:“我们那山区的县城小医院可没有这么复杂。不知道为什么医院越大,工作越繁琐,事情越不好干,柏年正在搞……哎哟,您瞧,他不让我说的。”

“什么事情?”静雅问。

“他呀,”吴一萍撇撇嘴,“什么事儿没有一万分的把握绝不说出来,生怕有个万一,跟静雅一个脾气。”

“你们说谁呢?”小梅梅满嘴西瓜,扬起小脸儿问。

“说孙猴儿呢,”老太太说,“偏你这么机灵。”

“不是,你们说我爸爸呢,我不干!我爸爸是好人。”小梅梅噘着嘴说。

“你爸爸当然是好人。要不然怎么会有你这个宝贝女孩儿。”老太太搂住梅梅,“得了,我的心尖子,别噘嘴了,赶明儿噘大了,找不着婆家。”

“什么是婆家?”梅梅问。

“唉,就是找男人。”老太太说。

“我不找男人,我有我爸爸。”梅梅说,“阿姨也不找男人,是吧?”

“是个屁!”老太太说,“吃西瓜。你爸爸、你妈那话全让你一个人儿说了。”

梅梅高兴地挤着眼说:“我知道,阿姨找的男人是白叔叔。是吧,奶奶?”

吴一萍笑了:“是。可怎么好哇,你这么小就是个人精!”说完,呵呵笑起来。

静雅和天明都有些不自然,只好埋头吃西瓜。

呆到晚上七点半,天明要走了,他八点值班。

静雅送他。

俩人沿着市街向前走。天刚刚黑下来,路灯亮了。先是亮起一个小小的白点,接着一盏一盏地越来越明亮,这些碘钨灯把最后的晚霞同青白的灯光连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特有的氛围。下班的人已经回家,路人大多是吃罢了晚饭出来乘凉的,在这玫瑰与青白的杂色中,透出悠闲与恬静。

“柏年在搞什么?”

“他本不让我说的。不过,对你,没什么。他在搞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好设计一下现代医院的管理与组织。”

“这可是顺乎民心,合乎潮流的事情。这家伙,又在偷偷地憋一个宝。”

“他让我帮忙呢。”

“你答应了吗?”

“嗯。”

“多好哇,跟你们俩在一块儿,我就有信心,也愉快,人要是没有欺诈,彼此坦诚,该多好。”

“本来就应该那样。”

到车站了。在一O七路无轨电车站上,等车的人不多,静雅在已经降临的夜色中长久地盯着天明。

“真的,”她轻轻说,“你为什么没有变化呢?跟从前一样。”

“我都四十岁了。”

“我是说你的心,你的性格。经过了那十年,人们都在变。”

“我也变了。”

“可依旧那么单纯。”

“这也是假面具吧?”天明笑着。

“不,假面具是戴不长的。”静雅说,“可惜,我老了,真的,我觉得自己老了,常常觉得疲乏,觉得力不从心……”

天明不说话,长久地看着她。

车来了。天明紧紧握握她的手,轻声说:“你一点没老,在我心里,你仍旧和从前一样。再见。”他跳上车,向静雅招招手。

车已经走远,蓝色的电火花,在弓架和电线相接处闪罐。车子拐了弯,不见了。静雅却还站在车站望着,望着。

她在街上徘徊了许久,才慢慢踱回家去。

同类推荐
  • 吸血鬼的访客

    吸血鬼的访客

    以不同的恐怖故事、不同的奇特情节、不同的诡异场面,扣人心弦,曾经紧紧的抓住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了恐怖小说爱好者更广阔怪异的想象空间。从《暮光之城》回归《德拉库拉》,布莱姆·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形象铸就其不可颠覆的恐怖小说鼻祖地位。以其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是恐怖小说之最高奖。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西夏死书4:克格勃和中情局

    西夏死书4:克格勃和中情局

    四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合而为一,唐风和韩江前往巴丹吉林沙漠寻找西夏王元昊的活人坟。在蒙古死城中,他们得到耶律楚材的卷子,依此线索找到了“二十一号地堡”,惊骇地发现,“二十一号地堡”居然就建在活人坟的边缘。
  • 声息2

    声息2

    记忆可以剥离出心底的温暖,让一个女孩的歌声只剩悲凉。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 坏学生自白书

    坏学生自白书

    一次校园转角的邂逅,帅气的宇哲一见钟情许一诺,青春带着懵懂和小心翼翼、两人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下互相勉励认可,好友夏翰林别出心裁的帮忙更是使这场恋爱锦上添花。只是当有一天,家庭遭遇不幸,朋友间误解而决裂,宇哲只剩下那心意相通的恋情,却无意间发现一诺那布满泪印的日记,致使他做了一个决定,一个令千万人痛心的决定……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鬼狐花妖的世界,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所以说,它既是一部“搜抉奇怪”、“ 事涉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是作者“触时感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蒲松龄神鬼狐妖画苍生,驰想天外的志怪,是沧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构成聊斋最和谐的美。《聊斋志异》成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聊斋志异》一书,历代多有评议。由于其深度、广度、明晰度都大大超过文学史上的同类作品,所以清代思想家陈廷机称它是“空前绝后之作”。
  • 花幡

    花幡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