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调动人的巨大潜能,使人变得自信、乐观。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输入积极的语言,比如,“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的心情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
因此,早晚睡前醒后的时间进行自我暗示是再恰当不过了。你可以躺在床上,每次花上几分钟,身体放松,进行以下自我心理暗示——描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想想你成功的景象;用简短的语言给自己积极有力地暗示。如:
我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我的一生决不能碌碌无为!
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必须实现它!
我是一个坚定的人,没有什么能动摇我的决心。
失败永远是暂时的,过去的失败只意味着将来更大的成功!
恐慌是顾虑造成的,我只要抛开杂念,专注于我的目标,就不会再恐慌。
我有巨大的潜能还没有开发,但是散漫的习惯影响了能力的发挥,一定要克服散漫。
我越相信自己,我的能量就越大。
我完全可以干得比别人更好。
我只要专心致志,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冲破负面信息的误区
如果人们只是随着媒体的报道那样仅仅关注负面新闻,那现实的生活就会注定是个可悲的世界。所以,一个积极的人完全可以抛开外界环境那些不利的因素,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心境。
乐观原来对人生有如此大的帮助,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没有学会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呢?沙哈尔老师认为: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媒体报道的内容有关。
打开报纸或是电视,每天充斥在人们周围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负面消息,比如战争、比如仇恨、比如犯罪、比如不治之症,等等。这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们只选取这些信息来提高自己的节目收视率或者是报纸的发行量。难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没有正面的消息了吗?只是正面的信息太平淡了,不如那些负面消息更能引发人们的注意。曾经有人呼吁:大家是要在媒体中新生呢?还是在媒体中毁灭呢?媒体没有起到帮助世界的作用,却制造出各种消极的氛围。在这样消极的氛围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谈论积极和乐观呢?
至于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沙哈尔老师认为应该从社会角度和个人的角度来做努力。比如,媒体可以多报道一些正面的信息,或者报道一些最新的科技进步,最新的发明成果,最新的医学进展等等,这些也都是大众所关注的方面。把关注点放到人类积极的成就领域,让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向上向善的氛围中,这才是对社会有利的推动。
除此之外,艺术也是给人类带来希望的重要手段,回想一下人类发展的历史,即便是在最为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唯有艺术最为传神地表达出向往光明和希望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电影、书籍等文化传媒的形式同样也可以感人至深,给人以鼓舞。
就是现在所介绍的这个积极心理学,不也是致力于关注人类最正面的品质吗?
沙哈尔老师提醒同学们:大家在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现实。如果人们只是随着媒体的报道那样仅仅关注负面新闻,那现实的生活就会注定是个可悲的世界。所以,一个积极的人完全可以抛开外界环境那些不利的因素,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心境。
下面这个小故事是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巴辛是一名银行职员,他的心情总是很好,从来就没人见到他有烦恼的时候。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总会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巴辛,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你要学会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银行遭遇了三个持枪歹徒的抢劫。歹徒朝他开了枪。
巴辛被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巴辛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巴辛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巴辛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自己的心情,只要他乐于选择积极乐观的想法,就可以成为快乐的主人。快乐是珍宝,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如果总是不能关注那些另人感到振奋的事物,最终会难以达成自己的心愿。
感谢、感激、感恩——从幸福到更幸福
即使平凡,难道当下的生活不值得感激吗?
真的要等到情况变糟的时候,人们才知道珍惜以前的生活吗?
有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他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有一大群的孩子,只是生活有些贫困。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糟糕透了,孩子们整天都是吵吵嚷嚷的,他和妻子也经常发生一些争执。
终于他感到无法忍受了,就去找神。神听了他的抱怨之后,就对他说:“我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神吩咐他在第一周把鸡放在家里养,第二周把牛放在家里养,第三周把马也放进去。可想而知,家里面越来越乱,越来越糟糕,他都要崩溃了。然后身就对他说:“你现在可以把所有的动物都驱赶出去了,过一周之后再来找我。”
这个人把家禽都赶了出去,觉得孩子们一点也不吵了,家里也宽敞多了,空气居然如此新鲜,生活实在是太有质量了。
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问题就是,真的要等情况变得很糟糕的时候,人们才知道珍惜以前的生活吗?难道当下的生活不值得感激吗?
所以,正确的态度是从现在开始,时时心存感激,感激所拥有的一切。沙哈尔老师时常对他的学生讲:要感激生活,感激周围的人,感激自己的国家,感激所有值得感激的人和事物。
人往往需要对一句善良的语言感激,因为有些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给予前进的力量。例如,有一天,一个同学走在了上课的路上,旁边有个人看看他对他说“你今天看起来很不错”,那么这个同学今天的心情一定很棒,那个过路遇到的人,难道不值得感谢吗?试想,如果那个人对这个学生说的是“你今天看起来真不怎么样”,那学生的感觉估计就没有那样的愉悦和美妙了。
沙哈尔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很好的书《我们如何感谢》,从这本书中可以找到如何感谢生活的答案。一个人可以因为一杯咖啡而产生幸福的感觉,可以因为一段音乐而更加热爱生活。一个懂得感谢的人,他可以感谢自己的父亲母亲,感谢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感谢呼吸的空气,感谢道路两旁盛开的鲜花,这时他将发现自己原本生活在很美好的世界中。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谢,就会觉得目前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生活的幸福感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对感谢的重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做了一个实验:
将实验者分成四组,第一组人员每天晚上在临睡之前写下至少5件值得自己感激的事情,无论事情的大小;第二组人员每天要写至少5件坏事情 ;第三组人员要写下5件比别人好的事情;第四组人员什么都不做。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人员表现得更加乐观、更加健康、对人更慷慨,也更容易达成目标。而第二组人员的情况最为糟糕。
这个实验的过程值得人们来效仿。每天写一些自己认为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无论大小都可以写进去。这样做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一定是值得的。
从1999年,沙哈尔老师就开始要求自己每天都记下一些值得感激的人或者是事物,从不间断。每天晚上,沙哈尔老师会问他五岁的儿子,今天有没有什么令人开心的好故事。儿子会把他的经历讲给沙哈尔老师听,然后沙哈尔和他的妻子也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沙哈尔的一个学生对这样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有一次在课堂上问沙哈尔老师:“如果我们常常这样做的话,怎样才能让他保持新鲜感呢?如果我们习以为常之后,仅仅把它当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练习该怎么办呢?”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沙哈尔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关注点,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沙哈尔老师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本人家族中的一个故事。
沙哈尔的祖母是在1915年出生的,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1940年之前她一直是个快乐的普通女孩,但是后来,战争谋杀了她大多数的亲人,她的5个兄弟就在她的眼前被无情地杀害。当时沙哈尔的祖母受了重伤,经过了几个月的挣扎才活了下来。
后来沙哈尔的祖母遇到了沙哈尔的祖父,于是两个人结婚,在集中营里她曾经失去了三个孩子,才生下了沙哈尔的妈妈。
记得有一次,沙哈尔陪同她的祖母去墓地,在穿过墓地的路上,老人家突然停了下来,紧紧抓住了沙哈尔的手,对他说:“这个世界多美好啊,可惜我就要离开了。”
祖母的这句话另沙哈尔很感动,她经历过这么多的悲痛,她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兄弟都在自己的眼前被杀害,她还失去过三个孩子,可是她依然会说:“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因为她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孩子们的成就使她感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