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落实加层制度外衣
若要保证工作落实到位,组织内形成良好的落实文化,不但需要为成员灌输纪律观念,还应该根据组织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制度,为员工责任的落实提供保障。
【职场秀】
17世纪至18世纪时,英国运送犯人到澳大利亚,规定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支付私营船主费用。因此,私营船主们为了牟取暴利,便不顾犯人的死活,将犯人像沙丁鱼一样塞满船舱。由于犯人人数过多,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囚犯死亡率极高。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一书记载,犯人的死亡率最高达到了37%。
这么高的死亡率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引起社会强烈的谴责。罪不至死的犯人在海上运输中实际上面对了一次死刑的审判煎熬。针对这种现状,英国政府制定了一个新的政策。他们规定按照到达澳大利亚活着的犯人数量来支付费用。这样一来,私人船主就不会一味多装囚犯,因为要给每个人多一点生存空间,要保证他们在长时间海上生活后仍能活下来,还要让他们吃饱吃好,当然还要配备医生,带点常用药……结果,后期运往澳大利亚的犯人的死亡率大幅降低。
运往澳大利亚的犯人死亡率的高低,说明了法规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性。规定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支付私营船主费用时,死亡率可高达37%,说明法规制度不完善;改为规定按照到达澳大利亚活着的犯人数量来支付费用,死亡率最低时只有1%,说明法规制度的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落实责任的重要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责任落实也就无从谈起。
【落实力法则】
如何才能使组织的制度既完善又合情合理呢?这就需要组织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则:
1.制度与实施过程的区别
制度和实施过程的区别在于制度列出各种条条框框的行为准则,而实施过程则是表明实施这些行为准则的流程。
2.做好计划并得到批准
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关键在于尽可能使制度清晰、全面、简单。
制度制定者可以查看一下以前的制度,并看一看这些制度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有个别条款很有效,并可以在当前行之有效,不妨将它列入公司当前的规章制度。
3.正式地确立制度和实施的程序
制定一套工作制度,除了规定完成哪些工作,如何完成,达到什么效果,还应注意这一制度必须包括所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所有的计划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
4.不要反复制定制度
制度建立起来之后,企业一定要保证将来实施的长久性。
5.制度的制定和更新必须遵循相应程序
制定和更新制度,必须遵循事先约定好的程序,绝不能随意地按照个人意愿去更新制度。
建立完善的问责制
一个组织或企业,要做到“万里长城永不倒”,就必须将各个成员的责任落实下去。落实效果如何,必须得有一个监督追究责任的机制,这就是问责制度。
【职场秀】
说到问责制,中国的海尔堪称典范。它推行的OEC管理法就起到问责制度的作用。
“OEC管理法”是英文“Over 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就是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海尔的每个员工都有一张“三E卡”,所谓“三E卡”,就是每天、每件事、每个人,每个员工干完一天的工作后,都要填写这张卡片,员工的收入就跟这张卡片直接挂钩。这张日清卡,使海尔把大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例如冰箱共有156道工序,545个责任区,这些都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去。冰箱仓库一共有1964块玻璃,每一块玻璃都有一个责任人,还有一个检查人,哪块玻璃擦得不干净,立刻就可以找到负责人。这种做法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这种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的管理方法和责任落实到人的问责制度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监督,主动向自己“问责”。
问责制是一种现代管理制度,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和业绩都要受到监督。组织成员必须落实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方法和效果负责,并接受来自上级或下级的多种方式的评判。简而言之,它是对企业成员的责任追究制度。
问责制是和责任密不可分的,它的逻辑基础就是有责任就必须要落实,只要是在责任落实范围内出现某种事故,就必须得有人来为此承担责任。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度的前提是拥有清晰的权责,合理配置划分管理责任以及合理的进退制度。
合理的问责制度的目标是让责任“归位”,使监督“强硬”,对失职或不负责任的成员一律追究责任,使所有成员树立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促成所有人员认真自觉落实每一份责任。
【落实力法则】
如何将问责制度落实到企业每一个成员身上呢?主要按下面四个方面去落实:
1.领导要树立负责任的榜样力量,并对其所管辖的范围及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
首先,在问责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所有管理工作事先多花些时间,研讨设定好考核标准,到时间期限时,就可实施问责制,营销计划目标问责,事事问责,人人问责。没有做到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应该受到处罚,完成好的,应该得到奖赏。
其次,领导负责等于没有负责人。这是问责制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要什么事情都是领导负责,要善于授权和分解压力,要让每个人都有权利,这样才便于你问责,否则就会出现没有权利就不承担责任的问题。
再次,边缘工作首接负责制。一件事如果还没有界定该那个部门负责时,谁首先遇到、接触到或者碰到就得负责到底。
2.问责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我问责,主动承担责任,如自我检讨、道歉、请求辞职等。二是组织问责。组织问责应根据没落实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规定具体的问责档次,如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辞职等。
3.建立问责制度要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绩效评估是引导领导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落实好各项责任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实行问责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绩效评估的结果,问责才有可靠的依据。
4.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对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落实责任的情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才能为问责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其次,要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督。再次,要建立被问责人员的跟踪机制,对于主动承担责任、改进工作的人员要给予提拔使用。
建立有效的评估制
有效的评估是促进员工责任落实力的重要手段。没有评估就没有标准,没有评估就没有结果,就不可能有更好的落实效果。
【职场秀】
IBM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知道了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它也将未来的行业变化描述为“一大批快艇包围了一艘左摇右晃的超级油轮(IBM)”。那么结果如何呢?IBM的战略要求是清楚的,CEO也要求人们执行这些战略要求,但是公司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显然是IBM公司的“执行”出了问题。因此,上任后的郭士纳将抓执行、抓责任落实作为首要任务,而其中,检查评估是将责任落实到位的核心手段。
列宁曾说过:“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社会的发展、事情的进展,不能只是简单地寄希望于个人的品德、运气等。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人,做坏人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而一个不好的制度,可能让好人“变”坏人,变坏没有多大的难度、不需要多少成本。评估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好制度。
在责任落实的过程中,评估就像一个灯塔,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进行有效评估,是责任落实不力的直接原因。
【落实力法则】
1.有效地评估有助于企业发现人才
有效的评估机制将强化组织的执行文化和落实文化,清楚地发现人才,也可迅速识别出不胜任的人员,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薪酬和奖励。
2.有效评估是提高落实力的手段之一
有效的评估是促进员工责任落实力的重要手段,评估的标准可以给员工提供清晰的目标导向,使员工明确什么是企业期望或反对的工作表现。
3.有效评估是自我管理工具
有效评估还是一个员工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评估机制能够及时地让其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状况,这对其有效执行、落实责任都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这个工具不仅有利于员工“自助式”地提升责任落实力,还能提供上级经理及时的指导、评估,从而促使员工提升责任落实力。因此,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企业责任落实力的“推进器”。
别让“潜规则”害了你
“潜规则”主要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陋规”,如果长期应用潜规则办事,则无疑会给责任的落实带来灭顶之灾。
【职场秀】
在广东一家经营电器的企业中,业务部的小刘和财务部的赵姐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产品销售的款项催讨不知何时形成一种习惯,一直是由业务部来催讨。业务部的小刘在多次催讨无果的情况下,来求财务部的赵姐帮忙;而赵姐也正因为上级经理对于款项未能及时到位的训斥,而急着找小刘。两人一见面自然就是相互抱怨和争吵,业务部的小刘面对财务部赵姐的责问,也毫不示弱:“催讨款项本来是你们财务部的事!”赵姐一听此话,也是火上心头:“催讨款项从来都是你们业务部的事,什么时候变成财务部的事了?”
两人的争吵,引来了两人上司之间更大的争斗和对峙,当问题变得不可解决时,方才想起看看制度是如何规定的。一看制度的规定,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制度规定里清清楚楚地写着,业务部和财务部都负有“催讨款项”责任的字样。再细看下去,更叫人吃惊,制度上规定,如果催讨款项遇到困难时,总经理办公室和保卫部都负有协助催讨的责任。看完企业制度规定后,小刘、赵姐和两人各自的上司反而高兴轻松起来了,他们一致约定:因为催讨款项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所以,一起向总经理去诉苦,并将情况说得非常严重,请总经理办公室和保卫部去催讨款项。
这家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员工都喜欢用已经形成的所谓传统习惯——潜规则办事,追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制度本身就并不健全,责任界限模糊,没有细分到具体的部门,这就导致两个部门的人都钻了空子,觉得谁都没有催款的责任和义务。正是因为制度上的这种缺陷,导致了责任心的缺失,纵容了员工内心的天平向推卸责任一方倾斜。
【落实力法则】
“潜规则”这个词,来自作家吴思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和揣摩。它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支配生活运行的经常是这套规矩,而不是正式制度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
可以参考以下方式扫除那些害人的“潜规则”:
1.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非常有必要认真仔细地对所有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进行尽可能明确、细致的设计描述,清晰界定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有了规章制度,就必须落实下去,建立和完善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引导机制,对于那些无视制度、不守规范的人要严惩不贷,使员工养成规则意识,按规章制度办事,按规章制度落实责任。
【落实力自测】
1.你所在企业的制度完善吗?你认为如何做才能让企业的制度更完善、更合理?
2.对企业中的“潜规则”,你了解多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在你的企业中,存在所谓的“潜规则”吗?你在工作中,使用过“潜规则”吗?
4.你所在的企业是如何进行评估的?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