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700000009

第9章 战火的洗礼(2)

舒服的日子并不长,蒙哥马利时刻在关心战局的发展。9月上旬,前方传来好消息,英国远征军和法军转人反攻,在德军防御间隙撕开一个缺口,英军渡过马恩河,攻击克卢克将军指挥的德军第一集团军的左翼和背后。德国总参谋长H.J.L.毛奇害怕孤军深入,后路被切断,下令全线退却。英法联军处于主动地位,但要一鼓作气突破德军防线,也非易事,双方在埃纳河一带陷入胶着状态。为了加强攻势,远征军统帅弗伦奇将军把能用的部队都用上了,就这样,蒙哥马利随部队从勒芒又来到了埃纳河前线。行军路上,看到的场景令蒙哥马利触目惊心,横七竖八的人和马的尸体,随处可见,武器、辎重也散落一地,德军仓促撤退,连仓库也不要了,有些被焚烧,燃起股股浓烟……这更增添了他对战争残酷的认识。

僵持的局面继续着,在此之前,英法联军的几次进攻都因缺乏足够的炮弹,最后功亏一篑,而德军似乎还略占上风,据说,联军每发射1发炮弹,德国人就打回来20发。接替小毛奇的冯·法尔肯海因将军命令西线德军务必采取守势,不到形势有利,决不冒险进攻。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同时也在等待时机,高层人物绞尽脑汁,策划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蒙哥马利又经历了另一种更奇怪的战争。堑壕战的日子使他觉得艰苦,不过也挺有意思,连蹲在战壕里写信、读信,也成了他不可多得的乐趣。这段时间,他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包裹,还有妹妹的薄荷糖,9月20日,他回了一封信,表示感谢,然后讲述了战地的境遇和感受:

我们在这种稀奇古怪的环境中收读来信,在战壕中嚼着薄荷糖,身边却躺着一个死人。到现在为止,我曾有几次险些丧命,但因我运气好,次次逢凶化吉。有两次,我身旁的同伴刚站起来,就被打死,而我却安然无事。他们说,法国的9月天没有三日晴,这几天的天气简直糟透了。现在的天气已开始寒气逼人,如果后方不尽快送些保暖衣物来,弟兄们便要挨冻。你若能寄点御寒的衣服给本连的弟兄们穿着,我们无上欢迎。昨晚我在战壕里受够了洋罪,整夜大雨下个不停,沟满壕平,净是雨水。我通夜都要到各哨位巡查,使大家保持警觉。有些哨位远在前方,我只好在泥浆中匍匐爬行,有时几乎迷失方向。德军的前沿战壕离我们不过700来米,一不小心便会被德军的哨兵抓去。可我一直吉星高照,安然无恙。我浑身泥泞,所有衣服里外湿透,但这对我似乎毫无影响,因为过后我并未着凉。我穿着湿透的衣服回来,躺下便睡,什么也不脱……

两天后,他又写了一封信,在信上说:

我的身体一直很棒,而且真的相信,如果我洗澡的话,就会生病……今天,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现在是下午2时,双方的炮火通常是每天早上5—9时最为猛烈。在最前方战壕里受伤的人,我们不能立即派担架兵去接运,因为白天派人去抢救,大多要挨枪弹。受伤的人只好作一下简单的包扎,躺在战壕里等待天黑。天亮时,我们可以看到德军从战壕里出来,伸着懒腰,揉着眼睛。我们等他们几个人聚到一起时,才开枪射击。有天夜里,德军企图偷袭我们的阵地,但被我们击退。我们真需要老天帮忙,给我们带来些好天气,好将战壕和我们的衣服晒干。除了那些炮火外,其他一切还算不错。今早的天气清爽怡人,可是枪炮一响,天就开始下起雨来。尽管我们的生活艰苦,精神紧张,但大家都心情愉快。部队的伙食不错,每天都有饼、糕、牛肉、火腿、果酱、乳酪等。我们军官的给养与士兵是一样的。我留了一大把胡须,决定在这场战争结束前不刮胡须,希望你能看见我的模样……我在火线上指挥250人,而且德军就在六七百米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少校级军官的责任,我因为运气好,所以这个职务便落在了我头上。我手下有两名军官,但责任是我的,我很高兴负起这种责任。

由于蒙哥马利的原连长受伤,他被任命为代理连长,难怪在信中满纸跳跃着轻松得意的字符,仿佛不是参加打仗,倒像是来欣赏的。

堑壕战不断向外延伸,双方都试图迂回对手的翼侧,德军的打算是围住联军左翼,而英法联军则针锋相对,企图从德军右翼包抄。延伸的范围越拉越大,这样下去,拼争双方的北翼就只有推进到北海,正如法军第9军团司令福煦说的那样,“大海标志着运动的终点”,但伊珀尔会战终止了这场“奔向海岸线的竞走”。

伊珀尔是个2万人口的比利时小镇,当德军拿下安特卫普后,该镇就成了比利时惟一幸留的领土了,因此能否坚守住伊珀尔,不仅对比利时是国家继续存在的象征,对英、法来说,战略意义也十分重要,一旦失陷,英法联军的左翼将直接暴露在长驱直入的德军威胁之下,毫无疑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围绕这个弹丸小镇,联军同德军展开了浴血争夺。10月起,德军连续发起了猛攻,主攻目标选择了英军防御的东面高地,蒙哥马利期盼的真正战斗打响了。

蒙哥马利与丘吉尔在一起

10月13日,蒙哥马利所在的营在普尔少校指挥下,经过强行军,到达佛莱特尔,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不寻常的紧张气味。本来,蒙哥马利期望能再担任代理连长,但他资历不够,被上面派来的一个退休上尉正式取代,只好又回排里,继续当他的排长。上午,部队冒雨打退德军,向梅特朗村推进。不久,普尔少校接到报告,德军已经构筑好工事,把教堂的塔顶也用作了瞭望台。普尔少校皱着眉头听完汇报,想了想,决定暂时停止进攻。

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敌暗我明、避免更大伤亡的考虑,因为德军居高临下,连在哪里都摸不清,更何况缺乏大炮支援,硬冲只会失败。

但等待来的却是上级的强攻命令,明知危险,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普尔少校于是下令作第二次进攻。两个连队一左一右,向村庄发起冲锋。蒙哥马利的连位于左翼,直指村外的一群建筑物,他抽出指挥刀,一马当先,冲向紧密的弹雨。这一刻,生死二字早已置之度外,他全身被一股杀气激荡着,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冲、冲!冲上去消灭敌人!子弹在四周开花,由于地形不利,身边不断有人倒下,蒙哥马利什么也顾不上了,很快冲进敌军防守的战壕。他定睛一看,里面满是德国兵,其中有一个大个子半蹲在几米外的地上,正端着枪向他瞄准。蒙哥马利大吃一惊,下意识转头想跑,可是不行,再跑也没子弹快,他后悔没带步枪或刺刀,他学过用刺刀格斗杀敌,一次比赛还得过优胜奖,可现在手中只有一把指挥刀,他却不知道如何用来杀人,因为平常的军礼训练根本不作此用途。来不及多想,几乎是种本能,蒙哥马利飞扑上前,同时抬腿踢向敌兵的小腹,差不多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敌兵猝不及防,捂住下部,痛苦不堪地滚落在地,蒙哥马利把他俘虏了。然后端起缴来的枪,继续向前冲去。这时部队前仆后继地都冲了上来,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占领了离村庄90米的壕沟,作为反击阵地。德军已经四散溃退,还有少数人躲在房屋或篱笆后面,偷放冷枪,稍不留神就会被击中丧命。蒙哥马利匆忙回头看了一下,想观察布防情况,但刚站起身,忽然觉得胸口如受重物槌击,“这下完了。”没等再想,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地,指挥刀也掉了。醒来时,蒙哥马利闻到刺鼻的血腥味,往胸部一看,血像泉水一样汩汩直冒,痛楚令他头皮发炸,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名士兵看见了,急忙跑过来为他包扎,“啪”地一声枪响,士兵叫也没叫,栽了下来,正好倒在蒙哥马利身上。暗处的敌兵继续朝这个方向射击,子弹从头顶、前方、左右到处横飞,“噗、噗”地激起地上的水花。趴在身上的死人虽然充当了肉体盾牌,因为不能移动,蒙哥马利还是挨了一枪,左膝血流如注,混合着雨水,蒙哥马利不像人样。他认为自己死定了,心头涌上无比的绝望,看样子是活不成了,所有的一切都要结束了!什么军事家、将军、元帅,统统只有到天堂里去实现了!这样想着,他万念俱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远处望去,真的像是具尸体。等到天黑战斗结束,部队打扫战场,蒙哥马利才被发现还活着。他被抬出血水横流的战壕,用大衣裹着,因为没有担架。这时蒙哥马利因失血过多,已经陷入半昏迷,好不容易找来一副担架,这才送到了前线救护所。医生简单看了伤势,朝蒙哥马利又瞄了一眼,对旁边的人说:

“这人救不活了,救护所马上要转移,所有死者就近埋了吧。”

一个坟坑为蒙哥马利准备好了,正当医护人员抬起他的时候,其中一人发现伤员睁开了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着什么。他对其他人喊:

“等一下!我们不能埋葬一个尚未完全失去知觉的人。”

“他已经没救了。”有人说。

“不,也许他还可以坚持到后方治疗。”

“好吧,看他的运气了。”

在那人的坚持下,蒙哥马利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他被抬上救护车,送到火车站,这是把自己送往哪个后方呢?法国,还是英国?路上坎坷不平,车摇晃得很厉害,蒙哥马利意识模糊不清,但还有知觉。等到上了火车,疼痛加上颠簸之苦,意识逐渐淡成空白,慢慢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胸口缠着纱布,意识也完全恢复了,知道已脱离危险,昨天发生的一切,像是一场噩梦,要不是自己被抬走准备埋葬时,睁了一下眼睛,恐怕现在……蒙哥马利心有余悸地回想起头天的事情,真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庆幸之余,对那个好心的医护人员心存感激。他发现自己躺的地方,是伍尔维奇的赫伯特医院,这才知道,他被送回国了。

蒙哥马利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膝伤很快痊愈,但子弹穿透了右肺,恢复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需要一段时间。20天后,胸部伤口开始愈合,但不能作深呼吸,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告诉他胸伤的影响也许是永久性的。蒙哥马利并不在乎,能拣条命就算不错了,其他都是次要的。在这里,整日里除了养伤,无事可干,前方不断传来的各种消息更使他躺不住。蒙哥马利翻阅报纸,另外通过别人对战局的议论,知道了受伤后战场的最终结局。

第一次伊珀尔会战以德军攻势遭到遏制、英法联军顽强守住阵地而告一段落,在弹坑密布的广阔原野上,呈现出人间地狱的惨景,德军留下了10万多具尸体,多数是刚满17岁的新兵。联军的战略目的初步达到,但伤亡却比对手更大,这主要是德军炮火占优的原因。仅英军就死伤5.8万,军官占了将近2400人,包括不少投笔从戎的牛津大学的学生,如果算上法军的伤亡,数目就更令人心寒了,总共达到了25万人。蒙哥马利所在的营,10月13日一天阵亡42人,负伤85人,他的同事克里斯蒂少校和季列特少尉也在阵亡名单之列,这些无不使蒙哥马利感到痛心。但也有有利于他的消息,他在进攻梅特朗村时的作战表现,后来被认为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用刺刀将敌人逐出战壕而身负重伤”,获得一枚优异服务勋章,军衔也升为上尉。这大概惟一令蒙哥马利感到宽慰,觉得自己伤有所值。想想,他也够满足的,那些为欧洲和平与文明而捐躯的大不列颠的无数将士们,长眠在异国的泥土沙尘中,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关心战局,蒙哥马利在住院期间,还不失时机地梳理了自己的思绪。他认真回顾了那场给他带来荣誉、但也差点丧命的战斗,对于自己做出那样的非正规动作,当时也许他觉得是出于本能,可现在细细一想,并非完全如此。他记得平时读过有关出其不意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的材料,在哪儿看的呢?蒙哥马利记不大清楚,反正看过不少,如果不是有印象,危险时刻,他不可能当机立断,或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结果那还用得上说吗?看来,“笔比剑更有力”这句古训说的真不假,以后还得多读书,军事可真是一门艺术呵!作为一名军人,没有军事头脑可不行,遇上险情抓瞎,上了战场就只能当炮灰。蒙哥马利在内心给自己上了一堂教育课。

胸口伤势大大减轻,即将痊愈,蒙哥马利按捺不住性子,非要求出院不可,医生劝告无效,看他态度坚决,经过诊断后确认无碍,同意了。蒙哥马利回家休养了两个月,基本完全康复。陆军部认为蒙哥马利可以继续服役,但鉴于有过前伤,只能在国内任职。于是,蒙哥马利来到曼彻斯特的步兵第112旅,担任旅参谋长。这是个少校级的职位,蒙哥马利,一个27岁的青年上尉出任此职,无疑招来许多艳羡的目光。

1915年2月,蒙哥马利在旅部拜见了旅长麦肯齐准将,这是一个平易近人、脾气温和的退休老头儿,年龄虽大,但经验丰富,只是深受旧式军事思维的束缚,行事拘泥古板。不过对蒙哥马利还是挺不错,也放手让他处理大小事情,关系相处得很融洽。第112旅实际上刚刚组建不到一个月,由兰开夏郡的4个步兵营组成,缺乏必要的集中训练,蒙哥马利一上任就看出这个问题,向麦肯齐准将提议抓紧一切时机训练,以应不时之需。部队开到北威尔士不久,奉陆军部命令先拆后合,折腾一阵之后,番号改为第104旅,隶属第35师。因为前线战况吃紧,经过在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再次强化训练,104旅于1916年1月开赴法国前线。这样,蒙哥马利又回到了阔别已久让他悲喜交集的战场。

没想到一来法国,就又赶上阴雨天气,寒风刺骨,黑沉沉的天像是套上了一块抹布,总也不见亮开的时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蒙哥马利和部队迎来了基奇纳侯爵的检阅。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煞神王爷淡然妻

    煞神王爷淡然妻

    一朝穿越成战王王妃,无才无德,胆小懦弱。本想平淡一生,不想麻烦找来,注定了她的风华绝代,掀起她的传奇人生。一曲倾城舞,迷了谁的眼?一支钢琴曲又乱了谁的心?他,堂堂战王,本是薄情之人。一次意外相遇,只一眼,便是万年。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情深缘浅。他,九五之尊,看似多情实则无情。万卷江山相送,只换一个她。只因心之所动,便痴恋一生。当铅华洗尽,谁得美人心?推荐新书:【独家专宠:蜜糖甜妻有点萌】
  • 亿万继承者的独家妻:爱住不放

    亿万继承者的独家妻:爱住不放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男神大人在上,小女子不该对您犯了侵占罪,跟踪罪,窥视罪,梦中情人罪……”林深深一边对着面前冷若冰霜的锦洋讨好的说,一边暗自握住拳头,心底愤愤的想:哼,锦先生,你在逼我,在逼我,我就晚上回家,虐你,狠狠的虐死你!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柔情陷阱:贾少的逃妻

    柔情陷阱:贾少的逃妻

    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做过轰轰烈烈地事情。而不计后果地追寻爱情大概是小若做过的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原本以为远隔两地,就可以相安无事,大家各自分道扬镳。可是再怎么逃脱,她可以逃脱掉自己心里的渴望吗?当他伸出一双手的时候,她却已经晕头转向地重新投入到他的怀抱中。可是谁能想到,这其实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等待她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弃妇伤不起

    豪门弃妇伤不起

    帅气的老公心里另有初恋情人,她的心里也藏着一个初见时的身影。出身豪门的苏琳,仍然脱不离弃妇的命运,带着天生缺陷的女儿,艰难生活。无意中获得的异能,让她重新拥有天赋容颜的同时,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金钱、名利、地位,还有那个男人,统统都被苏琳俘获,正能量女主,强势归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