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500000007

第7章 维也纳的奋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一)

在波恩生活期间,贝多芬的才华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现在,他已经是当地一名出色的钢琴家了,但是,要想成为欧洲最伟大的钢琴家,仅有天赋和才华是不够的。

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贝多芬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新的环境。而只有维也纳这样的音乐圣地,才适合他的发展。贝多芬觉得,是离开波恩的时候了。

这时又一位影响贝多芬一生的人物出现了。

就在贝多芬准备离开波恩,前往维也纳发展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到伦敦举办演奏会,路过波恩。波恩的歌德斯堡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以欢迎海顿的到来。由于贝多芬是波恩宫廷歌剧院的风琴手,因而也被邀请参加了。这样一来,贝多芬就有机会与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见面了。

当华尔特斯坦公爵向海顿介绍贝多芬后,海顿的态度很和蔼,就像一位慈父一样。他拉着贝多芬的手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你曾经到过维也纳是吧?我听说你亲自去拜访过莫扎特,接受过他的指导,当时我还听到了各方面对你的评价。不过,碰巧那个时候我不在维也纳,所以没能见到你,很遗憾。我常常想,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现在,就请你把你的大作拿出来让我看看把。”

贝多芬真是感动极了,想不到鼎鼎大名的海顿居然这般看重自己,因此很快将自己创作的乐曲拿出来给海顿看。

海顿很高兴地把贝多芬的乐曲看了一遍,然后说:

“写得真是不错。如果你就这样被埋没在波恩就实在是太可惜了,你应该到维也纳去,只有那里才能实现你的理想。”

华尔特斯坦公爵也表示:

“我也正打算向选帝侯请求,希望能够拿出一笔学费帮助他。”

“那么就请您尽力争取吧,我也会尽力帮助他,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的。”海顿这样请求。

这时,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选帝侯将视线转移到贝多芬身上,说:

“那么好吧,我给他学费就是了。”

虽然选帝侯的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无疑,他已经答应资助贝多芬了。

有了海顿的承诺,再加上选帝侯的资助,贝多芬终于有机会去维也纳了。

事实上,年轻的贝多芬在波恩拥有不少身份显贵的朋友。而且,皇帝弗朗兹对他的天赋和才华也十分欣赏。在宫廷中,华尔特斯坦公爵是最为维护贝多芬利益的,他经常给予贝多芬许多帮助,并经常送钱给他。他虽然是一名奥地利人,但与皇帝弗朗兹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贝多芬在宫廷中的地位也颇为显贵。

1792年,当贝多芬准备去维也纳时,华尔特斯坦公爵又请求皇帝弗朗兹允许贝多芬不因为离开职位而停发薪金,这就更进一步帮助了经济拮据的贝多芬,使他在维也纳生活期间不至于因为举目无亲而受冻挨饿。

这一年的11月初,22岁的贝多芬离开波恩,动身前往维也纳。这一次前往,与上次去维也纳已经相距整整5年了。

可是,贝多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离开家乡,居然是与这个横在莱茵河边、包围在青山绿水中的波恩的永别。

(二)

雄伟宏大的维也纳,对于一个波恩小镇的市民来说,是何等的辉煌、壮观啊!

帝王宫廷、国家图书馆、大学校园、宽敞的广场,比起莱茵河畔的景致,这里自然是另外一种风格。圣·司蒂芬大教堂美丽的塔尖如同一位傲视群雄的巨人。它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与科隆大教堂一样,高耸入云。

到达维也纳市,眼前的一切都让贝多芬感到新鲜而充满了活力。

为了省钱,贝多芬在郊外一条肮脏的街道上租了一个顶楼的房间住了下来。这里虽然条件十分残破,但站在房间里,却能够俯瞰整个维也纳城,这让贝多芬感到十分惬意。

在维也纳这么一个音乐家云集的地方,波恩的名音乐家贝多芬刚开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样一来,他就只能尽力缩减开支,然后拼命找机会给贵族们弹钢琴维持日常生活。

这时,贝多芬穿的衣服都是旧的,脸上还长满了青春痘,围巾也很老旧,而且十分不搭调,这使他显得非常寒酸。

但是,贝多芬却不以自己穿着廉价的衣服和讲一口土气的莱茵话儿而感到自卑,因为他的内心隐藏着巨大的音乐灵魂。为此,他在一些贵族面前总是能够表达得很流畅,并能自信地出入这些显贵的家庭,这也令人们对他产生了兴趣和好感。

不久,贝多芬就结识了喜爱音乐的李赫诺夫斯基侯爵一家。看到贝多芬的住所那么简陋,侯爵就将家中一个豪华的房间安排给贝多芬住,还吩咐仆人说:

“我的房间和贝多芬的房间如果同时叫人,你们要先到贝多芬的房间去服务。”

由此可见,侯爵对于贝多芬是多么尊敬。

侯爵十分喜欢音乐,而且还是个音乐鉴赏家。他自己也会弹钢琴,并且相当欣赏贝多芬的才华。他经常邀请一些显贵的客人来家中一起听贝多芬演奏。这样一来,他的生活状况也渐渐得到了改善。

贝多芬到维也纳还不到一个月,他的父亲约翰就去世了。

约翰是在1792年12月18日因脑溢血去世的,弗朗兹皇帝的信札中记载了这件事:

“因为贝多芬的离去,父亲的酒钱再也没有着落,所以,他便在抑郁中亡故。”

后来,贝多芬便向波恩宫廷请求,希望可以支领父亲的薪水。于是,贝多芬被允许每月领取一部分父亲的薪水。

但到了1793年5月24日,贝多芬收到补发的薪水后,就再也没有领取薪水的记录了。这可能是因为宫廷主动停发了约翰的薪水,也可能是由于战争导致财政困难而无法发薪。

于是,贝多芬只好依靠自己的收入和维也纳朋友的善意资助,才得以生活下来。

后来,波恩当局曾警告过贝多芬,如果他继续留在维也纳,连他的薪水都会停发。于是不久后,贝多芬的薪水也停发了,他只好完全依靠自己生活了。

由于父亲去世了,不久之后,贝多芬的两个弟弟——卡尔和小约翰也来到维也纳。但是,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哥哥身边,而是一起在外面找工作维持生活。

后来,小约翰当上了一名药剂师,卡尔则有着如同兄长一样的愿望,一心一意想成为一名音乐家。

在韦格勒看来,贝多芬三兄弟那时还算过得下去,而贝多芬的穿着也比较入时,与两个弟弟相处得也很和睦,他的住所与城里的房舍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时,贝多芬已经搬到李赫诺夫斯基侯爵的住宅中了。

(三)

在维也纳,音乐会是从来不会间断的,这也为好学的贝多芬提供了许多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当时的歌剧演出,通常都是豪华而声势浩大的。公开的音乐会虽然少,但私家的音乐会却到处都是。每一座大厦当中,都有一些与音乐有关的陈设。即便是一个男仆或一位听差,只要会拉四弦琴或吹笛子,就有可能被派去参加一些简单的音乐演出。

一些有钱的显贵们,家中通常都会雇30人以上的乐队。如果想扩大队伍,只要到邻家随便叫来几个人,一场交响音乐会或宗教音乐会便能举行了。如果能够找到8个人,那么就可以举行一场用管弦乐器演奏的八重奏午餐音乐会了。当然,三四个人也行,那样就是一场轻松的、不拘形式的三重奏或四重奏;……如此广泛的音乐活动,也形成了许多小型的音乐组织。

随着名声的远播,维也纳的贵族们为贝多芬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来源,以及音乐方面的许多经验和足够的成长条件。另外,李赫诺夫斯基侯爵还给了他一个每年可以赚600弗洛林的职位。

为了报答他们,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的乐曲,甚至远远超出他们的要求。这似乎也成为贝多芬一生的义务了。

与此同时,民众也都在关注着贝多芬的生活和成长。他们对他的尊敬,以及他那罕见的音乐才能,令他的社会地位明显的提高。

贝多芬发现,在他到来之前,已经有人提前为维也纳民众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家的尊重铺平了道路,先驱者就是莫扎特和海顿这两位天才。在这里,音乐氛围的形成已经超过了其他的世俗观念,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狂热的程度,类似于对宗教和荣誉的崇拜。

维也纳这种对音乐的狂热喜爱与追求,令贝多芬滋生了一种特别的感觉,把他的性格改变得十分平和、温顺,使他放弃了粗鲁和勃然大怒的坏习惯。当然,他也没有理由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地发脾气,因为他已经被众人的尊重和崇拜所包围,各方面的发展得都很顺利。

所有事情都在按照贝多芬的意愿发展下去,他充分享受到了音乐给他带来的便利与荣誉,既能演奏又能创作,还能够执教培育新人。

起初,贝多芬是以一个钢琴家的身份而出名的,但不久之后,他就以一个作曲家的姿态出现了。最初在维也纳所写的作品,也于1795年问世。

几年后,他的几部早期作品,如《爱德莱德》(后来编列为作品46号)、作品13号《悲怆奏鸣曲》以及许多组变奏曲等,都十分畅销。从此,音乐出版者都竞相出高价来预定他的作品。

贝多芬在1796年2月写信给他的弟弟小约翰时说:

“我的艺术替我赢得了朋友与声誉,除此之外,我还能有什么要求呢?这一次我一定会赚更多的钱。”

这个时期,贝多芬深受贵族们的眷顾,而且他所受到的宠幸可谓与日俱增。尤其是李赫诺夫斯基侯爵一家,就像是一个朋友或兄弟一样对待贝多芬,他们甚至发动整个贵族阶级来支持贝多芬。

但是,贝多芬显然不会完全情愿接受这种过度的关怀和照顾。他说:

“他们简直把我当孙子一样来看待。侯爵夫人对我关怀有时候真是无微不至,就仿佛用一个玻璃罩子把我罩起来一样,免得身份不配的人会碰到我或对着我呼吸。”

被人用罩子罩起来,就成了一件被牵动的物品,虽然受到小心的保护和爱惜,但毕竟还是一件物品。而贝多芬更希望能够成为一股主动的势力,来影响外面的世界。不过,贝多芬还是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够自己解开这种束缚。

当然,不论怎么说,贝多芬在维也纳是在逐渐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的,而且,由于经常与艺术打交道,贝多芬也已经表现出了较多的绅士风采。他接受公开的喝彩远比他得到的钱财更多,这种赞美的声音也养成了他的自尊。如果他只是单纯地自高自大而缺少必要的素养、气质和技能的话,那么他是永远不可能获得这些光荣与成功的。

从维也纳开始,贝多芬已经逐渐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同类推荐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热门推荐
  •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传说被六界第一美男师父宠翻了天的某女很萌很清纯,百闻不如一见,群仙宴上,掠刮各种天材地宝、仙丹妙药,其女态度既嚣张又蛮横,哪听来的乖巧懂事?翌日,所有大仙都气呼呼的去找某师父——“尊上,您得为我做主啊,我炼了十几万年的仙丹,说没就没了!”躲在师父后面的某女弱弱的:“那个,我以为是糖果,就,就都吃了……”师父蹙眉,“好吃吗?”“好吃!”师父点点头,“那再去拿。”某大仙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捶胸呐喊,见过宠徒弟的没见过把徒弟宠得这么天理不容的啊!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修魔

    修魔

    别人都是隐藏在正道大派中暗中修炼魔道功法,佟玉却是在魔道大派中光明正大地修炼正道功法。在真魔宫六十年一次的论道大比中,佟玉力压群雄夺魁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庆贺。他师父仰天长叹:“魔道后辈无人啊!”殿主、长老、师叔、师兄、师姐、师弟···就连他徒弟的脸色都很难看。佟玉非常无辜的表示:“虽然我修炼的是正道功法,但我有一颗魔心啊,你们不能搞歧视!”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金屋恨

    金屋恨

    那一刻,他漠然转身离去,任凭少年时为她承诺筑起的金屋在彼此心中渐渐荒芜,轰然倒塌;那一月,他看着女儿稚嫩可爱的容颜,恍然发现,再也得不到她仰头望他时真心信赖明媚的笑靥;那一年,她在红尘兜兜转转,想要逃开,却终于躲不开。无奈地发现,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最初;那一世……我们的那一世啊。当我们头发白了,闭上眼睛,回望一生,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毫发毕现。那些生命中隐藏着的脉络,直到浮现,方知背后埋藏的千丝万缕的因缘。可曾听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真的没有不爱你,只是用尽全力也不能让自己相信你的爱。时光轻逝如水,也许可以冲淡怨痛,但如何让一颗曾被伤害的心,去毫无防备地亲近那个当初伤害她的人?也许自己种下的因,当真是为了结出那自己不堪品尝的果。世上真的有些事情,威重如皇权也无法勉强。虽然不说,但真的后悔,后悔让你走出了我的视线,后悔错过你枝繁叶茂的美丽年华。
  • 追忆往昔

    追忆往昔

    如果我只不过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那么我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那一场雨夜里偶然的出手相救,她收留了失忆的他。迎接她的却是冰冷。**几个月后,当她看到电视上那个令人仰望的晟世总裁权天晟,她知道,他已经忘了她。独自一人怀着爱和思念,她没有等到他的归来。**七年后,有一次不期而遇,她燃起的一点点奢求,还是被彻底的粉碎。不过,还好,她还有他留给她唯一的礼物。她和他的儿子。*****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最神奇的24堂美容课

    最神奇的24堂美容课

    美容可以很有趣,变美可以很简单。2千万网友翘首以待,三大中文社区在线美容秘诀一册全收。十大美容编辑联合推荐,时尚美容最佳读本。 美丽人生,完美肌肤。不花钱的食物疗法和美容法,你还在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