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600000017

第17章 脏腑功能及以顺为养(1)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体是自然的产物,秉承天地阴阳二气所化生,其化生的顺序是先化生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的“硬件”,再输入“五行”的“系统软件”,这样人体就按照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运动规律开始了个体的生命旅程。当人体脏腑等有形的器官磨损、精化气消耗殆尽时,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懂得在这个过程中,节省能量、减少磨损和无意义的精血消耗,我们就能提高生命运行的质量,有效地延长寿命,这就是中医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医养生的一大原理是“以顺为养”,意思就是要顺应规律。第四、五章大体说明了五行规律及其在天地间的表现形式,说明了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由于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的“天壤之别”,五行规律在人体内部具有自身特色的表现形式。本章旨在通过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习性,把握以顺为养的原则,把养生落到实处,从而贯通中医养生原理。

人体小宇宙观让我们知道了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中医的脏象理论为我们了解人体脏腑功能打开了方便之门。“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古文“藏(zàng)”通“脏腑”。明朝张介宾注曰:“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脏象理论,讲的是人体内有脏腑,而必有其功能征象表现于外。中医的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医养生原理的核心。了解每一脏腑本身的功能、习性,无论对医疗还是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的脏和腑功能有别,脏秉天地之阴而静,故能藏(cáng);腑秉天地之阳主动,故能运。所以,脏象所讲的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整体功能系统,它反映的是脏腑之间、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包括自然界的广泛联系,与现代解剖学所讲的脏腑概念不同。所以,“有诸内,必行诸外”,是中医望诊的客观依据。

脏象理论的核心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架构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学问。它包括两部分:一是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与身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了编排和叙述的方便,笔者把这两部分分成两章叙述。另外,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间、脏腑与器官间的信息联络和精、气、血、津、液的输送通道,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属于“经络学说”的部分,因不是“养生原理”的重要内容,故与第七章一并简述为“经络与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的“脏象学说”对人体脏腑的描述细致入微,而笔者只想从养生的角度,遵从《黄帝内经》的本意,摘抄部分内容,结合笔者读书笔记,努力用通俗的语言,让百姓大体认识中医理论之脉络,为具体的养生实践提供帮助。

一、五脏六腑的功能习性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脏象理论按照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成脏、腑、奇恒之腑三大类。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小肠、大肠、胃、膀胱、三焦,总称六腑;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为便于公众理解,从科普的角度将五脏六腑联系起来介绍。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其中脏器的“满、实”是指精气而言,腑的“满、实”是指水谷而言。这段话是说:五脏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泄,而六腑则主要是传化水谷,排出糟粕。所以,五脏的特点是体阴而用阳,“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实了,就影响脏的气化功能;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满了,就没有运化的空间了。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脏以藏(cáng)为主,多以补为顺;六腑以通为用,多以通泻为主。又从脏的“藏而不泻”而属阴,腑的“泻而不藏”而属阳可知,脏腑之间是相互为用的表里关系。《灵枢·本输》中说:“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说的就是脏和腑的表里关系。

(一)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脏的功能概述

心,位居胸中,有包络围护于外,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为阳中之阳,同于夏气。其主要功能是主血脉(推动血液行于脉道)、主神明,是统领五脏六腑的“君主”。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下络小肠,与小肠为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主血的阴阳运动。心在五行属火(长),心阳具有宣通、化气的功能,俗称心气,起温煦、推动血液(心阴,也称营血)运行(长养百骸)的作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道内正常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营血充盈是心气充盈的基础,如血虚盈亏、心气不足,则血流不畅,内见脉细涩无力,外见面色无华、灰暗,甚则可有唇舌青紫、胸痛如刺等气血瘀滞的证候;心阳虚,则阳不卫外而自汗;心阴虚,则阴不内守而盗汗。

(2)心主神明而统领脏腑。心主神明是指心脏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而统领五脏六腑,是通过影响“五神藏”而实现的。脏象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在“五神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乃承受、担任之意。说明心具有接受外部事物的本能。故“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因此,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对事物所反映的“喜、怒、忧、思、恐”就不至于惊动对应的“神、魂、魄、意、志”进而伤害五脏;反之,就会因为七情不能自控而太过,惊动“五神藏”伤害五脏,就会出现失眠、多梦、惊恐、多疑、神志不宁等魂不守舍的证候,甚则出现狂妄谵语、神昏不明、是非颠倒等精神疾患。

(3)心主血而藏神,二者密切相关。营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营血充盈就会心气充沛,人的精力旺盛就会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对是非就有正常的辨别能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指的“物质决定精神”)。否则,人的气血亏虚,精神状态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样,人的情志太过会耗伤心阴,使气血亏虚影响脏腑功能。比如,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乐太过,就会伤害心神;大怒、悲伤、惊恐之后,魂飞魄散使人昏厥;过度忧思使人伤脾不思饮食,进而伤害实体脏腑。这都说明精神对物质身体具有反作用。

(4)心与心包络。心包络在《黄帝内经》中称为“膻中”,是心外围的包膜,具有保护心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包络代心受邪。在病变时,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症和心脏受邪病变一致。心包络畅通才能保持与诸脏腑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表达“君主”的喜乐与忧愁,故为臣使之官。

(5)心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自然界的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相通,其中,心气通于夏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晚睡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说明心与夏气相应的关系。夏季君火当令,内合于心,若逆于夏气,则多见心病“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夏季的火热为万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人的心阳也要充分张扬,各器官充分工作使“华英成秀”孕育精华,为肺的收降提供物质准备,否则,冬天人就要得重病。

3.小肠与心为表里关系

小肠为受盛(chéng)之官。小肠位于人体下腹部,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在经络为手太阳小肠经。小肠在幽门与胃相接,在阑门(阑尾)与大肠相接。

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所谓“受盛”,就是受盛腐熟的水谷;“化物”

就是进一步分成清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上输于脾;浊者为糟粕,归入大肠;多余的水液,渗入膀胱以为尿。正是由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与尿液有关,因而有“小肠主液”之说。

小肠经属小肠,上络于心,与心为表里。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发生水泻,可见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至尿血的症状。

若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尖红赤、口舌生疮等症。

(二)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脏的功能概述

肺居胸中,护在心脏“君主”之上,故称相傅,相当于帝王身边的丞相。又因其位最高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因肺叶娇嫩易于受邪,又有“肺为娇脏”

之说。肺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为阳中之阴,具收降之气,同于秋气。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其经脉为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如下: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是人体与自然气体交换的直接通道,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调节人与自然同步变化,适应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的第一通道。在上一章中已经明确讲述,此处从略。

(2)肺的宣发与肃降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肺主治节的功能,是通过宣发和肃降完成的。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很好的肃降;反之肃降不利,也影响正常的宣发。肺有宣有降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才能使气血、津液布散全身以便充肌、泽毛;才能使水湿下输膀胱,而无水饮停滞之患。若宣降失和,则会出现肺气不宣而胸闷喘咳、鼻塞无汗等症;肺气不降而气逆咳喘、咳痰、咳血、便秘等症状;影响“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而出现水湿停聚、痰饮,甚至水肿等症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肺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废气排出体外;通过宣发卫气,调理腠理开合,抵御外邪;将水谷精微布散周身。

(3)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肺通于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天燥金收降之气将大气的阳热收藏于地下,人的肺与之相应,收摄人体精华贮藏于肾,是气化精的过程,为过冬做好准备。

3.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居于下焦与小肠在阑门相接,下出肛门(也称魄门)。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其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上络肺,与肺相表里。其主要功能是承接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吸收有用津液后,化糟粕为粪便排出体外,故有“大肠主津”之说。

肺与大肠的关系:二者经脉相连构成表里关系,在功能上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肺气正常肃降大肠才能正常传导,大肠传导正常肺气才能肃降。此外大肠的传导功能还与肾的气化有关,所以有“肾司二便”之说。

(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1.脾的功能概述

脾胃是人体出生以后负责营养供应的器官,故称人体后天之本。在《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共称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负责给养的官。脾居胸膈之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化”,赋像为“土”。其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主升清气,同于长夏,以升为顺,喜燥恶湿。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与胃相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脾为“双天官”,在《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合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合作是主管消化食物、供应人体能量的器官。在《刺法论》中又提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谏议之官是封建君主为时刻掌握文武百官的情况而设立的监察(知周)之职。这个职位有个基本素质要求是刚正不阿,敢于谏议直言才能不辱使命。脾发现人体这个“国家”出现异常或入侵者时,将信息通过“臣使之官”上报“君主”,君主协调诸脏腑解决异常。对于入侵者,则由“将军之官”肝通过“战斗”来解决(这与现代医学的“肝为最大的淋巴系统”,是负责解毒、免疫的器官不谋而合)。“谏义之官”形象地说明了脾在人体内的功能及习性:脾为刚脏,喜燥恶湿。人体邪气侵身或内伤致病时,最初的不适都是由脾来感应的,这个功能失灵才有“病入膏肓而不知”的结果。

3.脾与四时气候

脾主长夏应湿气是指农历六月濡湿季节,湿热交蒸,最易影响人的脾胃功能,人容易“洞泄寒中”,即腹泻等症。此外“脾属土,治中央,常以四时养四脏,旺于每季之最后的十八天”,故有“脾旺四时”之说。四季之末脾气旺盛,心、肝、肺、肾四脏得养。脾主运化的功能对人体至关重要。李忠梓在《医宗必读》中说:

“一有此身,必滋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生血,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人后天之本在脾。”

4.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居中焦,在五行属阳土,与脾以膜相连,其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脾互为表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5.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

饮食经胃腐熟初步分清浊,其清者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其浊者下传小肠进一步泌别清浊。所以,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来源于胃纳水谷,又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的有无、盛衰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存亡。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中医治病、养生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保胃气”,故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等说法。

6.脾与胃的关系

以膜相连,经络相互络属构成阴阳、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腐熟水谷,脾行津液,二者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及输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因,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燥湿相济,阴阳和合。脾为阴脏,得阳则能生化;胃为阳腑,得阴则能纳腐脾与胃一阴一阳,一纳一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在病变时相互影响。如脾失运化,则胃不受纳,出现食少纳呆、不思饮食。若湿困脾土,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反之,若食滞胃脘,胃失通降,则脾不升清与运化,常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四)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生理功能概括

肝位于腹部胸膈之下,右胁之内,在五行属“生”,赋像为木,同于春气。肝为刚脏,主动主升。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与胆互为表里。

2.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肝藏血而主疏泄。藏血是疏泄的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的疏泄功能全赖血之濡养,肝血的濡养作用又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才能发挥,二者密切相关。后世医家将肝的这两个功能概括为“体阴而用阳”。体阴是言肝藏血,用阳是指主疏泄。“体阴”与“用阳”相互协调,肝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若二者失调,则肝病发生。

(2)肝为将军之官肩负守护人体这个“国家”安全的职责。现代医学证明,肝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系统,担负着消灭入侵之“敌”等解毒、净化血液的功能,这与将军之职不谋而合。说明古今科学是相通的,只是描述的语言不同而已。

3.肝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道法自然”。中医养生从千年文明中不断吸取精华,以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液、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特点,以食疗、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为手段,总结出一套神奇且行之有效的养生大法,成为人们预防疾病、保养身体、促进康复的重要依托。本书综合了历代养生名家名著的理论,针对二十四节气制定了饮食、运动、食疗、起居等方面具体的养生方案,读者可以掌握并运用到生活当中,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简简单单,在食物里寻找通畅的秘密;轻轻松松,在吃喝里享受健康的生活。便秘这道难题,只有食物可以解答:最利便的食物;最润肠的佳肴;香醇通便茶;美味果蔬汁……通畅的秘密就在食物里,这样吃,便秘不再来。
  •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排毒解毒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按摩等方面列举了许多排毒解毒的妙招,对一些时尚的排毒解毒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酒精中毒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毒方法,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越活越健康,越活越美丽!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四季养生汤

    四季养生汤

    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季气候各有不同,只有顺应四时之变,用与气候相应的食材煲汤,因时进补,才能滋养身心,保四季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四季养生汤》教你做四季养生汤,让你每季都健健康康!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出行英语会话想说就会说

    出行英语会话想说就会说

    本书通过真实的对话情景以及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大家掌握英语口语交流的基本技能,内容涉及交通、旅游观光等。本书借鉴了国内外的实用旅游用书,使读者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能够充分了解各个国家的国家概况、风土人情、异国礼仪等与旅游密不可分的相关信息。
  •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只手遮天的摄政王忽推新政某女为谋生计,混水摸鱼结果一入王府误了终身从此节操成了路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圈

    大圈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但是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下秩序中却并非毫无发言权,相反中国人一直在国际黑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丝毫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实力的犯罪组织逊色,他们是北美唐人街的地下王者,他们称呼自己为——大圈。
  • 美食攻略

    美食攻略

    什么也无法阻挡,一个吃货对美食的向往,正经的技能一个不擅长,歪门邪道的本领各种风光,一身厨艺引得众行会哄抢,一颗玲珑心,赢得腹黑好儿郎O(∩_∩)O~
  • 魔帝狂妻:至尊控魂师

    魔帝狂妻:至尊控魂师

    狂风起,血云扬,异星降,魔头出!当纵横二十二世纪的帝王King,一朝穿越强者为尊的苍寰大陆,孱弱之身,难掩强者之魄;白裙飘荡,不减倾世锋芒!父母莫名失踪,周身危机四伏,修炼如履薄冰,各国战乱不断,然这一切,又有何惧?以惊天才能为凭,有神秘黄老相随,时而扮猪吃虎,时而辣手张狂,她这一世,势要惊世逆天,立足巅峰!天才?不过修灵而已,在无上仙法的面前立刻黯然失色。仙家?不过修仙而已,在控魂术的攻击下只能哭爹喊娘。天下之大,且看她如何在这乱世逐鹿问鼎,成就一代绝世至尊!苍穹之广,且看谁与她在这巅峰携手并肩,道出一句生死不离!◆◇◇【JQ横生篇】◇◇◆山巅之上,一双璧人,十指相扣,迎风而立。慕轻风看着身边的男人,黑眸清亮认真:“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绝不放手。”男人挑眉一笑,揽过她压下唇瓣就是一个深吻:“为夫有给你放手的权利吗?”◆◇◇【作者唠叨】◇◇◆P:作者简介无能,喜欢的亲点击看文,希望内容不会让大家失望。另:本文一对一,延续墨墨一贯风格,无误会,无暧昧,一生一世一双人!
  • 魅姬一笑倾城

    魅姬一笑倾城

    她,穿越异世,成一国之公主!既来之则安之,难得来这么一遭,不好好见识见识那真是对不起自己。易钗而行,玩转江湖。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到了桃花。…妃子要杀她,大家小姐要杀她,皇帝要杀她,使臣要杀她,江湖一些人对她动杀机,还有…。终于,她不再忍,尼妹的,别把本姑娘的低调当成懦弱,她好欺负了是不是?于是,什么皇帝,本姑娘让你江山易改,玩死你们!什么江湖,她放话出去,本姑娘的出现就是让江湖身不由己!一路走来,三国鼎立,从皇宫到江湖,她又到底迷了多少人的眼?请大家支持,求收藏,求人气,求宣传推荐!喜欢的朋友可点击页面‘加入收藏’一项,能随时看到更新,随时找到文文!注意注意:台风的文不会坑,童鞋们可以放心收藏看!!!在此,台风厚脸皮再推荐自己的两本文文。“女皇,给我名份吧。”将要完结。
  • 透骨

    透骨

    曾经活得太过肆意张狂,南钦的出现是他醉生梦死里唯一的救赎。可是即便同床共枕,即使面对面时嘴唇相距不过两公分,良宴有不凡的出身,心却始终无法靠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眷宠

    盛世眷宠

    当她被男友欺骗被继父出卖,那人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但她万万没想到会跟一个只见过两次的人结婚,是巧合?还是注定?他曾经以为再也不会遇到那个放在心底的人儿,一次偶然却让命运把她再次带到了他的身旁,但是似乎她不认得他了。不过没关系,这次他会让她再也无法离开他的视线,用一辈子的眷宠来让她无法逃离…【片段一】:“你是做什么的?”“开了一家小公司。”后来她们才知道所谓的小公司到底是指什么。“你对我们家央央有什么企图?”“拐她结婚了算吗?”因为大致能猜到面前人在夏未央心中的身份,他耐心的回答道。“你承认有企图心了?”“男人对自己的老婆有企图心很正常吧,否则老婆会伤心的。”【片段二】:“老婆,对不起我错了!”男人低着头在她面前乖乖认错。“说说吧,错在哪了?”她好以整暇地看着他。“我不该没经老婆同意就私自替你拒绝别人的邀请。”“还有呢?”她挑了挑眉。“还有不该骗你。”“没有下次听到没有?”“绝对不会有下次的!”男人保证道,下次?他会直接让那家伙消失在她面前,敢勾引他老婆,哼…本文为一对一温馨宠文,某些剧情可能有些狗血,可是这算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梦吧,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