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600000017

第17章 脏腑功能及以顺为养(1)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体是自然的产物,秉承天地阴阳二气所化生,其化生的顺序是先化生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的“硬件”,再输入“五行”的“系统软件”,这样人体就按照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运动规律开始了个体的生命旅程。当人体脏腑等有形的器官磨损、精化气消耗殆尽时,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懂得在这个过程中,节省能量、减少磨损和无意义的精血消耗,我们就能提高生命运行的质量,有效地延长寿命,这就是中医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医养生的一大原理是“以顺为养”,意思就是要顺应规律。第四、五章大体说明了五行规律及其在天地间的表现形式,说明了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由于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的“天壤之别”,五行规律在人体内部具有自身特色的表现形式。本章旨在通过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习性,把握以顺为养的原则,把养生落到实处,从而贯通中医养生原理。

人体小宇宙观让我们知道了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中医的脏象理论为我们了解人体脏腑功能打开了方便之门。“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古文“藏(zàng)”通“脏腑”。明朝张介宾注曰:“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脏象理论,讲的是人体内有脏腑,而必有其功能征象表现于外。中医的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医养生原理的核心。了解每一脏腑本身的功能、习性,无论对医疗还是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的脏和腑功能有别,脏秉天地之阴而静,故能藏(cáng);腑秉天地之阳主动,故能运。所以,脏象所讲的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整体功能系统,它反映的是脏腑之间、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包括自然界的广泛联系,与现代解剖学所讲的脏腑概念不同。所以,“有诸内,必行诸外”,是中医望诊的客观依据。

脏象理论的核心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架构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学问。它包括两部分:一是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与身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了编排和叙述的方便,笔者把这两部分分成两章叙述。另外,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间、脏腑与器官间的信息联络和精、气、血、津、液的输送通道,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属于“经络学说”的部分,因不是“养生原理”的重要内容,故与第七章一并简述为“经络与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的“脏象学说”对人体脏腑的描述细致入微,而笔者只想从养生的角度,遵从《黄帝内经》的本意,摘抄部分内容,结合笔者读书笔记,努力用通俗的语言,让百姓大体认识中医理论之脉络,为具体的养生实践提供帮助。

一、五脏六腑的功能习性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脏象理论按照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成脏、腑、奇恒之腑三大类。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小肠、大肠、胃、膀胱、三焦,总称六腑;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为便于公众理解,从科普的角度将五脏六腑联系起来介绍。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其中脏器的“满、实”是指精气而言,腑的“满、实”是指水谷而言。这段话是说:五脏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泄,而六腑则主要是传化水谷,排出糟粕。所以,五脏的特点是体阴而用阳,“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实了,就影响脏的气化功能;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满了,就没有运化的空间了。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脏以藏(cáng)为主,多以补为顺;六腑以通为用,多以通泻为主。又从脏的“藏而不泻”而属阴,腑的“泻而不藏”而属阳可知,脏腑之间是相互为用的表里关系。《灵枢·本输》中说:“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说的就是脏和腑的表里关系。

(一)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脏的功能概述

心,位居胸中,有包络围护于外,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为阳中之阳,同于夏气。其主要功能是主血脉(推动血液行于脉道)、主神明,是统领五脏六腑的“君主”。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下络小肠,与小肠为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主血的阴阳运动。心在五行属火(长),心阳具有宣通、化气的功能,俗称心气,起温煦、推动血液(心阴,也称营血)运行(长养百骸)的作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道内正常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营血充盈是心气充盈的基础,如血虚盈亏、心气不足,则血流不畅,内见脉细涩无力,外见面色无华、灰暗,甚则可有唇舌青紫、胸痛如刺等气血瘀滞的证候;心阳虚,则阳不卫外而自汗;心阴虚,则阴不内守而盗汗。

(2)心主神明而统领脏腑。心主神明是指心脏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而统领五脏六腑,是通过影响“五神藏”而实现的。脏象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在“五神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乃承受、担任之意。说明心具有接受外部事物的本能。故“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因此,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对事物所反映的“喜、怒、忧、思、恐”就不至于惊动对应的“神、魂、魄、意、志”进而伤害五脏;反之,就会因为七情不能自控而太过,惊动“五神藏”伤害五脏,就会出现失眠、多梦、惊恐、多疑、神志不宁等魂不守舍的证候,甚则出现狂妄谵语、神昏不明、是非颠倒等精神疾患。

(3)心主血而藏神,二者密切相关。营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营血充盈就会心气充沛,人的精力旺盛就会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对是非就有正常的辨别能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指的“物质决定精神”)。否则,人的气血亏虚,精神状态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样,人的情志太过会耗伤心阴,使气血亏虚影响脏腑功能。比如,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乐太过,就会伤害心神;大怒、悲伤、惊恐之后,魂飞魄散使人昏厥;过度忧思使人伤脾不思饮食,进而伤害实体脏腑。这都说明精神对物质身体具有反作用。

(4)心与心包络。心包络在《黄帝内经》中称为“膻中”,是心外围的包膜,具有保护心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包络代心受邪。在病变时,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症和心脏受邪病变一致。心包络畅通才能保持与诸脏腑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表达“君主”的喜乐与忧愁,故为臣使之官。

(5)心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自然界的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相通,其中,心气通于夏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晚睡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说明心与夏气相应的关系。夏季君火当令,内合于心,若逆于夏气,则多见心病“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夏季的火热为万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人的心阳也要充分张扬,各器官充分工作使“华英成秀”孕育精华,为肺的收降提供物质准备,否则,冬天人就要得重病。

3.小肠与心为表里关系

小肠为受盛(chéng)之官。小肠位于人体下腹部,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在经络为手太阳小肠经。小肠在幽门与胃相接,在阑门(阑尾)与大肠相接。

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所谓“受盛”,就是受盛腐熟的水谷;“化物”

就是进一步分成清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上输于脾;浊者为糟粕,归入大肠;多余的水液,渗入膀胱以为尿。正是由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与尿液有关,因而有“小肠主液”之说。

小肠经属小肠,上络于心,与心为表里。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发生水泻,可见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至尿血的症状。

若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尖红赤、口舌生疮等症。

(二)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脏的功能概述

肺居胸中,护在心脏“君主”之上,故称相傅,相当于帝王身边的丞相。又因其位最高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因肺叶娇嫩易于受邪,又有“肺为娇脏”

之说。肺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为阳中之阴,具收降之气,同于秋气。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其经脉为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如下: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是人体与自然气体交换的直接通道,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调节人与自然同步变化,适应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的第一通道。在上一章中已经明确讲述,此处从略。

(2)肺的宣发与肃降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肺主治节的功能,是通过宣发和肃降完成的。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很好的肃降;反之肃降不利,也影响正常的宣发。肺有宣有降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才能使气血、津液布散全身以便充肌、泽毛;才能使水湿下输膀胱,而无水饮停滞之患。若宣降失和,则会出现肺气不宣而胸闷喘咳、鼻塞无汗等症;肺气不降而气逆咳喘、咳痰、咳血、便秘等症状;影响“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而出现水湿停聚、痰饮,甚至水肿等症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肺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废气排出体外;通过宣发卫气,调理腠理开合,抵御外邪;将水谷精微布散周身。

(3)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肺通于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天燥金收降之气将大气的阳热收藏于地下,人的肺与之相应,收摄人体精华贮藏于肾,是气化精的过程,为过冬做好准备。

3.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居于下焦与小肠在阑门相接,下出肛门(也称魄门)。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其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上络肺,与肺相表里。其主要功能是承接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吸收有用津液后,化糟粕为粪便排出体外,故有“大肠主津”之说。

肺与大肠的关系:二者经脉相连构成表里关系,在功能上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肺气正常肃降大肠才能正常传导,大肠传导正常肺气才能肃降。此外大肠的传导功能还与肾的气化有关,所以有“肾司二便”之说。

(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1.脾的功能概述

脾胃是人体出生以后负责营养供应的器官,故称人体后天之本。在《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共称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负责给养的官。脾居胸膈之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化”,赋像为“土”。其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主升清气,同于长夏,以升为顺,喜燥恶湿。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与胃相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脾为“双天官”,在《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合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合作是主管消化食物、供应人体能量的器官。在《刺法论》中又提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谏议之官是封建君主为时刻掌握文武百官的情况而设立的监察(知周)之职。这个职位有个基本素质要求是刚正不阿,敢于谏议直言才能不辱使命。脾发现人体这个“国家”出现异常或入侵者时,将信息通过“臣使之官”上报“君主”,君主协调诸脏腑解决异常。对于入侵者,则由“将军之官”肝通过“战斗”来解决(这与现代医学的“肝为最大的淋巴系统”,是负责解毒、免疫的器官不谋而合)。“谏义之官”形象地说明了脾在人体内的功能及习性:脾为刚脏,喜燥恶湿。人体邪气侵身或内伤致病时,最初的不适都是由脾来感应的,这个功能失灵才有“病入膏肓而不知”的结果。

3.脾与四时气候

脾主长夏应湿气是指农历六月濡湿季节,湿热交蒸,最易影响人的脾胃功能,人容易“洞泄寒中”,即腹泻等症。此外“脾属土,治中央,常以四时养四脏,旺于每季之最后的十八天”,故有“脾旺四时”之说。四季之末脾气旺盛,心、肝、肺、肾四脏得养。脾主运化的功能对人体至关重要。李忠梓在《医宗必读》中说:

“一有此身,必滋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生血,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人后天之本在脾。”

4.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居中焦,在五行属阳土,与脾以膜相连,其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脾互为表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5.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

饮食经胃腐熟初步分清浊,其清者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其浊者下传小肠进一步泌别清浊。所以,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来源于胃纳水谷,又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的有无、盛衰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存亡。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中医治病、养生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保胃气”,故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等说法。

6.脾与胃的关系

以膜相连,经络相互络属构成阴阳、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腐熟水谷,脾行津液,二者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及输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因,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燥湿相济,阴阳和合。脾为阴脏,得阳则能生化;胃为阳腑,得阴则能纳腐脾与胃一阴一阳,一纳一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在病变时相互影响。如脾失运化,则胃不受纳,出现食少纳呆、不思饮食。若湿困脾土,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反之,若食滞胃脘,胃失通降,则脾不升清与运化,常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四)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生理功能概括

肝位于腹部胸膈之下,右胁之内,在五行属“生”,赋像为木,同于春气。肝为刚脏,主动主升。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与胆互为表里。

2.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肝藏血而主疏泄。藏血是疏泄的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的疏泄功能全赖血之濡养,肝血的濡养作用又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才能发挥,二者密切相关。后世医家将肝的这两个功能概括为“体阴而用阳”。体阴是言肝藏血,用阳是指主疏泄。“体阴”与“用阳”相互协调,肝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若二者失调,则肝病发生。

(2)肝为将军之官肩负守护人体这个“国家”安全的职责。现代医学证明,肝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系统,担负着消灭入侵之“敌”等解毒、净化血液的功能,这与将军之职不谋而合。说明古今科学是相通的,只是描述的语言不同而已。

3.肝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五谷膳食养生经

    五谷膳食养生经

    本书分为五谷为养,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滋补保健五谷膳食方;对症调理五谷膳食方;四季养生五谷膳食方四个章节,讲述五谷杂粮的养生功效、不同功效的五谷膳食方。每种五谷杂粮的基本信息全面,全面解读其养生功效,还从滋补保健、对症调理、四季养生的角度介绍相应的五谷膳食方,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五谷膳食的养生功效。
  • 对症拔罐治百病

    对症拔罐治百病

    无论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是一个与体内“邪”、“毒”、“瘀”对抗的过程,当“寒”、“热”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外邪和内患相结合就会导致机体气血阻滞,从而引发身体不适甚至病变。只有将“邪毒”彻底拔出,才能扫清体内瘀滞,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书特邀高级中医技师亲自示范,针对最常见的健康养生问题,向人们推荐最简易和科学的家庭拔罐方法,并配以标准的拔罐真人示范图以及食补方,让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轻松取得最佳疗效,从而获得真正健康的人生。
  •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长寿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寻访当下百位长寿老人,总结了最经典的养生智慧,追踪医家最经典的养生良方,告诉你长寿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书中内容介绍了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的最齐全的腰酸背痛老偏方,经过医学证明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实用的。
热门推荐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有了货币,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有生之年,在漫长的时光里能遇到他,却冷漠桀骜,是她觉得遇到过最幸运的事情,不管他是否忘了自己,也不管经历多少的困难,非顾辰不可。后来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深刻地明白,也要走到他的身边去。后来,有人问,锦年时光是什么?也许会有人告诉你,他俊美出尘,那是一个童话一般的地方,有甜美精致的甜点,有唯美的婚纱,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要非谁不可。因为她后来遇到了一个叫纪慕云的人,喜欢听客人讲故事。唯独对她,秦梦怜在年少的时候也曾说过,倾付了所有的温柔,给了她最好的“锦年时光”。如若你心中有爱或梦想,那里便是你心中最美好的锦年时光
  •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丁丁龙是五年级二班的学生。暑假来临,丁妈妈为了让儿子戒掉网络游戏,给丁丁龙买了个滑板。丁丁龙在玩滑板时结识了外国男孩汉姆斯。即使汉姆斯滑板技艺高超,但只因为他是外国人,在态度上有一种既轻视又感,既冷漠又漠不关心;而正是这种逆反心里使那个超级滑板发挥了神奇的魔力,把他们绑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在惊恐、绝望之时,意外的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女孩是谁?为什么女孩和他们遭到相同的命运?他们在揭开秘密军火库的同时,神奇的滑板又给他们带进了求助信号的陷阱……幕后的黑手是谁?神秘的怪老头又是谁?他要干什么?为解开谜团,小鬼精明们不顾安危再次深入虎穴……险象环生路上,他们能凯旋吗?
  • 植培师

    植培师

    这是一个亡灵不时拜访的世界,这也是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为了更好地生存,西维亚的目标是——植树种草,绿化全世界!
  •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闯入历史尘封千年的禁地,窥探谁都不曾告诉过你的秘闻轶事!你知道康熙登基原来还仰仗一位德国人吗?你知道皇子们每日的生活有多苦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响的一个马屁是谁拍的吗?你知道皇帝吃饭要有多少讲究吗?你知道秦桧与岳飞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吗?
  •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离婚前夕,她伤心欲绝;努力了三年,依然换不回自己丈夫的心。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意外的车祸。当再次醒来的时候,站在窗边的男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陌生的男人。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死讯的同时,也看到自己深爱了八年的男人,此时正向媒体宣布着他的婚讯。她的心里充满的恨意,爱得越深。恨得也便越深,他对她不仁,那么也别怪她不义。她同意跟陌生男人结婚,但是要他帮她毁了她那个所谓的前夫。从此,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的契约。
  •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未出生,她与他已订下婚约。刚出生,他满门遭荼,流落恶人之手。十六年后,她是人人嫌弃的丑丫环,而他却已成为震惊江湖的隐形杀手。帅杀手爱上丑丫环,这是上天恩赐的缘分。……失手杀了最爱的他,为救父亲步入深宫,身怀绝世武艺她要救国于天下。用半张面具引出惊天真相,由丫环变小姐,由小姐变后妃。在没有人知晓的背后,她还是本朝纯正血统逍遥公主。秦待芸,不,她是逍遥待芸!……潇潇是他,暮雨也是他。好人是他,恶人还是他。萧憬知道再也不能隐瞒真相,于是他选择死在她的剑下。在他心中,她永远是最美的女子。欢迎加群:240144775,期待与亲同行。
  •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兵家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孙子兵法(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系列中的一本。在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孙子兵法》,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孙子兵法》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本书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更能在强烈的对比中,加之合乎逻辑便于阅读的主题安排、科学严谨深入浅出的文字叙述、翔实丰富生动准确的内容呈现、精心挑选恰到好处的图片点缀,本书总体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获得种种人生哲思。更能以点带面,助你遍览中国乃至世界的各种极致之美。,且分类精当、条理明晰。读之既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每篇皆广泛涉猎天文地理、自然景观、生物科学、建筑交通、历史人文、影视艺术、军事体育等各项“之最”,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 芊芷鹤

    芊芷鹤

    这场空前绝后的非凡体验,这席绝无仅有的时空盛宴。这个颠覆传统的寻觅故事,这首牵动灵魂的醉人诗篇。能否想象当特警、机器人、猎人、古人、军人、未来人、外星人、魔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