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39

第39章 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1)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的孙武、司马穰苴、范蠡,战国时的孙膑、吴起、尉缭、赵武灵王,汉初的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三略》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 孙武与《孙子兵法》 ■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杰出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

孙武出身于齐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其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齐国发生“四姓之乱”后,孙武便南游吴国,隐居姑苏,潜心研究兵法。在吴国,他结识了吴国著名的谋臣伍子胥。

当时天下纷扰,诸侯争霸。吴国君主阖闾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但一直未能找到能胜任的将领。伍子胥便先后7次向吴王推荐孙武,说他“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

于是,吴王便召见孙武。孙武呈上所著兵书13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武的统兵能力,吴王将100多名宫女交给他操练,其中有吴王最宠爱的两名妃子。这便有了“吴宫教战”的故事,阖闾由此“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此后,孙武便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

吴宫教战

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以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他把军事训练的一些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一定要服从军令。不料,连着两次发令,宫女都不当回事,只顾嬉笑。孙武便下令将两个队长拖下去斩首。吴王一听要斩他的爱妃,急忙来求情,但是孙武说:“您既然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规来管理她们,任何人也不能例外。”然后将两个宠妃斩首了,再也没人敢不听号令。

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孙武采取“迂回奔袭、出奇制胜”的战法,溯淮河西上,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汉水,在柏举重创楚军。接着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

“柏举之战”后,楚国元气大伤,而吴国的声威则大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吴国不仅成为南方的强国,而且北方的齐、晋等大国也畏惧吴国。对于孙子的历史功绩,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写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不仅有战功卓著的军事实践,而且有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他所著的兵法13篇完整地流传下来,后人将其定名为《孙子兵法》。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家圣典,也是世界上久享盛誉的一部军事名著。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孙子兵法》提出了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 司马穰苴与《司马法》 ■

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军事家。他是早先的齐国工正田完的后裔,因任司马之官,故以“司马穰苴”一名传世。

司马穰苴善于用兵,但他是婢妾所生,地位低下,一直未被重用。后来,晋、燕联合攻打齐国,晏婴便将他推荐给齐景公,司马穰苴才开始登上军事舞台。

他关心部下,亲自安排部队食宿,亲自慰问有病的士卒。他还将自己的食品拿出来与士卒分享,与大家同甘共苦。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力,就连那些生病的士卒也纷纷要求参加战斗。结果,齐军兵锋所向,锐不可当,晋、燕之军不战自退。司马穰苴率军乘胜猛追,一举收复失地。齐景公遂拜他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

军中立威斩监军

齐景公命司马穰苴率军抵御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为监军。庄贾自恃身份,傲慢无比,藐视军规。司马穰苴便毫不留情地处死了他,从而震慑三军,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终于战胜了晋、燕联军,从此威名远播。

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附在由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的兵书《司马法》中,所以该书又称《司马穰苴兵法》。该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经验,论述了古代的战争准备、战争指导、战场指挥、兵种部署、兵器配备,天时地利的选择、间谍的使用、军人心理以及治军等问题,其核心军事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以战止战”的战争观。对于能够“安人”“爱其民”和制止侵略的战争,《司马法》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书中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这一观点从战争的目的出发去分析战争,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点。书中还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是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它讨伐暴虐,挽救危乱,反对仗恃国势强盛而穷兵黩武;和平是暂时的,必须居安思危,加强战备。

二、“以仁为本”的治军原则。书中要求将帅“见危难勿忘其众”“胜则与众分善”“若使不胜,取过在己”。这样整个军队才能上下同心,团结一致,达到“力同而意和”,实现“凡胜,三军一人胜”。书中还说:“居国和,在军法,刃上察。”平时国内上下安定,战时军中执法公平,人们才会锐意进取,才有把握打赢战争。

三、“变嫌推疑”的战备思想。该书主张“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即顺应天时,多储备物资,取悦众心,利用地形,重视武器装备。而且,“凡战,有天,有财,有善”,即要打仗,就要掌握自然及人为的变化情况,要有充足的物资,将士要有高昂的斗志。此外,“方虑极物,变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之动”,是说要有深远的计谋,发挥物资器材的最大效能,辨明是非以排除国人的疑虑,让百姓养精蓄锐以贡献其智慧,从而使战争符合百姓的心愿。

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晋唐之间,杜预、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宋代,《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定为将校的必读书,影响深远。

■ 吴起与《吴子兵法》 ■

吴起,卫国人,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是我国“第一流名将”。他治军严谨,能和士卒同甘共苦;他善于用兵,与孙武合称“孙吴”。

吴起出身于富有的家庭,学习勤奋,后弃文习武,精通韬略。他曾在鲁国做到将军,又在魏国为西河守,以后又到楚国,辅佐楚悼王变法,悼王死后,他被旧贵族残酷杀害。

吴起是一代将才,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一年,齐军进攻鲁国,吴起率军抵抗。面对强敌,他避敌锋芒,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麻痹敌人。然后乘其懈怠,率领精锐之师,一举击溃齐军。

吴起离鲁到魏后,任魏国将军,创建劲旅“武卒”。期间,他曾两度率师讨秦,一连攻下五座城池,夺回了西河地区。接着,他又乘胜进军,灭中山国。吴起因战功卓著,受命镇守西河。在之后的23年中,他“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增强了魏国的实力。他先后率军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在楚国担任令尹期间,吴起亦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辉煌战绩。他还推行改革,限制旧贵族的特权,裁减冗员,削减疏远公族的俸禄,用以建设军队。他的变法使楚国日渐国富兵强,但他废除贵族特权,惹起贵族的忌恨,楚悼王一死,贵族们立即反扑,用箭射杀了他。

吴起所著《吴子兵法》48篇,与《孙子兵法》并称,在战国时“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司马迁曾高度评价吴起的军事业绩,将其与孙武并列,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在汉代,《吴子兵法》成为武将攻修的主要课程,宋代更是被朝廷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是武科的主要教材。

五慎

五慎,即理、备、果、戒、约。理,就是“治众如治寡”;备,就是“出门如见敌”;果,就是“临敌不怀生”;戒,就是“虽克如始战”;约,就是“法令省而不烦”。

《吴子兵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

一、该书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地结合起来。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就是“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强调上下同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书中将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审慎地对待战争,反对穷兵黩武。

二、兵不在多,强调“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投之所往,天下莫当”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求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以之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

三、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

四、明法审令,“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四机

四机,即气机、地机、事机、力机。气机,指要求将帅适时地掌握全军上下士气的盛衰。地机,指利用地形,要求将帅指挥军队作战时,善于利用道路险阻、名山要塞等。事机,指运用谋略,要求将帅善于派遣间谍离间敌人,施放精干的分队骚扰并迷惑敌人,分散其兵力。力机,指提高战斗力,要求将帅指挥军队做到战车坚固,战舰橹桨轻便,士卒熟练阵法,战马驰骋追逐。

五、料敌用兵,因情击敌。该书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六、审敌虚实而趋其危。该书指出,有8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向敌进击;在13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暇,不失战机;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6种情况,要“避之勿疑”;并进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它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并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 孙膑与《孙膑兵法》 ■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中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后裔。《史记》中说:“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深得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有一次,田忌跟齐威王赛马,他运用孙膑之策,以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结果一负二胜赢了齐王。田忌便借此把孙膑推荐给齐王,齐王重用孙膑为军师。

在军事实践中,孙膑显示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先后两次指挥齐军大破魏军。

公元前353年,齐魏争雄。孙膑在桂陵之战中,本着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在这一场有计划的“围点打援”战中,孙膑率领的齐军大胜庞涓率领的魏军。此战成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的经典战例。

12年后,齐国又在援韩攻魏的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减灶示弱,诱敌深入之计,设伏围歼魏军,迫庞涓自杀,齐军两次大败魏军,致使魏国国势日趋衰落,齐国声威大震,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孙膑也由此名显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孙膑名字的由来

相传,孙膑曾与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谦虚好学,才智过人,军事才能高于庞涓。庞涓嫉贤妒能,自知才干不及孙膑,便在当上魏国将军后,设法将其诱骗至魏国,借故施以膑刑割去其膝盖骨。自此,便有“孙膑”这一称呼。

现存《孙膑兵法》共16篇,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这部兵书提出了诸多深刻的见解,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在战争观上,该书强调战争服从于政治、依赖于经济;认为“强兵之急”在于富国,只有国富、兵强、民安,才能“战胜而强立”;既反对企图垂衣而治的幻想,又反对穷兵黩武,强调积极备战,“事备而后动”。

在军队建设上,该书强调治军不仅要信赏明罚、令行禁止,还要对士卒进行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等多方面的系统训练,以全面提高士卒的素质。

在战争指导上,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道”(即战争规律)制胜的观点,指出:“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很显然,“道”的内容包括天时、地利、民心、士气、敌情、战法、战机等多方面的内容,战争指导者掌握了“道”便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作战指挥上,该书主张“必攻不守”“批亢捣虚”,即攻击敌人要害且薄弱的关节点。这丰富了《孙子兵法》的虚实理论,与吴子“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异曲同工。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无感慨地说:“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综上所述,《孙膑兵法》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兵书。

■ 尉缭与《尉缭子》 ■

尉缭,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军事家。其一生事迹史载不详,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他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命为国尉,因称尉缭。他帮助秦王出谋划策,主张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了六国的部署,从而统一了中国。

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现存24篇,万余字,内容涉及战争观、治军、用谋、具体战术等方面,论述颇精辟,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也很有价值。《尉缭子》的内容比较博杂,“引古谈今,学问博恰”,其军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尽人事”的“人和”思想。尉缭提倡发挥人的积极作用,他借用黄帝的话加以论证:“先神先鬼,先稽我智。”即先去求神求鬼,不如先考查自己的智能。他还强调说:“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求己”就在于“举贤任能”。

同类推荐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全家都能用的老偏方:一个老中医的坐诊实录

    本书是一位知名老中医的坐诊实录,收集了老中医40余年来的诊断中医偏方,这些偏方经过无数患者验证,行之有效,可以说面面俱到,非常适合家用。也许伴随你多年的皮肤问题,经过几样简单的食材,即可轻松化解;也许伴随你父母多年的老顽疾经过几副中药的调理,即可治愈;也许,你的孩子感冒、发烧,书中几个简单的小偏方,你随意选一个即可巧妙地化解……一本超实用,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偏方书籍。一本书,一个中医院到自家门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混元道

    重生混元道

    大梦不觉醒,周成溺水后幸运地回到了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未开,大道未定,生灵未出,诸多天材地宝也散落在混沌各方。万般重宝,俯拾皆是,一一收入囊中。盘古开天后,周成杀仙屠神,斩妖镇魔。大战元始天尊,逆天证道,最后成为天地间最强至尊。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若夫天地相忘,则为混元大道。
  •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之光桃神爱

    漏日光。他眉梢微微溢出粉色的光芒,玉面佛心,看着跪在地上女孩,双手交合,祈求着什么,玉指轻轻一弹。“从此,形影不离,直到我找到合适的真身。”林小玲傻傻抬起头,惊讶的说不出一句话。刚才桃树说话了,花瓣纷飞,纷扰了彼此的心。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马上生活

    马上生活

    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
  • 打黑

    打黑

    国内首部全景展现打黑风暴的纪实小说,深入第一线揭秘黑社会幕后的真实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而他们的雄姿,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真实的获奖内幕,作品的风格特色,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全新的译文,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