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38

第38章 农家——君民共耕的追求者(2)

再次,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劝民务农,使民风淳朴,就更容易加以利用和役使;还会使百姓举止持重,减少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的机会;将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防止他们随意迁徙,能保证政令的推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农家认为,商业是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创造财富,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从中渔利;同时,商人还要吃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布帛。而且,农民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因此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农家主张重农抑商,并不是否定工商活动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求统治者从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缩小和控制工商活动的范围,使其不会成为农事活动的障碍。比如,限制经营商业的人数,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结合农事来安排商业活动等。

在包罗万象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阐述农家思想和农业技术的内容。其中提到,可通过统一度量衡来避免商业投机行为。具体做法是,每年的仲春和仲秋两个月中,由国家组织人力划齐度量单位,统一衡称,平整量器。这开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先河,与许行的主张相比,有了更大的进步。

■ 天、地、人——农业的三维组合 ■

《淮南子》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

众所周知,古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天时”,即阳光、雨水等气象条件,以及“地利”,即供作物生长的土地,而要使上述“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发挥有益的作用,还需要生产者不惜体力和智力,对农作物进行良好的管理。对农业生产来说,“天—地—人”的三维组合异常重要,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发展农业生产要上因天时。天时和农时密不可分,把握住“天时”,才能把握住“农时”。“天时”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温度、热度和水分等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农业生产本身就要符合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规律,而这一切都是由天体运行所显现出的时间节律决定的。

要做到“上因天时”,就要“知天时”,即通过观测和研究,掌握四季更替的节律,了解风霜雨雪发生的规律并制定历法;然后要顺应天时,把握农时,在最适当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耕作,用自己的辛苦劳动将“天时”转化为好的收成。

《吕氏春秋》认为,“天时”与“农时”稍纵即逝,必须好好把握。这就要求人们的其他活动,都要与农时配合。例如,为了不耽误农时,农忙季节不宜举兵事、兴土木。而且,祭祀活动也与农时密切相关,春播时进行祭祀,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秋收时进行祭祀,是为了报答上天的恩赐。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也要符合季节节律,切不可逆时而行,否则就难免招致疾病和灾祸。

其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下尽地财。在古代,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唯一场所,农业生产不可能脱离土地而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农家所说的土地不单指土壤,而是指土壤、水分、生物等自然条件的综合。耕作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地利”就是用来表示这一复合体的概念。

农家“三盗”

地盗,是指地把苗侵吞了。农人把田垄做得太窄,垄沟做得太宽,田垄看上去就像一条条被困在地上的青龙,上面的禾苗长得像兽颈上的鬃毛。苗盗,是指把庄稼种得太密,不留足行距和株距,即使努力耕作,庄稼也难以长大,这是苗与苗相互侵吞了。草盗,是指有的农人种庄稼不除杂草,杂草把秧苗湮没了。

《管子·地员》篇对“地财”因素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从而将农家的生态农学模式提高到了科学的水平。书中不仅考察了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形的生态关系,叙述了平原上五种土壤适宜生长的谷种、草木,以及水泉深浅等问题,还介绍了丘陵和山地的高下等次、宜生草木、山泉性质等。

此外,书中还将九州之土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共18种类型,并讲述了各类型土地的性状。在这个基础上,该书还总结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规律——“草土之道,各有谷造”,即“谓此地生某草,宜某谷”,也就是从该地适合什么草生长,推断出适合种植何种谷物。

又说“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并举出12种植物在不同土地环境中生长地位的高下等次作为例证,说它们之所以有高下不同,是因为它们所生长的土地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根据不同的土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才是丰收的保证。

再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中用人力。农家认为,人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离开“人力”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进行,因此极为重视“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吕氏春秋》还在农家系统内第一次提出了“三盗”的概念,突出了人在农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三盗”是指“地盗”“苗盗”和“草盗”等田间管理的三大误区。“三盗”的危害极大,人们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加强田间管理,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工夫,如田垄要做得尺寸合适,要保持适当的株行距,要合理除草等。

■ 传承与流变——从农家到农学家 ■

汉武帝时,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实现了王朝的大一统。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农家和百家的其他流派一样,失去了生存的条件。而且,农家学说中的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思想,也不合封建地主阶级的胃口,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中国向来以农立国,从事农学研究的群体怎么可能消亡?实际上,农家这一思想流派逐渐转变成了一个科技群体——农学家,以新的面貌崭露头角。农学家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农家的学说,并将其发扬光大,并且他们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光耀古今、大名鼎鼎的人物。

氾胜之,今氾水(今山东曹县)人,西汉农学家。其祖先本姓凡,秦亡时逃至氾水避乱,遂改姓氾。他曾任议郎,在陕西关中地区管理农业生产,因成绩显著升任御史。汉成帝时,他著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北魏高阳郡太守,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对农业进行过系统的调研,具有深厚的农学功底。南北朝期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求富国安民,于是写成了世界农业学史上最早的专著《齐民要术》。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代农学家。他在任旌德县(今安徽境内)和永丰县(今江西省境内)县尹期间,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组织修筑水利工程,劝课农桑,也注意考察农业生产技术,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大约在旌德县任职时,他综合整理平日的笔记,写成了农业科学名著《农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他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第一名考取举人,7年后又中进士。他一生有30年左右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次学士。

徐光启引进西学

徐光启曾经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翻译过《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著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接受并系统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学知识、水利理论等先进科技的科学家之一。

徐光启很注重研究古代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法、火器制造等方面颇有造诣。不过,他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还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著述颇丰,其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

宋应星,字长庚,明朝杰出的科学家,1587年出生在江西奉新县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他自小聪明过人,记忆力强,不仅熟读经史,而且对天文、地理、农业、植物、医药、工艺、兵器等领域都广泛涉猎。

他于1615年考中举人,此后十几年间曾六次赴京参加会试,结果都由于当时考场舞弊现象严重而名落孙山。于是,宋应星对追求科举功名逐渐失去了兴趣,将精力渐渐转向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

他曾利用参加会试时往返京城的机会,沿途考察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甚至曾取道景德镇,调查瓷器的生产工艺,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后来,他在任职江西分宜县县学期间,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成中国农业史上的巨著《天工开物》。

■ 农典——从《上农》到《天工开物》 ■

神农作农书虽是传说,然而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对农学的研究较早,这却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今存古籍中,最早的农学论文恐怕要数《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以及《管子》中的《地员》等篇。

《上农》篇主要讲重农思想和奖励农桑的政策,《任地》《辩土》《审时》三篇则具体阐述了从耕田、整地、播种、定苗到中耕除草、管理、收获等农业生产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地员》篇除了介绍植物生态学的知识外,还专门论述了土壤的分类问题,即根据土地的颜色、结构、质地、盐碱性、肥力的不同,结合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把土壤分为“上土”“中土”“下土”3个等级18个小类。

《汉书·艺文志》列有农家著作百余篇,现仅知《尹都尉》是讲种植芥、葵、蓼、韭、葱等瓜果蔬菜的,《赵氏》《氾胜之》《蔡癸》是讲耕作、栽培、育种的。

《氾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书中载有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区田法等农耕技术,以及禾、黍、麦、稻、大豆等十多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概况和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它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宋的《陈敷农书》、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齐民要术》分93篇,共11万多字,内容丰富,从大田作物中的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到绿肥作物、饲料作物、香料作物、水生植物,以及瓜、果、蔬菜甚至树木无所不包,还全面介绍了农副业中的制酱、酿酒、鸡鸭饲养等。书中对农业生产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还将各种具体操作环节写得相当具体、详细、全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书中还提出了多种提高地力的方法,尤以轮种、套种为佳,即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同时栽种几种作物,使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促使地力尽快恢复,比起当时的西欧来要先进得多。

农家的两派

《汉书·艺文志》写道:“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很明显,该书是主张君臣有序、轻视“劳动者”的,但也指出了农家分两派。一派不涉及政治,主要是总结农业技术的经验,谈论农桑树艺,以氾胜之等为代表;另一派,涉及政治,反映古代农民社会的理想,主张人人必须劳动,以许行为代表。

《陈敷农书》,南宋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书所反映的是南宋初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农桑经营情况,是一本典型的地方性农书,也可视为一部自耕农和小经营地主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手册。其内容丰富多彩,多有独特的创见和发明。该书不仅记述了耕作、栽培等生产技术,还注重对农业进行系统的经营管理,认为农业经营要有整体的观念和进行通盘筹划,要有计划、有步骤。这种系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该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考察的结果。全书内容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谱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农业史与主要的农耕技术;第二部分叙述了各种粮食、蔬菜、瓜果与林木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三部分是“农器谱图”,绘制了各种农具与农业机械的图示近300幅,其中还有许多早已失传的农具和机械,可以说是极为完备。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农业的百科全书,在世界农业科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堪称不朽之作。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全书共60卷,约70万字,内容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水利部分共9卷,约占全书篇幅的1/6。在我国古代农书中,把水利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农政全书》水利方面的内容既有水利科技的系统归纳,也有对水利思想的集中阐述;既有他一生水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有对西方水利科技的介绍。这使得该书不仅成为当时我国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也成为总结当时东西方水利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

《天工开物》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古代农业、手工业和矿业生产技术及经验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农业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天工开物》全书共3卷18章,所叙述的内容涉及农业及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几乎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生产领域。书中各章的顺序是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的,把农业各章置于全书之首,其次是工业各章,而以不切国计民生的珠玉一章殿后,体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

同类推荐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君主独宠淡漠妻

    君主独宠淡漠妻

    他,乔氏帝国创造者乔以藤,冷漠果决,不易亲近。殊不知,冷漠总裁也有柔情似水细致入微的一面,但只对她,尹依然。当五岁的他初遇四岁的她,一米阳光,一抹微笑,换的她华丽转身人生逆转更换得他一往情深一世宠爱。十八年来,他默默守护,伴她走过最美的青春岁月。直至大学毕业前夕,她竟离奇失踪,使他判若两人。接手公司,急速扩张。他风生水起,只为站在世界顶端指引她回家的路。三年后,她意外归来。青梅竹马变身亲密夫妻。幸福生活背后,一个掩藏多年的惊天阴谋渐渐揭开…
  • 绝世红妆魅君心:独爱红颜

    绝世红妆魅君心:独爱红颜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她进宫选秀,不愿当妃子只求平淡,可是他却硬是逼她为妃,在那不见天日的红墙深宫中,她享受着他给的荣华富贵。曾经的姊妹谋害了她,她因此进了那拥有许多老鼠的监狱,她饱受着宫女的千刀万剐。他下令让她嫁去塞外,她愤怒的说道:“愿下辈子,我一生一世不要再遇上你!”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
  • 宅门毒妻

    宅门毒妻

    穿越回到刚嫁入白府的第一年,一切惨剧还没有发生,这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竟砸中了冤死的她,势必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贯彻到底!一代贤妻在黑化的道路上狂奔,渣男,保重!
  •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任何坎坷与不幸都可以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让读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将生活的阴影抛在身后,尽情享受快乐生活!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难免要经历一些挫折、坎坷、失败……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希望。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是否能跨越诸多坎坷,成为最后的胜者。
  •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韬光养晦,为成大业,家族势力。尽为其用。天下到手,夫君夜夜下榻别处,受着。褫夺封号皇后变贵妃,忍着。为昔日夫妻之情竭力忍让,却落得家族灭门,隐蔽锋芒,鸠酒一杯。好,太好了,白千陌咬碎一口银牙,饮尽杯中鸠酒!却不想,上天怜悯,竟重活了一次。这下好了,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 竹马诱青梅:老公是腹黑大人

    竹马诱青梅:老公是腹黑大人

    白林秋说她自小就勾引她。说的是那年头,她妈带她上他家,他妈说:来,帮他洗个澡。两岁半的她给三岁的他洗了澡,摸了他身子,打了他屁屁。“你既然都把我的清白占了,我长得再帅再有钱再有权,都只能赖着你一辈子。”面对无赖的老子当然只有儿子能对付。“滚!”儿子小白一脚把他踹下床,“我会比你更帅更有钱更有权,赖皎皎,轮得到你吗?”
  • 爸爸是一员将军

    爸爸是一员将军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