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38

第38章 农家——君民共耕的追求者(2)

再次,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劝民务农,使民风淳朴,就更容易加以利用和役使;还会使百姓举止持重,减少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的机会;将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防止他们随意迁徙,能保证政令的推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农家认为,商业是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创造财富,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从中渔利;同时,商人还要吃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布帛。而且,农民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因此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农家主张重农抑商,并不是否定工商活动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求统治者从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缩小和控制工商活动的范围,使其不会成为农事活动的障碍。比如,限制经营商业的人数,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结合农事来安排商业活动等。

在包罗万象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阐述农家思想和农业技术的内容。其中提到,可通过统一度量衡来避免商业投机行为。具体做法是,每年的仲春和仲秋两个月中,由国家组织人力划齐度量单位,统一衡称,平整量器。这开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先河,与许行的主张相比,有了更大的进步。

■ 天、地、人——农业的三维组合 ■

《淮南子》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

众所周知,古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天时”,即阳光、雨水等气象条件,以及“地利”,即供作物生长的土地,而要使上述“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发挥有益的作用,还需要生产者不惜体力和智力,对农作物进行良好的管理。对农业生产来说,“天—地—人”的三维组合异常重要,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发展农业生产要上因天时。天时和农时密不可分,把握住“天时”,才能把握住“农时”。“天时”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温度、热度和水分等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农业生产本身就要符合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规律,而这一切都是由天体运行所显现出的时间节律决定的。

要做到“上因天时”,就要“知天时”,即通过观测和研究,掌握四季更替的节律,了解风霜雨雪发生的规律并制定历法;然后要顺应天时,把握农时,在最适当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耕作,用自己的辛苦劳动将“天时”转化为好的收成。

《吕氏春秋》认为,“天时”与“农时”稍纵即逝,必须好好把握。这就要求人们的其他活动,都要与农时配合。例如,为了不耽误农时,农忙季节不宜举兵事、兴土木。而且,祭祀活动也与农时密切相关,春播时进行祭祀,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秋收时进行祭祀,是为了报答上天的恩赐。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也要符合季节节律,切不可逆时而行,否则就难免招致疾病和灾祸。

其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下尽地财。在古代,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唯一场所,农业生产不可能脱离土地而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农家所说的土地不单指土壤,而是指土壤、水分、生物等自然条件的综合。耕作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地利”就是用来表示这一复合体的概念。

农家“三盗”

地盗,是指地把苗侵吞了。农人把田垄做得太窄,垄沟做得太宽,田垄看上去就像一条条被困在地上的青龙,上面的禾苗长得像兽颈上的鬃毛。苗盗,是指把庄稼种得太密,不留足行距和株距,即使努力耕作,庄稼也难以长大,这是苗与苗相互侵吞了。草盗,是指有的农人种庄稼不除杂草,杂草把秧苗湮没了。

《管子·地员》篇对“地财”因素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从而将农家的生态农学模式提高到了科学的水平。书中不仅考察了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形的生态关系,叙述了平原上五种土壤适宜生长的谷种、草木,以及水泉深浅等问题,还介绍了丘陵和山地的高下等次、宜生草木、山泉性质等。

此外,书中还将九州之土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共18种类型,并讲述了各类型土地的性状。在这个基础上,该书还总结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规律——“草土之道,各有谷造”,即“谓此地生某草,宜某谷”,也就是从该地适合什么草生长,推断出适合种植何种谷物。

又说“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并举出12种植物在不同土地环境中生长地位的高下等次作为例证,说它们之所以有高下不同,是因为它们所生长的土地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根据不同的土壤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才是丰收的保证。

再次,发展农业生产要中用人力。农家认为,人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离开“人力”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进行,因此极为重视“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吕氏春秋》还在农家系统内第一次提出了“三盗”的概念,突出了人在农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三盗”是指“地盗”“苗盗”和“草盗”等田间管理的三大误区。“三盗”的危害极大,人们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加强田间管理,要在精耕细作上下工夫,如田垄要做得尺寸合适,要保持适当的株行距,要合理除草等。

■ 传承与流变——从农家到农学家 ■

汉武帝时,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实现了王朝的大一统。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农家和百家的其他流派一样,失去了生存的条件。而且,农家学说中的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思想,也不合封建地主阶级的胃口,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中国向来以农立国,从事农学研究的群体怎么可能消亡?实际上,农家这一思想流派逐渐转变成了一个科技群体——农学家,以新的面貌崭露头角。农学家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农家的学说,并将其发扬光大,并且他们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光耀古今、大名鼎鼎的人物。

氾胜之,今氾水(今山东曹县)人,西汉农学家。其祖先本姓凡,秦亡时逃至氾水避乱,遂改姓氾。他曾任议郎,在陕西关中地区管理农业生产,因成绩显著升任御史。汉成帝时,他著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北魏高阳郡太守,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对农业进行过系统的调研,具有深厚的农学功底。南北朝期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求富国安民,于是写成了世界农业学史上最早的专著《齐民要术》。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代农学家。他在任旌德县(今安徽境内)和永丰县(今江西省境内)县尹期间,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组织修筑水利工程,劝课农桑,也注意考察农业生产技术,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大约在旌德县任职时,他综合整理平日的笔记,写成了农业科学名著《农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他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第一名考取举人,7年后又中进士。他一生有30年左右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次学士。

徐光启引进西学

徐光启曾经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翻译过《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著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接受并系统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学知识、水利理论等先进科技的科学家之一。

徐光启很注重研究古代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法、火器制造等方面颇有造诣。不过,他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还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著述颇丰,其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

宋应星,字长庚,明朝杰出的科学家,1587年出生在江西奉新县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他自小聪明过人,记忆力强,不仅熟读经史,而且对天文、地理、农业、植物、医药、工艺、兵器等领域都广泛涉猎。

他于1615年考中举人,此后十几年间曾六次赴京参加会试,结果都由于当时考场舞弊现象严重而名落孙山。于是,宋应星对追求科举功名逐渐失去了兴趣,将精力渐渐转向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

他曾利用参加会试时往返京城的机会,沿途考察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甚至曾取道景德镇,调查瓷器的生产工艺,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后来,他在任职江西分宜县县学期间,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成中国农业史上的巨著《天工开物》。

■ 农典——从《上农》到《天工开物》 ■

神农作农书虽是传说,然而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对农学的研究较早,这却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今存古籍中,最早的农学论文恐怕要数《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以及《管子》中的《地员》等篇。

《上农》篇主要讲重农思想和奖励农桑的政策,《任地》《辩土》《审时》三篇则具体阐述了从耕田、整地、播种、定苗到中耕除草、管理、收获等农业生产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地员》篇除了介绍植物生态学的知识外,还专门论述了土壤的分类问题,即根据土地的颜色、结构、质地、盐碱性、肥力的不同,结合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把土壤分为“上土”“中土”“下土”3个等级18个小类。

《汉书·艺文志》列有农家著作百余篇,现仅知《尹都尉》是讲种植芥、葵、蓼、韭、葱等瓜果蔬菜的,《赵氏》《氾胜之》《蔡癸》是讲耕作、栽培、育种的。

《氾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书中载有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区田法等农耕技术,以及禾、黍、麦、稻、大豆等十多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概况和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它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宋的《陈敷农书》、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齐民要术》分93篇,共11万多字,内容丰富,从大田作物中的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到绿肥作物、饲料作物、香料作物、水生植物,以及瓜、果、蔬菜甚至树木无所不包,还全面介绍了农副业中的制酱、酿酒、鸡鸭饲养等。书中对农业生产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还将各种具体操作环节写得相当具体、详细、全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书中还提出了多种提高地力的方法,尤以轮种、套种为佳,即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同时栽种几种作物,使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促使地力尽快恢复,比起当时的西欧来要先进得多。

农家的两派

《汉书·艺文志》写道:“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很明显,该书是主张君臣有序、轻视“劳动者”的,但也指出了农家分两派。一派不涉及政治,主要是总结农业技术的经验,谈论农桑树艺,以氾胜之等为代表;另一派,涉及政治,反映古代农民社会的理想,主张人人必须劳动,以许行为代表。

《陈敷农书》,南宋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书所反映的是南宋初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农桑经营情况,是一本典型的地方性农书,也可视为一部自耕农和小经营地主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手册。其内容丰富多彩,多有独特的创见和发明。该书不仅记述了耕作、栽培等生产技术,还注重对农业进行系统的经营管理,认为农业经营要有整体的观念和进行通盘筹划,要有计划、有步骤。这种系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该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考察的结果。全书内容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谱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农业史与主要的农耕技术;第二部分叙述了各种粮食、蔬菜、瓜果与林木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三部分是“农器谱图”,绘制了各种农具与农业机械的图示近300幅,其中还有许多早已失传的农具和机械,可以说是极为完备。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农业的百科全书,在世界农业科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堪称不朽之作。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全书共60卷,约70万字,内容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水利部分共9卷,约占全书篇幅的1/6。在我国古代农书中,把水利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农政全书》水利方面的内容既有水利科技的系统归纳,也有对水利思想的集中阐述;既有他一生水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有对西方水利科技的介绍。这使得该书不仅成为当时我国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也成为总结当时东西方水利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

《天工开物》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古代农业、手工业和矿业生产技术及经验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农业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天工开物》全书共3卷18章,所叙述的内容涉及农业及工业近30个生产部门,几乎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生产领域。书中各章的顺序是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的,把农业各章置于全书之首,其次是工业各章,而以不切国计民生的珠玉一章殿后,体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热门推荐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手天医:火爆小妖妃

    鬼手天医:火爆小妖妃

    东方磬璇,她是六界之上,唯一的黑暗破坏神,掌控世间一切丑恶,却成为亲哥哥光明神创世之路上的垫脚石,被众神诛灭。仇恨,让她破灭重生,却必将历经三世劫难,方可重塑神之光环。再度为人,她似流沙沉浮,冷静干练,又似焚天烈火,炙热豪迈,鬼魅般难以捉摸。天生煞骨、毫无战力、众亲叛离,那又如何?凭借一双能识破七情六欲的离魂眼,她便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混的风声水起,随欲纵狂!
  • 阁主,夫人来了

    阁主,夫人来了

    姓蓝,名:倾颜。职业:高科医务研究师...然在一次自我挑战时,被毒素感染,就这样般死在了自己骄傲的医术上,赶上了现代人人想自杀穿越的末班车.自带饭碗重生的她成为了武林四大武学家族之一的蓝家掌上明珠,亦是家人手上的珍宝。传闻,凡是见过她医术之人不是成"傻子"便成"呆子"刨个肚解个腹"噩梦连连"终生难忘.传闻,她是善良亦是凶残。传闻,她医术超群无人能敌,却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在自己面前。冷漠如雪,漠然看世,却是天下最大杀手阁的掌权人——叶镜渊,是黑暗最大杀手组织的掌权人,素有怪癖,身边从未有过女色。江湖人人揣测此人至今还是枚处,也可能是不能人道.又传闻他喜男性不好雌性,难怪门下清一色…杀人如蝼蚁般的他,惊奇的救了她家人,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人,却从此阴差阳错的改变两人的命运…片段节选:当女人走近他,准备把脉,他却用内力将她隔开,冷冷地看着她,不发一言。女人无语抚额,看来传闻是真的。没好气的开口:“叶大阁主,你不让我给你把脉,我怎么帮你解毒?”男人依旧冰冷淡漠,却鬼使神差的开口:“本尊不喜雌性生物的触碰。”那会让他感觉是毛毛虫。。。雌性?生物?女人面无表情的开口:“那就当我不是女人。"某阁主想到刚刚这女人对付敌人的手段,点了点,的确不像女人。某影卫眼角抽搐。某女得到回应,拿起个大针包,走近某男,嘴一咧,露出森森白牙。。。。。。本文一对一,男女猪身心干净,绝对专情加宠文【强力推荐】:《悍妃,本王杀了你》《老婆——后宫爆满》(PS:这个是NP哦。)《无赖王爷彪悍妃》
  • 爱情的坟墓:第三种离婚

    爱情的坟墓:第三种离婚

    梁筱雨与赵雷是中学同学且是两年多的同桌,他们在艰苦的高中岁月里日久生情,成为恋人,然后从学校到社会,再到一起步入婚姻的围城。但十几年的感情,最终还是没有敌得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咒语,婚后三年,他们就离异了。重归单身的梁筱雨,曾一度对继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失去信心,屡屡拂了好友林丽为她寻找下一任接班人的好意。却不料,一次偶然,梁筱雨在工作中邂逅了曾被她三番两次拒绝见面的相亲对象庄春,在一次次的接触中,梁筱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似乎又一点一点走进了她已年过三十的生命中来……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溺宠闲妻

    溺宠闲妻

    【想换换口味的妞尽管扑来吧】【吐槽篇】如果有重生的机会,你将会怎样重活一生?银月身为国家重点栽培出来的尖刀利刃,特工之王,双手染满血腥,内心充满疲惫。如果还有重生的机会,她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山南’,种几亩薄田,栽几株果树,养几盆花草,酿酒,抚琴……,肆意为自己活一生。当她自己设计死自己,再度睁眼,不由大笑三声,哈哈哈,原来老天也有打盹的时候。重生到从农村走出的19岁女大学生长孙凝身上,身世普通,懦弱寡言又倔强如牛,算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可,谁能告诉她,二十一世纪还有穷到如此地步的人家!?别说土坯房,就连间破茅草屋都没有,只有一个纯天然,绿色环保,原始人才不会嫌弃的寒窑,家里除了三口人外,没一个会喘气的(老鼠,蟑螂除外)。生父‘亡故’,母亲温柔,能干,却性子软弱好欺,双胞胎弟弟乖巧,懂事,聪明,却残了一双腿,不能走路,亲戚各个极品,乡亲算计,恶霸欺负。靠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姑奶奶不发威,当姑奶奶是招财猫啊!家穷,不怕,咱多种地,党的政策好,不怕不致富。啥?没地,不怕,荒山头,沙石滩,有多少算多少,开辟起来都用上。又咋了?没钱!这个问题……当一切慢慢步上正轨,风波又起,当了陈世美的‘亡父’复活了,惊悚!有木有?有没有搞错,叫她认祖归宗?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赡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统统拿来!那个谁,当陈世美不要紧,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报酬也不违法,还有,妄想当便宜老爹也不算可耻,但你TMD竟然还带着小老婆全家来墙角……靠!寿星老上吊,活腻歪了,叫你自食恶果。什么?小三还不止一个!靠了,真当老娘是病猫来着,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有本事的统统放马过来。等会,这位帅哥,你干吗来的?虾米?来挖老公墙角的。“老公,咋办?”“拖出去,扔监狱扫厕所。”“老公,那地方也归你管?”“他蓄意破坏军婚,扫厕所是轻的,再不老实,给他扔女子监狱伺候去。”“帅哥,还不叩谢主隆恩。”【正式篇】她是‘特工牌儿’乡村女大学生,家徒四壁,一穷二白,浑身上下最值钱的就是脑袋里未来十几年的信息资料。他是将门之后,三军战神,精神领袖,左手握权,右手攥钱,无数女人趋之若鹜的钻石单身汉。一次意外‘碰撞’,她充分发挥快、准、狠、稳的良好习惯,将他‘捕获’,让本没有交集的两人,人生从此纠葛到了一起。
  • 别把学校当“鸟笼”

    别把学校当“鸟笼”

    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萌萌宠上天:腹黑师傅啃一口

    萌萌宠上天:腹黑师傅啃一口

    沈七七没有想到,一睁开眼,竟然来到了异世大陆,谁能告诉她,她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哇!这么多的优质美男,都来姐的怀抱吧。什么?师父他老人家不同意?好吧,作为一个好徒儿,当然要唯师父马首是瞻,只是,师父大人,能不要动手动脚的不,人家会害羞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