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06

第6章 “嘉陵江”考论

杨小平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内容摘要:本文对“嘉陵江”的得名以及“嘉陵江”一词在文献中的始见时代进行研讨。“嘉陵江”一词至迟668年《法苑珠林》已经出现,而“嘉陵江”得名还更早,至少北魏已经称“嘉陵水”。

关键词:嘉陵江;唐代;考论

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何时得名,何时文献首先出现“嘉陵江”一词,国内外的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故仍然有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对“嘉陵江”的得名以及“嘉陵江”一词在文献中的始见时代进行研讨,望方家正之。

一、“嘉陵江”始称时间研究

《巴蜀文化大典》“嘉陵江”条说:“唐代以后始称嘉陵江。其得名,一说因嘉陵道,一说因嘉陵谷。古称阆水、漾水、巴水、渝水”。

按:南充五中夏权民老师2007年10月26日指出:称“唐代以后始称嘉陵江”的提法有误:首先,这个“以后”至少应改为“之际”,因为杜甫在《阆山歌》中已直言“嘉陵江”,更有稍比杜甫还早的画师吴道子绘“三百里嘉陵江水风光图”,均说明唐代已有嘉陵江之称,而不是在唐代以后;其次,再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081页释:嘉陵道“汉置。后汉省。故治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可知嘉陵道取名于西汉,东汉时已将嘉陵道的行政区划废除。故《水经注》“汉水南出嘉陵道为嘉陵水”,当指该水是嘉陵(江)水得名之源,时间可能始于西汉;至迟,嘉陵水(江)的得名,始于《水经注》之际的北魏。

我们认为:夏老师所言《巴蜀文化大典》“嘉陵江”条的错误,是;但杜甫《阆山歌》当作《阆水歌》。为说明问题,现录杜甫《阆山歌》全诗:“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可以看出,该诗中并未出现“嘉陵江”一词。同时,改成“之际”也不通,不如直接删除“以后”就可以了。因为“之际”应该是两者之间,用在时间上,应该是两个朝代之间,如唐宋之际就是唐代与宋代之间。

《辞海》收录“嘉陵江”条,仅仅言“古称阆水、渝水”,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辞海》“故道”条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是唐以后:“故道,古水名,即今发源陕西大散关南,西南流至略阳白水江集会西汉水的嘉陵江源,唐以后始改称嘉陵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收录“嘉陵江”条,指出嘉陵江又称“阆水、巴水、渝水”,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后出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收录“嘉陵江”条,仅仅言“古称阆水、渝水”,未提及“巴水”,也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

网文《“是是非非”西汉水 ——西汉水、嘉陵江、汉水古名辨析》指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关于“潜水”:“嘉陵水通谓之潜水矣,……禹贡通指之潜,后人称为西汉水,唐又称为嘉陵江”。该文所引错误不少。《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潜水”条并没有该句。我们怀疑《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讹误。我们翻阅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发现“潜水”作嘉陵水通谓之潜水矣。《禹贡锥指》:“潜水自此至巴县入大江,禹通谓之潜,后人称为西汉水,唐又称嘉陵江”。与网文的引文大同小异,当是作者误引,引用时文字又有脱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容易让人误写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931年编写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提出唐代称为“嘉陵江”是正确的,1999年在编纂《巴蜀文化大典》时未能注意,值得今后编纂字典辞书时引以为鉴。

该网文类似引用错误的情况不少。如《尚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此言梁州之贡道。潜,汉水支流,指西汉水,今名嘉陵江。”实际上从“此言梁州之贡道”后均不是《尚书》的内容,该网文误把后人的文字引在《尚书》文字中,这样,给人的感觉“嘉陵江”一词在《尚书》中已出现了。

二、“嘉陵江”一词首见唐代

“嘉陵江”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其中,“嘉”的含义,有美好、夸奖之意;“陵”的字义,有丘陵、陵墓之意。据目前文献记载,“嘉陵江”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文中明确无误的最早当属公元688年完成的《法苑珠林》。

(一)唐代诗文出现的“嘉陵江”一词

1.唐代诗歌中已经出现“嘉陵江”一词,略举例证如下:

欧阳詹《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按:作者欧阳詹(756~800),贞元八年(792年)春登进士第二名,居贾棱、韩愈之间。欧阳詹游历四川时写下该诗,该诗当在贞元八年(792年)到贞元十六年(800年)之间完成。该诗载《全唐诗》卷349,题目中出现的“嘉陵江”毫无歧义,明确无误。不过,该诗标题也存在被后人改动的可能。

元稹《新政县》:“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按:作者元稹(779~831),该诗当晚于上首诗时代。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下面简称“《笺注》”)编年于元和十年(815年),是诗人“由京师赴通州司马任所途中”。“嘉陵江”是一个词,与“新政县”对文,“嘉陵江”后的“底”当是方位名词,与上文的“前”对文。“新政县”现在是仪陇县城,位于嘉陵江边。

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不知杨六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兜率寺高宜望月,嘉陵江近好游春。蛮旗似火行随马,蜀妓如花坐绕身。不使黔娄夫妇看,夸张富贵向何人。”

按:作者白居易(772~846),谢思炜《校注》:“朱《笺》:作于开成三年(838),洛阳”。正文出现的“嘉陵江”是一个词,与“兜率寺”对文,“嘉陵江”后的“近”当是形容词,与上文的“高”对文。该句中国基本古籍库《全唐诗》卷457作“嘉陵江近好游者”,“者”字与“辰”“身”“人”不押韵,当是“春”字的形近讹误。中国基本古籍库《白氏长庆集》卷67等不误。

2.唐代文章中也多见“嘉陵江”一词,如以下:

释道世《法苑珠林》卷18《感应缘·唐都水使者苏长妾》:“唐武德中,以都水使者苏长为巴州刺史。长将家口赴任。渡嘉陵江,中流风起船没,男女六十余人一时溺死。唯有一妾常读《法华经》,船中水入,妾头戴经函,誓与俱溺,妾独不沈,随波泛滥,顷之著岸。逐经函而出,开视其经,了无湿污”。

按:作者道世(?~683),唐代僧人。《法苑珠林》完成于唐总章元年(668年)。收于大正藏第53册。由此可见,文献中至迟在668年已经出现“嘉陵江”一词。本文又载唐临《冥报记》卷中。正文中出现的“嘉陵江”明确无误,是一个词。“渡嘉陵江”一作“度嘉陵江”,意思同,文字更古,符合当时语言。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阆州之东百余里,有县曰新政。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胜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嵘而下回洑,不与众山相连属,是之谓离堆。”

按:《鲜于氏离堆记》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上元元年八月,颜真卿52岁(有人误为53岁),由刑部侍郎出贬蓬州长史,途经新政县,应成都兵曹鲜于昱之请,为其父鲜于仲通撰写《鲜于氏离堆记》。描写离堆的位置、山势和离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围景色,介绍鲜于仲通其人及颜氏与鲜于氏的通家之谊。一说唐代宝应元年(762年)立。清代董诰《全唐文》卷337(清嘉庆内府刻本)载有该文。“嘉陵江”出现在正文中,毫无歧义,是一个词。

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县南有离堆山,斗入嘉陵江,形胜峻绝,公乃慷慨发愤,屏弃人事,凿石构室以居焉。”

按:《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是颜真卿大历二年(767年)为御史台同事鲜于仲通撰。该碑铭记述鲜于仲通20始学、40进士高第及其与诸子的宦履事迹,表达颜氏、鲜于氏通家之谊。清代董诰《全唐文》卷343载有该文。“嘉陵江”是一个词,出现在碑刻文献的正文中,碑刻文献属于同时文献,很有说服力。

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文宗开成二年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为阆州刺史,于州北八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见崖壁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自然石文,成老君真像,眉发衣章,巾履服饰,无不周备。”

按:作者杜光庭(850~933),唐僖宗时,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本文作于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清代董诰《全唐文》卷933载有该文。“嘉陵江”一词出现在道教文献中,毫无歧义。

我们必须看到,“嘉陵江”得名时间与“嘉陵江”一词文献出现时间并不一致,因为书面文献往往滞后。“嘉陵江”一名,可能始于西汉嘉陵道地名。专家学者热衷讨论的始见书证实际上往往只能是早期书证。现在硕、博士论文、学术论文批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辞源》等所收词语例证滞后,但往往忽视例证的典范、规范,漠视例证文献的版本,而一个时代较晚的词语例证比一个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词语例证要好。

(二)简称“嘉陵”

“嘉陵江”多使用简称“嘉陵”,容易与表示行政区划的“嘉陵”混淆。

杜甫《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奖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按:作者杜甫(712~770),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杜甫52岁,第一次到阆中;广德二年(764年)春初至春晚(即农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53岁,第二次到阆中。其间,因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阆水歌》。“嘉陵江色”一作“嘉陵江山”。“嘉陵江色”当读作“嘉陵 江色”,说明“嘉陵江”不是一个词。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按: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初看,该诗题目含有“嘉陵江”,似乎说明唐代已经使用该名称。不过,该标题也可以理解为“听 嘉陵 江水 声”,这样的话“嘉陵江”就不是一个词了。

元稹《使东川·江楼月》:“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并未具体说明。《笺注》专门为“嘉陵江”列为注释条目进行说明。该诗正文中的“嘉陵江”实际上是“嘉陵”,“嘉陵江岸”是“嘉陵”加“江岸”的组合,而不是“嘉陵江”加“岸”的组合。“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

元稹《江花落》:“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但并未具体说明。“嘉陵江”并非一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日暮 嘉陵 江水 东”。“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江花何处最断肠”中国基本古籍库、《笺注》均作“江花何处最肠断”,是符合近体诗平仄格式要求。

元稹《嘉陵江二首》:“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但并未具体说明。“嘉陵江”出现诗歌标题中,第二首出现“嘉陵江”,但并不是一个词,而是连用的两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千里 嘉陵 江水 声”。“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

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按:正文出现的“嘉陵江”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连用,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嘉陵 江曲 曲 江流”。

薛能《嘉陵驿》:“江涛千叠阁千层,衔尾相随尽室登。稠树蔽山闻杜宇,午烟熏日食嘉陵。频题石上程多破,暂歇泉边起不能。如此幸非名利切,益州来日合携僧。”

按:作者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该诗标题一作《题嘉陵江驿》,说明“嘉陵江”可以简称“嘉陵”。正文中出现的“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与“杜宇”相对。

罗邺《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按:罗邺(825~?),晚唐著名诗人。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该诗载《全唐诗》卷654。标题出现“嘉陵江”,正文出现的“嘉陵”当是“嘉陵江”的简称。

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按: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年)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年)说。第一首出现的“嘉陵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一个词,一种是两个词连用。“嘉陵江”出现诗歌标题中,第二首出现“嘉陵江”,但它们都不是一个词,而是连用的两个词,标题按照语气当读断作“望喜驿 别 嘉陵 江水 二绝”,“千里嘉陵江水色”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千里 嘉陵 江水 色”。一作“十里嘉陵江水色”,亦通。但考虑到嘉陵江的情况,“千里”更好。“犹自驱车更向南”一作“犹是驱车更向南”。

刘沧《春日游嘉陵江》:“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按:作者刘沧(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标题与正文均出现了“嘉陵江”,但标题中的“嘉陵江”是一个词,而正文中的“嘉陵江”却不是一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嘉陵 江水 色 苍苍”。

三、嘉陵江的别称“嘉陵水”

“嘉陵江”又称“嘉陵水”,还有不少别称,如“潜水”“漾水”“西汉水”“阆水”“渝水”“巴水”“内江”“垫江水”等。《辞海》《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录“阆水”、“嘉陵水”。“渝水”,《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辞海》收录,但未提及出现时间。这些别称中,“嘉陵水”与本文有直接关系。其余的别称,我们拟另外专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清代赵一清注《水经注释》卷20:“杜佑《通典》:秦州上邽,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经阆中曰阆中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贡》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其说为可据。”

按:由于该段出现在杜佑公元801年完成的《通典》注释中,很容易误解为杜佑的说法,以为文中出现的“嘉陵江”是唐代书证,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经阆中曰阆中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贡》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其说为可据。”是清人引述的内容。有人根据这段引文记载作为唐代文献证据,来说明问题,无疑是很不妥的。

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苍溪县下嘉陵水,入峡穿江到海流,凭仗鲤鱼将远信,雁回时节到扬州。”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十年(815年),但未具体说明。本诗又题作《流寓苍溪寄扬州兄弟有感》。“嘉陵水”即“嘉陵江”,出现在北魏时期。《水经注》:“西汉水南入嘉陵道为嘉陵水。”《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年)所著,《水经注》的记载说明北魏之际已有嘉陵水之称。北魏所言“嘉陵水”,比唐朝时所言“嘉陵江”的时间早。《辞源》“嘉陵江”条也解释说:“水名。古称西汉水。《水经注》卷20《漾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江名由此而来”。

杨小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至尊妖后

    至尊妖后

    一场惨遭背叛的穿越,一场穿越生死冲破时间界线的唯美爱情。初遇时她是女扮男装的“丑女”而他是美的像妖、像仙、像魔般的倾世美男!在遇时,她遥身一变从绝世冷王的小逃妻变成万人贱骂的女奴,而他却是万人之上傲视天下的王!前世债,今生还,桃花劫,尘世难,这一世究竟谁是谁的劫?他改天逆命冲破时间的界线,穿越三千年的轮回,等待三千年的孤独,只为那一份卑微爱,只为找到她,许她一世笑颜。
  • 童话与国家

    童话与国家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丢掉人的根本,还是为了以人为本?还是让人回归人的本真?难道“现代”这个词,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的大门,去感受那每一叶新芽的娇嫩?童话的开头,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今天这个利益与势力纷起的世界太应该醒醒了!21世纪的世界应该唱着《小小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愿小小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在关爱中活得尊严而快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异界之不灭霸刀

    异界之不灭霸刀

    绝代刀法高手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之时遭遇万年难遇的九星连珠天象,肉身被世间最神秘的星辰之力粉碎,灵魂受创,在意外情况下转生到一个剑者的世界!一个刀法高手如何在强者如云的剑者世界打出一片属于刀的天空?如何成就一段刀的传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