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45

第45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1)

华严宗人重视追求体证宇宙万法圆融无碍的理想境界,强调众生只要努力修持而有同于佛的自证自悟,就能拥有这样的理想境界。华严宗人认为,宇宙万法的生起,依于作为最高主体性的真心,依此真心而现起宇宙万法。这是华严宗的中心理论“性起说”。所谓“性”指如来性、佛性、本性、法性。“性起”即“体性现起”,是随顺真如实性而显现,也就是无须等待其他因缘条件,真如实性一旦起动就显现为作用,呈现为迷妄与觉悟、有情与无情、净土与秽土等一切诸法。华严宗认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只有佛的觉悟才能达到的境界。性起说是从佛果的境界说事物的现起,它包含境界论、宇宙论、证悟论和心性论等多重意义。

这里,我们要着重论述的是华严宗从性起说出发开展的心性论学说,其中重要的有:法藏的明佛种性说、智俨和法藏的自性清净说、澄观和宗密的心性即灵知说与真心即性说,此外兼及智俨、法藏一系以外的华严学者李通玄的自心即不动智说。

明佛种性

法藏运用圆融思维,以性起说为基础,结合判教[注释:判教,详称“教相判释”,意为判别、解释佛所说教法的相状差别。中国佛教各宗派为了调和佛教内部的不同说法,村立本宗的正宗和权威,对先后所出的经典或以时间顺序加以配列,或从教理深浅加以组织,或从应机教化不同方式加以组合安置,即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类和安排,加以组织体系化,并判定其价值。法藏按佛法深浅次序判为五教:小乘教(指《阿含经》、《俱舍论》等的重于说人空,未尽法空之理)、大乘始教(指中观与唯识的学说,阐述万法无自性空与一切现象依识缘起而有的学说)、终教(指如来藏系的真如随缘说)、顿教(指《维摩诘经》与禅,主张言语道断、空有双泯之说)和圆教(指《华严经》和《法华经》等,一面肯定空有两边相夺而双泯,一面又强调空有两边相摄而圆融,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学说,论述了五教的种性说,从而一方面以本宗的判教为标准,把五教的种性说加以整理,并给予统一的会通;一方面又把本宗主张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修善即可为佛的思想,奉为最高的学说,以将本宗学说置于其他各宗之上。

法藏在其最重要的著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五教章》)卷2中,有“第九明诸教所诠差别”的“二明佛种性”一节,集中阐明五教的佛种性问题。关于小乘教,他说:

虽于此说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5页下。]

大乘佛教认为佛性就是大菩提性,小乘佛教则认为两者不同,佛性是成佛的根据,大菩提性是佛的智慧。这里,小乘教认为只有一人(释迦牟尼)具有佛性,其他一切众生都没有佛性,都不能成佛,也没有大菩提性。

法藏又说:

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5页下。]

这是指法相唯识宗,此宗以无漏种子为种性。无漏种子是一种能产生菩提的精神作用,是属于因缘和合所造成的、处于生灭变化中的东西(“有为法”)。凡是“有为”的就是“无常”的,也就不是所有众生所普遍具有的,即有一部分众生不具无漏种子。这种没有佛性的众生,永远不能成佛。

法藏又说:

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一切众生有涅盘性。[注释:同上书,486页中。]

终教指《楞伽》、《胜鬘》等经和《起信》、《宝性》等论,法藏认为,这些佛典主张“真如”为佛种性,真如恒常不变,无所不在,存在于一切众生中,因此一切有情众生也都有佛性,并强调一切有情众生都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

对于终教的真如佛性,法藏还说:

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种性耶?”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返流因,得为有种性?”[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6页中、下。]

这是说,真如佛性的“本觉无漏”,不仅是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而且能够“内熏众生”,即能动地熏习、影响众生去染趋净,成就佛果。这是法藏吸取《大乘起信论》“真如熏无明”思想的重要表现。

法藏又说:

约顿教,明者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内种性,而亦不分性、习之异,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注释:同上书,487页中、下。]

顿教,如《维摩经》所说,强调真如种性是离言扫相的,不作“性本有”(“性种”)与“性习成”(“习种”)的区别。一切事物也无有二相,离言说相,顿现顿成。众生只要离开言说文字,一念不生,显现真如本性,就能成佛。

最后,关于圆教,法藏说:

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故大经(《华严经·十地品》)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此之谓也。若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注释:同上书,487页下~488页上。]

法藏把圆教分为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二说。所谓同教一乘,是随应小乘、始、终、顿诸教,说圆教一乘教义,使诸教归入圆教境界。就种性来说,同教一乘是统摄前四教所说的种性,给以融通说明。所谓别教一乘,是指区别于小乘、始、终、顿诸教的华严宗的独特教义。就种性来说,别教一乘的种性说与前四教所说不同,它主张因果不二,众生不仅成佛的因种具足,而且果德也具足,又融通依(国土世间)正(众生世间),穷尽三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和三身十佛的智正觉世间),全收一切法门,圆满具足。也就是说,别教一乘所讲的种性是圆满的、广泛的,本来完美成就的。若就众生来说,在信、行、向、地、果的“五位”之中,勤奋修行菩萨的六种善法(“六决定”),才是别教一乘的种性。

法藏的五教种性顺序体现了由浅到深、由偏到全、由低到高的系列层次,其间是既互为差别又互为融通的。先是小乘教主张众生无佛性,次是始教立一部分众生有佛性,再终教强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再进而顿教提倡众生一念不生即成就佛果,最后是圆教的主张众生圆满具足因种果德,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在这五教种性说中,始教是从心识中立种性,而终、顿、圆诸教则都是从真如性中立种性,其中圆教更是从真如性起讲种性,从而把佛性说推向了极致。

法藏的五教种性说是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各教对种性有不同的说法?众生无性、一部分众生无性和众生有性的不同说法又如何融通?法藏对此作了解说。如,对于始教的一种人没有佛性的说法,法藏是这样会通的:首先,他也主张种性分先天具有与后天习成两种,但又认为修习所成的种性更重要,“是故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6页中。]。只要修习佛法就有佛性,反之就没有佛性。再就是说,众生的根机,也就是条件、素质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对象进行教化,始教立一部分众生无佛性说,也是为了警告反对佛教的人,使他们改变诽谤佛教的立场。法藏还说,依道理讲,是一切众生悉有清净佛性,但是按此说法推论,一切众生最终都将成佛,佛和菩萨也就没有教化的对象了,这和佛、菩萨以建立利他功德、化度众生为特性是矛盾的,所以需立一部分众生无佛性说。法藏认为五教的种性论有圆满不圆满、根本不根本的区别,前四教的种性说,并非错误,而是一种“方便”的非究竟的说法,这些方便法门之间以及五教之间,都是互相圆融的。至于圆教的种性说,是圆满的根本教义,可以统摄圆融其他各教,或者说,其他各教最终要以圆教的种性说为依归。

自性清净圆明

华严宗人智俨,尤其是法藏对佛性作了系统的论述,强调佛性的清净性和圆明性,后来澄观和宗密则进一步强调佛性的灵知性。

华严宗先驱智俨说:“佛性者是一切凡圣因,一切凡圣皆从佛性而得生长。”[注释:《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大正藏》第45卷,532页中。]又说,如来藏“是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六道众生等体”[注释:《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大正藏》第45卷,532页中。]。这是说,佛性、如来藏是四圣六凡即宇宙间一切生类的共同本体、体性。法藏就佛性也展开了论述:

《涅盘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注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2,《大正藏》第45卷,487页下。]

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体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以来,性自满足。[注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45卷,637页中。]

离佛心外无所化众生,况所说教?是故唯是佛心所现。此义云何?谓诸众生无别自体,揽如来藏以成众生。然此如来藏即是佛智证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总在佛智心中。[注释:《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藏》第35卷,118页下。]

这里,佛性、本觉性智、自性清净圆明体、如来藏、佛心、佛智心,都是相通的概念。从法藏关于佛性的表述来看,其内涵为:(1)自性,佛性是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我本性;(2)智慧,觉性,这种智慧能真正观照宇宙万物的真空;(3)清净,佛性处染不垢,始终是清净的,善的;(4)圆明,佛性的体性遍照一切,无不光明。在法藏看来,佛性是众生一种非常神秘的内在本性、本体,它具有先天性、觉悟性、清净性、光明性和遍在性的特征。

法藏认为,众生的佛性永恒存在,不会消失。他说:

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注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大正藏》第45卷,499页上、中。]

非直不动性净,成于染净,亦乃由成染净,方显性净。[注释:同上书,499页中。]

这是说,众生的佛心随缘而表现为染或净,但是其中净性是恒常不失的。同时,染与净也是不即不离、圆融无碍的。净性只有成于染净,才能成其为清净,离了染净,也就无所谓清净。强调性净是处于动态中的,是在染净中成就自性清净。

法藏的论述表明,佛性与众生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众生为佛心所现,众生由如来藏而成;二是众生都在佛智心中,即众生都具有佛性。既然佛性为众生本来圆满具足,由此法藏又推论出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的生佛相即论,他说:

总在众生心中,以离众生心无别佛德故。此义云何?佛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亦以始觉同本觉故,是故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注释:《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藏》第35卷,118页下。]

法藏还说:“见诸佛于众生身,观众生于佛体。”[注释:《华严策林》,《大正藏》第45卷,597页下。]这都是说,佛的功德在众生心中,众生心中的真如发挥作用,成就为佛的应化身,佛是众生证悟心的真如而成。众生和佛本来一体,众生和佛有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妄念:“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注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45卷,637页中。]众生有妄念,而佛无妄念,如若舍离妄念,众生本来就是真如佛。

华严宗与天台宗都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视佛性为众生成佛的根据,但两宗对于佛性的涵义和范围却存在重大分歧。与天台宗宣传佛心中具有善恶净染的说法不同,华严宗认为佛性是纯净至善的,无染无恶的。又与天台宗湛然的无情有性说不同,华严宗人认为有情众生圆满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即佛性,而无情识的草木瓦石等万物只具有真如本体的理性,即法性。佛性与法性是有区别的,佛性仅为有情众生所具有,法性则为无情识万物所具有。无情识万物不具有佛性,也不能成佛。

华严宗与天台宗也都依据《华严经》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大正藏》第9卷,465页下。]的思想,说心、佛与众生三者无有差别,但两宗的解释并不相同。一讲相即,一讲互具。华严宗讲三位一体,心、佛与众生同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原无差别。天台宗则认为三者是同格互具,有一即有其二:心具众生与佛,佛具心与众生,众生具心与佛。此外,两宗所讲的心的内涵也不一致,华严宗所讲的心是指真心、清净心、本觉真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天台宗也主真心说,但所讲的真心,不排斥妄心,也即心具真妄两种性质,这与此宗主张众生乃至佛的本性同具善恶两性是一致的。

无住心体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 阿修罗王传1

    阿修罗王传1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蚌精惑后宫:君王遗恨

    蚌精惑后宫:君王遗恨

    我是一只蚌精,眷恋着玉帝的欢爱,而玉帝也说我是他的珍宝。然而,因为仙妖殊途,我和玉帝不能正大光明在一起。为了将我扶正到仙道,玉帝施计要我落入凡间吸取人间帝王的元气。从而,我一步一步接近了皇上……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穿越你注定是我的

    颜冰兮,女,年龄18岁。一个热爱舞蹈的青春美少女,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十岁的时候在小学结识了一位死党季晴。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音乐和舞蹈。终于,两人长大后,在她们的拼命努力下,同时考上了北京舞蹈艺术学院。可是,就在颜冰兮18岁生日那天。因听了死党的话,一时,财迷心窍去求什么姻缘石,结果却从十五层的台阶上像皮球一样滚了下去,搞了个一命呜呼!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人真的是不能贪心啊!他,鸣枫国的一国之君,拥有后宫佳丽无数,却放不下对她的情。他,无忧国的宫主,淡雅的让人以为他是误入凡间的仙人,但遇到她后,一切都改变了。他,香叶国的王子,为了她甘愿争权夺利,只希望她能留在他的身边。他,幻影宫的门主,从不将任何女人放在眼里,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如果大家喜欢的话,麻烦注册个会员,帮佑收藏下,投几票。多提一些意见,佑会尽快更新的。佑的穿越你注定是我的群号:45184941(已满)希望大家喜欢的可以来里边聊一下,提一些意见。。。。。。冰然群:9385607(可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好友靓丽绚彩的文,大家有时间去帮忙踩踩http://m.pgsk.com/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前世今生之如果爱昔若梦的舞纤罗怜情惜雪的绝潋玉滟(注,本书即将出版,所以结局什么时候上传不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越你注定是我的视频?pstyle=0大家有时间去顶下。。。。。——————————————————————————————佑在这里声明一下,喜欢佑作品的佑欢迎,提出意见的佑也欢迎,如果是说一些无聊的话,或者骂人的,那么佑请你回去刷了牙再出来。对于不尊重佑的留言,佑会直接删贴,回复你佑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另外,佑再次谢谢一直支持佑的读者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