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44

第44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3)

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看,性具善恶说既非性善论,又非性恶论,而是近似于善恶二元论,但又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二元圆融的人性论。其特色是,大胆地阐发了性恶说,从而自觉地确立了使善恶乃至一切矛盾同一展开的理路。也就是说,众生既有善性,又有恶性,有肯定方面,也有否定方面,众生要通过内在矛盾的同一展开,即内在转化工作的展开,了达性恶,恶转而成善,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境界。这样,天台宗就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崭新而广阔的宗教实践之路。

无情有性

天台宗创始人智顗认为,佛与众生相即,佛与众生的本性同其恶。湛然则进一步阐发佛性与世间法相即的义理,泯除佛性与法性的区隔,并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了“无情有性”说。“无情”,指动物以外无情识的东西,如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等。“性”,佛性。湛然主张无情识的草木瓦石、山河大地都具有佛性,也都有成佛的可能。

湛然无情有性说是针对华严宗的无情无性说而发的。华严宗人只承认有情才有佛性,无情则无佛性,为此湛然撰写了《金刚錍》等文批判华严的学说。金刚錍本是印度医生做眼膜手术所使用的一种锋利的手术刀,湛然以此为喻来讥讽华严宗人,说他们为无明所蒙蔽,两眼昏昧不清,需用金钢錍来刮治。

湛然是怎样论证无情有性说的呢?他依据色(色法,物质现象)心(心法、心识)不二(无分别,超越分别)的道理,提出众生成佛时,依正二报[注释:“依报”是指众生生命存在所依的环境,“正报”是指由宿业所召感而得的众生生命存在。]也同时成佛的观点,并从本体论的角度把佛性与法性、真如、中道统一起来,以论证佛性周遍于宇宙一切事物,不会因有情无情的区别而有所间隔,主张一草一木、一瓦一石皆有佛性。

湛然吸取《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说和色心不二说[注释:《大乘起信论》以佛三身来说色心不二,谓法身是色体,是“心”,应身、报身是色相,是“色”,三身是统一的,色心是不二的。详见《大正藏》第32卷,579页下。]的思维成果,在其重要著作《十不二门》的第一门中,论证了“色心不二”的思想。文云:“色心不二门者,且十如镜,乃至无谛,一一皆可总别二意。总在一念,别分色心。……既知别已,摄别入总。一切诸法无非心性。一性无性,三千宛然。”[注释:《大正藏》第46卷,703页上。]“十如”即“十如是”,此指“十如是”中的相、报是色,性、因、果是心,其他兼为色心。“一性”,心性。“三千”,宇宙万法。意思是说,般若智慧所观照的镜,总的来说是一念,分别来说则是色法和心法。色法和心法即一切诸法都是一念,都是心性。色法、心法各自具足三千法,所以二者不二。这是从色法与心法都是“一念”和各具“三千”来论证色心不二。《金刚錍》也说:“若不立唯心,一切大教全为无用。若不许心具圆顿之理,乃成徒施,信唯心具复疑有无,则疑己心之有无也。故知一尘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独自心之有无耶?”[注释:《大正藏》第46卷,782页下。]这是从心具一切的立场强调一切唯心,“一尘”同“一心”一样,也是“生佛之心性”。这是说草木瓦石也具佛性,也能成佛。

湛然在《金刚錍》中还进一步从依正二报同时成佛的角度,论证无情有性说。文云:“我心,彼彼众生,一一刹那,无不与彼遮那果德身心依正,自他互融,互入齐等。我及众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变、遍摄,世人不了大教之体,唯云无情,不云有性,是故须云无情有性。”[注释:同上书,784页下。]“遮那”,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原义是太阳,象征佛的智慧广大无边。天台宗人视之为佛的法身。“遮那果德”,毗卢遮那佛是所具足的绝对的崇高德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毗卢遮那佛的法身与报身、报土是不二的,众生成佛时,依正二报,即众生生命与其所居的山河国土以至整个环境世界,也都同时成佛。据此推导,众生一人成佛,连带草木瓦石、山河大地也都成佛。由此又进一步说明了,无情也是有性的。

以上色心不二说的论证要点有二:一是宇宙万法分为色法与心法二类,但色法摄入一心之中;二是任何色法,即使是一微尘也同一心一样,圆满具足宇宙万法。再是提出众生成佛时,依正二报同时成佛的理论。这都是湛然无情说的重要论证。可是,对于无情有性说的立论来说,要有说服力地论证一尘也圆满具足宇宙的一切,具有佛性,并非易事。为此湛然还从本体论的角度将宇宙万有的本性即法性与众生的心性等同起来,以宇宙万物同具真如之体来论证草木瓦石也具佛性。华严宗认为,草木瓦石等无情识之物虽具有“正因佛性”——一切事物从本以来所具足的真如之理,但这种佛性应黍称为法性,而不是智慧性,不是作为成佛可能的佛性。湛然则认为:“法性本清净,如空无有相。……一切法相无相,是则真佛体。……故真如随缘即佛性随缘,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与真如体一名异。故《佛性论》第一云:‘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显真如。’当知真如即佛性异名。”[注释:《大正藏》第46卷,783页上、中。]法性的异名是真如,而真如的异名是佛性,所以法性也就是佛性,法佛(法身)也就是佛。湛然指出,华严宗人“真如在无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内方名佛性”的说法,是“迷名而不知义”[注释:同上书,783页上。]。针对“无情无佛性”说湛然还反驳道:“故子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注释:同上书,782页下。]这是通过解释《大乘起信论》的真如随缘不变说,强调真如的不变与随缘是一致的,这样不变的真如与真如随缘而起的万法也是相即的,宇宙间哪怕是一粒微尘也是真如的体现,怎么能说真如只是我有情动物所专有的呢?湛然以真如的本质存在、普遍存在来论证“无情”之物与佛性的本体是共同的,进而论证无情有性说。

天台宗人还批评华严宗人仅以正因为佛性,是不懂得正、缘、了三因互具的道理。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谛,喻证、缘、了三因,认为既然一切假名设施(一切事物)都是缘因,而缘因是佛性,那么草木瓦石自然也是有佛性的。

法身是体证真如、成就佛法的精神体。与真如遍在性的论证相应,湛然还以法身的遍在性来论证无情有性说。他说:

一者约身,言佛性者应具三身,不可独云有应身性。若具三身,法身许遍,何隔无情?二者从体,三身相即,无暂离时。既许法身遍一切处,报应未尝离于法身,况法身处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于诸法,何独法身?法身若遍,尚具三身,何独法身?[注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之2,《大正藏》第46卷,151页下、152页上。]这是说,佛法具有法身性、应身性和报身性。既然法身遍于一切,为什么说无情无佛性呢?再是法、应、报三身相即不离,法身既然遍于一切,那么,应身、报身也同样遍于一切,无情也应具有佛性。

天台宗智顗视真理与心是一,而佛性既为中道之理,又为心,是中道之理与心的合一。湛然也把中道与佛性等同起来,以论证无情有性说。“中道”通常是指远离两个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断常二见,远离有无两边,而合乎不偏不倚的本来真实之境。智顗说过这样的话:“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注释:《摩诃止观》卷1上,《大正藏》第46卷,1页下。]“一色一香”是指一草一花,泛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平凡的事物。这句话是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具有中道实相之理,含有中道实相之体。这是以空、假、中三观去观照一切事物以后所显现的悟境,是天台宗人追求的境界。湛然对智顗的话作了新的解释,认为所谓中道是指离开断见(一切事物是断灭的)和常见(一切事和是恒常的)而言。而别教、圆教所说的佛性就是这种中道。一色一香虽是“无情”,但无情也是离开断见常见两边的,也是中道,而中道即佛性,所以一色一香,即无情之物,也有佛性。[注释:详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之2,《大正藏》第46卷,151页下、152页上。]

湛然的无情有性说采取了本性的论证。他强调真如本体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恒性,把真如与佛性等同起来,佛性同样被当作无所不在的世界本原,因而也为草木瓦石所具有。山河大地、微尘细沙都有佛性,都有灵性、觉性,都能成佛。这也就从真如本体论流向了自然神论或泛神论。

无情有性说虽非湛然的独家说法,但经过湛然的系统阐发却获得了广泛的流传,显示了佛性说的进一步开展。在中国佛教史上,竺道生首次提出的“一阐提”即断了善根的众生也有佛性说,可看作是佛性说的第一次开展。湛然的无情有性说突破了唯有众生才有佛性的传统说法,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佛性的存在和成佛的范围,这可说是佛性说的第二次大开展。湛然的无情有性说,突破了有情之物与无情之物的界限,改变和发展了印度佛教成佛范围的理论,推动了成佛的根据、条件、标准等理论的变化。这实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一个重要的理论创造,其间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自然神论观念的影响,并构成为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天台宗史上,由于湛然无情有性说的提出及其产生的影响,原已衰落的天台宗一度又进入了复兴阶段。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左财右福

    重生左财右福

    麻?重生鸟?她挽挽袖子,即然有这机会,那就别浪费。咱先把家里未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解决掉再手起刀落,快剑暂情丝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麻,搓搓手,顺便挣挣小钱,发发小财也是可以滴~什麻?你个死人还想来抢老娘的‘劳动成果’?不用废话,一脚踹飞~咱左手挽着财神,右手拐着福星,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奔福去~~
  •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细节不容忽视,很多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本书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50个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理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为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目标。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残疾总裁不离婚

    残疾总裁不离婚

    结婚三年,等到离婚之时才开始同床共枕!别人的婚姻有三年之痒,而他们的婚姻三年后才刚刚开始!!!(温馨文)
  •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奉旨征婚:战神难伺候

    什么账都好算,感情账难算!莫名其妙就被缠上了,美其名曰‘阴魂不散也是缘分’最后……终于,她忍无可忍,不就欠你一个新娘么?替你征一位色艺双全!轩辕千城说:我这是有恩必报,你是我的心头宝。落倾魂说:你这是阴魂不散,你就是我的现世报。有一种感情,你惹不起,他还缠着你,所以,你就躲不起。PS:娃娃们,都跳坑进来吧,清薇送你们一场倾世绝宠!爱一个人就是撒下弥天大谎,为她圆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修仙之如此女配

    修仙之如此女配

    在她师父的教导下,齐华走上了另样的女配之路。谁说女配一定要翻身,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女主,虽然穿越到书中,齐华誓将女配进行到底。我走自己修仙路,女配就是不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