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15

第15章 欧美汉学界与中国学者(5)

此后,在中国继起研究西夏学者有王静如,苏俄则有聂利山(N.A.Nevsky,即聂斯克)。聂氏20世纪20年代留学日本,任大阪外国语学校教师,与京都学派的学者关系密切,对王国维暗自崇拜,认为其“广泛的学识、确实的分析以及富有逻辑性的叙述恐怕无人与之比肩”,“当然,支那学在我国乃至欧洲是非常年轻的,但难道当今中国本国内还有这样的学者吗?除了日本,我敢说在这方面他的学问是世界第一”。他于1925年暑假来北京,除得到伊凤阁的指教及提供资料外,还请内藤虎次郎和狩野直喜写了介绍函,想拜访王国维。其间曾抱病赴清华大学王宅,不巧适逢王进城,恭候三小时,病重而返。次日卧床,王国维托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曾往其寓所致歉,吴赠以研究院章程及《学衡》。两人晤谈二小时,吴知“聂君研究东方文字及Folklore(民俗学)。近治西夏文,偏于考据,然颇爱旧中国也”([苏]聂斯克:《访王静安先生》,见《追忆王国维》,363~364页;《吴宓日记》,第3册,63页。)。聂氏虽然最终未能见到王国维,崇敬之心却不稍减。1927年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刚好大阪的学者筹划组织同志会,欲以共同景仰的东西硕学先儒为会名,聂听说王刚去世,建议用其名,参与者均以为“静安先生的学行足以成为我们慕仰的榜样”,遂名之为静安学社。(参见[日]石滨纯太郎:《静安学社》,见《追忆王国维》,382页。)

1929年,聂利山归国,在列宁格勒苏俄科学院任研究员。次年,王静如等计划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出版西夏文专号,与日本的石滨纯太郎及聂利山等联系,得到热烈响应。石滨纯太郎复函道:“顾西夏之学,人习难遇同调之士,学界罕见商榷之文,深以为憾。今仁兄先生从事斯学,同臭有友,曷胜欣颂?”交换作品及信息外,还告以:“吾友聂斯基教授现在苏俄旧都,月前寄信云:顷者再于Kozlov(科兹洛夫)黑城遗文中发见夏译《贞观政要》、《韵镜》残本。夏文迭出,同学大庆,实莫过焉。”(《学术通讯:石滨纯太郎—王静如》,载《学文杂志》,第1期(1930年11月)。)王静如是中国学者以比较语言学方法研究西夏语的发端之人(参见陈寅恪:《〈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见王静如:《西夏研究》,第1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八。),在聂利山和石滨纯太郎等人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一年的筹划编辑,1932年西夏文专号终于问世。该刊所发启事对此感慨万千道:“夫世运纷乘,靡有既极,所愿天下万国,亦能如区区斯册之聚中日俄三国人士于一堂,而雍容揖让,讨论讲习,藉合作之精神,化干戈为玉帛,则人文化成,世界大同,其可冀乎!”(《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4卷第3号(1932年1月)。)学者对于时局的愿望,表达了人类向善的一面。此专号在西夏研究史上,不无里程碑意义。此后王静如连续出版了《西夏研究》第1、2辑,与伯希和、聂利山等人就西夏语音及国名等问题切磋讨论。

严格意义上苏俄汉学界的领军人物,是人称阿翰林的阿列克。他是沙畹的学生,1906、1912、1924年三次来华,在中国北方及华南进行考古、民俗调查,广交中国学者。与之相识又通汉语的狩野直喜对阿氏的汉语之纯熟感到吃惊,乍听以为是北京人。(参见《海外通信》,见《支那学文薮》,332页。)阿氏声称:“把中国与欧洲世界隔开的,不是‘万里长城’,也不是‘汉字’,而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因而致力于让人以最好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无论是旧中国或新中国的文化,没有哪一个领域不在他的讲稿、报告或文著中得到反映。”([俄]齐一得著,李明滨翻译整理:《苏联的汉学研究》,见《汉学研究》,第1集,117

页。)他先后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苏俄科学院研究员和亚洲博物馆主任,1929年经鄂登堡推荐,成为科学院院士。苏联培育的第一代汉学家,无论哪一领域,几乎都是其嫡传弟子。

1925年7月,他看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法文本概要,十分高兴,致函该学门,希望再得到一个中文本,并要求按期邮购《国学季刊》和《歌谣》周刊,或交换所著汉学著作。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遂将《国学季刊》4册、《歌谣》合订本2册寄去,并提出以该所考古学会所藏器物之拓本照片与苏俄科学院出版物交换。阿列克欣然允诺,寄来了他个人的6种汉学著作以及苏俄最近的中国学出版物。(参见《研究所国学门通信》,载《北京大学日刊》,第1766号(1925年9月24日)。其个人著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命运》、《记欧洲的中国学》、《我对于北京话的声韵观察》、《中国押镇钱的图说》、《中国镇宅神符》、《和合二仙与刘海儿戏金蟾》。)1935年蒋廷黻到苏联访问新旧两京,见到各派学者,阿列克告以读杨树达所著书,极为佩仰,希望杨以著述寄赠。蒋归国后转达此意,杨树达即寄去所著各书及论文。阿列克得书后,及时复函,并回赠著作。(参见《积微居友朋书札》,69~70页,1935年11月23日阿列克致杨树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阿氏注重研究方法,而不满于以西法解中文,对杨树达的研究法“敬慕不已”。)20世纪50年代初两人再度书信交往,杨还写了《我与阿列克君之文字因缘》一文,以为纪念。(参见《积微翁回忆录》,105、108、307页。)阿氏对于西夏研究也给予帮助,他担任苏俄科学院亚洲博物馆主任期间,与鄂登堡一起将该馆所藏许多由汉藏文译出的西夏佛经及有藏文注释的西夏文书寄给在日本的聂利山,使后者的研究较前人大为进展。(参见[苏]聂斯克:《西夏语研究小史》,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4卷第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1月)。)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人士前往苏俄访问者为数不少,其中有的虽然不是专业学者,但对于中国学术问题十分关注。1926年于右任访苏,归途经过蒙古,先此他听说俄国学者在库伦附近发现古坟,即欲约北京大学考古学者入蒙实地调查,因事未果,这时经人介绍,结识蒙古图书馆馆长札木萨赖诺甫,再与发现古坟的原彼得堡大学教授柯兹洛夫(P.K.Kozlov)相识,由后者引导,前往现场参观。柯氏为史地专家,曾到中国的川藏甘新等地探险考察,著作甚多,于西域、西夏研究等影响颇大。于右任在诗集中详记其事原委经过,希望中国考古学者加以研究。此事甚至引起日本学术界的关注。(参见[日]石田干之助:《三松盦读书记(二)》,载《史学杂志》,第45编第1号(1934年1月)。于右任称之为葛塞洛瓦。)

俄国在蒙藏及中亚研究方面的优势在十月革命后继续保持,而中国学者治边疆史地者日益增多,势必重视其研究成果。1925年,蔡元培致函蒋梦麟,告以俄京各种印刷品多关于回纥、蒙古、吐火罗、突厥之研究,陈寅恪有详细目录,希望敦请加拉罕(Lev MikhailovichKarakhan)帮助,索取全体出版物。(参见《蔡元培全集》,第5卷,53~54页。)此事不知是否实现。1928年,北平图书馆又与列宁格勒苏俄科学院附属亚洲博物馆协议交换书籍,由阿列克主持,将所藏俄文关于蒙藏问题者52种复本书,与北平图书馆交换,“其目录且经阿理克教授注明最重要者凡十四种,次要者四种,余为通行本。然在我国则无一不为难得者矣”(《蒙藏文书之交换》,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2号(1928年6月)。)。俄文书刊流通范围有限,连极为关注相关研究的日本也声称难得其全,欧美亦不充足,此举无疑有助于中国的研究事业。

考古及民族调查,原为沙俄时代东方研究的重心,除重视与中亚接壤的中国西部及蒙古外,还关注东北。19世纪末即在海参崴设东方语言学校、远东研究所、博物馆、黑龙江地方研究会等,东清铁路公司也从事相关调查研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史禄国(Sergei MikhailovichShirkogoroff),研究通古斯族最力,著有《满族之社会组织》、《极东北通古斯族之移植》、《北通古斯族之社会组织》等书。史氏先在厦门大学任教,与张星烺等人相识,厦大国学院解体后,其函告张在厦门无足言学问者。张即与中山大学的罗常培联系,推崇史氏“为研究中国人种及东北民族语言专家,弟尝读其书,且与谈论,洵不愧为学者”,鉴于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设有东方语言科目,主张“此人极宜罗致,以增校光”,请罗与顾颉刚及校中执事者商议。后来史禄国被中山大学聘为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研究教授(参见《学术通讯》,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3期(1928年1月23日)。),曾参与该所的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参见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151、15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而哈尔滨博物馆的特尔马澈夫(V.Y.Tolmachev)、卢卡斯金(Rukaskin)等人则调查石器时代遗迹,考察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著有《满洲之石器时代》,对东北考古,颇多贡献。(参见《汉学发达史》,138页。)1928年,中日合作进行貔子窝发掘,北京考古学会的马衡、陈垣,北京历史博物馆的罗庸、董光忠参与其事,特尔马澈夫也前来参观。(参见东亚考古学会:《貔子窝》,见《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1册,2页,1929。)1931年波罗索夫(B.Ponosov)在吉林省宁安县调查东京城的渤海土城,获得不少瓦当、佛像等。(参见[日]驹井和爱:《支那考古学》,载《史学杂志》,第44编(1933年3月)。)

流亡北京的沙俄东方学者钢和泰除与胡适交往外,还与许多研究佛教史的学者建立联系和交谊。他在北京大学教授古印度宗教史的同时,为该校学术团体举行讲演。1920年6月,钢和泰演讲了“玄奘与近代之史学研究”,认为以《大唐西域记》为代表的古印度游记多成于中国人,是研究中亚各国古史的重要依据和近代史学新发现的引导,希望中国学者发扬前人研究学问及记载真确的精神,“表现出同样的热忱,贡献出同样的著作”(《北京大学日刊》,第637、638号(1920年6月18日、19日)。)。1930年11月,又在研究所国学门重新恢复的月讲中担任第一讲,题为“故宫咸若馆宝相楼佛像之考证”。(参见《研究所国学门通告》,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495号(1930年11月15日)。)

1922年,梁启超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演,涉及大月氏迦腻色迦王事,钢听说,即托丁文江引介会晤,自称专为“捉拿”迦腻色迦而来东方。以后两人屡次会面,钢和泰示以中译佛经与梵本对照之区别,令梁启超感到专凭译本研究学问的危险,并对钢的研究精神十分佩服,认为:“他到中国不过两年,他对于全部藏经的研究,比我们精深多了。”钢和泰编成《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还托梁启超介绍给商务印书馆出版。梁表示“很盼望他的精神能间接从这部书影响到我们学界”(梁启超:《〈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见《饮冰室专集》,第7册,84~85页。)。钢和泰与丁文江交往甚久,曾积极怂恿丁去哈佛讲学。他与号称中国两梵文专家之一的汤用彤相识(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243、518页。),与吴宓也有所交往,送稿于后者主编的《学衡》杂志,并接受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聘请担任讲师(参见《吴宓日记》,第3册,11、29、38、391、399、405、410页。)。与陈寅恪更长期密切往来,经常互相切磋梵文佛经,同为这一领域的权威。1929年北平图书馆购得西夏文书百册,经二人审查,知为河西《大藏经》之零帙。(参见余逊、容媛:《民国十八、九年国内学术界消息》,载《燕京学报》,第8期(1930年12月)。)1926年7月,他曾拜访在北京开讲经会的太虚。(参见《太虚法师年谱》,120页。)另外,任教北大的柏烈伟(S.A.Polevoy)则赠送所编《俄华词典》给周作人,并请其审阅所译《蒙古童话集》书稿。(参见《周作人日记》中册,鲁迅博物馆藏,631、654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这一时期,苏俄东方学者虽然在生活待遇方面逐渐得到改善,薪金较高,但与劳动者相比,社会地位及福利仍有很大差别。(俄国学者在沙皇时代颇受皇室优待,二月革命时,鄂登堡曾任教育部长,组织全国教职员大团体,主张革皇帝的命,但不赞成共产革命。十月革命后,学者虽不反对革命,多与共产党不合作,且财产被没收,高薪取消,失去选举权,生活窘迫,子女不能入学读书。波兰战争结束和1923年,两度改变,薪金逐渐提高,研究也得到政府资助。以后薪金更高过技术工人数倍。但在政治及子女就学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别。特别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党员学者,往往以政治优势补学术不足,甚至凌驾于人,导致与非党学者的关系紧张。)1927、1930、1934年,帕甫洛维奇、巴尔托德、鄂登堡等相继逝世,继位者为党的干部而学术水平和声望远不能与上述诸人相比,与专家学者的矛盾渐深。这对中国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来苏俄科学研究院多购五四以后中国学术文化界出版的新书,与大英博物馆相比,尤具特色,但1927年后的新书则没有添置。(参见王礼锡:《海外二笔·列宁城琐录》,见《王礼锡诗文集》,294页。)特别是1929年苏共提出东方学革命的口号,指责此前东方研究仍处于资产阶级学者的支配之下,以威胁口吻强令将科学院会员选举时落选的布哈林等党的干部重新选入,并在1930年召开的全苏东方学者大会上正式发出呼吁,要求将年轻学者从资产阶级学者的有害影响下解放出来,改变沙俄时代以古代研究为重心,借调查东方古迹为名,行殖民榨取之实的做法,重视现代政治经济研究。为了把东方研究组织变成战斗机关,改组东方学术研究协会为东方学会,宣言将向着更加具有斗争性和革命性的方向转换、跃进。

同类推荐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热门推荐
  • 天文探谜

    天文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神奇的24堂美容课

    最神奇的24堂美容课

    美容可以很有趣,变美可以很简单。2千万网友翘首以待,三大中文社区在线美容秘诀一册全收。十大美容编辑联合推荐,时尚美容最佳读本。 美丽人生,完美肌肤。不花钱的食物疗法和美容法,你还在等什么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这样领导最给力

    这样领导最给力

    本书详尽系统地阐明了领导者必须遵守的领导法则。并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事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位好领导,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让员工尽心尽力,如何帮助员工,如何为员工谋求发展,如何让员工看到你公司的希望,如何管理公司。如何使公司赢得发展……
  • 狼王梦

    狼王梦

    《狼王梦》实质上是一个梦想追寻的故事。作品以日曲卡雪山山麓为背景,讲述了为实现狼子当上狼王的梦想,母狼紫岚忍痛割爱,不惜以牺牲母爱的代价来训练狼子的成长。不幸的是,狼子们却在残酷的狼群竞争中先后死于非命。最后,为着狼王梦想的延续,为保护刚出生的狼孙,绝望中的紫岚在与老雕的搏斗中孤独地死去。《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最令人震撼的代表作,是让无数人动容的动物小说经典。而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小说更具吸引力,是因为它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虚伪的表象,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丑女戏邪君

    丑女戏邪君

    ☆★◆◇……☆★◆◇古有秋香三笑留情,今有丑女调戏邪君。邪君你竟然敢以貌取人,羞辱本姑娘,哼,看老娘怎么教训你!!她叫何娡,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绝色风华。不仅医术超群,号称医学鬼才,而且功夫不奈。一次乌龙事件,竟然玩起了穿越,其实穿越倒没什么,可是她堂堂一个绝色大美女,居然穿到了一个脸部被烧毁的丑女身上,这……这……这是不是太倒霉了点?算了,丑女也罢了,凭她的聪明才智,难道还搞不定吗?堂堂鬼医难道一个区区的烧伤能难得到她?看她不把这古代搅个天翻地覆……☆★◆◇……☆★◆◇邪肆君王,谪仙侯爷,冷酷将军,极品采花贼……围着何娡的美男倒是不少,各色皆有,可是这倒是让她颇为头疼,不由心中暗叹:这古代的美男脑壳都被驴踢了吗?大把的美女不喜欢,偏偏都来缠着她这么一个丑女干吗?无语问苍天……哼,老虎不发威,你们都当她是hellokitty?敢招惹她,就要有被她恶整的觉悟……☆★◆◇……☆★◆◇【丑女戏邪君之怀恨在心】“你就是朕的王妃?”邪肆美男斜斜躺在软榻上,讥讽的问道。“皇上这话是高兴呢?高兴呢?还是高兴呢?”轮廓完美,却偏偏在美额上有一块大大的伤痕的女子一扬头,秀眉一挑,无比张狂的反问道。“哦?你还真是……可爱!如此这般,朕就册封你为……”邪肆男子强忍住立马要吐的欲望,凤眉一挑,随即邪魅的一笑:“丑妃!”随后一转身就踏出了这华丽的宫殿,没了踪影……“哼,走?逃得了吗?”某女眼露精芒,冷冷的说道:“我记下了!”★★★【丑女戏邪君之煽风点火】明黄软床上,一名绝色佳人,青丝披散,薄唇轻起。“皇上,你可太不够意思了,上次一溜烟跑走,今天……”蛊惑人心的声音柔柔的呵着气:“皇上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补偿臣妾?”手不由自主的伸进眼前那邪肆男子胸口,纤细的手指在胸前画着圈圈,顿时引起了男子一阵颤粟。“丑妃似乎越来越大胆了!”抓住作祟的手,邪魅的凤眸一挑,冷冷的说道。“哎呦,臣妾这不是为了迎合皇上嘛?怎么,皇上不喜欢?”手挣脱男子的束缚,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你……真让朕意外!”性感的薄唇不由分说的一口吻住眼前的佳人。一抹坏笑挂在女子唇边,这就是男人,哼——“啊——你干什么?”“以牙还牙!”一脚将某个邪肆男子踹出了房门,绝色女子带着讥讽回道……★★★【丑女戏邪君之气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