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00000016

第16章 欧美汉学界与中国学者(7)

苏共对原有汉学局限性的批评,旧派学者也承认。但这种以政治压制学术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占学术界主导的旧派学者,而且否认了此前的变化。原来全苏东方学术研究协会的组织指导者帕甫洛维奇,正是亚洲和殖民地马克思主义研究及新东方学的创始人,他曾与流亡巴黎的东方革命运动参加者交谈,以事实立论,以马克思主义驾驭特殊材料,所写关于中、印等国社会历史的论文,开拓前人未及的崭新领域。从20世纪20年代起,又在莫斯科设立了一系列机构,重点研究现代东方各国,逐渐形成与列宁格勒相并立的新东方学中心。(参见《革命的东洋学——ボルシウイキ的方法の检讨》,载《东亚》,第4卷第9号;《苏联の东洋学》,载《东亚》,第9、10号;毕英贤:《苏联的“中国研究”(汉学)》,见《汉学研究》,第1集。)

高压之下,旧派学者在与中国人士的交往中,不时流露出不满情绪。于右任询问柯兹洛夫关于苏联的政治现状,柯开始答以系史地专家,不愿过问政治经济。后来于主动表示近方从莫斯科来,对苏联的建设甚为满意,政府对于协助农工,培植青年,及图书馆、博物馆、学士院建设,无不日益求进。柯氏则直言,“甚不以为然,谓苏俄之教育方针非常错误,不奖励青年伏案读书,反教以社会常识及世界革命。彼在家时,偶以历史故事询诸小学生,鲜能答者,反詈予为迂腐。其实彼等之所谓知识,不过道听途说而已。”反而是于右任认为其思想迂泥,劝说教育道:“自来专力古学者,于现代之政治经济多不耐虚心研究,因此对于世事不免隔膜。中国之学者亦然。予在中国亦古董学者之一,对于苏俄初多误会,及亲到莫斯科,始完全了然。当至莫城车站时,与一小学生接谈,彼对于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援助世界被压迫人类及弱小民族,无不洞悉,且深知吾国现在受英日法美等帝国主义之剥削,甚欲竭其全身精力,与资本主义宣战,为解放运动而牺牲。此种光明怀抱,实足证明苏联新教育之成功。”柯氏闻言辩解道:“彼之非难苏俄,并非谓其不当。现在苏维埃之建设,确有许多进步之处,较之资本主义国家之苦待工农,压迫弱小民族,实有天渊之别。不过我希望苏俄不仅如现在而已,还望其继续进步,才能达到美满之共产社会。”([日]石田干之助:《三松盦读书记(二)》,载《史学杂志》,第45编第1号。)

蒋廷黻访问列宁格勒时,科学院院士们不仅“有点穷翰林的样子”,还将被迫离开故乡,迁往莫斯科,“免不了有点不满意”。与阿列克会面之际,在蒋廷黻看来,“他很对北平表同情,我很对列宁格勒表同情”(《观列宁格勒》,见《蒋廷黻选集》,583页,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1978。“就文化上的风气看来,列宁格勒有些像中国的北平,莫斯科像上海。”王礼锡:《海外二笔·列宁城琐录》,见《王礼锡诗文集》,294页。),对于中俄学者均徘徊于新旧两京之间的境遇感到同病相怜。

于右任如果知道后来事态的发展,恐怕多少会后悔他对柯兹洛夫的批评为时过早,缺乏感同身受。苏联开始大清洗后,东方学界遭受重大劫难,东方语言研究所许多著名学者被免职、逮捕或流放,其中牺牲品之一就是西夏学和日本学研究者聂利山,该所副所长也被迫辞职。阿列克则受到点名批判,被指因反动世界观所决定,任科学院院士十年来,没有进行有学术价值的劳作,以编撰现代汉语辞书为非学术性而反对列入东方学研究计划,以不了解现代中国文学为由拒绝参加鲁迅选集的编辑,而在巴黎出版关于中国文学的著作则猛烈诽谤中国现代文学。原因是他承认中国的旧学术和文学传统,对于和民族解放运动及新文学相联系的现代中国,在他看来只是污损破坏了可爱的古代世界。要求科学院将其著作作为玷污苏联学者体面的迫切问题予以追究。(参见[日]藤枝晃:《アレケセ—エフ教授の业绩》,载《东洋学报》,第10册第1分册(1939年5月)。)他虽然侥幸挨过清洗,但这顶帽子却一直戴到身后,20世纪70年代,才由其门生齐赫文斯基(S.L.Tikhvinsky)撰文呼吁平反。(参见Gilbert Rozmaned.,Soviet Studies of PremodernChina,p.166,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4。)肃反后的苏联东方学研究,陷入异常状态,引进工厂作业法,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出产几乎全是废品。(参见[日]冈田英弘译:《ニユラス·ボツペ自叙传抄》,载《东方学》,第69辑(1985年1月)。)直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汉学研究才逐渐有所恢复,而昔日的辉煌则一去不复返。

§§§第四节 新大陆的影响

在此期间,美国的汉学研究总体成就不高,但对中国的影响却不小。这不仅指留美学生在新文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反对派的《学衡》也以留美学生为骨干,影响近代中国的整个思想与文化至深且远,后来又因战争政局的关系,羁留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学者众多,更重要的是美国汉学界在几个特殊领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相关研究。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只有金石古玩而无考古学,正式建立考古学机关及其早期活动,与美国关系匪浅。1923年,美国政府斯密苏尼恩博物院调查古迹代表毕士博(Carl Whiting Bishop)和芝加哥博物馆东方人类学部长劳佛相继来华考古探险,其间参观了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该研究室前一年已经成立,但只有从古董商人手中收购的零星材料,颇难进行考古学研究,而又无力实行探险发掘,于是组织古迹古物调查会,计划先自调查入手,待经费落实,再组织发掘团。后因同志尚少,未能积极进行。美国同行的远道而来,尤其是毕士博据说预订七八年发掘计划,劳佛则为考古名家(有人称劳佛为中国考古学最大的权威。参见[日]岩松五良:《欧米に於ける支那学の近状》,载《史学杂志》,第33编第3号(1922年3月)。),令该会感到中国古代文明有待考古发现者多,“本会当此时机,更应努力进行,以期对于世界有所贡献”(《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纪事》,载《国学季刊》,第1卷第3号(1923年7月)。)。于是广泛征求同志,以谋发展。

1922年北京大学筹设考古学研究室时,曾有意聘请欧美学者担任这一新兴学科的教授,被咨询意见的日本京都大学滨田耕作教授认为:“西洋虽有许多考古学者,但多是历史家兼的,所以言论总难得中。若请西洋人教,这一点要留意。芝加哥大学教授Laufer先生前于东方考古素有研究,著作也忠实,若能请他来,比请别人好。”(《张凤举先生与沈兼士先生书》,载《北京大学日刊》,第974号(1922年3月6日)。)1924年毕士博随同由美国汉学家组成的佛里尔艺术陈列馆(Freer Gallery of Art)学术考察团到天津,与南开大学的李济常常会面,知道李在美国学习过人类学和考古学,遂邀请其参与该团体,合作进行田野考古。李与丁文江协商,提出须与中国学术团体合作,获得的古物须留在中国等条件。这时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考古学家纷纷到中国北方从事考古活动,而中国学者困于经费,对此有心无力。李济移席清华国学研究院后,请毕士博到校与校长及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晤谈。(参见《吴宓日记》,第3册,25页。)双方合作,一切工作以清华大学名义进行,由美方负担费用。是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端。

同类推荐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热门推荐
  • 乱世仙侠

    乱世仙侠

    张山峰是川北民间一个广为流传的仙侠,《乱世仙侠》就是刻画一个以张山峰为首的仙侠集团。通过对张山峰为首仙侠集团的生动细腻,而又情节离奇曲折的描写,真是达到写人写妖写鬼写出人间苦乐辛酸,刺官刺贪刺恶刺尽官场污浊黑暗。
  •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惹上邪魅首席:缉捕小逃妻

    她是K大的校花,和第一校草的男友原本是一对幸福的情侣。他是国内三大财阀之首费氏企业的总裁,拥有国内首席钻石单身汉的美名,英俊,成熟,有数千亿的身家。为了替父赎罪,她被父亲公司的人“送”给费氏企业的总裁费宕尘做情人。为了得到那纸合同,她献出了自己,垂泪在第二天悄然离去。当他醒来,兴奋的想拿出早已买好的戒指向她求婚,然而床边已是空无一人。他胸膛燃烧着愤怒,他发誓要把这个夺走他心的女人找回!
  • 伏藏师

    伏藏师

    参悟上古卷轴《西藏镇魔图》中深藏的最大秘密。各种伏藏次第出现,身怀前世记忆的八方人物悉数登场,神秘的西藏扎什伦布寺,各路江湖人马为扎什伦布寺后尼色日山下的宝藏而蠢蠢欲动。当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已经遭到藏王松赞干布、大唐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联手封印的罗刹魔女渐渐苏醒,五国十二寺智者群贤毕集,即将突破大唐三千伏魔师的灵魂结界重现人间……浩劫、血火、杀戮、夙仇的大毁灭之前,大画师关文——真正的勇者横空出世,2012年,汇集天龙八部之力,斩影除魔——他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 空灵之殇

    空灵之殇

    莫灵抬眼望了一眼,怒气瞬间蔓延到脸上。窗外,站着一个男孩。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几乎融进了夜色里。月光洒在他银色的长发上,如同一道明媚柔和的光路。他目光直直地望着躺在床上的莫灵。莫灵看了看宿舍其他安睡如常的姐妹,然后轻身下了床,走出了宿舍……
  • 赖上总裁

    赖上总裁

    《注:此文已经加入半价书库,看完全书大约为人民币2.5元!《赖上总裁2》又名《复仇总裁》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是写父女间的爱情,伦理学家与道德学家请绕道文案:“苏菲,我们一起走,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早上可以看日出,傍晚看夕阳,晚上在海边看星星…”曾经那个对她许下山盟海誓的人,再次不顾一切地说道。她怔怔地望着他伸出来的手。半晌无神…她,可以吗?******为了心中的仇恨,她倾尽一切。可是到头来却发现,原来所谓的仇恨,竟是被自己蒙了眼。当爱遭遇恨,究竟谁会胜利呢?=================赖上总裁Ⅰ又名《总裁养父》(已完结)他承认,他很花心,最大的乐趣便是猎艳。他也承认,他的这个小女儿,的确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人。什么?她竟然说她一直爱着他?但他是她的老爸啊,怎么可以接受她呢?什么?那夜,爬上他的床的,竟然是他的这个小女儿?更可恶的是,爬上了他的床之后,她竟敢拍拍屁股走人,大方地将他送给别人,还说是为了他好?不行,他不把她抓回来,狠狠地打她的小屁屁,他这个老爸就做得太失败了!可是,谁能够告诉他,她的儿子,到底该叫他爸爸,还是叫他爷爷啊?申明:此为系列文系列之一:《赖上总裁》,幽夜罗著,代表作有《独宠丑妃》(已完结),《罪妃》(连载中)系列之二:《妹妹情人》,北雪泠著,代表作有《笑亦轻》(已完结),《王爷,算你狠》(连载中)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幽和雪的作品,喜欢此文的话,不管是上一部还是下一部,希望大家能够收藏+投票+留言,大家的支持是幽的最大动力,抱抱…幽的其他文:《独宠丑妃》(完结文)《罪妃》(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女儿情人》(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鸾殇》(已完结)《抵死不从夫》(正在连载)新现代文《禁宠》(正在连载)+++++++++幽夜罗书友群:43567933(会定期清人)幽夜罗圈子:http://m.pgsk.com/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水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网游之极品房东

    网游之极品房东

    风流倜傥的华丽哥,巧计抢到游戏头盔,进入游戏成为高攻高幸运的隐藏种族,意气风发的他却迎来九个风情各异的美女房客,一不小心进错浴室,华丽哥彻底拜服,成为美女们的贴身保镖。
  • 白公馆

    白公馆

    《白公馆》通过1931年-1939年间白公馆袍哥老大白行之家庭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真实地营造出那个年代的社会图景和市井沧桑。20世纪30年代的重庆,可谓冒险家的乐园,灯红酒绿的三不管地带崛起不少英雄好汉,袍哥帮会三教九流龙蛇混杂。于是,刀光剑影中纠缠不清的恩怨情仇,英雄美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里轮番上演,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回肠荡气、肝肠寸断的人间活剧。最终,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有的人投奔了光明,走向了延安;有的人则在亲情与大义面前凸显出了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