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9

第39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1)

一、晋唐

经典作家、作品是历史迷宫中闪亮的明珠,正是它们不断闪烁的光彩照亮了幽邃的时空隧道,使我们可以抚迹追寻。文学对梅花的表现也是如此,许多突出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代表了这方面的基本成就,提供了历史认识的方向标和里程碑。下面择其代表简要分析,并就几部重要的作品集略作介绍。

(一)六朝1鲍照《梅花落》

《梅花落》,乐府旧题,其曲约产生于魏晋时。诗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8页。鲍照(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原籍山西上党,后迁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出身寒微,曾任太学博士、秣陵令等职,最后担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也为乱军所杀。有《鲍参军集》。鲍照诗歌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贤士在当时门阀社会备遭压抑的痛苦与怨愤。诗中以杂树霜中作花、露中作实、春日呈媚之种种得时之态作反衬,对梅花的“霜华无霜质”、“零落逐寒风”深表怜悯惋惜。诗中梅花形象正是鲍照自身“才秀人微”之身世遭遇的写照。此诗虽属乐府,却为咏物,而又托物抒情,很有特色。从时间上说,古人多视此诗为专题咏梅之始。

2陆凯《赠范晔诗》

《太平御览》卷九七〇[果部·梅]引《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六朝人所著《荆州记》有晋范汪、庾仲雍、宋盛弘之、刘澄之多种,《太平御览》三处引这段记载,均未言著者。此间史载陆凯有二,一为三国吴人陆凯(198-269),字敬风,孙皓时曾为镇西大将军,领荆州牧,宝鼎元年(266)迁左丞相。另一为北魏代人陆凯(?-504),字智君,魏征西大将军陆俟(392-458)之孙,任正平太守。范晔(398-445),字蔚宗,博涉经史,善为文章,晋末为彭城王参军,刘宋时迁宣城太守,著《后汉书》。范晔是当时著名文人,与两陆凯均不同时,且三人所处均为南北分裂之时,不可能有如此跨国交往之条件,因此陆凯此事很难令人置信。或者《荆州记》所记是西晋时事,而陆凯、范晔也另有其人。明周婴《卮林》卷七“陆凯”条注意到“《御览》十九卷引《荆州记》作凯与路晔为友,寄梅赠诗,其诗作‘折花逢秦使’,所谓路晔者,史未有见”。或者《荆州记》原文本为路晔,《御览》辑抄时改为范晔。揣度《荆州记》所载,也当为荆州属地故事,而其“江南”云云,未必是今天所说长江以南,而有可能指今湖北襄宜平原南部请参阅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这里是先秦楚国的核心地区,折赠芳草的遗风颇盛,同时南朝民歌《西洲曲》有“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玉台新咏》卷五),其背景也应在这一地区。从这里去长安,北上翻过秦岭即是,路途并不十分遥远。

尽管此诗的作者与年代不明,但此诗出于六朝是大致可以肯定的,至迟盛唐人诗中已开始用此典故。此诗语言简明,篇幅虽短,却意蕴丰厚,韵味隽永。首先,此诗包含了折花相赠、寄托友情的古老遗风。其次,授受之间又相距遥远,如果以通常理解的“江南”(长江以南)与“陇头”(今陕西、甘肃一线)两地计算,真有俗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意味。更精采的是,由这日常生活的情景,生发出“赠春”的妙想,大大拓展了这一生活习俗的情韵风致。正是这些深情厚意和奇思妙想,赋予这一故事以强大的魅力,使其成了后世咏梅中表怀远之情,申音书之盼最常用的典故之一。

3何逊《咏早梅诗》

何逊(472?-519),字仲言,原籍东海郯县(今山东剡城)。南朝梁著名文人。8岁能诗,少年时代寓居郢州,举秀才,20岁左右入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天监初,入仕为奉朝请。天监六年(507)前后,任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兼记室。一度颇得梁武帝宠信,后失宠外任《梁书》卷四九《何逊传》;《南史》卷三三;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擅长诗艺,名重当时。其《咏早梅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1700页。诗当作于天监七年(508)正月,时任建安王、扬州刺史萧伟参军。诗中所称“兔园”,当指萧梁武帝所赐萧伟的芳林苑,却月观、凌风台应是苑中景观。何逊诗尚白描,很少用典。这首诗的第四联以汉武帝时陈皇后幽闭长门宫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事,意在说明多情士女对梅花的怜爱,从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动人。但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六引此诗没有这两句,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何逊集》此诗也无此联。窃以为删去此联,此诗通篇紧紧抓住梅花开放的时节特征,逐步展开,写节令、开放、花枝和意趣,主题集中,语意明白自然,更符合何逊诗的清新风格。诗中最为人们欣赏的是第三联:“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花绕枝横之明艳招展,加以却月、凌风台观名称之风雅、感觉之高爽,两相渲染烘托,给人一种鲜花烂漫、芳气袭人的气息。

何逊此诗的影响还得力于杜甫的推荐。杜甫一生服膺何逊,其《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杜甫诗歌扩大了何逊咏梅诗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误解。诗中“何逊在扬州”云云,宋人注释便“谓(何)逊作扬州法曹,廨舍有梅一株,逊吟咏其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引《老杜事实》)。维扬地志中也有了“(逊)后居洛,思梅,因请曹职。至,适梅花方盛,逊对之彷徨终日”(《方舆胜览》卷四四淮东路扬州名宦条下)一类的附会。诗题因此也有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的。然何逊时的扬州,治所驻建业(今江苏南京),在江南,隋以来始以广陵为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市,在江北。对此南宋张邦基、明杨慎、明清杜诗注本、清代扬州地志相继都有所辨诘(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杨慎《升庵诗话》卷六,《历代诗话续编》中册第757-758页;仇兆鳌《杜诗详注》补注卷下;五格、黄湘《(乾隆)江都县志》卷一六)。今程章灿《何逊〈咏早梅〉诗考论》(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一文对此考辨尤详,可以参考。由朋友的官亭咏梅,联想到何逊此诗,引为赏梅知己,为此诗平添了几分亲切,并赋予其感遇咏怀的色彩,因而对后世诗人咏梅影响颇大。“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赵蕃《梅花六首》其四,《章泉稿》卷三。何逊幕府咏梅成了广大中下层官僚文人睹梅兴情、感遇咏怀的代表,后世身份、境况相同者多引为异代同调,因而成了咏梅诗的一个常用典故。

4萧纲《梅花赋》

萧纲《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揺(一作摧)风。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吐艳四照之灵,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摽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乍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七言表柏梁之咏,三军传魏武之奇。于是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或插鬓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太空,嫌金钿之转旧。顾影丹墀,弄此娇姿。洞开春牖,四卷罗帏。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萧纲《梅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曾任荆州、江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为太子,太清三年(549)被乱臣侯景立为傀儡皇帝,次年改元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萧纲政治上无所作为,但为人宽厚,聪明博学,擅长文学,现存较多绮靡言情的宫体诗,但也有不少语意清新的写景状物之作。萧纲《梅花赋》为现存最早的《梅花赋》,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似非完篇。赋依次铺写梅花的节令特征、开放过程和人们的喜爱情形,尤其是宫闺佳丽们的怜爱与感伤,层次分明,铺写也不复杂,与同期宫体咏梅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梅花特早,偏能识春”,“发金”“披银”,“叶嫩出”,“枝抽心”,“香随风而远度”,写梅之形似具体而切实,代表了当时人们观赏梅花较为全面的视角。而“开华而傍,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而结采,拂网户而低枝”云云,反映了当时帝王囿苑依山临水、阶前窗下种植梅花的景象,重闺佳丽折花插鬓、花枝相赠、比花自怜的情形则透露了宫庭的某些赏花风习。至于“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虽然不无文人的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当时梅花时节气温较今天暖和的信息。

5苏子卿《梅花落》

苏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601页。苏子卿,陈朝诗人,生平不详。诗属乐府旧题,前半咏梅,后半用窦滔妻苏蕙回文诗的故事表达惜春相思之意。诗的三、四两句,写梅花洁白如雪,而其幽香时袭又给人意外的惊喜,可以说抓准了梅花形象的两个特征。而梅与雪的比较角度,对后世咏梅诗的构思多有启发,如宋人王安石“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韩驹“那知是花处,但觉暗香来”,均是“袭子卿之诗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6江总《咏幽涧梅》

江总《咏幽涧梅》:“石上盘根冷,雪里作花难。自开还自落,何处有人看。”江总(519-594),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梁时官太子舍人,陈时任太子詹事,与陈叔宝亲近,叔宝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要职,隋时依然贵显。江总有乐府《梅花落》三首,其中七言一首写道:“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574页。铺写京城建康花期纵游的情形生动具体,值得注意。此诗出于宋晁说之《圆机再以梅绝句为谢复作二绝》“江令伤心幽涧梅”句自注《全宋诗》卷一二一一。,不见于明人张溥所辑《江令君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失收。此诗描写幽涧孤梅,取材、立意与同时宫体咏梅多宫苑景物、闺阁情态不同,意境幽凄清峭,风格也朴素清爽,放在整个六朝咏梅诗中别具一格。江总为陈后主“狎客”,诗风绮艳,但晚年诗风转为清切,此诗或为暮年作品。(二)唐五代

1王适《江滨梅》

诗曰:“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全唐诗》卷九四。王适,幽州(今北京市)人,武则天时应选出仕,官至雍州(治今陕西西安)刺史。此诗写汉水之滨开放的梅树,疑为汉江女神。《韩诗外传》:“郑交甫过汉皋,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遇,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与交甫。”《太平御览》卷六二。后世称为江妃。以此形容汉滨梅花,极其生动贴切。

2宋璟《梅花赋》

同类推荐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热门推荐
  • 火爆王爷下堂妃:替嫁小丫鬟

    火爆王爷下堂妃:替嫁小丫鬟

    “王八爷,你……给我滚!”火爆王爷步步紧逼,她险些丢了命。他是八王爷,不是王八爷!这死女人!“女人,装什么清高,竟然敢替嫁进我王府,不就是为了引本王的吗?”他残忍的笑容凝固在唇角,看着她满身的青痕……自此那一刻,她决定要报复他。传言这王爷杀人不眨眼,怪不得将军府的小姐誓死不嫁,却让她从将军府替嫁过来了,果然是杯具呀!
  •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她是相府嫡出的大小姐,却因为出生克死了母亲,从此不被父亲待见,丢弃在一处寺庙里自生自灭。十年之后被想起,原来是因为皇帝选妃,而她的嫡妹看上了温文儒雅的王爷,所以让她代替她入宫而已,说白了,是一颗没用的棋子!不过,她倒要看看谁有能力握得住她这颗棋子!在相府,父亲仇恨,继母口蜜腹剑,嫡妹美貌蛇蝎,她一个不受宠的嫡女,比一个丫鬟都不如,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她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生母死因成谜,为了查出真相,她不惜一切,最后却翻出惊天阴谋,当年的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主导?身处漩涡中心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皇宫高墙之内,处处危机,她心思玲珑,游刃有余,淡然的看尽世间一切,外表温和内心却冷漠如冰,在她确定好想要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拉住了她的脚步?那个帝王,传闻他残暴、冷血,杀人不眨眼,而且手段残忍,可是她看见的是他高傲、尊贵、睿智,是他霸道却温柔,是他心中最深的伤痛,坚硬的心何时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再也无法愈合。帝王之爱,毒如罂粟,何时......她也开始沉迷......情景一“小姐,你说该让小白去呢,还是让小花去?”一个清秀的丫头一手拿着一条白蛇,一手握着一条花蛇,一脸天真无邪的问道。旁边的女子头也不抬的道:“随意!”“昨天看见二小姐有一件梅花的红色肚兜,小白很喜欢的说,但是二小姐上次从大夫人那里拿回来的毒药,小花也很喜欢呢!”小丫头说完一脸苦思。“那就两个都去呗!”“小姐英明,我明白了!”小丫头跳着离开了,当然少不了那两条蛇,于是......某天,二小姐在穿肚兜的时候,摸到了一个滑滑的凉凉的东西......情景二兵临城下,她被绑在高台之上,漠然的看着千军万马,不悲不喜,仿佛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然,那个高傲的帝王,却为她孤身前来,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冲到她的身边,用染血的手覆上她的容颜,告诉她一声:“有朕在!”那一瞬间,她笑了!笑得万物失色!在血腥的战场中拥抱她的帝王,纵然前面是地狱,她也绝不后悔,因为,他给了她最真的诺言!这是千玫很认真的想要写的一本皇后文,有笑、有泪、有宠、有爱,写一个女子在乱世之中一步步走上最高的位置,写一个帝王抛弃一切只为心中挚爱,或许只是相濡以沫恬淡的爱情,也可以是生死与共的大爱,不管如何,请与千玫一起期待,或许,这就是你的菜!
  • 请允许我一个人仰望

    请允许我一个人仰望

    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人因为一次班级活动而相互认识。从那时,梅小清便开始了对任远漫长的暗恋,但始终未曾开口。她为他整理抽屉,他生病时给他送药,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关心着他。最后,任远以高考状元身份进入一流大学,而梅小清只考上了本市的三流大学,两人渐行渐远……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全面阐释,深度分析,做了有观点、有价值的评述。从狼性坚韧、狼性无畏、狼性多变、狼性准则、狼性心态、狼性追求、狼性忍耐、狼性狂野、狼性残暴、狼性纪律、狼性智慧、狼性团队、狼性沟通、狼性好奇、狼性专注15个角度,有深度有力度地展示了狼道智慧。
  • 女配很纯洁

    女配很纯洁

    夏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本男主仙侠文里,还是一本【正在更新】的男主仙侠文。而夏悦附身的角色,则是一名专门和主角作对的炮灰,重点是——她还是个女性!每当属于她的剧情发生的时候,她都会身不由己的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无法反抗,吃尽了苦头。为改变自己的炮灰际遇,华丽的逆袭之路由此开始了!
  • 女配不狠难翻身

    女配不狠难翻身

    苏琬在人生得意风头正劲的时候,很悲剧的摔了一跤,后果是她穿越到了自己新出演的后宫戏中!还是那个悲剧的一号炮灰!但是天生女王的苏琬怎么会轻易认输?作为影后,她卖的了萌,演的了戏,关键是她还有作弊利器随身空间,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她要在这后宫之中大杀四方,扭转局势。到最后,看谁笑傲天下!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恋人两千岁

    恋人两千岁

    谁都没有想到,喜欢捡东西回家的太菲会捡回一只脾气超级差的霸道“木乃伊”!更加悲剧的是,这个有着完美容貌和黄金比例身材,自称是两千多年前的法老王的男生竟然对她下了可怕的“诅咒”,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她就有可能变成比鼻涕虫还可怕的生物!而他的“宰相”和“将军”,一个苍白得像吸血鬼的美少年,一个笑容非常甜美的正太也先后找上了门,要求她照顾好他们的“王”!超可爱少女唐太菲与传说中的“木乃伊”王子的爆笑生活拉开序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