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38

第38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上):观念与方式(7)

作为艺术符号的典故,是历史上一个个具有哲理或情感内蕴的故事以及魅力无穷的文学创作的凝聚形态。它以原创的魅力吸引人们反复地使用、加工和转述,而在这前赴后继的使用、转述过程中,它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表达意义,同时又融摄新的感觉和意趣,因此它是意蕴丰厚、很有艺术表现力的特殊符号。典故的形成,是一个个文化语符的积淀过程。任何文学主题的历史发展,都同时包含着一系列富有主题特色的艺术语符的历史积淀。咏梅文学也不例外。随着审美活动的兴起,尤其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一些与梅有关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历史记载被引为咏梅的共同“话语”、集体记忆,梅花审美活动、咏梅创作也不断涌现一些创意非凡的成功范例,一些原本外在的美妙意象、构思和说法也不时被借鉴、吸附到梅花审美思维中,作为咏梅的材料,逐步凝结为梅花审美创造的常用语符。这些意象不断发展,意义不断增衍,典故语符不断抟合积聚,心理记忆趋于深厚,最终形成一个语符的“丛林”、意象的恢恢大网。

从纵向上看,这些语符的产生、“丛林”的成长,体现了梅花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每一典故内部在其反复的使用和转述中,其意义和功能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凝淀与吸附、变异与衍生,以微观的演变体现着整体积淀的有机进程。从横向上看,这种语符的“丛林”是全民族梅花审美文化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话语”,是梅花审美认识的场阈和“年轮”,包含着以往审美认识的基本成就,凝结着梅花审美的一些基本感觉、印象、趣味和理念。因此,对这种语符“丛林”的认识和把握,无论是对发展过程的历史把握,还是对梅花审美意识体系的逻辑透视,都是具体有益而饶有趣味的。笔者曾择其中主要的逐一进行过考索与论析《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51-421页。,此处为节省篇幅,论述从简,只标名目,略附出处,新增者亦然。

1盐梅和羹:《尚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曲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2召南摽梅:《诗·召南·摽有梅》。

3炎帝之经:《神农本草经》:“梅实,味咸平,生川谷。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

4禹庙梅梁: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九七○:“《风俗通》曰:夏禹庙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白孔六贴》卷一○:“《吴越春秋》曰:夏禹庙以梅木为梁。”

5柏梁之咏: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六:“汉孝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马曰:‘郡国士马羽林才。’丞相曰:‘总领天下诚难治。’……太官令曰:‘枇杷橘栗桃李梅。’上林令曰:‘走狗逐兔张罘罳。’”

6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7羌笛梅落: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一:“《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已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三曰《出关》,四曰《入关》,五曰《出塞》,六曰《入塞》,七曰《折杨柳》,八曰《黄覃子》,九曰《赤之扬》,十曰《望行人》。后又有《关山月》、《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骢马》、《雨雪》、《刘生》八曲,合十八曲。”卷二四:“《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8雕梁画梅:南朝陈沈炯《太极殿铭》:“晋朝缮造,文杏有阙。梅梁瑞至,画以标花。”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一:“晋谢安作新宫,造太极殿欠一梁,忽有梅木流至石头城下,因取为梁。殿成,乃画梅花于其上,以表嘉瑞。”

9驿寄梅花:《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奉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0庾岭南枝:唐白居易等《白孔六帖》卷九九:“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11宫额梅妆:唐白居易《白孔六帖》卷四:“梅花妆,武帝寿阳公主人日梅花落额上,成五色,后人效为梅花妆。”

12何逊咏梅、却月凌风、枝横却月:南朝宋何逊《咏早梅诗》:“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13东阁官梅、扬州法曹: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六:“老杜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按逊传无扬州事,而逊集亦无扬州梅花诗,但有《早梅诗》……杜公前诗乃逢早梅而作诗,故用何逊事,又意却月、凌风皆扬州台观名尔。近时有妄人假东坡名作《老杜事实》一编,无一事有据。至谓逊作扬州法曹,廨舍有梅一株,逊吟咏其下,岂不误学者。”

14广平赋梅、铁心石肠:唐宋璟有《梅花赋》。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媚婉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15玉堂金屋:唐蒋维翰《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宋赵必《南山赏梅分韵得观字》:“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闲。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16巡檐索笑、冷蕊疏枝: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17玉川相思:唐卢仝《有所思》:“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8昭君汉妆:唐王建《塞上梅》:“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流水东西流。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姜夔《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宋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

19梅妃素妆:唐曹邺《梅妃传》。

20前村深雪、深雪一枝:唐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1梅聘海棠:后唐冯贽《云仙散录》载《金城记》:“黎举常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及以芥嫁笋,但恨时不同耳。’然牡丹、酴醿、杨梅、枇杷尽为挚友。”

22沂公早梅:宋王曾《早梅》绝句:“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王沂公曾布衣时,以所业贽吕文穆公蒙正,卷有早梅句云:‘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文穆曰:‘此生次第已安排作状元、宰相矣。’后皆尽然。”

23梅妻鹤子:《宋史·隐逸传》:“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内。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刘克庄《梅花十绝·九叠》:“和靖终身欠孟光,只留一鹤伴山房。”董嗣杲《和靖先生墓》:“有鹤有童家事足,无妻无子世缘空。”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中无名氏诗:“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处士无家,妻梅而子鹤。”清吴之振《宋诗钞》卷一三《和靖诗钞序》:“逋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

24暗香疏影、疏影横斜: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5雪后园林、水边篱落、竹篱茅舍:宋林逋《梅花三首》其一:“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谢逸《梅六首》其二:“城中桃李休相笑,林下清风汝未知。本是前村深处物,竹篱茅舍却相宜。”刘学箕《梅说》:“梅贵清瘦,不贵敷腴。雪后园林,水边篱落,似全其真,若处之名园上苑,对之急管繁弦,是四皓之去商山,夷齐之入瑶室矣。”

26认桃辨杏、青枝绿叶:宋石延年《红梅》:“梅好唯伤白,今红是绝奇。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烘笑从人赠,酡颜任笛吹。未应娇意急,发赤怒春迟。”

27不知梅格:宋苏轼《红梅》:“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28北人不识: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梅杏第三十六”:“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核有细文;杏实大而甜,核无文采。白梅任调食及齑,杏则不能任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失之远矣。”宋蔡絛《西清诗话》卷下:“红梅清艳两绝,昔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始移植西冈第中,特珍赏之。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公尝与客饮花下,赋诗曰:‘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耶。’公笑曰:‘顾伧父安得不然。’一坐绝倒。”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29竹外一枝、江头千树:宋苏轼《和秦太虚梅花》:“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30罗浮梅村、月落参横:唐柳宗元《龙城录》卷上《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宋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再用前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31玉妃谪堕:苏轼《花落复次前韵》:“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

32攀条嚼蕊:苏轼《浣溪沙》:“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李纲《初见梅花三绝句奉呈王丰甫待制》:“每将香剂学江梅,及嗅梅花始觉非。月夜故园浮动处,攀条嚼蕊几时归。”

33梅花三弄:宋曾觌《水龙吟》:“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念奴娇》:“阑干星汉,落梅三弄初阕。”元黄庚《闻角》:“谯角吚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梅花三弄月将晩,榆塞一声霜满天。”明朱权《臞仙神奇秘谱》卷中:“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臞仙按,《琴传》曰:是曲也,昔桓伊与王子猷闻其名而未识,一日遇诸途,倾盖下车共论,子猷曰‘闻君善于笛’,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34梅花清友: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张敏叔尝以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菊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为幽客,莲为净客,酴醿为雅客,桂为仙客,蔷薇为野客,茉莉为远客,芍药为近客,各赋一诗,吴中至今传播。”张景修,字敏叔,常州人,治平四年进士,曾知饶州浮梁县、梓州、寿州,终祠部郎中,年七十余,有《张祠部集》,已佚。《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七:“花中十友:曾端伯十友《调笑令》云,取友于十花。芳友者,兰也。清友者,梅也。奇友者,蜡梅也。殊友者,瑞香也。净友者,莲也。禅友者,薝蔔也。佳友者,菊也。仙友者,岩桂也。名友者,海棠也。韵友者,荼也。仍有玉友来奉佳宾,谓酒也。”曾慥《调笑·清友梅》:“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

35花光写影:元吴太素《松斋梅谱》卷一:“墨梅自华光始,华光者乃故宋哲宗时人也,尝住持湖南潭州(按:当作衡州)华光寺,人以华光而称之也。爱梅,静居丈室,植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于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值月夜见疏影横窗,疏淡可爱,遂以笔戏摹其状,视之殊有月夜之思,由是得其三昧,名播于世。”卷三:“花光写梅,但画其影。”

36梅花纸帐:宋朱敦儒《鹧鸪天》:“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陈达叟《本心斋素食谱》序:“本心翁斋居宴坐,玩先天易,对博山炉,纸帐梅花,石鼎茶叶,自奉泊如也。”

37逃禅村梅: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六《跋扬补之月赋》:“逃禅老人,出处清峭,当与魏林同传。思陵爱其所作宫梅,将召见之,一夕遁去,此真方外士。”虞集《道园遗稿》卷五《题赠叶梅野序》:“近代扬补之作梅,自负清瘦,有持入德寿宫者,内中颇不便于逸兴,谓曰村梅。补之因自题曰奉敕村梅。”

38岁寒三友: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八《梅花文》:“周申父之翰,寒夜拥垆火,见瓶内所插折枝梅花,冰冻而枯,因取投火中,戏作下火文云:‘……春魁占百花头上,岁寒居三友图中。’”张元干《岁寒三友图》:“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

39江路野梅: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丁野堂,名未详,住庐山清虚观,善画梅竹。理宗因召见,问曰:‘卿所画者,恐非宫梅。’对曰:‘臣所见者,江路野梅耳。’遂号野堂。”

40梅边吹笛、旧时月色: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41傍梅读易:宋魏了翁《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诗:“远钟入枕报新晴,衾铁衣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42梅开认年:宋刘克庄《梅开五言一首》:“陶翁书甲子,楚客纪庚寅。村叟无台历,梅开认小春。”明王稚登《湖上梅花歌》:“虎山桥外水如烟,雨暗湖昏不系船。此地人家无玉历,梅花开日是新年。”

43梅占五福:《永乐大典》卷二八一○郭昂诗:“不知造物从何理,占得人间五福先。”

44铁脚嚼梅:杜巽才《霞外杂俎》卷首明敖英《〈霞外杂俎〉序》:“嘉靖丁酉秋,予有蜀台之役,一日泊舟空舲滩上,以候风色……小憩石上,以观泉流。俄有一翁曳杖而来……遂与翁别,翁袖中探此书授予,且告曰:此铁脚道人所纂也。”敖英《〈霞外杂俎〉后语》:“予得此书,尝物色所谓铁脚道人者,有楚客言,二十年前曾见道人于荆南,虬髯玉貌,倜傥不羁人也。尝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又爱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或问咽此何为,道人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其后去采药衡岳,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乃仰天大叫,曰:云海荡吾心胸。居无何,飘然而去,莫知所之。或曰道人姓杜氏,名巽才,魏人。”此事经明何镗《古今游名山记》、王思义《香雪林集》等书转载,广为传布。

45四德四贵:清宫梦仁《读书纪数略》卷五四:“梅四德四贵:初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46梅兰竹菊:梅兰竹菊相提并美,称四君子,主要用指绘画,成熟较晚,明确出现于明代后期。陈继儒《题〈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夫三春舒丽,百卉竞芳,大都非妖艳则浓华,为俗眼睁睁,而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以故诸水墨家亦注注求工此四种,不极其肖不止。”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热门推荐
  • 不做宠妾

    不做宠妾

    他,是身份高贵,冷酷风流的王爷。而她,他与她,云泥之别可他却宠她爱她,视她为宝。她说,她不做宠妾,她要自由。他愤怒,他说他不许,偷了心便离开,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渔家有女初长成系列渔女完结了,椰子新书【和尼姑相关,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呀!一个穿越异世捣蛋却立誓成为强人的丫头,她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呢?】闹翻三界,她是一代女皇?女帝?女魔?她究竟是什么?一切都将拉开莫辛鱼逃婚离家,却遇上七级地震,香消玉殒,灵魂穿越到十四岁女孩身上,以渔家女莫辛鱼的身份重生异世。初来乍到,却见二伯母和人‘赤诚相对’,原主被吓死,莫辛鱼好生无辜。鱼家村这一天正是祭祀水神的日子,不料狂风大作,乌云盖天,以打渔为生的鱼家村顿时陷入恐慌。爱人的‘背叛’是真是假?故事的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师傅究竟是谁?渔女要翻身,她要做异世女强人异世渔女,切看她如何化险为夷,找到真爱...
  •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倾城丑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倾城丑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日十更】【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出了名的丑女人,整个东临谁人不知,偏偏她又喜爱美男,喜欢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看到一个就想拉回家去。搞得整个东临城里人人自危,男男们都不敢出门,万非得已时,出门都会扮成女装。他是大中朝的大皇子,平时作风严谨,不苟言笑,处理事务雷厉风行,却又是个生性洒脱不驹的家伙,向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不愿受任何人,任何事的牵绊。当生性淡漠且洒脱不驹的他与花痴到没底的她相遇,又该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敬请观注《倾城丑王妃》为您一一道来。
  •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结合女性实际情况,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黛清醉红楼

    黛清醉红楼

    林黛玉:是的,我爱上了他,不管他是现在的太子还是未来的帝皇,都不能改变我的意志。我今生只他一人,他一世只我一个。龙子清:玉儿,今生有你相随,我心足矣。万里江山三千佳丽,都抵不过你一笑倾城。得之,我幸;不得,永不放手。冷云天:你今天是来陪他一起死的吗?他可以让你当皇后,我也可以封你为后,我不介意的。贾宝玉:你们不是为了我吗,为了我一次次害林妹妹,那么我便毁了这一切,让你们永远都达不到目的。水溶:难道我一直都错了吗,一个女子也可以自己选择吗?我会不会明白的太晚了?推荐西兰新文:嫡女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狂宠邪女

    重生—-狂宠邪女

    他们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枪口直指向他,她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冰寒,“为什么背叛?”他笑了,从未有过的洒脱洋溢在如神祗般俊美的脸上,眼睑微垂,半长黑发随风飘扬着,就像他的心,释放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自由。“Angel,不是背叛,我只是突然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逃而已。”被称作Angel的女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心却狂涌着绝望般的战栗。他明明知道背叛的下场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