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0

第40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2)

宋璟《梅花赋》并序:“垂拱三年,余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随从父之东川,授馆官舍,时病连月,顾瞻圮墙,有梅一本,敷于榛莽中,喟然叹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高斋寥阒,岁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风悄悄而龙吟。坐穷檐以无朋,命一觞而孤斟。步前除以踯躅,倚藜杖于墙阴。蔚有寒梅,谁其封植?未绿叶而先葩,发青枝于宿枿。抉秀敷荣,冰玉一色。胡杂遝于众草,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若夫琼英缀雪,绛萼著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清香潜袭,疏蕊暗臭,又如窃香,是谓韩寿。冻雨晚湿,夙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疑。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烟晦晨昏,阴霾昼,又如通德,掩袖拥髻。狂飙卷沙,飘素摧柔,又如绿珠,轻身坠楼。半含半开,非默非言,温伯雪子,目击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顺(原作慎,误)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灵均,或欹傲若曼倩。或妩媚如文君,或轻盈若飞燕。口吻雌黄,拟议难遍。彼其艺兰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缉之以芙蓉,赠之以芍药。玩小山之丛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物出于地产之奇,名著于风人之托。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或朝华而速谢,或夕秀而遄衰。曷若兹卉,岁寒特妍,冰凝霜冱,擅美专权,相彼百花,谁敢争先!莺语方涩,蜂房未喧,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至若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江仆射之孤灯向壁(原作寂,据《渊鉴类函》改),不怨凄迷;陶彭泽之三径投(原作长,据《渊鉴类函》改)闲,曾无愔结。谅不移于本性,方可俪乎君子之节。聊染翰以寄怀,用垂示于来哲。从父见而勖之曰:万木僵仆,梅英再吐,玉立冰姿,不易厥素。子善体物,永保贞固。”《全唐文》卷二○七。宋璟(663-737),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调露元年(679)进士,武则天时为御史中丞,睿宗时任宰相,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玄宗时复任宰相,开元八年(720)罢相。封广平郡公,卒谥文贞。与姚崇先后执政,并称开元贤相,然姚崇善于应变,宋璟刚正不阿,危言谠论,人品为世推重。其文集宋以来失传,《梅花赋》便无从得睹,宋人编《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均不载。有关其真实面貌,只唐人著述中零星涉及。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七时,或读《易》旷时不精,公迟而览之,自亥至寅,精义必究。明年进士高第,补上党尉,转王屋主簿。相国苏味道为侍御史出使,精择判官,奏公为介。公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以激时,苏深赏叹之,曰真王佐才也。”铭辞中又称:“《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公嗟称,才必佐王。”《全唐文》卷三四三。这条材料很重要,由此可见宋璟未及冠而中第,而今本《梅花赋》序“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云云,显然有假。当时宋璟有两篇作品,一诗一赋。诗美长松,托物自喻;赋讥梅艳,借以讽时。是非美刺,正反陈志,表现出初仕求进、期有作为的奋发姿态。而今本赋中梅花是颂美的对象,作者托梅自喻身世怀抱,这全然违反了宋赋本旨。而赋中“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甘遁岩穴”云云,更是一派避世独善之意,纯然孤山咏梅以来的声吻,与宋璟此时初仕进取之身份、心志大相径庭。另晚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云:“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皮日休《桃花赋》,《全唐文》卷七九六。今本《梅花赋》虽然也多引佳丽比拟,但立意高超,风格清雅,实非“南朝徐庾体”之粉泽“富艳”可比。因此无论内容还是艺术上,今本广平《梅花赋》与唐人记载都有很大出入。而据唐人文献所透露的信息,如主题否定梅花,风格似南朝“徐庾”等,放在宋璟所处的初唐——当时人们视梅花仍在一般春花时艳,而文坛风气也以南朝绮艳之风影响为主,反较吻合。另外赋中一些段落明显点窜宋李纲《梅花赋》、唐陆龟蒙《采药赋》语句。

虽然两宋三百年间人们都认为宋璟《梅花赋》无传,今传本绝对赝作,但宋璟以一代开元直臣名相赋梅却构成了咏梅史上耀眼的事实,尤其是皮日休关于宋公“铁肠石心”不当赋辞“婉媚”的疑议,更是引发了一个不绝的话题。开始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般的典故,用以代表因梅感春、对景能赋的诗人雅兴,作为“无情未必真豪杰”,刚肠也能作绮语的典型例证,如廖明略取广平赋梅事为贵溪尉舍梅花命名“能赋堂”韩元吉《绝尘轩》,《南涧甲乙稿》卷一六。,秦观《和黄法曹建溪梅花》“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扫”《全宋诗》卷一○五五。,都是此意。到南北宋之交,随着人们对梅花的推重,尤其是对梅花傲然岁寒之精神气节美的感知赏识,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议论:宋公媚辞赋梅与其性格不是相左,恰恰相反,只有宋公那样的铁心石肠、刚姿劲质才配咏梅,才得梅花精理神髓。据《韵语阳秋》卷一六记载,南北宋之交的叶梦得曾“效楚人橘颂体作《梅颂》一篇,以谓梅于穷冬凝严之中,犯霜雪而不慑,毅然与松柏并配,非桃李所可比肩,不有铁肠石心,安能穷其至”《历代诗话》下册第616页。。当时持同样见解的还有王铚,其《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注写道:“皮日休曰宋广平铁心石肠,乃作梅赋,有徐庾风格。予谓梅花高绝,非广平一等人物,不足以赋咏。”王铚《雪溪集》卷二。文风与人格的矛盾被置之不理,从中发现了人品与梅花的统一。

经过这番旧事别解、故题新说,广平赋梅成了咏梅的重要事象,其意义就不只是一般的文士风雅,而是君子人格的比德象征,其作用在于揭示梅花坚贞刚毅的品格。“萧萧官舍自寒芳,清梦何从至玉堂。唱彻凉州太催逼,何如铁石广平肠。”李曾伯《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其二,《可斋杂稿》卷二七。“广平铁石心犹在,宁有诗情似玉台。”虞俦《次韵古梅》,《尊白堂集》卷三。与六朝及初盛唐诗人的睹梅惊时、感伤绮怨不同,宋璟的刚毅秉赋和名臣风范与梅花精神品格最为契合。落实在表现方式上,人们多以广平之“刚态毅状”来比拟梅花,用“铁心石肠”之语来描况和赞誉梅花:“广平心肠铁石,姑射肌肤冰雪。”许及之《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为韵六言七首》其二,《涉斋集》卷一八。“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从来魏征真妩媚,要是广平终铁石。月香水影儿女语,千古诗肠描不得。”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安晚堂集》卷八。“素心甘淡泊,秉节性贞固……孤根倚绝望,清光更回互。生平铁石肠,不受纤尘污。念结岁寒盟,相依共迟暮。”郑会《梅雪堂》,《全宋诗》卷二九五九。“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曹彦约《见梅有感》,《昌谷集》卷二。“梅之为物,天清月明,风度凝远,如宋广平在开元相太平。”陈著《跋弟梅轴》,《本堂集》卷四四。在这样的人格比拟中,尤其是“铁心石肠”的措语中,梅花的刚毅品格尤其是坚贞不屈的气节情操得到最为醒目的揭示。同样,也正是这些对宋璟人格深契梅格的审美理解,为宋元之际《梅花赋》的赝制提供了“贞心不改”、“君子之节”等立意的基础。

据方回、鲜于枢等人记载,今本《梅花赋》得之于宋东京旧国子监详见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80-388页。,具体时间大约在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陈栎《题春先亭》:“闻有此文莫能得,仅见皮子加褒称。近世李君使交州,得诸尘壁轻连城。”陈栎《定宇集》卷一六。这里说的使者李君,是李思衍,谢枋得的学生,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礼部侍郎出使安南(今越南),二十六年秋返国黎《安南志略》卷二、三。,途经开封,或因此得之。

《梅花赋》先正面描写所见深山高斋丛棘中孤梅一株凌寒独放的情形,寄托人生不遇的处境与感受。接着以娥皇女英、藐姑神人、通德、绿珠、卓文君、赵飞燕,何晏、韩寿、温伯雪子、东郭顺子、屈原、东方朔等历史和传说中的佳人与名士对梅花进行多方面的比拟形容,最后则抉发梅花早春独步、凌越百花的本性和甘处幽寂、自保贞固的品格以自勉自励。通篇打着失意之士孤芳自赏的烙印,无论立意还是描写,都显系林逋孤山咏梅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南宋中期梅花欣赏中流行的观念、立场和方式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作者应是宋元、金元之交的人士。

3张九龄《庭梅咏》

张九龄《庭梅咏》:“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朔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张九龄《曲江集》卷五。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庶族,少年聪敏,十年间连登三第。受玄宗信赖,任洪州都督、尚书工部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张九龄为相贤明正直,敢于谏诤,二十九年罢相,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张九龄之罢相是盛唐治乱转折的分水岭。张九龄的作品中多次写到梅花,把梅花称为“南国树”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全唐诗》卷四八。。这首诗是专题咏梅,但在梅花“形似”方面着笔不多,而是对其孤芳自危、风欺雪妒、飘荡无依之处境深怀怜悯。张九龄晚年的《感遇》、《杂诗》等组诗多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贤能遭嫉、忠正见谤的感怀忧思,其中如《感遇》其一、其七以兰桂、丹橘隐喻自己洁身自好、怀才不遇的现实遭际。同样,这首咏梅诗也应属此类托物言志之作,诗中梅花的芳馨孤危也正是张九龄人格、遭遇的写照。

4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诗曰:“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全唐诗》卷二二六。诗题中所说的裴迪,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时杜甫居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时间在肃宗上元元年(760)或二年初,裴迪寄了一首《东亭送客逢早梅》诗与杜甫,杜作此诗为答。诗首联以何逊东阁(扬州刺史萧伟幕府)咏梅的故事来赞美裴迪的寄诗,颔联承友人来诗意,表达对友人挂念自己的感激。裴迪来诗中也许有叹息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诗人在颈联对此反为安慰,梅花正如何逊所说是“惊时”之物,“你不要对此介意,不然我也会与你一样惹起无限乡愁”。诗人最后说,“我家门前浣花溪上也有一株,那争春竞放的形象使人倍感岁月无情,催人青丝转白头”。

该诗通篇以早梅伤情立意,前半就着一个“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半围绕一个“愁”字抒写自己的情怀。正如清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此纯乎写情”《清诗话》下册第551页。,此诗表达重点在抒情,不在咏物。诗歌感情诚挚,语言浅白,始终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一般,感人肺腑。明人王世贞推此诗为“古今咏梅第一”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意在推重唐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南朝以来的咏梅诗赋以刻缕“形似”为主,其中言情之作不多,主题多承乐府《梅花落》边塞苦辛相思之意,而且也多出于思妇闺怨、宫怨情态,齐梁宫体咏梅尤其如此。何逊咏梅也染闺怨色彩。鲍照、张九龄等诗作亦具托物寓怀之色彩,但只就花色比兴而已。唐代以来,诗人多着意梅花的时序特色,借以抒写宦游流落之情,如张说《幽州新城作》、卢僎《十月梅花书赠》,杜甫站在盛唐诗歌艺术发展的制高点,远承陆凯折梅寄远之意,超越传统宫体闺怨情调,直抒自我睹梅感春怀友思乡之情,实现了咏梅抒情的新境界,在咏梅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5戎昱《早梅》

诗曰:“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文苑英华》卷三二二。关于此诗作者,明清文献一作张谓,但宋人多作戎昱。戎昱(744-801),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早年为节度幕僚,后官江南辰州(今湖南沅陵)、虔州(治今江西于都)刺史。戎昱长于七绝,风格清新明畅,此诗亦然,写早溪畔梅树花光洁白如玉,又疑为冬雪未销,渲染出早春溪畔梅花特有的明丽风景。

6柳宗元《赵师雄醉憩梅花下》

柳宗元《龙城录》卷上有《赵师雄醉憩梅花下》一则:“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女子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对:一本作未销)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柳宗元《龙城录》卷上,《五百家注柳先生集》本。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人。出身世宦之家,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科,任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积极投身“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州(今属广西)刺史,47岁卒于柳州。《龙城录》是一部志怪杂事集,今分两卷。龙城,隋朝县名,唐初升龙州,后改名柳州。顾名思义,《龙城录》当成于柳宗元晚年贬官柳州时。但此书不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等书目著录,南宋中尤袤《遂初堂书目》小说类始有其目,也未明撰者和卷数。宋人多认为此书既不见《唐书》记载,且内容虚诞,文笔衰弱,不似柳宗元所为,而是南北宋之交王铚等人的假托之作。后世学者也多持此说,当今学者歧见纷纭,一派认为不能轻易否定柳宗元的作者身份,另一派则根据《龙城录》所载之事多与唐史不合,且不乏柳宗元身后发生者,断言其决非唐人所作程毅中《唐代小说琐记》,中华书局《文史》(第二十六辑)第281-291页;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第493-507页;《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第15页;陶敏《柳宗元〈龙城录〉真伪新考》,《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薛洪《〈龙城录〉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尽管作者是否柳宗元一时未可遽断,但该书之始为世所知却是南北宋之交的事。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这段赵师雄罗浮遇仙的故事。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如此著录此书:“称柳宗元撰,龙城谓柳州也。罗浮梅花梦事出其中。唐志无此书,盖依托也,或云王铚性之作。”直以此事为代表,可见这一故事在当时的知名度。赵师雄,正史无传,其他各类文献也未见提及。这段记叙中也有明显漏洞,一是罗浮山地处炎瘴海隅,是否有“残雪”,很值得怀疑;二是岭南天寒只在岁末,而这一时节绝不会出现“东方已白”,“月落参横”的情形。宋人怀疑此事是王铚“迁就东坡诗‘月黑林间逢缟袂’及‘月落参横’之句”的杜撰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也不全为无根之谈。

同类推荐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热门推荐
  • 真正元凶

    真正元凶

    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案件?是盗窃凶杀还是有意识的谋杀?其作案动机是什么?难道真是一起简单的谋财害命案?随着内幕被层层剥开,结果引发了一系列惊人的事件,这是一起蓄谋已久具有双重性质的案件,其背景复杂,势力强大,他们有着一定反侦察伎俩,凶残而狡猾,而是背后有着重大阴谋,一些人物相应浮出水面,并抓捕了案犯嫌疑人,查出犯罪事实,似乎可以结案,但是专案组总是觉得其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在死死盯住他们,只是行为更加狡猾隐蔽。为了使整个案件的圆满结束,抓住幕后的真正元凶,专案组采取了欲擒故纵等手段,迫使元凶终于跳出来。作者全部作品:桀贪骜诈:http://m.pgsk.com/a/298668/贪婪末日:http://m.pgsk.com/a/64685/红旗在县城飘扬:http://m.pgsk.com/a/76251/爱的升华:http://m.pgsk.com/a/316001/QQ交流群:120852651欢迎加入
  •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风笑,一个绝色天颜的亡国公主,新婚当夜被夫君一杯合卺酒毒成痴傻,从此被搁置院内,下人都敢随意践踏。风夭夭,一个是风华无限,纤尘不染的远古上神。随性懒散,医术超群。嗜睡,嗜酒,缺心少肺的清庭药神。当她成了她,将引来多少英雄尽折腰?你若无情,我便休。走之前痴傻拂去,一支《九天玄舞》,倾煞世人凡尘眼。姐没别的,全身上下就都是骨气,傲气。从不管你服不服气。从此,江湖上风起一代药神,逍遥惬意。凡间女子穿越重生,据说弱能变强,庶比嫡宠。负心汉通通改吃回头草,悔得肠子都青了。风夭夭是九重天上四万多岁的远古上神,觉得单凭三点也该过得自在。一,以老卖老,可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二,容颜不老,装嫩也易,不会被人说成不知好歹。三,不瞒别人说,她上头有人。南宫荛:饮过合卺酒,不论轮回几生,你都是我的妻……少正商:可知,轮回几世,我都在等一个会跳《九天玄舞》,心口疼痛的女子。沈慕清:我是魔君两万年前集成的迷幻之姿,是他的心魔,依附他存在,却独立任何爱上你。顾锦枫:我可说过对你是一见钟情?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对你,却是如此。楚少:你不过一个小丫头,怎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能将我的心也一并收了去。天末:我在他的心绪中看到你,他找了你几世,我便看了你几世,一直熟悉进骨子里。我看到你随性的去魔界找他拼酒,看到他与心口插了刀的你喝过合卺酒,看到他陪着你死去,流转人世万年天日……不想,我会爱上你。……来福好文:《母妃乖乖让我疼》他,中兴国摄政王侍妾所出的卑贱之子宗必行。她,摄政王最不得宠的第九妾欢颜。那一年,她冒死救下被兄弟姐妹们推下花池的他。他窝在她怀里笑着流泪:“如有一天我承父位,必娶你为妃。”为了得到她,他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懒神降世:爱我请排队》
  • 两爱绕指柔:大辽谍女

    两爱绕指柔:大辽谍女

    一切都是阴谋,他落入一个温柔的陷阱。偏偏,他又不是一个多情的男子,负了最初的诺言,两爱纠缠成心结,结局能否无伤……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BOSS太腹黑:无敌小萌妻

    时隔三年,甫一见面,沈青山就扔了她的婚戒,毁了她的婚纱,堵了她的未婚夫,抢了她的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沈青山诞着脸笑,一派多情姿态,“跟我生个孩子!”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农门娇女

    重生之农门娇女

    她的人生从此变成了灰色,回想这短暂的一生,从天堂到地狱。,而因为她的骄纵。她不曾好好对待过亲人和爱人,因为轻信他人,她过得舒心的就只有在家人和他身边,她家破人亡
  • 名利场

    名利场

    主人公丽贝卡出身低微,在社会上饱受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