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31

第31章 天地心详解(3)

《阴符经解》云:”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阴符经解》”黄帝阴符经注序“,《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阴符经考异》云:”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杀机者,机之过者也。天地之气,一过则变异,见而龙蛇起陆矣。人之心一过,则意想生,而天反地覆矣。天人合发者,道之所在,天意人情所同。然天叙有典,天秩有礼,人之大伦是也。西方之学以此为世网而绝之,然而不能摇者,以万变之基一定而不可易也。“又云:”有与诸本不同者:如云‘天发杀机,移星移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诸本逸‘移星移宿,地发杀机’八字,当以禇氏(唐·禇遂良)本为正。“宋·朱子撰《阴符经考异》,《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阴符经讲义》云:”人识此机,则潜夺造化,旋乾转坤,翻天覆地,使地天交而为泰,生杀定而为功。太白真人歌曰:‘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反复之机也。虽然天地与人列为三才,生杀与机同于一气,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乎天地之间,亦岂舍吾身之外而别有天地可充塞乎?’故知一气之运,非以在天者有余,而在人者不足。天人合发,不差毫厘,机缄黙应,变化万端。丹基一定,大道滋生矣。“宋·夏元鼎撰《阴符经讲义》卷一,《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无为而无不为,不一而归至一。

吕真人曰:何谓无为而无不为?是就天地造化之自然,有一种不着底意思。无为者,天地之道,真常固结,只还得一个空洞寂然,并无所作用。但真灵默运于无象,无中而有自寓。即道所谓无无,亦即所谓道也。然天地之真灵默运,既无所作为,而万物之生也不息,成也不辍,变化流形,其成得一个含宏光景,久远功业。不论有知无知,有血气无血气,凡在覆载内者,莫不受其陶镕,故谓之无不为。然其无不为之功用,实自然流出,皆归本于无为。然其无不为而成,便可见天地以一点真常,自可流出无穷妙用。人所以妙用不著,皆失其真常耳。真常失,则不能应物,又何从崇效卑法耶?孔圣之上律下袭以此,仙佛之煅明珠,炼牟尼,亦以此,道同而名自异耳。孔圣不言牟尼,而实自具牟尼。观中庸一书,何当不透解乎大道?特后世泥章句者,自昧之耳。又观系易编中先天之大道,何其包管,何莫非修心明心之要旨?不知者徒作章句观,失之远矣。何谓不一归至一?盖天地流形布化,繁而莫可纪。九土之气候。亦各各不同。物亦因之各异,无非天地之流形。此所谓不一也。然其流形布化,虽不一而实无一物非真常所鼓荡而生化。真常即至一也。又如天地有时变幻不可测,可谓不一矣。然其变幻之不测,要旨从真一之气发来。凡所露流,无非归本于至一之真常,故曰不一而归至一。修心之士,苟能复乎心之真常,则周身内景,亦自有许多妙绪环生,而无不原于真一之鼓铸,则亦居然一天地也。道经所谓造化炉,即于此中妙义想出,非无根之谈也。识者自然得此中妙趣。

疏:

天地心以无为之体,行有为之用。

道之”无为而无不为“,佛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之”中庸“,其理一也。可见三教合一。《四库全书提要·中庸辑略》云:”盖子思之作是书,本以阐天人之奥,汉儒以无所附丽,编之《礼记》,实于五礼无所属。故刘向谓之‘通论’,师古以为‘非本礼经也’。“《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中庸辑略“。

《大易象数钩深图》云:”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六十四而天道备矣,岁功成矣,人事周矣。此易故六十四卦而乾坤居首也。学者能由六十四卦以归一,由一以悟太极,则伏羲、文王、孔子皆备于我,成变化,行鬼神,亦是道也。“元·张理撰《大易象数钩深图》卷中,《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此言归一之一是归于天地之”真一“,即天地心。《悟真篇注疏》云:”故圣人采此二八金水之精,擒归造化炉中,烹炼真一之气。“宋·张伯端撰,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悟真篇注疏》卷中,《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是以道求散殊,宜观万物之理。倘若道寻源本,当究天地之心。

吕真人曰:何谓道求散殊?盖天地间形形色色,无非至道所寓,即无非至道之布散。试观风云雷雨之布散,莫不各有妙理。风与雷乃阳物也。当阳盛之际,一感阴气,则风为之狂,雷为之迅。又或阳气降阴气腾,阴阳二气,交媾和合,自然精英发露,而成云雨。所以云雨之兴,是二气交媾始成也。道之散殊,于此已可见。又如飞潜动植,亦皆至道之所布散。飞者,多禀阳德,动物不一其类。其体态动而躁烈。跳跃者,阳气居其大半。动而柔懦者,阴气居多。至于植物,实感阴气而生,必赖阳气之鼓荡而始长。至阳极反阴,则百卉敛藏。推之川流山岳,皆道之散殊。山岳阴气凝重,得阳则而永固。阳刚之气衰败,则山为之崩,岳为之颓。川渎亦阴气下注,阳气不能荡则泛,阳气过差则竭。种种散殊,无不可以验乎至道。故求至道之散殊,不能舍万物而求之。惟在观物察理,物理所在,即至道之所见端。修心之士,不可不先从道之散殊,于万物一一穷搜,以为由博反约之渐也。何谓道寻源本?源本者,即道之归宿处寻源本。即因委穷源之谓。到得源头领会时,便知天地间万化之流行,悉原于二气之运转,二气又归本于真一之主宰。盖道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万物之理而返归于一,是谓返本穷源。以此妙印合于一心,便可悟仙佛家返还二字之奥。曰究天地之心者,即以太极叅悟到无极之真精,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可作天地心真解。佛曰知空不空,道曰无无不无,皆可以悟天地心。天地之心即悟,则修心之道得矣。

疏:

此言观物理以求道妙,求道妙贵乎天地之心。

妙在领悟,治心可获真机。奥待推演,明心乃通要旨。

吕真人曰:天地之奥妙,探之则渊默靡穷,言之则形容莫罄。其散则品物流形,其聚则源头活泼。统而言之,不外一个妙机。不可以形迹求,不可以臆见推。要在善为领悟,由浅自可入深,因委自可穷。苟能达乎源头妙蕴,自知天地之机,即吾心之机,而治心之真机自得。即得真机以治心,则本然之真一可还,天地之心遂契合而无间。特患人视为妄,杳不肯细叅默会,乃终置此心于涂炭耳。然欲叅悟天地之妙以治心,而妙机究未易窥测,况上哲之资,不可多得,中材以下者,未必遽能默会。故欲使人人共得治心真谛,不得不为推演其奥。虽天地之奥妙,推演不尽,而因端竟委,得其真机印心,则慧自发,又未必终不达乎精微,悟乎源头也。是以不惜支分节解以启后学,俾学者得以潜心领悟于有悟处,返照回光,以心相印,将天地之真常奥妙,愈究愈明。吾心之印证,愈行愈熟。久之神室自开,雪光内照,内者不出,外者不入,自成慧照无间。道经所云照了,即谓此也。真人现在实珠中,亦即指此而言。总完得一个明心二字,故曰明心通要旨。人欲明心,可勿静究与。

疏:

此言治心、明心的重要性,治心、明心的目的是使人心合乎天地心。

大雷不终朝,震动无过差之弊。

吕真人曰:何谓大雷不终朝?大雷者,震烈之雷。雷何以大阴气凝?故其发也,震惊百里。盖雷所以动物,万物当阴气凝蔽之时,生机不能大畅,故大雷所以震动之,使阴气不能固结。有霹雳一声,自觉焕然一新气象。然雷惟其大,而震烈断无终朝。如此震烈之理,不过取其破阴气之迷障,使万物骤发生机。所以然者,万物当阴气凝重时,各各有颓靡气象,一行以大雷之威,则障迷开而生气自然勃发。只知大雷之威烈,而不知实为生物而然也。威不可过,故不终朝。斯震动乎万物,得其当可而不流于过差。若太过震动,则生物而反伤物矣,此即恩威交济之义也。天地一阴一阳之运用,而生物阴气凝固,是阴之过差,若无大雷以破之,何以使之适中耶?于此便可悟天地之心。人苟法无地以修持,自当参透大雷动物之奥妙,以为内景之机缄。盖人身亦自具众物,即如魂魄气精,及意念,皆是物也。当阴邪凝蔽,掻扰搅乱之余,亦有靡靡不能自振气象。不加之以威,则群邪不能退故。必仿大雷之震烈,斯阴邪自然退,声而不受其障迷。盖人心中之神,即雷也。大震其神以驱逐,则阴邪去,而魂魄安其位。精气不摇荡,意念不杂乱,是身中之物各畅其生机也。阴邪既退,自当保养中和,不可矫揉造作,当归于着而不着底景象。若存心著意,矫强过震,则内景之众物反伤,不啻竟日是大雷之伤物矣。天地不外一中和,人之内景亦一中和而已,能反而归于中和,则真一不散,斯治心道备。何难入圣超凡耶?吾今泄露玄微,修心之士,应得门而入矣。

疏:

此言修心大法之一:要振奋心神,驱除阴匿,即去杂归纯之意。但要注意”矫枉过正“之弊,以”中和“为贵。

狂风难竟日,怒号作畅发之基。

吕真人曰:何谓狂风难竟日?风亦阳物也,当风固结之时,而万物不能畅其生机,一得狂风之摇动布散,则气不固结,而生机自畅。然风之狂突然而发,亦倐然而止,断无竟日狂风之理。所以然者,风以动物,若竟日是狂风,则物反受其摧折。不过气遇郁结不舒,得此狂风以舒散耳。气既舒散,自觉适中而止,此天地自然之道,是以狂风不竟日是也。风惟狂,故其发也。如怒又如号,怒号之风,虽易折物,然暂而不常,则反仇为恩。因气候郁结,骤然之怒号,只破其气之结,而不伤物。不特物不伤,转足以遂其和畅,气既和畅,物之生机自发而莫可遏,故曰是怒号作畅发之基。此中聚散离合,妙绪惟归到中和而止。人禀天地之全德,内有疾风之妙用。当其未发,则伏藏于深幽处,一驭之以心中神,遂勃然而发。此风当内邪固结莫解时,一发而振撼之。邪之结者遂消散,邪散而中和内含矣。其主宰在乎心君。世人多不晓,吾试举一二以为则。假如目司视,其视之突然千里可至,此风也。然视者,目而所以视者,神使之。推之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口之于言,其从内而出,无非风之所流。但人只识用顺风,而不知逆风之奥。人苟达于此中微妙,则当内之邪慝固结,须使狂风回转一扫,自然荡涤消除矣。但以破其私累而止,常用则又犯一个着字弊,而真一反不聚。然必先放开外物万感之缘,使此心常定静,然后此回倒狂风之用,可得而行,否则无主,焉能驱使耶?说到此。人必闻而大笑矣。然说到此,道实入其关内矣。修心之妙用,莫先于此。学者苟不自弃自暴,当细求之。

疏:

此承接上文,言运心神以驱除邪恶,但也要注意”矫枉过正“之弊,以”中和“为贵。

夏长春生,任二气之荡摩,而功成告退。

吕真人曰:夏长春生者,即阳气发舒之义。万物皆负阴而抱阳,然阴气实发舒万物之本,当春乃阳气方兴之时,故物皆发舒。至夏乃阳气盛极之际,故物感阳气已足,则有壮长之观。阳气又藉阴气而发,所以孤阴不能生,孤阳亦不长。阳从阴出,互为其根,亦互相交感,无微非气之所及,不分昼夜,周流不滞。凡在内者,莫不受其陶铸,谓之二气荡摩。任者,无所限制之义。盖阴阳二气,相摩相荡。无物不及,无时不然。在天地只自存其真一,而二气自然交合。当百物之未生也,阳气发而舒之,阳极而物气充足,是阳气之功已成,到此而阳气遂渐告退。在时序,则夏至是阳气之极也,而一阴生焉,不可谓功成告退乎?秋冬阴气渐长,收敛万物,至冬至而阴气已极,万物敛而又将伏生气之根,阴极又复生阳。故气候至此一阳生,又足见阴气敛物之功,既成亦告退也。举其大端,而二气之交迁可知。然气候之消息盈虚,统归真一所默为运。人亦不外一阴一阳之互宅,亦惟默运于此心之真一。苟能符天地之真以为真,则身中亦居然一天地之机缄,二气不待理而自理,正气立,斯邪气自辟易,寒暑不入,真元常固。孔圣所谓仁者寿,即此理。释道所云修长生,亦即以是为基。三教一理,岂有异源耶?奈世人多昧,昧不知返本。殊叹恨耳。

疏: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周易函书约存》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有妇而无夫,何以能恒?“礼部侍郎胡煦撰《周易函书约存》卷五,《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大易粹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常理也。“宋·方闻一编《大易粹言》卷五十四,《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周易注疏》云:”夫大易一乾坤,乾坤一阴阳,阴阳一天地,天地一易简。春生夏长,天地之显诸仁也;秋收冬藏,天地之藏诸用也。而天地实不居其功,此即天地之无心也。若夫圣人辅相左右,是有心也,有心则不能无为,不能无为,则不能不代天地同忧矣。“《周易注疏》”御制重刻十三经序“,《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秋敛冬肃,随三光之旋转,而剥去复还。

吕真人曰:何谓秋敛冬肃?万物当秋冬而敛藏,已透解于上节矣。上节特举秋冬敛肃,以完二气荡靡之义。然秋敛冬肃,义实不尽于此。盖秋冬阴气主事,万物故敛藏肃杀。然阴气之行令,实转运于三光。三光者,日是与月星也。秋冬日行南,月行北,故月丽于天中。月乃阴象也,故阴气主事。究之日月行道,与春夏相反。 实由天极斗宿主之,北斗七星主周天之旋转,而时序之气候因之。斗柄指西方之金,而秋气降。指北方之水,而冬寒之气降。可知日月之转运,因其行度之殊而气候不同,统由天枢移动之极,使之交迁。所以万物敛藏肃杀,悉随气候,气候又随乎三光,故曰随三光之旋转。然旋转之妙要,不外剥复二极尽之。剥者,阴长则剥阳,使之而潜伏。复者,阴极而阳气之伏根,又复生物,气当敛藏肃杀之余,英华全伏,到阳生而真蕴又欲潜萌。故曰剥去复还。在人一心之主宰独运,犹之乎天枢也。阴阳即日月也,心之真一,苟能凝聚其默运之妙,亦如北斗之转移,气之刚可使柔,柔可使刚,调停变化,有莫知其然之妙。举凡真气之聚散离合,无不随其卷舒。学者欲几此乐地,自当先把此心复其真一。亦何患不诣其极耶?

疏:

《易经存疑》云:”五气顺布,四时流行,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复春,往来变化,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万古此四时,万古此化工矣。此四时变化而能久成也。圣人之道,不过是人伦庶物之常而已。圣人之于道也,存之于心,体之于身,至诚而不息,悠久而无疆,是则久于其道也。“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卷五,《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雨露下垂遍物,被泽不知谁为。

同类推荐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四大巅峰系列之四,“七种武器”系列包含:《七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七种武器2:碧玉刀·多情环》《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七种武器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七种武器”系列看似在写七种精妙绝伦、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实则描绘的是武器以外的人心和人性。唯有激发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才能将死的武器使用得叱咤风云,冠绝天下。“杀戮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写出了人类面临极限状况时独特的生命体验;武器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将笔深入到使用武器的人细致而微的心灵世界之中。”
  • 神秘金手指

    神秘金手指

    邦德一路跟踪金手指到了日内瓦,发现了金手指外运黄金的秘密,他通过用黄金铸造车身的方法将黄金重新熔化后再铸成金块。邦德在追查过程中意外地听到了大满贯行动计划。金手指的手下发现了邦德,将他抓了起来。金手指并不急于杀死他,反而得意地将大满贯行动全部讲给他听。原来,这个阴谋针对的对象是金手指在日内瓦那座银行中价值6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金手指策划使用飞机施放毒气使银行周围的六万人包括四万军队与一些居民死亡,然后炸开银行,利用一名朝鲜原子专家将一枚小型核弹将金库引爆,致使世界各国在此储备的黄金受到辐射污染,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黄金就无法进行流通,而金手指控制下的黑市黄金交易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巨额利润,垄断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被软禁的邦德将会怎样?金手指的阴谋计划是否能够得逞?……
  • 最后的致意(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最后的致意(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八部。书中所记录的大部分故事,是从福尔摩斯的老搭档华生医生的笔记簿中收录而来,这些故事发表时福尔摩斯正隐居在英格兰乡间,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并且想完全从侦探生涯中退休下来,但因为日耳曼战争的爆发,福尔摩斯重出江湖,为大英帝国贡献一己心力,演绎一段段不凡的经历。
  • 家田喜事

    家田喜事

    好在爹娘感情好,一穷二白穿越女,咱更有精灵宝宝暗中助,奶奶指桑骂槐,上下齐心种田忙,日子红火一日更比一日强。叔伯惦记分家。家中四朵金花人娇俏,家徒四壁无男丁,定要睁大眼睛觅得如意有情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宠狐狸王妃

    萌宠狐狸王妃

    白夕颜,千年雪狐一只。莫名其妙的预言“得雪狐者得天下”,使得她在即将化身为人之际遭到围捕。好歹她也是千年雪狐,居然沦为了宠物?不过看在对方是个温润如玉的大帅哥的份上,她就不计较了。反正三个月之后她化身为人,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白夕颜并不是只省事的狐狸。四处惹麻烦,却总逃不过这九皇子的手掌心,于是,白夕颜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这九皇子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狐狸!>祁如墨,凤翔国九皇子。看似清雅无双,实则腹黑无比。某只小狐狸既然跟了他,那就是他的人了。他的人,他自当拴在身边一辈子,也自当护在手心一辈子。敢惹他的人,下场绝对很凄惨。公主想要拔某只小狐狸的毛?!那就把公主的头发全剃了!皇后竟想要处死某只小狐狸?!那就给皇后送杯毒酒去!太子想要娶某只小狐狸为妃?!那就把太子殿下给阉了!>片段(一)“市井女子,居然也妄图做太子妃?!”官家小姐们不遗余力的嘲讽道。某女迷茫抬眸,她什么时候要嫁太子殿下了?!真是莫名其妙!“哼!如此低贱的身份,也就配嫁给那宰猪的!”官家小姐们依旧咄咄逼人。“众位小姐的意思是,太子是宰猪的?”某女故意作迷茫状。“胡说!!太子殿下是我们的梦中情人!怎么会是宰猪的!”“噢,我明白了,原来众位小姐的梦中情人是宰猪的。”某女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某男嘴角上挑,拉过某女,清雅笑道,“既然众位小姐想嫁宰猪的,本殿明日就请旨为众位小姐赐婚!”片段(二)“白夕颜!”某男脸色苍白。“夫君大人,怎么了?”某女作无辜状。“你给我喝的什么?!”“就是你平时喝的茶嘛!”某女作委屈状。“你。。。”某男话未出口,已经向茅房奔去。某女勾起狡黠笑容,祁如墨,披着羊皮的狐狸也斗不过我这只真狐狸,叫你以前老整我!拉死你!>一对一宠文。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加入书架。另外厚着脸皮推荐一下俺的完结文《女人,乖乖跟朕回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理想透视

    理想透视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