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00000004

第4章 茶源:苦涩里的幽香(3)

1952年土地改革,骆家茶叶庄园被分配到一家一户经营,多者一两亩,少者几分。经营者不核算管理,只采不管理,一两年之后渐渐成为草林,甚至被野火烧,茶树多被烧死。骆家用作制茶和住人的房屋全被拆去盖粮食仓库,晒茶场的青石板被人撬去镶自家院场。茶地荒芜,制茶场变为一片废墟。20世纪70年代进行复垦,补植茶树,才有今天滇红集团的鲁史茶叶初制所。

感受皇家生活品位——贡茶的来历

中国贡茶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很多人都知道其实贡茶最早源于周武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大约在公元前l(125年,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这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它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城),西达蜀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安边场),北接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南到黔涪(相当于今重庆涪

陵地区)。巴王作为诸侯,理所当然要向周武王(天子)上贡。巴王苦思冥想出的贡品是:五谷六畜、桑蚕麻纡、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鸹、黄润鲜粉。

既然是贡品,那一定很珍贵。可巴王上贡的茶却是珍品中的珍品,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巴王在这份贡品名单后还特别加注了一笔:“这上贡的茶不是深山野岭的野茶,而是专门有人培植的茶园里的香茗。”

周武王接纳了茶这宗贡品后是用来品尝、药用,还是别有所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由此知道此时茶已经成为了贡品,为了表示对这一贡品的重视,周武王还特意设置了管理茶的官吏。

《周礼·地官司徒》中说:“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荼”即古茶字。这就是说,周代掌管茶的官吏在编制上设二十四人之多,做什么事呢?原来茶在那时不仅供口腹之欲,而且还是邦国在举行丧礼大事时必不可缺的祭品,必须要有专门一班人来掌管。

茶自从成为了贡品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历代的贡茶也层出不穷,其中的故事自是耐人回味。如紫阳茶从东汉末献帝(公元190年一公元220年)年问算起,迄今已有l 8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紫阳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贡茶。

那么这个紫阳贡茶产于何地,为何成为皇帝喜爱的茶呢?原来,紫阳地处陕南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汉末年,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土,继而传入紫阳,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

传说中僧侣坐禅讲经时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寺院来客只敬茶不敬酒,这种待客方式也被民间逐渐接受,进而传入官府。唐代时期,紫阳茶开始正式成为朝廷贡品,并沿丝绸之路,远输西域各国。

紫阳贡茶之后,蒙顶茶一度作为贡茶而兴盛。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它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源于有关它来历的传奇故事。相传,很久以前,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子,这时正巧碰见一个采茶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子,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子发芽时,鱼仙就来和吴理真成亲。

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子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子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着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

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可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

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沐浴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把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贡茶自唐以后花样逐渐增多,且品质越来越优良,而这尤以宋代的龙凤团茶为最。龙凤团茶因制成团饼状,饰有龙凤图案,故冠名“龙凤团茶”。该茶的发明者是蔡襄和丁谓。

蔡襄(公元1012年一公元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擅长正楷、行书、草书,是北宋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与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创制龙凤团茶呢?原来,他们做这个东西是希望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各出绝招,研制大、小龙凤团茶做贡茶。

据说龙凤团茶是由丁谓首创的,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谓最先监造出龙凤团茶,并以贡茶的名义上贡给皇帝。但是没过多久,蔡襄为了得到皇帝的宠信,便仿照丁谓的大龙凤团茶,造出了精巧别致的小龙凤团茶。由于小龙凤团茶比大龙凤团茶更加便于使用,因此蔡襄赢得了皇帝的青睐,小龙凤团茶也因此而声名大噪。

小龙凤团茶:诀窍在于关注细节

蔡襄何以能造出这样精巧的小龙凤团茶来呢(7原来蔡襄首先精于品茶,且具有高于常人的评茶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才擅长制茶。有一天,有位叫蔡叶丞的人邀请蔡襄共品小龙凤团茶。两人坐了一会儿后,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侍童端上小龙凤团茶款待两位客人,哪晓得蔡襄啜了一口便说道:“不对,这茶里并非只有小龙凤团茶,一定有大龙凤团茶掺杂在里面。”蔡叶丞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唤侍童来问。侍童也没想隐瞒,直截道明了原委。原来侍童原本只准备了自家主人和蔡襄的两份小龙凤团茶,现在突然又来了位客人,再准备就来不及了,这侍童见有现成的大龙凤团茶,便来了个“乾坤混合”。蔡襄的精明使蔡叶丞佩服不已。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大、小龙凤团茶的特性早已“吃透”。只有吃透,方能研制出更精于大龙凤团茶的小龙凤团茶来。

大、小龙凤团茶在重量上是有所区别的:丁谓所制的大龙凤团茶以八饼为一斤,而蔡襄所制的小龙凤团茶却以十饼为一斤,使小龙凤团茶的研制更为精致。龙凤团茶最为上乘的是“头纲”,即指惊蛰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这种“头纲”茶,品质优良,数量极少,主要用于进献皇上。当朝的高官权贵曾有“黄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的感叹,可见此茶的珍贵。欧阳修作为当时的高官,也仅曾与其他八位朝廷高官共分过一个茶饼,并将自己获得的这八分之一的茶饼藏以为宝,连身为高官的欧阳修,当了20多年的重臣才得此一小块,足见止匕茶之身价。

对于龙凤团茶,大文豪苏东坡也是望眼欲穿,企盼能获得皇上一赐。他在《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之一中云: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道出了苏东坡企盼能获赐“头纲”八饼茶的心情。

龙凤“头纲”团茶是进献皇帝的贡茶,高官权贵只能偶尔获得一赐。然而作为素有爱茶重水癖好的文人雅士、隐逸高僧,如能品尝到建溪龙凤团茶,那是惊喜异常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有这样一次奇遇。一次,兖州太守请郑板桥喝茶,郑板桥发觉茶的味道独特,便询问是何茶,兖州太守称是皇帝赐给自己的“头纲”龙凤团茶,郑板桥欣喜万分,甚至作诗一首。他认为兖州太守与自己是同族,皇帝能赐自己同族“头纲”八饼贡茶,当然也感到光彩,特别是自己还能品尝此茶,心里就格外高兴。然而,郑板桥并不满足于自己有此口福,他想到的却是:这样好的“头纲”八饼茶何时能分赐给平民百姓呢?

“头纲”八饼茶上都饰有龙、凤图案,这里所指的图案是凤的同类——“鸾”与“凰”。“鸾”,传说中的五彩神鸟。“翌”,古做“皇”,今做“凰”。“凤”和“凰”也是古代传说中的五彩神鸟,雄称凤,雌称凰。古人相信,能够见到鸾鸟和凤凰则天下安宁。可见“鸾”、“凤”和“凰”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鸟。贡茶的制造者在“头纲”八饼茶上饰龙、凤图案,一方面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另一方面也是寓意“见则天下安宁”。

与龙凤“头纲”团茶有些相似的一种贡茶便是梵净山团龙贡茶,说起

这个贡茶,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梵净山团龙村有一个叫柴洪的后生,其母因口舌生疮,且背上长了一个痈疮,心如火焚,昼夜呻吟哀号。柴洪上山采来红笼头菌,用嘴将其母背上的痈疮吸尽后,将菌捣碎敷于患处。其母虽觉清爽,但口苦舌燥,心火难息,仍然呻吟不止。柴洪面向金顶跪拜,祈祷上苍,默求不已。其孝心打动了正在金顶与释迦牟尼佛祖论道的弥勒佛祖。弥勒佛祖怜其孝道,命金甲战神于福建武夷山采来新鲜茶叶数片和三粒茶种,如此这般吩咐一番。雷雨之夜,金甲战神梦中对柴洪说:“吾乃弥勒佛座下金甲战神是也,尔孝心可佳,佛祖授你鲜茶叶和三粒茶种,尔可将茶叶捣敷于令堂患处,并将茶叶投于沸水中,让令堂喝下,其疮和心病可消。令堂乃命中该十年痈疮之痛,尔可将三粒茶种植于土中,待茶树长成后可命妙龄少女于清明之前,雷雨之夜采摘,将茶叶置于少女胸乳之中,取其纯洁至阴之气,用鲜茶叶生敷于疮,沸水浸泡给令堂喝下,再让令堂面对金顶默念佛经百遍,其痈疮和心病立消。”柴洪依言施行,逾两年春,茶叶长成。清明之前,雷雨之夜,柴洪命其妹将茶叶采摘回家,依法炮制,其母痈疮和心内诸病立消。后人称之为“霍闪茶”,若弱冠少年采摘则称为“雷公茶”。

到了明朝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李贵妃代天子巡察,至苗疆,见一山高耸入云,山清水秀,问及土人,乃知是梵净山,心慕之,遂毅然入山修道,后肉身成圣,百日飞升。土人称之为“九皇妃”。因其在洞中修炼,称其洞为“九皇洞”,其道观为“九皇观”。“九皇妃”在梵净山时,听说团龙“霍闪茶”的故事,深怜柴洪的孝道,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派行脚僧捎茶给万历皇帝。万历皇帝饮后感觉口舌生香,回味甘美,大喜,

赐名为“团龙贡茶”。思州土司为取悦皇家,将“霍闪茶”加工好以后,装入土罐子内,贴上白皮纸,加封土司印,派进茶使献给皇上,乃至成俗,历代相传。

贡茶主要是给皇帝饮用的,自然要得到皇帝的喜爱,然而,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往往喜欢自己寻找爱喝的茶,朱元璋便是其中一位。明朝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惠山寺。惠山寺听松庵有位高僧,法名普真,字性海,学问高深,他是惠山寺的住持。白天,他在寺内诵经念佛,晚上,住在寺左的听松庵。当他获悉朱元璋微服私访至此后,赶f亡在寺旁砍一根山竹,一锯为三,搭成一架茶炉,煮香茗敬献皇上。朱元璋喝上一口,顿感味香色美,连声称赞:“好茶,好茶!”并问是何茶。性海立即回答:“茶是雪浪山上的雨前茶,水为天下第二泉,竹叶三片煮香茗。”朱元璋听了颇感新鲜,随口说:“老和尚,你成仙了。”从此,雪浪山上的雨前茶成为了明朝的贡茶。后来,甚至连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喜欢上了这个雪浪山“雨前茶”。康熙皇帝曾四次下江南。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春三月十三日,康熙南巡至无锡,曾挥毫题诗:“茗碗偏饮滋味长。”指的也是雪浪山的“雨前茶”。

说起乾隆皇帝与雪浪山“雨前茶”的渊源,离不开一个人,他便是秦蕙田,清初经学家,无锡人。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乾隆二十九年(公元l764年),因病告老还乡,途中病逝。

秦蕙田在乾隆帝身边长达28年。每年春天,他总要赶回无锡取茶,然后用白绢密封后,加盖三道泥印敬献皇上。再另赠一些给朝廷官吏、至交。自从秦蕙田把雪浪山“雨前茶”呈献乾隆皇帝后,乾隆帝龙颜大悦,立即钦定为“贡茶”。正是因为皇帝的偏爱,自明清以来,雪浪茶价格一直昂贵。一斤雪浪“雨前茶”要用“一旗一枪”的嫩芽55 000个至60 000个才能制成。当年,地方官进贡也要40两白银购买一斤雪浪“雨前茶”。如果馈赠亲友,常用白绢密封包装,加盖三道泥印,足见珍贵。

清代以后,普洱茶一度成为贡茶精品而兴盛。普洱茶成为贡茶与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这个人叫鄂尔泰,满族子弟,被皇帝发配到云南担任云南总督,大概属于雍正皇帝的堂兄弟或是侄子一类的。

这个鄂尔泰,当然也是聪明人,他深知,自己跟雍正的关系不好,不是自己在政治上有什么问题,如心存二心、图谋造反了什么,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话少。雍正本来就是一个阴险的人,别人不说话,他当然很不高兴,更不容许别人比他阴险。所以,每次雍正见到鄂尔泰,都认为他心机很深,因而也就很不喜欢他;说不喜欢,是说轻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讨厌。你想想,一个皇帝讨厌的人,会有什么下场?皇帝的想法,当然是让他离自己越远越好。所以鄂尔泰被贬到了云南。

鄂尔泰到云南后,跟皇帝就更说不上话了。说不上话,鄂尔泰这样乐天知命的人倒也自得其乐,更何况云南还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时间一久,鄂尔泰毕竟还是心虚,再说皇帝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派钦差大臣来云南了。

鄂尔泰比较了解雍正的性格,如果他不断地派人来,倒还没有什么,若是长时间不派人来,那就多少都有点儿问题了。鄂尔泰私下盘算,以前派人把云南最好的东西如松茸、鸡纵、三七、烟草送去皇宫,不见皇帝有什么回话,肯定这些东西他不稀罕。现在得选取一样皇帝觉得稀奇的东西送去。可是送什么呢?鄂尔泰犯难了。

同类推荐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鲜美杂菌

    鲜美杂菌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食道通天

    食道通天

    本书是作者李书崇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生长于成都的好吃嘴,作者目光不仅局限于川菜一隅,而是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吃我吃我

    吃我吃我

    38种具有神奇效果、我们却不知道的平常食材;76道制作简单、营养科学我们却没吃过的超级美味,都藏在这本温情小书里。 脾气大你就吃苦瓜:苦瓜富含能清热解毒、消除火爆脾气的苦瓜素。 多吃蘑菇精神爽:蘑菇富含能恢复活力的菌菇多糖。 压力大赶紧吃猕猴桃:猕猴桃富含能消除疲劳和压力感的维生素C。 烦躁了多吃芹菜:芹菜富含能消除烦躁的生物碱。 吃海鱼抗抑郁:海鱼富含能使人情绪快乐、抗抑郁的Ω-3脂肪酸。 经期烦躁赶紧吃豆腐:豆腐富含能让女性温柔可人的大豆异黄酮。 增强记忆力吃鸡蛋:鸡蛋富含能缓解压力、提升记忆力的酪氨酸。
  • 快捷饮品

    快捷饮品

    轻轻松松学厨艺,快人快手做佳肴。家常食材,厨技简单,快捷饮品,美味营养。
热门推荐
  • 银河帝国9:钢穴

    银河帝国9:钢穴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弑天剑仙

    弑天剑仙

    一剑东来,日月西去。圣神归寂,万仙伏首。群魔乱舞,天下水火。我持一剑,荡平八荒。……苍天已死。来生,我愿成仙。此生,我愿成魔,只求乾坤朗朗,正气长存!……陆青河,带着通天圣人证道圣剑青萍,跨越星海而来,无上剑锋,碾压诸天万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盗个皇帝做老公

    盗个皇帝做老公

    身价过百万的设计师,因出师未捷而无端卷入一伙高级盗墓贼中;神秘地宫他们一无所获,自己却惹上了大麻烦?
  • 霸天帝神

    霸天帝神

    方俊遭情敌陷害,却大难不死,巧得神秘石人入体。从此练就龙魂武道,天下功法融会贯通!诛仇敌,斩妖魔,踏上一条大帝之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思黛玉其人,容色倾城,文采斐然,寄人篱下,泪尽而逝,每每念及,百折千回仍不能平。执一支素笔,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重生女子,抛却过往,云淡风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不一样的妹妹,不一样的红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穿越卷】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架空卷】是谁说江山如画,只是水中花?是谁相思成病,只因恋慕佳人眉间一点朱砂?是谁在繁华深处两两凝望,谱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架空历史,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 蛹之生

    蛹之生

    听小野讲故事,台湾青春的美好时光!有些人,随着青春沉睡历史。有些人,随着岁月刻骨铭心。二十二的小野,凭借《蛹之生》拿下台湾联合报小说奖,这本在他大三时期完成的作品,一举将他推向畅销书作家行列。这本小野的早期作品,以当时大学生的角度,来观察并表达校园、社会里的种种现象。《蛹之生》充满热情与理想,用作者的话来:“这是一本描写那个很蠢却很纯的时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和爱情的小说集。如果用更现代的语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纯爱、热血、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