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是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作为祭品用的,南朝宋刘敬叔撰有一本记载了许多奇异故事的书,名叫《异苑》,其中有这样一件事:浙江郯县(今嵊州)陈务之妻年轻守寡,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陈务妻有个嗜好就是喜欢喝茶,而且因为宅地有个古墓,她每次在喝茶之前总要先用茶祭祀一番。两个儿子对她的这种行为很是讨厌,要把古墓扒了,后经她苦苦劝阻方才作罢。结果那晚有人托梦感谢她,说要报答她。天亮后,她果然在院子里发现了十万铜钱。两个儿子知道后很惭隗。从此以后,他们以茶祭奠更加虔诚了。
这恐怕是以茶为祭品的最早记载了,由此可以看到,南北朝时茶在民间已有用作祭祀之举。而稍后一些时间的南朝齐武帝萧赜也把茶作为祭品,则说明了茶也参与了宫廷祭祀活动。
齐武帝萧赜是南齐第一代君主高帝萧道成的长子,公元482年至公元493年在位。他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帝王,又是一个佛教信徒,不喜游玩会宴。相传南朝刘宋时的僧人法瑶吃饭时少不了要饮茶,到齐武帝时法瑶已七十九岁了,齐武帝还传旨吴兴的地方官请法瑶到建康(今南京,当时为齐都)来见面。齐武帝在位十年问南朝无大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齐武帝在遗诏里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用牺牲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他还以己推人,广为推行,要求不但对他是如此,天下无论贵贱,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
齐武帝以茶作为祭品,乃是受法瑶的影响和出于其佛教徒的身份,表
示对简朴的推崇,即使在祭品中也“忌荤”。茶在这里充分显示了它的两重性,既可登大雅之堂,被当做祭品用,又不失其简朴无华之风。
萧赜算是慧眼识茶,即使以今人的眼光去看,他也算是个好茶而知茶的“茶人”。
据《周礼》记载,先秦时周王室也用茶当做祭品,但这与萧赜之举相比,显然少了简朴之意。而简朴之意,正是萧赜的难能可贵之处。
除了上述文献记载外,我们从现代考古发现中可以知道,在中国,把茶作为随葬物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清册中查实,在1号墓(墓葬时间为公元前160年)和3号墓(墓葬时间为公元前165年)中,有“=一笥”和“=笥”的竹简文和木牌文。
现已考证出“=”即古文“桢”(茶的另一种名称)的异体字,所谓“=一笥”和“=笥”,就是“桢一箱”或“桢箱”。以茶祭祖的习俗,在我国一些地区一直沿用至今。后来有人品尝它才发现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也有人说茶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还有人认为茶叶是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更有甚者认为几种目的是同时出现的,他们认为远古人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作为药饮用。
茶路上的苦乐人生——茶人的足迹和茶马古道
茶叶源于山野,需要有人精心培植和采摘,于是便有了茶人,而他们由于远离喧嚣的街市,身上难免笼罩上神秘的光环。
晋武帝时期,安徽宣城人秦精常常深入一座名叫武昌山的大山采茶。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从山的北面而来,只见这人极高,遍体是毛。秦精很害怕,暗自琢磨,估计自己小命不保了。那人径直向秦精走来,牵着他的手就往山的深处走,等到了一大片茶树林中后,就撒手放开了他,自己独自离开了,也不去伤害他。于是,秦精开始采茶。过了一小会儿,那人又回来了,而且还从怀里掏出20枚又甜又好看的大橘子给秦精。后来,秦精就带着橘子和采来的茶叶回家了。
这个野人也算是中国最早的茶人之一了。其实,这个时候中国各地已经有种植茶树的茶农了,他们采摘茶叶,将其做成成品,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成果。
茶人要想让人了解自己的产品,必然需要一条途径。于是,茶叶销售渠道产生了。从唐代开始,产生了茶马交易这种渠道。唐代初期,国力强盛,版图辽阔,牧马发展迅速。但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牧马监丧失不少。从这时起,朝廷开始与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西域回纥族“以马易茶”,可以说这是茶马交易的开始。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但这只是偶尔的交易行为,还未形成经常性活动。
进入北宋以后,茶马交易兴盛起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国防力量最弱的时代。这是赵匡胤以皇权为重,杯酒释兵权,强禁军、弱边关,使边将不断轮换,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结果。
北宋建立之后,在其西部、北部相继兴起了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羌人建立的西夏帝国以及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这些少数民族帝国不断对宋朝用兵。从宋朝的第二个皇帝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开始,辽与宋朝就不断打仗。宋太宗坐上皇位仅三年就动起兵来,十余年的时间与辽国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等到喜欢风花雪月、花鸟虫鱼的轻佻皇帝宋徽宗上台时,宋王朝在金人的铁骑面前已是风雨飘摇,最后就葬身在金人的铁骑之下。战争,需要军费,需要战马。而北宋捉襟见肘的军费和屈指可数的战马,让北宋政府非常尴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政府想到了茶马交易这条渠道。
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条渠道呢?原来,茶叶生产在宋代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仅四川地区在宋神宗元丰七、八年产茶就约有三千万斤。东南六十州二百四十二县也盛产茶叶。宋朝原先买马主要是用铜钱。由于铜有限,四川就使用铁钱,但少数民族拒绝使用。少数民族到内地买货,则拿马匹搞物物交换。反过来,少数民族大多喝乳食肉,茶叶不可或缺,所谓“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茶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贵重的,而对大宋朝廷来说,茶就是攥在手里最值钱的东西。为了多买好马,朝廷也学聪明了,设立茶马司,用少数民族最需要的茶叶交换自己最需要的战马。这样,茶马交易就逐步确立起来了。
北宋时代,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朝廷曾用唐银10万两在秦州买马,并在秦州、古渭、永宁寨、原州等地设置茶马交易市场。每年要从京城支银4万两,运出绸绢75000匹以充马价,买良马800O匹。可见交易量之大。
当时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取于川蜀。北宋官方明文规定“茶法”和“马政”,并于公元1074年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这是我国第一次设立茶马司。至今,在麦积山石窟东崖26窟左壁留有宋元祜党人开熙河路大将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茶,当以马至边贸易,因置茶马司”的刻画。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由于马为重要军需物资,茶马交易在明清时期又得到发展。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规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秦州设立了茶马司,并加强茶叶经营管理。明代茶官还经常持金牌到各地巡视茶叶采运情况。
清初,在茶叶管理上沿用明律,其中有明令规定:“凡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遇有夹带私茶出境者,拿解治罪,番僧亦许沿途官司盘验,如有夹带奸人私茶,则茶货入官,伴送夹带人送官治罪。”康熙以后,管理虽有放松,但也只允许出界人带茶不多于十斤,如驴驮车载,乃按私茶治罪。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制定了茶叶经销试行章程八节,规定茶叶采买均先办引票,待茶叶运兰州检验后方可行销。清代中后期,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13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其实最早的茶马古道应该是秦州茶马古道。它由于南茶北运以及西北各地马匹南行而形成。
清朝末年,天水输入茶叶的路线有:临邛砖茶,由临邛经成都、绵阳、广元、宁强、汉中、天水至兰州;绿茶在四川邛崃、灌县、大邑,在成都集中后,转宁强、汉中,再转天水,以至运往兰州;紫阳茶由南紫阳、西乡、洋县、汉阴装大车或用牲口驮运,或以背负、肩挑,经汉中,双石铺、两当、徽县,到天水,分销甘谷、秦安、清水及陇南各县;巴山绿茶由四_茶马古道是举世闻名的茶叶流通渠道川西北部的安县、北川、江油、平武运到文县碧口镇,再经武都分运天水等地而至兰州。
民国初,无论是汉中陕茶,还是蜀地川茶等,都运至天水北关忠诚巷的几家大茶庄,由此再分发到各地。所以,古秦州历来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地。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其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 100多千米;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 800多千米。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互惠互利造就“茶马古道”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茶马古道这种茶叶流通渠道呢?原来,茶马古道所经康藏区域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在这条茶马古道上撒播着各种逸事,最为有趣的当属鲁史镇的第一茶人家族——骆氏家族。
20世纪20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史古镇,早已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商人云集的重镇。鲁史镇有7()()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为一身的顺下线,方圆百十里地,很少有能喝到水的地方,而这条线路必经之地鲁史古镇则有口大水井,是人、马饮水的地方。至今,在大水井以西的山坡上,还能寻找到当年大马帮的踪迹,只是马帮渐行渐远,那个大马店也在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掉,变成了现在的鲁史小学。
骆氏家族的先祖很早便来到鲁史,他们本来还想走远一些,到所谓的夷方寻找生活出路,当他们从下关顺着黑汇江来到鲁史古镇的时候,只住了一夜,便被留在了那里。留住他们一家人的不是鲁史古镇山茶花一样的姑娘,不是美味可口的特色小吃,也不是朝云暮雨的独特气候,而是适宜种茶的地理条件和客商来来往往的生意环境。是啊,他们不是为了寻找人生的乐趣而背井离乡的,而是为了生存,而鲁史正是骆英才梦寐以求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在鲁史定居下来,在桤木岭开办了第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俊德昌”号茶叶庄园。聘请顺宁凤山种茶、制茶的技工作指导,制成的成品茶直销下关、大理、昆明等地。
现在骆氏家族的掌门人是骆英才,他在继承先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茶园的栽培管理和茶叶的加工制作上,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成功经验,生产的茶叶春、夏、秋各个季节各有特色。较有名的当数“西露谷花”。
所谓的“西露谷花”是在夏末秋初,也就是水稻开花的季节采摘的鲜叶制成的茶。当地人把它称做谷花茶。他家生产的茶叶,各个季节制作的都严格分装,不混杂。消费者喜欢哪个节令的茶叶,就有哪个节令的茶叶,这样就满足了懂茶艺、喜欢茶道的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而且价格合理,于是,深受市场青睐,只要是俊德昌号的茶叶,商家都争相购买。骆家因此获得丰厚利润,成了鲁史殷实富裕之家。
在开设茶庄俊德昌号之前,骆英才并不是从事茶叶生意的,他看到地处茶马古道的鲁史街人马客商流量大,先是开起了经营马帮粮料、钉掌等杂货小店。
骆英才性格温和礼让,深受顾客的信任,渐渐地一些大商帮都喜欢到他家购物、投宿。当时一些商帮都带有现钞(银元)及货物,都放心地寄存在他家。顾客来了,骆英才先将客人安排好,然后才叫家人安排吃住,一有时间还要陪客人聊天,顺便了解商界行情信息。这样一来二往,顾客
到他家也就推心置腹地把外地行情向他介绍,有的还给他出主意拓展经营、开拓新项目。像开办茶叶庄园,也是一位内地老板给他出的主意。当时骆英才也在想搞这一项目,但苦于资金不足,他把困难告诉给经常入住的朋友后,大家都愿意借给他资金。有了资金骆英才马不停蹄地开始买荒山,当时鲁史街很多人还搞不清楚骆英才想干什么,他把大片的土地廉价买来以后开始种茶了,别人才知道。
俊德昌号茶叶庄园从1920年以后开始开发,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已初具规模。东起桤木岭村边,西北至民密河,南到现在的凤鲁公路山下,方圆近千米的茶园一片浓绿。中间是制茶厂,建有两幢土木结构楼,房前是用青石板镶成的、约100平方米的晒茶场。经过杀青的茶叶运到石板晒场上揉捻,摊晾晒干。当杀青灶飘出一阵阵茶叶的清香时,鲁史古镇上便增添无限的美景,茶叶给当地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得益于茶,那些生活困难的人有了吃饭打工的地方。
1941年5月16日,日本飞机轰炸茶山。当时整个桤木岭有10多家茶场都在上工,共有上千名劳工,骆家用工也有几百人,飞机投弹后炸死骆家雇工2人、伤4人。骆英才闻讯后亲自到茶山处理善后事宜。俊德昌茶叶庄园,开创了鲁史地区规模化种茶的先河,富了骆英才家,也解决了当时部分雇工的就业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