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13

第13章 知几察变

《周易》讲“时”、“位”,既有宏观的审视,又有微观的把握。比如《周易》强调“知几”,就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时”、“位”中的时机、机遇、契机、转机等问题。《系辞传》中说:“几者,动之微也,吉凶之先见者也。”“动”,就是运动,这里可以理解为发展变化。“微”,就是细微,这里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苗头或萌芽。《周易》认为,这种苗头或萌芽虽然“微”而似无,但却能够预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是吉是凶。而《周易》作为一部忧患之作,一部教人趋吉避凶之书,其目的正是要帮助人们“知几察变”,在“动之微”之时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事变。

13.1

照《系辞传》中的说法,《周易》是一部“研几”之书。其曰: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意思是说,《周易》是穷究幽深事理而探研细微征象之书,只有穷究幽深事理,才能会通天下的心志;只有探研细微征象,才能成就天下的事物;只有神奇地贯通《易》道,才能不须急疾而万事速成,不须行动而万理自至(译文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554页。)。

在这段话中,作者提示了“深”、“几”、“神”三字,这三字,一体贯通,联系密切。正因为事理深奥,所以它的征象几微;正因为事理深奥,征象几微,所以它的变化神奇。可以说,“深”、“几”、“神”是一体之三面,而《周易》正是探研并彰显此一体三面之理的著作。于是,《周易》也就成为包含深奥之理、几微之象、神奇之道的宝典。

那么,圣人是如何用《周易》探研并彰显此一体三面之理的呢?《系辞传》中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大意是说,圣人发现天下幽深难见之理,就用具体的卦象比拟其形态,象征其特性,所以称之为象。圣人发现天下万物变化不息,就观察其会合贯通之处,以利于推行社会之典章制度,于是撰系爻辞来论断吉凶,所以称之为爻。但是圣人论述天下幽深难见之理,不搀杂主观偏见;论说天下万物运动的本质,不乖违无据。他们总是先比拟物象,然后再言说其道理;总是先审议物情,然后再揭示其运动,通过比拟审议,然后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二段引文与第一段引文的意思大体相同,是说圣人用以穷极天下幽深难见之理的是卦象,用以鼓舞天下奋进振作的是卦爻辞,促使事物交感化裁的是适时之变,推动事物生生不已的是条顺亨通,显明《易》道的是人的智慧,默契《易》道、信而有成的是人的德行。

由上述引文可以看出,《周易》探讨几微之理的方法是观物取象,设卦系辞。然而,几微之理“深”而“神”,没有足够的智慧不能“神而明之”,没有足够的德行不能“默而成之”。所以《周易》强调在观物取象、设卦系辞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可恶”、“不可乱”和“拟议”三个环节。就认知的层面说,“观物”的过程就是收集感性材料的过程;“取象”的过程就是知性条贯归纳的过程;“系辞”的过程就是理性综合的过程。而“不可恶”、“不可乱”和“拟议”则是这三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3.2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可恶”、“不可乱”和“拟议以成其变化”呢?《系辞传》认为,做到上述诸点,关键在于“知几”。其曰: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是讲“知几”。“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是讲“几”是什么。“《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是举爻例说明知几及其意义。“几”,晋人韩康伯释曰:“几者,去无入有,有理而未形,不可以名寻,不可以形睹者也。”唐人孔颖达疏曰:“几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又曰:“几,微也。是已动之微。动谓心动事物。初动之时,其理未著,唯纤微而已。”(《周易正义》)宋人张载说:“几者,象见而未形也,形则涉乎明,不待神而后知也。”(《张子全书》卷二,17页)宋人程颐也认为:“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程氏易传》)可见,“几”即“微”,是事物之初始萌动,略见征兆,尚无迹可寻。金景芳先生说:“几是事之方萌,有象无形,欲动未动的状态,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吉是凶,于此已可见端倪。事未至而空论道理易见,事已至而道理显然尤易见,唯事刚刚萌动就看出它的未来结果,最难。事情尚处在似动未动,吉凶两可的时候,就能见其究竟,预先采取相应措施,这不是神吗!”(金景芳等:《周易全解》,511页。)所以孔子说:“知几,其神乎。”孔子还认为,君子与上交往恭而不谄(甘言媚人),与下交往和而不渎(轻侮人),能很恰当地把握“恭”与“谄”、“和”与“渎”之间的分寸,最能体现“知几,其神”的意蕴。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是《豫》卦六二爻辞。王弼注曰:“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求苟豫者也。顺不苟从,豫不违中,是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明祸福之所生,故不苟说;辩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不终日明矣。”(《周易注》)按《豫》卦下坤上震,意指快乐。六二处下卦之中,为众阴所包。金景芳先生说:“豫卦有一个特点,凡与卦之主九四有所系应即应、比的,不是凶就是悔,不是悔就是疾,都不好。如初六与九四应,凶;六三与九四比,有悔;六五与九四比,贞疾。唯六二特立于众阴之中,无系于九四,处豫乐之中而无迟迟耽恋之意。静则确然自守而坚介如石,处优越、顺利的环境不能动摇它的意志。动则善于见几而作,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识断果决,去之迅速,早上该做的事情,绝不等到晚上。” 金景芳等:《周易全解》,140页。可见,《豫》之六二包含了深刻的“知几”之理。孔子据此指出:君子知晓隐微的前征就知晓昭著的结局,知晓阴柔的功益也知晓阳刚的效用,因此可以成为千万人所瞻望景仰的杰出人物(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585页。)。

关于知,《系辞传》中还有种种说法: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在这段话中,“知”字共出现了六次。其中除“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中的“知”字作智慧解外,其他五字均指认知意义上的“知”。所谓“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乐天知命”、“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等,这几种“知”无不与“几”(“幽明”、“死生”、“鬼神”、“天命”等)有关,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知几”。这些知是如何获得的呢?根据上文,“知幽明之故”靠的是观察天地自然之象;“知死生之说”靠的是推原事物之生成坏毁;“知鬼神之情状”靠的是考究精气之聚散变化……总之一句话,靠的是主体的正确认识和自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13.3

《周易》重视“知几”,而“知几,其神乎”!所以,“知几”等于知神。或者换句话说,“知几”可以通神。“神”,传文中33见,其中作为单独概念者16见。如曰:

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

这两句话,可以说最能表现《周易》“神”这个概念的含义。韩康伯注曰:“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妙谓微妙也,万物之体有变象可寻。神则微妙于万物而为言也,谓不可寻求也。”张载《正蒙》曰:“两在故不测”,“阴阳者物也”,“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异名尔”。

由以上诸先哲对“神”的理解,可知“阴阳不测”与“妙万物而为言”,一是指“动之微”,一是指“变之妙”。“动之微”,特就事物变化之征兆而言;“变之妙”,特就事物变化之关节点而言。二者一隐一显,但都是指事物的变化。如张载所说:“显其聚也,隐其散也。显且隐,幽明所以存乎象;聚且散,推荡所以妙乎神。”所以《系辞传》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认为知道了“变化之道”,也就知道了“神”的作为。由此,不难发现“知几”之妙用,其逻辑进程为:知几——通神——察变。

“变”是《周易》的核心观念之一,《周易》提倡“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是强调,人们应该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可故步自封,作茧自缚。关于这一点,有一些十分著名的小故事,很值得人们时时反思: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刻舟求剑”。故事的情节,不用解释人们都很清楚。毫无疑问,这位楚人最终是求不到他的剑的。原因在于他不能“唯变所适”。与此相关的故事还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察今》)

这则故事与“刻舟求剑”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讲不能“变通”的危害。这两则故事,也许寓言的成分多一些,但确实揭示了很深刻的道理。照故事所说的,楚人和荆人,非但不能知几,大概连什么是变化都不甚了然。当然,故事的讥讽难免过极,但现实中确实不乏这种颇为好笑乃至愚蠢的事例。因此,人们不可不在“知”字上下工夫。这里我们不妨再讲一个看似与“知几察变”关系不大的例子: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飨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

大意是说,中山君宴享宾客,请大家吃羊肉羹。其中有个叫司马子期的,没有分到羊肉羹,他怀疑中山君给他难堪,于是跑到楚国,说服楚君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败后逃亡。但在逃亡的路上,始终有两个不相识的大汉紧随左右保护他。脱离险境后,他询问二人,才知道此二人原系亲兄弟,其父困饿交加之时曾因中山君所赐一碗稀饭而活命。所以今天当此中山君有难之时拼死相助。中山君得知原委后十分感慨。这个故事表明,一切事变,其苗头均存于几微之中。任何发生了的事情,事后想来,都有其原因和苗头。在这个故事中,中山君因“羊羹不遍”而亡命,也因“壶餐饵之”而活命。但其亡命,其活命,均是在不自觉中种下的因果。相反,如果他能意识到这一点,把不经意的行动变成自觉的行为,“与”而“当厄”,“怨”而“不伤心”,则或许能免遭亡命之苦,或许能够由被动转为主动,“察于萌动之微,知所抉择而去取之”。

13.4

“知几察变”,目的有二,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因变而变,找准自己的位置。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永远使自己立于恰当有利的位置。关于这种智慧,我们还可以举老子《道德经》中的看法。当然,老子的观点与《周易》颇有区别,但正因为有区别,才可以形成互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启发。老子关于这方面的智慧,可以称之为“柔弱胜刚强”与“知雄守雌”。“柔弱胜刚强”,强调的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如何用自己的智谋改变它;“知雄守雌”,则强调在形势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如何用自己的智谋守住它而不使之改变。应该说,这种智谋,如无知几察变的功夫,是绝对用不了的。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这是以水为喻,强调柔弱之能胜刚强。那么,柔弱如何胜刚强呢?老子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这是说,将收敛必先扩张,将衰弱必先强盛,将废毁必先兴旺,欲夺取必先给予,以此促进强大的事物尽快走向反面,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参见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2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关于知雄守雌,老子指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意思是说,最完满的状态好像是有缺陷,其作用却不会衰弊。最充实的状态好像是空虚的,其作用却不会穷尽。最正直的好像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像有些笨拙,最雄辩的好像有些木讷,最盈足的好像有所亏损。这是强调,在正面的状况中包含有反面的因素,只有容纳了正面之反面,才可以达到完备的状态,而不使之走向反面。应该说,老子的这种智慧是有特色并十分深刻的。它可以与《周易》的智慧互相发明,以对我们的处世为人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幻象大限

    幻象大限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我们家的女人最出色,以至方圆几百里、许多代人都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和往事。我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大概五六岁,家里由二大爷把持,父亲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很不得势,我作为仲家的外种,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我很少见到父亲,至于母亲,听老仆人说,在我出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人世,我和母亲是同一个星属,而我的命硬,冲撞了母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族中人见了我总是不放心,也因为我占据母亲的位置,就有了一份保障,无论在老院新院,都不怕有人对我横加指责。你一定希望我三言两语地把这里的情形告诉给大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上部:天杀的!他竟然被一个女人给“算计”了!他可是风云整个XX的霸主雷元帝耶!最让他气愤的是,直到最后他还不知道那个小丫头长得什么样。小丫头,敢“算计”他,就是翻遍整个地球也要找到她!++++++++++++++++++++++++++++++++++++++++++++++++++++++++++++++++++恶妻下部:他带球上阵,杀往意大利,找到三年前消失的她!哪知,她二话不说,恶狠狠蹦出一个字——滚!丫丫的!他可是堂堂XX教父,竟然被她骂得狗血淋头!这气咋消?美男计,苦肉计,空城计,以至于连娃娃计一个接着一个的上!丫丫的,要这样还不成,他直接绑人!=========================================推荐好友文文:富士山下《偷香小兔子》:http://m.pgsk.com/a/82419/风烛月冷心残丝《教父的小“暴”君》:http://m.pgsk.com/a/102490/暗雨初凝《雏伎戏冷帝》:http://m.pgsk.com/a/107291/晴初开《宫墙柳:造反皇后文》:http://m.pgsk.com/a/117160/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酷女狠钩人

    酷女狠钩人

    她是死亡训练营的特级教官,更是道上人人闻之变色的极道拳神。她一个如飓风狂野般的女子,狂放不羁,热情大胆。身价高昂的她,因不信爱情的飘渺,一直以情妇的名义与爱人相恋相知,但因私生女的身份,被自己所爱男子的家人厌弃,直到情夫与名门千金的订婚宴开始,她血液里的狂野大胆爆发了。带着新上任的未婚夫,以黑白两道都震惊的方式,在他们的订婚宴场地,举行了一场闻名世界的轰动订婚。她利用了优雅完美的“未婚夫”,甩了爱如心底的情夫,事情真如她想的那么简单吗?拥有如此极品灵魂的火爆女郎,为一口气不但招惹了地位超然的“未婚夫”,更是钓到杀手界第一交椅做专属厨师,拐了人人网罗的机械天才火热的心,这时,一往情深的前情夫,搞定家人的反对,解除了订婚,风尘仆仆爱意深深,带着席卷一切的真诚向他的逃家情妇追来.片段一:好友订婚宴,身为伴娘的某女眉毛打结,不知选谁当伴郎,完美的未婚夫非常体贴的道:“不用考虑我的感受,情宝贝不许不开心。”心里却在暗想,你要是不选我,大不了一炮轰了订婚会场,订婚举行不了,就算有伴郎又有何用?片段二:脾气火爆的现任男友,声情并茂的诱惑道:“不用想了,我绝对适合你!你想要飞机,我给你造出最先进的,想要炸了谁,我绝对第一时间给你造出趁手的炮火!要是喜欢航空母舰,咱也能弄出来玩玩。”被逼选择的某女,眉毛高挑,唇角微翘,戏谑道:“选你可以,你确定你能搞定站在你身后的男人?”一二三四,齐刷刷的站成一排,黑色气质溢出体外,眦目欲裂的瞪着正在商议的男女,他们狠生气,后果很严重!脱衣挽袖,紧握咔咔作响的拳头,纷纷朝一直热衷建议的人攻去……某女,阴谋得逞的奸笑,脚底抹油逍遥快活去也!敢逼婚,我就让你们尝尝被逼的滋味,当老娘好脾气?还选谁,就让你们选选天气!那么,地位超然的未婚夫,身手过人的专属御厨,机械天才的现任男友,以及过气的前情夫,面对他们层出不穷,以“(现任)情夫”为名义的爱情攻势,这位轰动两道的火爆美人会花落谁家呢?此书原名《极道总裁斗情夫》因情夫属于不法字符,故此改名。此文双结局,现是一对一结局,后是NP结局。无情建了一个读者群,支持无情喜欢弃妃和情夫的亲们,有兴趣一起交流一下!群号114687696,门砖:小说里的人物名字。推荐自己的文《弃妃狠钩人》《骗一个老公》走过路过,顺便挥动一下小手,点击看看,也许正是您喜欢的类型!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麻辣女特助

    麻辣女特助

    当泼辣美女遇上腹黑渣男,当美女误打误撞成了渣男的专属女特助,是渣男“潜规则”美女?还是美女辣倒渣男?渣男面试美女:渣男:“你是否曾经被上司潜规则?”美女:“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渣男:“怎么说?”美女:“因为他们在没有‘潜’到我之前就阵亡了。”渣男偶遇美女:渣男:“小姐,你砸了我的车,准备怎么赔偿?”美女:“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渣男:“那就钱债肉偿。”“你说的哈,那我就肉偿了!”某美女当场卷起袖子,一拳打中某男鼻梁,再拉开自己的衬衫,露出香肩和粉红色的内衣,扯开喉咙大喊:“非礼啊——”都说冤家路窄,美女接到一封录取通知书,在风和日丽的星期一正式上班,却莫名连升N级成了总裁特助。只是,得知往后的工作是供渣男总裁差遣时,某女内牛满面了。本文办公室恋情,讲述人渣男主和美丽女主的爱情攻防战。男主在办公室是衣冠禽兽,私底下是纯禽兽。女主精通八国语言,一张利嘴麻辣呛人,人生终极目标是找张长期“房票”以应付目前中国房价水涨船高的国情。她的目标能否实现?男主是否能顺利进化成人?亲们一起来见证吧,有花撒花,没花撒票,拒绝霸王.本文正剧,有点YY,但不小白,天使举双手双脚保证。想偶尔看到天使冒泡的亲可以进群10492823,敲门砖天使任意一篇作品的人名或书名,注意:此群很安静,不喜勿进.强烈推荐本文姐妹坑:《黑道少奶奶》,女主闺蜜宇文捷的爱情悲喜剧(已完结)。《狂情少将不良妻》(连载中)喜欢古言的读者亲们还可以戳这里《狂少十三夜》,强男强女,史上最“雷”穿越,上部已完结,下部难产中,此坑水深火热,跳坑者慎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异界大陆

    异界大陆

    终于回到这里了。眼前便是九层台阶……台阶后面便是那个高高竖起的石牌,龙飞凤舞地雕刻着“飞尘山庄”。左右各是一个粗大的石柱,刻有龙凤纹饰,普天之下,除却皇城,便是只有这里才会有。然而迎接她的却不是以往训练有素的庄客,而是素白的灯笼,萧条的大院。不远处,那三匹马正在悠闲的吃草,似乎于这样的场景格格不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