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900000014

第14章 小乘佛教的定学(4)

此两步皆是对代数息,行者既调息绵绵一心依随于息,息若入时知从鼻端入至于脐,若出时从脐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随不乱,即知息粗、细、轻、重、冷、暖之相。粗者,知风喘气为粗;细者,知息相为细。譬如现在的保安守护大门,知进出之人是好人或恶人;知好则进,知恶则遮。入息粗则出息细,因入气利急,相粗出息涩迟故细。知轻重,入息时轻,出息时重;因入息既在身内,即令体轻,出息时身无风气则觉身重。知涩滑,入息时滑,出息时涩;因息从外来风气利故则滑,从内出吹内滓秽塞诸毛孔故则涩。知冷暖,知入息时冷,出息时暖;因息从外来气而入故冷,息从内出吹内热气而故暖。知久近,入息时近,出息时久;因息入既利则易尽故久,息出涩则难尽故久。因觉知出入息,则有一切众苦烦恼,生死往来轮转不息,心知惊怖。行者随息之时,知息有如是等法相非一。何以入出息代数息?若是数息直暗心数,无有观行,修证时多生爱见慢等诸烦恼。所谓爱者,爱着此数息;见者,谓见我能数;慢者,谓我能敌,以此慢他。今以随代数,随息之时,即觉知此息无常,命依于息。以息为命,一息不还既便无命,即觉息无常而知身命危脆;知息无常即不生爱,知息非我即不生见,悟无常即不生慢。此则从初方便已能破诸结使而不同于数息。再者行者一心依息,令心不散得入禅定亦名为爱,觉无常亦名为策,与定相应亦名有漏,观行不著亦名无漏。若数息时,冥暗心而数既无照了,后证定时则无所见;今随息者既明心照息,后证定时则心眼开明见身三十六,从而破爱见慢。此既特胜观胜于数息之故也。

3.知息长息短此对欲界定而言。若证欲界定时,宜是定明净,都不觉知息中相貌,今此中初得定时,即觉息中长短之相。如何为“觉”呢?若心定时觉入息长出息短,因心既静住于内,息随心入,故入则知长;既心不缘外,故出则知短。觉息长则心细,觉息短则心粗。因心细则息细,息数则从鼻至脐微缓而长;出息从脐至鼻亦然。心粗则息粗,息粗则入从鼻至脐至鼻亦然。心粗则息粗,息粗则入从鼻至脐急疾而短;出从脐至鼻亦然。息短故觉心细,鼻长故觉心粗。如心既转静,出息从脐至鼻、从鼻至脐有道里长远之感。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定粗。因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者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进短欻然之间既出至鼻,因心粗气息行疾之故,此虽长而短,然此息虽短则是心粗,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如此觉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今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常故名亦策。

4.知息遍身对未到地定,若根本未到地直觉身相泯然如虚空,尔时实有身息,但以眼不开故不觉不见。今特胜中发未到地时,亦泯然入定,既觉渐渐有身如云影,觉出入息遍全身之毛孔。亦知息长短相等。见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身空假不实,亦知生死刹那不住。三事息、色、心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亦空,于定中不著,即破根本未到爱、策之义已在其中。

5.除诸身行对初禅觉支观,首明身行,次明除身。身行者欲界身中发得初禅,色界四大造色触欲界身,欲界身根生身识觉此色,二界色相依共住故名身。身行者既观支,此观支从身分生,知身中之法有所造作,故名身行。除身行者,因觉息遍身发得初禅,心眼开照见身三十六物臭秽可恶,即知三十六物由四大有头等六分,一一非身四大之中各各非身,此即是除欲界身。除初禅身者,于欲界身中,求色界四大不可得,名除初禅身。因言有色界造色者,是为从外来,为从内出,为在中间住,如是观时毕竟不可得。但以颠倒忆想,故言受色界触。谛观不得,即是除初禅身,身除故身行即灭。未得初禅时,于欲界身中起种种善恶行,今见身不净,则不造善恶诸结业,故名除身行。此定有二种:一者根本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等五支。二者净禅五支,觉身三十六物虚假不实,名为觉。分别此禅与欲界及根本功德大有优劣名为观,既得法喜心大庆悦名为喜,于无垢受恬淡之乐名为乐,正定持心不动名为一心;于此支中除成就胜妙喜乐,而心无染著故名净禅。

6.受喜对破初禅喜支。根本禅中,喜支从隐没有垢觉观后生,既无观慧照了,多生烦恼故不应受。今明受喜者,于净禅觉观支中生,以有观行破析觉观性空,当知觉观生喜亦空,即于喜中不著无诸过罪故说受喜。如真实知见得真法喜,故说受喜。

7.受乐对根本禅乐支。彼禅既无观慧,乐中多染,故不应受。受乐者受无乐知乐性空于乐中不著,既无乐过罪上无别证无为之乐,故说受乐。

8.受诸心行对破根本一心支。能通诸法,故名诸心行。心行有二种:一者动行,二者不动行。有人解释说,从初禅乃至三禅,皆是动行;四禅已去,名为不动行。动行者是觉、观、喜、乐等四支;后一心支即是不动行,又作受诸心行,即是一心支不动之行。若根本禅入一心时心生染著,此一心应不受。受诸心行者,知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取著既无过罪,即是三昧正受,故说受诸心行。

9.心作喜对二禅内净喜。二禅喜从内净发,以无智慧照了多受。今观此喜,即知虚诳不生受者,如真实知生法喜亦名喜觉分,既从正观心生真法喜,故名心作喜。

10.心作摄对二禅一心支。因二禅喜动,此喜虽正,仍会引起心动,经收摄故说心作摄。摄者,正以破前伪喜生喜觉喜,此喜虽正而无不涌动之过,即应返观喜性。既知空寂毕竟定心不乱不随喜动,故云心作摄。《大集经》云“动至心”。

11.心作解脱对破三禅乐。三禅有遍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染爱而为之所缚不得解脱。解脱者以观慧破析证遍生乐时,即知此乐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观乐不著心而得自在,故名心作解脱。

12.观无常对破四禅不动。世间有动法、不动法,三种为乐所动,犹名动法。今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定时,多生常想,心生爱取,今若观此定生灭、代谢三相所迁,知是破坏不安之相。故经云:“一切世间不动法,皆败坏不安之相。”故名观无常。

13.观出散对空无边处定。出者,即是出离色界;散者,即是散三种色。出散者,谓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所缚。凡夫得此定时,谓是真空安稳,心生取著。观出散行者,初入空无边处定时,即知四阴(蕴)和合故有,无自性不可取著。因出散者为虚空是出散、为心是出散。若心出散,心为三相所迁,过去已谢,未来未至,现在无住,何能出耶?若空是出散者,空是无知,无知之法,有何出散?既不得空定,则心无受著,是名观出散。

14.观离欲对识无边处定。一切受著外境者,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无边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即以空为所欲,今识无边处定缘于内识,能离外空欲,故称离欲。若凡夫得定,无慧眼了照,谓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稳,即生染著。若以心缘识心与识相,得入此定者实不则,因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心与三世识相应,定法持心名为识定,是何原故呢?当知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而不实,故名离欲也。

15.观灭此对无所有处定。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尘发少识。凡夫得之,谓之心灭深生爱著不能舍,为之所缚。观灭者得此定时,即觉有少识,此识虽少,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诳。譬如粪秽多少,具臭而不可染著,是名观灭。

同类推荐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变幻,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挺起胸来,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打破禁锢,开放自我,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不断超越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你将踏上更高、更广的舞台!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超级全能保镖

    超级全能保镖

    在虚拟头盔游戏中沉睡三年的陈佳豪,终于清醒了过来,带着游戏中所拥有的强大技能,开始纵横都市。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一妾妃

    第一妾妃

    惊世才女,权倾朝野,受尽宠爱,却不料一遭被人弃,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秀才一朝朝堂,休妻弃子,抚着她姣好的绝美之貌,那个脱离了秀才本相的驸马,变得狰狞惨绝,‘知不知道我一直不喜欢你出口成章的嘴巴’说完连根拔起了她的丁香舌。狠狠地攫住她的下颌,面色扭曲且狂笑,‘你的眼睛总是让男人着迷,还有你的脸,红颜祸水……’说完的同时,眼睛被剜了,脸颊划得面目全非。带着怨愤,独生爱女被一剑杀死,哀莫大于心死,携着全部的恨跳崖了。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她以血为誓,用灵魂跟魔鬼做了交易,重生后的她却成为了昭阳帝国苏家嫡女,身份成谜的苏涟卿,开始慢慢剥丝抽茧,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的时候,才猛然发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