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100000014

第14章 政府关系:建立好,也要用好(1)

一、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政府级关系[1]

1.了解宏观政策,不干垃圾事业

如果你不幸从事着的产业是一项危险产业,那就太可怕了;当然,更可怕的是,你居然还不知道。

近几年来,仅仅是食品行业,就发生了好几起这样的案件。

(1)保健食品行业死而复生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行。食品安全这个烂摊子终于有了个管理的依据和说法。

与大多数人静等这个法律出台的过程不同,有一批人却白天吃不香,晚上睡不着。这就是保健品行业。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稿,其中明确了一条:《食品安全法》就是用来替代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

代替就代替,不就换两字嘛,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也无所谓。大家也都这么想。但问题是,《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其卫生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虽说字不多,但保健食品就名正言顺了,并因此产生了1996年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有了这些法律法规,不管保健食品行业多遭人恨,不管有多少老鼠屎,行业总是可以骄傲地说:我们行业,也是有身份证的行业。

这下可好,《食品安全法》将这一条删了,这么多年来在行业里打拼的人,全都成了黑户。最不干的是谁呀?一是保健协会,这不是砸人饭碗吗?还有谁?安利。一年卖那么多钱,那么多直销人,这怎么消化?

这变故一出,用当时媒体的说法:引发了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巨大震荡。

安利坐不住了,拉了黄金搭档和养生堂等一百多个难兄难弟,联名上书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立法机构,要求在《食品安全法》中加入保健食品内容。

5月11日,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座谈会也在保利大厦召开。笔者也有幸参会,并奉命负责媒体传播。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最终发布的《食品安全法》中,终于还了保健食品一个身份。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

虽说是严管吧,也比没命强啊。

在这个事件中,行业企业做对了几件事情:

第一,大难临头,牵手应对。这时候,平时因为市场纠纷,你扯一下我后腿、我骂一句娘的恩怨情仇,全都得放下了,不放下,结果肯定是,都得死。

第二,行业的事,高个的出头。天塌下来,得高个子的顶着。

第三,行业龙头企业平时的政府关系功课做得还是不错的,能在这决定生死关头,找得到人,说得上话。

(2)保健食品的去审批化

《食品安全法》最后给保健食品行业留了一条命,行业里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作为《食品安全法》的配套办法,《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本来也是要与《食品安全法》一起出台的,但因为争议过多,工作进度缓慢,没有赶上。这一没赶上,就至少落后了两年。但在对新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关切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审批还是不审批(备案)?这是个问题。

客观地讲,在我们国家现阶段,保健食品完全去审批化,不仅不现实,还会有管理上的极大风险。但反过来讲,如果一味死守审批,那么又会造成行业一如既往的僵死和不敢创新。

用一些强烈反对审批的专家的话来说,审批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形式,既占用大量的行政资源,进行大量的重复检测,又动用大量的专家资源,进行重复或非专业的审评。对企业来说,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一是时间成本,批一个号下来,最快也得一年以上;二是资金投入,几十万元一个号,即使能顺利批下来,如果产品多,批个百儿八十个号,也得好几千万的投入(当然,能不能批得下来,还是个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其实也暗藏极大风险。

企业为减少风险,大家都拿“容易过”的产品去审批,给消费者带来的第一个风险是:产品不创新,说是批了一万多个产品,吃来吃去一回事。更大的风险是,拿去审批的是一个产品,回来生产的是另一个产品。

一句话,有的产品,比如大豆蛋白、磷脂、异黄酮等,已经研究得很透彻很明白了,如果是单方,你还批了一个又一个,有什么意义?

说这些都没用,《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严格管理保健食品。

但是,企业在行动。

NBTY是美国最大的膳食补充剂企业。它的两大招牌产品,一是给专业健身运动员补充能量的“美瑞克斯”,一是给普通人补充营养的“自然之宝”。因为来中国比较晚,所以知道这个品牌的人还比较少。

NBTY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跑到中国来后却变成了最大的痛苦:它有数千种产品系列,引入中国的已经达到300种以上,还在继续大量地引入,但现实是它得一种种地去审批,批完时钱也花光了,岁月也老了。

它有强烈的改变的欲望。当然,与它有相同或类似欲望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安利、天狮等国内或外资的大批直销企业。基本上,凡是产品线长的企业,都有此欲望。

有行动的欲望才是欲望。

受NBTY委托,我们尝试与相关机构沟通。

长话短说,我们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向支持逐渐从审批向备案制过渡的专家陈情,特别是参与保健食品评审的核心机构的权威专家,争取他们同情,并召开小型沙龙,收集有利信息和证据。

第二,振臂一呼,联合相关行业机构,约请三十余家企业联名上书,呼吁有条件的品种,部分改为备案制。

第三,向影响力大的媒体提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呼吁,争取媒体理解和同情。

事情的结果是,据可靠的乡间小道消息,尚未出台的《保健食品监管条例》里,已经吸纳了三级跳(审批、过渡、备案)的部分产品只须备案的思路。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启示是:多难的事情都不可怕,只要你想干。

(3)过氧化氢被食品添加剂除名

过氧化氢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它的小名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且不喜欢:双氧水。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在2011年6月20日前,过氧化氢是货真价实的食品添加剂(助剂)。而在此之后,不再是了。

在这里,我不想花宝贵的时间去替双氧水正名,但我想说的是,双氧水被一些人用于漂白,并不是双氧水的本意。就像有人拿菜刀砍人,也不能把罪过全算在刀身上一样。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消毒类产品,在高温灭菌奶的利乐包装消毒中,双氧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从1996年开始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里,过氧化氢就一直没有缺席。但这一下,说没就没了,一个行业傻掉了。

没有最傻,只有更傻。更傻的是,在此之前,行业的几个龙头企业,根本就不知道。2011年5月13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正式颁布,6月20日起就要执行,几个生产过氧化氢的企业随便翻了翻,本以为在熟悉的地方,照例会出现过氧化氢的名字,结果:没有。

不会是弄错了吧?他们这才想起,去看看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什么?也没有。那就是说,真没有了。不会吧?真会。

2011年5月18日,我在上海参加一个行业峰会,下午有一个演讲。17日下午,我刚到上海,在从机场到会场的路上,双氧水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唯一的食品级双氧水生产企业--浙江精欣化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汪永超辗转打来电话,说:“董总啊,不得了了,行业灭顶之灾呀。”

汪总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非得18日上午从杭州过来拜访我。

一听之下,其实汪总是个思路很清晰的人,可惜眼界不够开阔。

简单概括起来,过氧化氢跟食品添加剂的缘分如下:1996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颁布时,过氧化氢作为助剂被列入,但一直是工业级;1999年,国内研发生产食品级双氧水成功;2005年提出制定《食品添加剂过氧化氢》(GB 22216-2008),2008年颁行,2009年开始实施;2011年5月13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中,过氧化氢已被从助剂名单中删除。

在这个过程中,汪总和他的精欣化工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第一,食品级过氧化氢是汪总牵头的精欣化工公司团队研制的。

第二,《食品添加剂过氧化氢》(GB 22216-2008)国家标准制定中,精欣化工公司是第一起草单位。

简单点说吧,汪总和精欣化工公司代表行业的科研和标准水平,成为食品级过氧化氢的代名词。用汪总自己的话说:我们几乎没有专职的销售人员,客户都是冲着我们的江湖地位来的。

可是,这下,全玩完了。食品级过氧化氢不仅不再成为客户选择的依据,而且成为绊脚石。一些客户听说马上不能用了,纷纷要求退货。汪总满脸就写着一个字:愁。

其实,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到了2011年4月,精欣化工才刚拿到省质监部门的生产许可证。本以为万事大吉了呢,结果又杀出这么个变数。

痛苦是挡不住的,但痛苦不解决问题,所以能忍则忍吧。我们讨论一个上午,汪总完全同意了我提供的思路:

第一,根据高温灭菌奶包装不可能不使用过氧化氢的客观实际,进一步了解新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标准实施情况,看有没有可能争取设置过渡期。

第二,了解行业其他企业,看看它们是怎么应对的--这些企业不太能沾上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光,因此可能受的损失也没这么大。

第三,看清产品序列被取消而且恢复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客观实际,积极和各方沟通,探寻新的最简便易行的思路。

第四,即使被迫转向其他领域,标准引导市场的思路是绝对没错的,该坚持还必须坚持。

第五,学有余力的时候,了解一下为什么会被取消。

通过回京后走访相关部门和专家,以及汪总后来也来京了解的情况,我们及时安排了“做好过渡期的工作衔接,全面向消毒领域转型”的工作安排。如今,精欣化工已经在市场和客户基本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在新的消毒领域,阔步前进。

最后汪总欣慰地说:“经过这一折腾,我们反倒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汪总走出了一条很好的企业经营之路、蓝海战略之路、标准之路,很生动地诠释了“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道理,他甚至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精髓。可惜,他做得还不够好,他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政府关系。

政府关系不是和政府吃吃喝喝,不是请客送礼,也不是拍马屁。政府关系是通过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长期、及时、有效的沟通,获得各种信息和服务的公共关系工作。注意这里的一些要素,没有约定沟通的方式,有条件的企业,尽可能设置相关的机构和专人负责,才可能达到“长期”、特别是“及时”、“有效”沟通的目的。

政府关系的目的就是信息和服务,当然包括各种政策信息、项目信息,特别是像管理条例、法规、政策、标准这样事关企业产品生死的信息。

可以说,对于政府关系的公关,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间产品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做得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完全忽略。只是,它们可能还没赶上这无妄之灾。

【总结】以上三个事例,深刻地教育着我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总经理们:

第一,不重视政府关系,就可能受损失,而且可能还是不能承受的重大损失。因此,省吃俭用也得关注政府关系,至少要参加个行业协会,定期获得一些信息通报,这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第二,总体上说起来,国际品牌更有行业公益精神,对涉及行业整体利益的事,更关心、更敏感、更愿意投入,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行业里的“股份”比较大,受益更多。并且,谁主张,谁举证,谁付出,谁获得,它们做得多,肯定也更合算。因此,国内企业一定要争取更多地参与到行业中去,不要以为投入都是白扔,话语权值钱,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也值钱。

第三,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政府关系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持续公关。这是因为,政策是随时变化的,而信息变得更快,说不定哪块信息板砖掉下来就会砸到自己。

第四,要找对门路。政府部门很多,包括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不可能相不相关都去跑,要分清主次,自己实在搞不懂或跑不过来,可以委托专业人士代管,这可能比自己跑来跑去还省钱。

2要争当行业的班干部

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乳业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史无前例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也责成卫生部牵头,全面清理、修订乳品行业标准体系。

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却充满了乳品行业企业的努力。因为,能参与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关键标准的制定,将让企业在竞争中占有先机,至少不吃亏。

结果是,蒙牛参与起草了《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和《灭菌乳安全标准》,而伊利参与起草了《生鲜乳安全标准》,光明参与了《酸奶安全标准》。

说起来,按行业的排名,三巨头参与标准的制定,也名正言顺。但是,再想想三聚氰胺时的优等生们,包括三元和黑龙江系的企业,都靠了边,所以还是觉得,政府公关用心做,才会有收获。

同类推荐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包括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技巧、收集大客户信息的技巧、价值评估与角色分析的技巧、与大客户建立关系的技巧、成功约见并影响大客户决策标准的技巧、充分准备参与大客户的竞标环节的技巧、与大客户进行商务谈判的技巧、签约与收取款的技巧、大客户可持续性销售的技巧。
  • 提高执行力的23个关键

    提高执行力的23个关键

    关于执行力,有人曾经打了这么一个比方:一项任务有十个环节,假如每一个环节都只完成90%,则最后任务的完成情况只能达到31%。这个比方让人很直观地感受执行力对我们工作绩效的影响。执行力现常常被当作提高绩效的灵丹妙药,本书就为您解答一切关于执行力遇到的问题。
  • 赢在责任

    赢在责任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责任,就是赢在职场。责任是员工与企业缔造双赢的关键;责任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如何培养、树立、增强内心的责任感?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地烟

    地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魔仙神

    魔仙神

    火系魔法家族的遗孤为了躲避仇家追杀,糊里糊涂来到神州,不料因此失忆,引起了一堆笑话,误入逆云却有卷入一场比仇杀更大的是非之中,命运沉浮,岂是人力所能主宰,世事棸变哪能被你左右!沉睡的记忆被唤醒,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阴谋与报复,正与邪,爱与恨,尽在祝枫羽的《魔仙》之旅!
  • 蒋红妙

    蒋红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权倾后宫

    权倾后宫

    一块会说话的绿水晶吊坠,一个依付在水晶里面的冤魂一个要求一个风云后宫的人物一个后宫中争宠夺权的故事由此而起~~~~~~~~~~~~~~~~~~~~~~~~~~~~~~~~~~~~~~~~~~~~~~~~~~敛心顺便为其他的文做做广告:《情倾后宫》网址:这文则是《权倾后宫》的系列文,是讲述送水晶链给德妃的那个女孩的故事。大家对另一条水晶链引发的事感到好奇吗?想知的请收藏着看吧!````````````````````````````````````````权倾后宫1群是:38035951权倾后宫2群是:48043205
  •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

    三朝元老的外祖父突然被定以谋反罪,太子自尽,皇后被禁,两个舅舅被流放,生死未仆,而母亲也在这时候病倒身亡,初到异世的魏清莛带着弟弟被关在一个废弃小院里谋生存。因母亲留下的一个手镯,弟弟开启了其中的空间,而她得到的一块玉能让她“看到”玉石上漂浮的灵气,这些加上她本来的打猎手艺足够她能带着弟弟很好的生活,可是当年的事件却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 霸欢

    霸欢

    虐文,估计虐的级别有限〓〓〓〓〓〓〓〓〓〓〓〓〓〓〓〓〓〓〓〓当她撞上他。残存的理智却让她对他保持距离。然而命运像在捉弄她一般,她越想逃开,就越将她推向他身边。……宁氏的危机不容忽视,她只能求助于唯一能帮助宁氏的他。……他是危险的‘商业帝王’,有着风流滥情的本性,然而他一次又一次表现出的深情却令她慢慢的沉沦下去,她开始卸下防备,慢慢的接受。然而,命运却再一次与他联手,戏耍了她。……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对不起,您拨的电话正在通话中。对不起,您拨的电话已关机。……最重要的关键时刻,他终究没有出现为宁氏化解危机。在她最痛苦的时刻,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定她’的男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 噬吞乾坤

    噬吞乾坤

    被流星砸中的秦风,穿越到奇异世界,开始了强盗般的修炼……你等级比哥高?你惨了,哥抢的就是你能量。你等级比哥低?你也完了,哥先抢能量后取你小命。即使你不幸死了,哥也要将你零星的能量榨干……噬吞日月光辉,抢尽天地宝灵。抢钩者诛,抢国者诸侯,抢天地者,神皇也。
  •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是娇贵的首富千金,他是宰相家的纨绔长子,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被别人算计成为夫妻。都说她自小娇宠无才无智,他却发现她既可爱又聪慧,简直是天下掉下的好娇妻。听闻他不学无术风流成性,她却觉得他既温柔又专情,并且还有几分神秘感,确实是做夫君的不二人选。既然这样,她干脆将错就错,小手一拍,这个夫君我要了!嗯,有眼光!某男也不甘示弱,张开双臂笑得邪魅,娘子快到怀里来!
  • 独傲九天

    独傲九天

    地狱归来的男子如何在这块大陆上面征服少女、斩杀仙人,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在他看来也就只是蝼蚁,而让人崇拜的神也只是他的奴隶。强大的技能,强悍的身体,逆差的时间修炼,坚定的毅力,让人疯狂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