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和"推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了有用的政策建议。在对劳动力转移的事后分析中,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给城市造成的就业压力(Zhao,2002)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受到的歧视问题(Borjas and Bratsberg,1996;Orrenius,1999;et al.)等。经济问题的分析主要是研究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Lin,Cai,Zhao et al.,2003)。总的而言,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数量"(如收入、非农就业等)上进行的。
通过现实的观察和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质量"上也影响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城市就业格局、农户家庭内部、农业生产本身等都受到了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早在1962年,Sjaastad就对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进行过研究,Wenfei和Winnie Wang(2004)也利用四川和安徽的数据证明了劳动力回流是人力资本投资失败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蔡东汉(2002)考虑两部门的人口迁移过程,假定劳动人口迁移是由于人均工资差异引起的,通过引入人口迁移函数和反应函数得到一个二维微分方程组,建立起具有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模型。
之后,蔡东汉和饶晓星(2004)通过引入迁移函数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他们得到一个三维的离散动力系统,证明模型存在唯一的非零平衡点,经济增长方式由非零平衡点的性态确定。陈宗胜和黎德福(2003)以二元经济为背景,经济中存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的非农部门,假定现代非农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引入劳动力转移因素,研究了传统农业部门的增长。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引进新的生产函数(生产部门),这类似于熊彼特(1911)的创新。而且这个新的部门的产出能够作为改造已有部门的投入。通过改造以后,传统部门能够提高生产率,并释放劳动力作为新部门的发展要素。因此,如果能实现引进新的生产部门,那么现在所指的现代部门又变成了传统部门。这就是本书思想的重要源泉,课题希望从这一新的着眼点去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产生的"质量后果"--内生技术进步。通过综合应用各种经济学工具,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目标
本书以Lewis-Fei-Rains等的"二元经济理论"和Todaro等的劳动力转移理论为依据,研究伴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因而课题研究的是因其预期城市务工收入高于农业收入而选择在一定时期内进城务工的这部分转移劳动力,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进城(如上大学、工作调动等)的劳动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劳动力和农村传统部门劳动力。
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解析伴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实现机制。针对这一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农村展开如下:
城市研究。城市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效率改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
农村研究。农村由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
1.3.2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是限于既定的范围之内,对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的正确界定和理解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基于前述对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在这里给出课题涉及的重要概念和一些观点的基本含义:
(1)转移(Migration)
我国传统定义将有户籍变化的居住地变化叫"迁移",没有户籍变化的居住地变化叫"流动",由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没有户籍变化的劳动力流动较为普遍,本书将迁移和流动视为相同概念,并在文中统称为"转移"。
(2)剩余劳动力(Suplurs Labor Force)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的特点接近于Fei-Rains的定义,但又有其不同之处。剩余劳动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概念。因此本书所涉及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农村传统部门存在的超过实际生产需求的劳动力(即隐蔽性失业)及实际工资率低于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可以描述为边际生产力从等于零到大于零的过程中传统部门释放出的劳动力。
(3)农村传统部门(Rural Traditional Sector)
农村中以农业为代表的以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手工技术进行生产的部门。
(4)城市现代部门(Urban Modern Sector)
城市中以非农业为代表的依靠先进的机器设备或技术手段进行劳动或提供劳务服务的部门。
(5)内生技术进步(Endogenous Technical Progress)
有关技术进步来源的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生给定,即不依赖于资本积累和经济体系内的任何其他变量;另一种是可以由经济系统控制的,受一系列经济过程所推动和促进的技术进步,即内生技术进步。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这一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即受经济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活动推动的分工所影响的技术进步。
1.3.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基本假设
可靠的理论分析必须有一系列的限定条件,对研究问题的限制和界定可以更清晰地对问题做出准确的描述,以下是贯穿全书的两个基本假设,也是本书研究的背景:
假设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是既定事实,本书不讨论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
假设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一定时期内,农村传统部门与城市现代部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差异无法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从事低技能部门的工作。
2.全书内容结构和基本框架
本书的研究遵循了从实际现象入手,以理论模型为工具的分析方法。在思想上应用了逻辑实证的方法,即"提出概念-形成假说-实证检验-应用分析"。
逻辑实证主义实质上就是"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过程。马克思指出"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既然本书的思想方法是逻辑实证主义,那么自然地也就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同时自然地也就遵循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统一、演绎分析和归纳分析相联系等研究方法。
全书就思路上来看,主要有: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和第3章,可称为基础理论篇,其内容将构成本书的理论根基,是本书思想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7章,称为基本模式篇。主要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应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论述以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起点实现分工效率改进和技术效率提高的推进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8章,称为制度篇。该部分根据第二部分的一般结论,重点分析了基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要成功实现技术进步所必须构建的制度环境,并结合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建议;第四部分称为结论篇,主要是概括全书的主要结论,就文章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书共分8章:
第1章:主要界定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综述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书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的定义,说明本书赖以为基础的基本假设,介绍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章:涉及本书的第一个逻辑起点--专业化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这一部分从效率的角度定义了分工和技术进步,以分工效率为中间变量指出分工通过实现分工效率(配置效率)的改进达到提高技术效率,即分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第3章:本章是本书的第二个逻辑起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分工演进。在引入分工这一中间变量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实现分工演进将是全书逻辑的关键之处。本章将杨格定理应用于劳动力市场,从专业化水平、经济迂回度和行业多样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分工的关系。
第4章:论证了第一种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市场效率改进。这一章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结结构性转移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和厂商三方的议价模型。得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效率改进主要体现行业(部门)的结构性、人力资本提高和资源配置状况改善三个方面。
第5章:论证了第二种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这一章以家政业兴起的超边际分析为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服务业多样化的促进。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资源效应和时间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推动城市经济的分工细化和专业多样化发展。
第6章:论证了第三种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实现农业内部农户职能的分工,这种分工格局推进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7章:论证了第四种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本章通过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户家庭内部农业与非农业的分工,推进了农户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对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8章:应用诱致性制度创新理论和实证数据论证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在这一章中,我们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均衡过程,并就如何构建有利于技术进步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