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章对于全书中反复运用的"专业化分工"与"技术进步"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并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增长理论中"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是讨论最为激烈的两个因素,因而我们必须清晰把握二者之间以及他们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技术进步与分工
2.1.1 经济增长
对于经济增长,萨缪尔逊(1992)是这样论述的,"......经济增长......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指,一个国家潜在的国民产量,或者,潜在的实际GNP的扩展。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看做是生产可能性边缘随着时间向外推移。"更完整的定义是Kuznets(1955)提到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可见,长期增长总是以技术和组织能力的增长为基础的,这一点正在为长期从事此项研究的经济学家所共识。在每一个快速而持续增长的时代,都有新技术、新知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增长与发展理论的研究领域中,许许多多的经济学流派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去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增长过程。其中,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被普遍认同的。
2.1.2 内生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的关注起源于增长方程的核算。1956年阿布拉莫维茨就发现,自1870年以来美国人均产出的增长,几乎全部不能用物质资本存量或劳务供应的增长说明。随后的调查研究似乎也证实,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澳大利亚是个例外),人们所观察到的经济增长中很高的百分比(近于87.5%)归于很快被认为是"余量"的某种要素,而不是资本和劳动的积累。Solow在1957年计算了1909~1919年期间美国每个工人产出增长的90%归于余量要素的作用,这就被认为是技术进步的效应。"这个结果,就其在某个侧面所呈现的(技术进步或其他)重要性而言,是令人震惊的",但"这个要素的重要性可能成为衡量我们对经济增长原因无知程度的尺度"(Abramowitz,1956)。自此,对经济增长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大量经济学家展开了对技术进步的讨论。
1.技术
在不同领域对技术有不同的界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技术,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划分。狭义的技术与生产力这一概念有关,从劳动力技能、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定义技术。比如,J.Bechman(1777)将技术定义为"指导物质生产过程的科学或工艺知识",这种知识"清楚明白地解释了全部操作及其原因和结果"。K.西诺里斯和J.维西(1973)给出了关于技术的五种含义:"技术包括所有工业革新进程中的科学和工程活动;技术可以看做是工程的同义词;技术是技巧的集合;技术是工业技术的集合;技术是能够生产一定实际产品的投入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这样一来,技术实际是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人的生产活动方式本身与代替人类活动的装置。
广义的技术,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的技术,也是本书所采用的技术含义。凡是一切与生产行为有关的知识、方法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要素都可以涵盖于技术范围之中。简要地说,技术是指有系统的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进行生产活动的方法。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如人力、设备、原材料及其品质水平,也可以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组织管理的科学程度。
2.技术进步
通常,经济学文献中用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而把技术理解为生产函数法则。即达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这种理论生产函数所描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称为最佳实践边界(The Best Practice Frontier)或者叫参考技术(Reference Technology)、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Frontier)、恰当技术(Just Technology)(Fare et al.,1994)。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在质量上,规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即投入转化为产品的方法;在数量上,决定投入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的最大产出数量。正如Jones(1998)所说:"技术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法。比如说,如果我们有一个一般的生产函数Y=F(K,L),那么生产技术由F(·)表示。"Hayami(1997)也指出,"技术决定着从一定生产要素组合所能生产出的产出数量,在经济学中常常被称作'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和新知识为先导,生产要素相互渗透为特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组织管理反映出的连续的、渐进的、累积性的技术变化过程。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可以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表现形式,Beckmann和Sato and Schupack(1972)指出,技术进步可以视为:产品增加;劳动或资本增加;投入减少或要素增加。Schumpeter(1911)认为,创新(技术进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新产品的出现和采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新市场的开辟;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总之,不管是哪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都将带来以下两种变化中的一种:改进,对任何产出或投入没有质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对工艺的"重新编排"从而提高效率;发明,有质的变化,由全新的工艺生产出物质上不同的产品,其结果同样是提高效率。
总之,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函数的法则,并且影响到技术的质量和数量。那么,技术进步就可以是技术分别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改进,即"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或"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2.1.3 技术进步的来源
技术进步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生给定,即不依赖于资本积累和经济体系内的任何变量。为解释经济增长的持续性,Solow-Swam(1957)引进外生技术进步,其所谓"外生"是指技术进步和经济活动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是自发的、有自身内在规律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就经济系统而言完全不可控,是一个外生过程。另一种是可以由经济系统控制的,受一系列经济过程所推动和促进的技术进步,即为内生技术进步。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这一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即受经济过程中各主体的行为有意识地推动的技术进步形式,这一类技术进步把经济主体的技术进步行为看作一种经济行为,本书也正是用经济理论的模型去进一步解释技术进步的几种具体的来源和作用机制。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没有外力推动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只有当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或外生的人口增长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于是,一方面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将其排除在考虑之外,这一假定无疑使该理论排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很大程度上技术进步被视为"人类认识上无知的度量"。所以此后经济学理论试图寻求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物化的源泉和机制,这一探索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
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是由Arrow(1962)建立的。Arrow假定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即投资产生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其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生产率。据此,Arrow将技术进步看成由经济系统决定的内生变量。
Arrow模型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框架。由于Arrow假定全经济范围内存在技术的溢出,因此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善。Arrow模型的缺陷是:在该模型中,经济增长仍然取决于外生的人口增长;当人口增长率为零时,不存在任何经济增长。这一结论显然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不符。
另一个主要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是由Uzawa(1965)提出的两部门模型。Uzawa通过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部门,进而将Solow(1957)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在Uzawa模型中,尽管不存在收益递增,也不存在任何外部性,但由于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函数具有线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形式,并且经济中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生产要素,因而经济将实现平衡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Romer(1986)和Lucas(1988)的研究为开端,经济增长理论开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大量研究。新增长理论都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结果。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对增长理论来说,重要的是研究技术进步采取的形式以及技术的特征。
2.1.4 专业化分工
1.亚当·斯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