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900000005

第5章 专业化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 (1)

引言

本章对于全书中反复运用的"专业化分工"与"技术进步"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并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增长理论中"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是讨论最为激烈的两个因素,因而我们必须清晰把握二者之间以及他们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技术进步与分工

2.1.1 经济增长

对于经济增长,萨缪尔逊(1992)是这样论述的,"......经济增长......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指,一个国家潜在的国民产量,或者,潜在的实际GNP的扩展。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看做是生产可能性边缘随着时间向外推移。"更完整的定义是Kuznets(1955)提到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可见,长期增长总是以技术和组织能力的增长为基础的,这一点正在为长期从事此项研究的经济学家所共识。在每一个快速而持续增长的时代,都有新技术、新知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增长与发展理论的研究领域中,许许多多的经济学流派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去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增长过程。其中,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被普遍认同的。

2.1.2 内生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的关注起源于增长方程的核算。1956年阿布拉莫维茨就发现,自1870年以来美国人均产出的增长,几乎全部不能用物质资本存量或劳务供应的增长说明。随后的调查研究似乎也证实,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澳大利亚是个例外),人们所观察到的经济增长中很高的百分比(近于87.5%)归于很快被认为是"余量"的某种要素,而不是资本和劳动的积累。Solow在1957年计算了1909~1919年期间美国每个工人产出增长的90%归于余量要素的作用,这就被认为是技术进步的效应。"这个结果,就其在某个侧面所呈现的(技术进步或其他)重要性而言,是令人震惊的",但"这个要素的重要性可能成为衡量我们对经济增长原因无知程度的尺度"(Abramowitz,1956)。自此,对经济增长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大量经济学家展开了对技术进步的讨论。

1.技术

在不同领域对技术有不同的界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技术,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划分。狭义的技术与生产力这一概念有关,从劳动力技能、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定义技术。比如,J.Bechman(1777)将技术定义为"指导物质生产过程的科学或工艺知识",这种知识"清楚明白地解释了全部操作及其原因和结果"。K.西诺里斯和J.维西(1973)给出了关于技术的五种含义:"技术包括所有工业革新进程中的科学和工程活动;技术可以看做是工程的同义词;技术是技巧的集合;技术是工业技术的集合;技术是能够生产一定实际产品的投入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这样一来,技术实际是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人的生产活动方式本身与代替人类活动的装置。

广义的技术,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的技术,也是本书所采用的技术含义。凡是一切与生产行为有关的知识、方法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要素都可以涵盖于技术范围之中。简要地说,技术是指有系统的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进行生产活动的方法。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如人力、设备、原材料及其品质水平,也可以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组织管理的科学程度。

2.技术进步

通常,经济学文献中用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而把技术理解为生产函数法则。即达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这种理论生产函数所描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称为最佳实践边界(The Best Practice Frontier)或者叫参考技术(Reference Technology)、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Frontier)、恰当技术(Just Technology)(Fare et al.,1994)。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在质量上,规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即投入转化为产品的方法;在数量上,决定投入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的最大产出数量。正如Jones(1998)所说:"技术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法。比如说,如果我们有一个一般的生产函数Y=F(K,L),那么生产技术由F(·)表示。"Hayami(1997)也指出,"技术决定着从一定生产要素组合所能生产出的产出数量,在经济学中常常被称作'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和新知识为先导,生产要素相互渗透为特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和组织管理反映出的连续的、渐进的、累积性的技术变化过程。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可以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表现形式,Beckmann和Sato and Schupack(1972)指出,技术进步可以视为:产品增加;劳动或资本增加;投入减少或要素增加。Schumpeter(1911)认为,创新(技术进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新产品的出现和采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新市场的开辟;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总之,不管是哪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都将带来以下两种变化中的一种:改进,对任何产出或投入没有质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对工艺的"重新编排"从而提高效率;发明,有质的变化,由全新的工艺生产出物质上不同的产品,其结果同样是提高效率。

总之,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函数的法则,并且影响到技术的质量和数量。那么,技术进步就可以是技术分别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改进,即"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或"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2.1.3 技术进步的来源

技术进步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生给定,即不依赖于资本积累和经济体系内的任何变量。为解释经济增长的持续性,Solow-Swam(1957)引进外生技术进步,其所谓"外生"是指技术进步和经济活动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是自发的、有自身内在规律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就经济系统而言完全不可控,是一个外生过程。另一种是可以由经济系统控制的,受一系列经济过程所推动和促进的技术进步,即为内生技术进步。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这一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即受经济过程中各主体的行为有意识地推动的技术进步形式,这一类技术进步把经济主体的技术进步行为看作一种经济行为,本书也正是用经济理论的模型去进一步解释技术进步的几种具体的来源和作用机制。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没有外力推动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只有当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或外生的人口增长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于是,一方面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将其排除在考虑之外,这一假定无疑使该理论排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很大程度上技术进步被视为"人类认识上无知的度量"。所以此后经济学理论试图寻求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物化的源泉和机制,这一探索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

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是由Arrow(1962)建立的。Arrow假定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即投资产生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其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生产率。据此,Arrow将技术进步看成由经济系统决定的内生变量。

Arrow模型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框架。由于Arrow假定全经济范围内存在技术的溢出,因此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善。Arrow模型的缺陷是:在该模型中,经济增长仍然取决于外生的人口增长;当人口增长率为零时,不存在任何经济增长。这一结论显然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不符。

另一个主要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是由Uzawa(1965)提出的两部门模型。Uzawa通过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部门,进而将Solow(1957)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在Uzawa模型中,尽管不存在收益递增,也不存在任何外部性,但由于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函数具有线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形式,并且经济中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生产要素,因而经济将实现平衡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Romer(1986)和Lucas(1988)的研究为开端,经济增长理论开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大量研究。新增长理论都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结果。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对增长理论来说,重要的是研究技术进步采取的形式以及技术的特征。

2.1.4 专业化分工

1.亚当·斯密的思想

同类推荐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热门推荐
  • 蓝色百合

    蓝色百合

    这是一个青年女子对一个陌生人的奇怪情感。水青有爱她的丈夫和稳定的工作,生活安宁妥帖,但是她内心中并不平静。她时常会碰到一个陌生男子,一个“高高的个子,有些清瘦,捧着一张报纸,边走边看”的人,这个陌生人像一个谜,她开始幻想,并试图接近这个陌生人……水青对陌生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诗意的一种追寻。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总裁的极品妻

    总裁的极品妻

    “呵呵,那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啊,对了,感觉怎么样啊?”刚坐下就跟她探讨这种深奥的问题,有点过早吧。“你指什么?他的为人?还是别的什么?”她自然知道她问的是那男人了,更知道,她问的是那种事情,只是,她向来不喜欢开玩笑的,所以冷冷的憋了她一眼。“呃,他的为人?呵呵,没事了,中午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啊?大家约好在刚开业的那家餐厅。”“今天中午不行,改天吧,这两天有些忙。”她说的是她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魔兽,永恒的传奇,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骚年们YY过的,只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风之界的兴衰,探索神秘的万神殿,这里是与众不同的魔兽世界,逐风者将带给你非同凡响的感觉,感悟人生,体验激情,坐看风清与云淡,笑叹离合与悲欢,一起来见证与逐风者不得地说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当蒙牛遇上伊利,360遇上QQ……危机公关当如何保护商业底线?公关,不仅能打造一个品牌,也能守卫一个品牌。本书解密公关细节,教你做一名实力派的品牌卫士。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