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意义看,内生增长理论主要是为政府的政策运用找到新的空间和领域。内生技术进步理论认为,知识对他人、社会有溢出效应,生产知识的个人又不会内化这种效应,因而知识产出不足,这为政府干预从短期需求向长期供给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从不同侧面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根源,其核心内容都是围绕技术的积累而展开,试图通过适当的变量和机制对技术进步作出解释,其贡献主要在于研究了不同种类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对本书而言,值得借鉴的是构建模型时的思想,和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形式及其表现。
然而,现有的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并未强调各种内生技术进步形式在某一具体现象中的作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仅就理论模型提出了各种解决思路。本书的研究将遵循现象描述-理论模型-现实资料的路径,可以说是上述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课题将以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研究为理论工具,去理解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而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1.2.2 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Lewis(1954)将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部门",另一个是维持生计的"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村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隐蔽性失业,即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过于丰富以至于把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农业产量不会减少,这部分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称其为"剩余劳动力"。本书所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我国农村传统部门由于隐蔽性失业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根据我国实际,还包括实际工资低于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
1.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对劳动力转移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Petty,1962;Ricard,1817;List,1814)。20世纪中期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把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纳入一个重要课题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如Fisher(1935)、Clack(1940)、Black(1945)、张培刚(1949)、Lewis(1954)、Fei和Ranis(1961)、Jogenson(1961)、Kuznets(1966)、Todaro和Harris(1969,1970)、Chenery和Syrquin(1975)等大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中,Lewis、Fei-Ranis和Todaro等人有关二元经济下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研究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Lewis-Fei-Ranis劳动力转移模型
Lewis(1954)认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现实收入的差异是刺激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的经济动因。现代部门能在现行的不变工资水平上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即存在一条无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二元经济成功转变的前提。
Lewis的这一模型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一是自身假设和市场均衡不一致,二是农村制度工资决定城市工资,与城市是一个新古典的劳动市场又是矛盾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是Fei和Ranis(1961)。他们在Lewis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基础上把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指出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
(2)Todaro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在Lewis-Fei-Ranis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中,只要城市现代部门能够支付高于农业的实际工资,只要二者工资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生活费用及与转移相联系的心理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现代部门。但是,这种假设与现实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农村存在着失业或就业不足,城市也存在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现实不相符合。
Todaro(1969)在对Lewis二元经济模型提出批评的基础上,构建并阐述了自己更加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思想和模型。Todaro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其基本前提是考虑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引进这一概率变量是Todaro模型的一个重要贡献,可以解释农民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还会做出转移的选择。至此,经济学界形成了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而经典的理论模型。
然而,Todaro模型是对拉美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就业分析得出的结论,该模型更适合于拉美地区的条件和环境。Todaro模型应用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实际时遇到严峻挑战,尤其是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不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因而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挑战。首先,Todaro主张的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在实践中通常是行不通的。例如农村空间分散型的工业化道路普遍存在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并且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第二,大多数国家的城市部门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要场所。第三,许多研究表明,城市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直接关系。
(3)传统理论的扩展
在Todaro之后,仍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理论的验证和补充。如Srark(1991)用"相对收入理论"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转移决策;Michael Piore(1970)的"二元劳动市场论"解释了劳动力由低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机制。Massey(1994)提出的"转移网络"及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网络的研究证明转移网络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Massey et al.,1993;Massey,1987;Banerjee,1983,1984;Taylor,1986,1987;et al.)。
2.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中,讨论最激烈的是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Cater(1997)认为我国现行的制度政策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及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而Rozelle et al.(1999)发现,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政策因素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Parish et al.(1995)也指出,农村劳动力的非正式市场已经形成。还有很多学者对具体的土地制度(Zhao,2002;Tao,2004)、户籍制度(Cai,2001;Chan and Zhang,1999)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于国外经济学理论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相对成熟,因而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包括上述研究制度环境的文献)中,我们看到较多的是对理论的经验验证及传统理论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在我国复杂的制度背景和区域差别下,不同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引导和改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
3.传统理论在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应用中的局限
经济学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对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制度条件不同,这些理论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
第一,虽然我国目前还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障碍,要达到Lewis-Fei-Rains模型中最终消除二元结构,还需要长期的制度变迁。因此,本书将考虑二元差异的长期性,主要研究我国现行制度环境下普遍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且从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非农业。
第二,虽然Todaro模型可以部分解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但是由于城市工资比均衡工资高很多或存在城市制度工资的情形,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转移并未消除城乡之间的工资差别。同时,存在城市吸纳的就业量低于均衡水平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差别一定时期内不能消除,因而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但是城乡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别也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城市企业与城市劳动力、农村转入劳动力之间会就工资和就业形成互相牵制的博弈过程,因而存在城市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的情形,城市吸纳的就业量也可能存在低于均衡水平的现象。
第三,城市制度工资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或者政府政策的保障。传统的转移理论观察到的主要制度安排是城市最低工资制度等。而我国还存在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牵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本书主要研究现行制度下劳动力转移后的问题,因而承认我国现行制度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2.3 给本书的启示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不断证明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技术进步的各种作用形式和作用机制,现实社会的发展也逐渐验证了这些研究结论。
20世纪50年代Lewis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内生增长理论则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同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变了资源的相对丰贫格局,在农村,这种格局改变的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和向城市的转移。
然而,根据我国的实际现象和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不同方式改变了城市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实现了新的要素组合,同样带来了技术进步。本书将基于前人理论,对伴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探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