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7

第27章 中古汉语三类判断句式的比较 (2)

例(17)~(19)是"不为"句,例(20)~(22)是"未为"句,例(23)~(25)是"非为"句,三组例句每组"F为"后成分分别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F为"后偶尔出现主谓短语。如:

(26)刘向父德治淮南王狱中所得此书,非为师授也。(《抱朴子·内篇·论仙》)

总起来看"F为"后谓词性成分居多,体词性成分较少。

"F为"在中古使用频率仍然不高,我们对中古10部文献做了调查统计这10部专书分别为《论衡》《太平经》《修&中》《六度集经》《抱朴子·内篇》《世说新语》《贤愚经》《南齐书》《洛阳伽蓝记》《佛本行集经》,中古"F为"的出现次数与上古相比并没有明显改观,看不出有大的发展。从"F为"的构成上来看,有了较大变化。"不为"已经丧失了主要地位,在三种否定词中反而成了出现次数最少的。"未为"出现频率激增,一跃而成为出现次数最高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未为"在《论衡》中出现9次,导致总体数量较大,它在其他专书中并无明显优势,但是至少"未为"的使用完全不逊色于"不为"和"非为"了。"非为"的使用有了极大的改观,已经不再是上古只有个别用例的状况了,在10部专书中总计出现了15次。总之,"F为"的使用由上古的"不为"一枝独秀,发展到了中古的"不为"、"未为"、"非为"三足鼎立。

"为"字判断句从产生之初就处于配角地位,到了中古时期一方面无系词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是"字判断句蓬勃发展,"为"字句受到挤压仍然没有发展的空间。与上古时期相比,在使用频率上,中古"为"字句不仅肯定式没有明显发展,否定式也无太大改观。

(三)"......非是/不是/未是......"式否定判断句

中古时期,随着系词"是"字逐渐发展成熟,表达否定判断还可以采用"......非是/不是/未是......"式。"非是"、"不是"、"未是"的出现时代与使用频率有差别,"非是"出现时代最早,"不是"其次,"未是"再次;"非是"使用频率最高,"不是"、"未是"出现频率都比较低。"F是"的这种内部差异与"F为"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是"与"为"作为系词来源不同。系词"为"来源于动词,因此它产生之初比较容易与叙述否定词"不"、"未"结合,导致"不为"、"未为"产生早、出现频率高。而系词"是"来自代词,代词"是"主要是体词性的,因此它比较容易与判断否定词"非"结合,这样"非是"早于"不是"、"未是"而产生,在产生之初"非是"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下面分别论述"非是"、"不是"、"未是"的产生及使用情况。

就我们所见,"非是"最早出现于东汉《论衡》中,有两例:

(27)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则不去,而后去之,是后王不肖甚于前。(《刺孟》)

(28)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他家若草野之中物为之也。(《订鬼》)

其后,东汉译经中有了多处用例,汉代以后译经和中土文献中都较为常见了,第四章给出了详细用例,再补充几例。

(29)诸经一味故,是灭皆等如虚空,是灭适无所莫,亦无是我所,亦非是我所。(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2b)

(30)此二小儿,非是鬼魅,福德之子。(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二,4/588a)

(31)诸善之法皆是贤人所习,非是愚者所学。(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五,4/688c)

(32)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一,4/544a)

(33)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高僧传》卷九)

(34)如是胜相,非是转轮圣王之相。(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九,3/695c)

"不是"稍晚于"非是"产生,汪维辉举出了东汉佛经中的3处用例(第四章已经转引),汉代以后,佛经中的用例更为多见。如:

(35)不是独我家耗,世悉亦尔。(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卷上,4/174c)

(36)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西晋法炬译《前世三转经》,3/448a)

(37)我不求请,亦非彼奴,亦非庸作,不是彼民。(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二,4/325c)

(38)我实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贤愚经》卷十一,4/427b)

但中古时期中土文献中的用例仍然很少,刘世儒(1960)曾揭举《宋书》中1条用例:

(39)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宋书·索虏传》)

汪维辉(1998)又补充了3条用例:

(40)臣违离宫省二十余载,戎务,役勤思苦,若得解带逍遥,鸣玉阙廷,参赞无为之契,豫闻曲成之化,虽实不敏,岂不是愿!(《晋书·桓温传》载温上疏)

(41)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全晋文》卷二十六)

(42)忌按剑至笼曰:"昨杀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有一鹞俯伏不动。(《古小说钩沉·列异传》)

不过例(40)把"是"看做代词,理解成宾语前置,即"岂不愿是"为好,汪自己也指出可作两解。例(41)柳士镇曾指出《题后》不排除六朝人伪作的可能。大概直到唐代以后世俗作品中"不是"的用例才多起来。

"未是"产生于中古后期,晚于"非是"、"不是",并且出现频率较低,第四章列举了6例,再补充3例:

(43)逮省此章盛陈列代,文博体周颇善师法,歌诵圣世足为繁声,讨求道义未是要说耳。(《弘明集》卷四)

(44)桓再拜白顿首:八日垂至旧诸沙门皆不敬王者,何庾虽已论之而并率所见,未是以理屈也。(《弘明集》卷十二)

(45)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魏书·礼志四》)

为了更好地说明"F是"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我们还是借助定量统计的方法,依然考察为检索"F为"时圈定的10部专书。"F是"在隋代以前出现频率极低,可以说在文献中只有零星用例,还没有"F为"使用多。"非是"、"不是"、"未是"三者比较,"非是"出现次数多于"不是"和"未是",特别是到了《佛本行集经》中,"非是"用例大增。可以说中古"F是"否定判断句中"非是"句是主力,"不是"要替代"非是"成为主角应该是唐代以后的事了据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统计,唐代"不是"在"F是"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另据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统计,《祖堂集》中有"不是"188例,"非是"7例,"未是"11例,"不是"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非"字句出现数量最多,在否定判断句中占了近百分之九十。其次是"F为"句,最少的是"F是"句,两者用例都不多。显然,"非"字句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主导地位,"F为"句和"F是"句望尘莫及。不过,从历时的角度看,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非"字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F为"句和"F是"句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总之,中古时期,由于无系词句在整体数量上占优,其否定形式,即使用否定副词"非"的否定句也在否定判断句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为"字否定句和"是"字否定句在数量上远远不能与之抗衡。"为"字句的否定式在上古前期已经出现,历经千年却没有太大发展,在使用频率上没有明显提高,中古时期只是在其内部"不为"、"未为"、"非为"的使用比例上作了一点调整。"是"字句的否定式最早见于汉代,中古时期虽然"非是"、"不是"、"未是"的形式都已出现,但总的使用频率并不高,直到中古后期的汉译佛经中才有了较大数量的用例,显示出它在竞争中的优势与活力,不过"F是"句要彻底击败"非"字句恐怕要到唐宋以后了据董守志《"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F是"句在宋代《朱子语类》中超过半数,在元明《老乞大》《朴通事》中完全排挤了"非"字句。

三、疑问判断形式的比较

判断句、叙述句、描写句这是根据句子谓语的性质和功能作出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这是根据句子的语气作出的分类,这两种分类体系不会冲突,而可能会有交叉,比如一个句子既可以是判断句,同时也是疑问句,即形成疑问判断句。本节考察三类判断句式进入疑问句,构成疑问判断句能力方面的差异。

疑问句一般又分为特指问、是非问、反复问、选择问四个小类,中古疑问判断句相应地有特指问判断句、是非问判断句、反复问判断句、选择问判断句四种形式,我们以此为纲展开讨论。

(一)特指问判断句

特指问判断句是句中出现疑问代词或疑问代词短语标志疑问点的判断句,它是出现数量最多的一类疑问判断句。在疑问句中,特指问是疑惑程度最强的,判断句采用这种形式表达,说明说话人对判断对象一无所知,但是迫切希望听话人给以解答,从而获得判断答案。无系词判断句和有系词判断句都可以以特指问的形式出现,构成特指问判断句。如:

(1)蚀者谁也?(《论衡·说日》)

(2)实"黄帝"者,何等也?(《论衡·道虚》)

(3)今天师不以其无道罪之,何也?(《太平经》卷108/176)

(4)此复何室?(《中本起经》卷上,4/150b)

(5)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世说新语·排调》)

(6)佛者何人?(《贤愚经》卷十三,4/441a)

以上是无系词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1)~(3)是疑问代词充当判断句谓语,例(4)~(6)是疑问代词短语作谓语。

(7)此为何等哉?(《太平经》卷110/179)

(8)此人为谁,何一悲楚?(《太平经》卷111/182)

(9)此为何人?(《修行本起经》卷上,3/465b)

(10)孰为良吏?(《论衡·自纪》)

(11)何等为老?(《修行本起经》卷下,3/466b)

(12)谁为胜者?(《贤愚经》卷一,4/354c)

以上是"为"字特指问判断句。其中例(7)~(9)是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谓语,例(10)~(12)疑问代词及其短语作主语。

(13)卿是何人?(《中本起经》卷上,4/148c)

(14)韩侯是谁?(《周氏冥通记》卷三)

(15)此是何肉?(《贤愚经》卷十一,4/425c)

(16)此是谁迹?(《贤愚经》卷十二,4/433a)

(17)问儿:"谁是汝父?"(《搜神记》卷十六)

(18)魔言:"何等是言要?"(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九,4/308c)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制作并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侦查文书是侦查活动的产物,是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热门推荐
  •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智慧卷》里面,文字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智者的声音,启迪我们去探寻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值得一读!
  •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主要内容包括:隐秘源于内心,说服肇始于思想;隐秘说服是个心理游戏,有效说服才是硬道理;口才加动作,利用你的语言天赋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雪嫁衣

    雪嫁衣

    何为天下?天下,是最初诞生的文明。天下,即我。何为天下?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威震四海。天下,是始皇帝之残暴,之威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天下,是汉武帝之骄傲,之武功。万国来宾,为天可汗。天下,是唐率宗之雍容,之文明。何为天下?站在御宿山上,周围三十六里,便是天下。武功文化,秦皇汉武,英雄豪杰,都毫无意义。只因这里有一个绝顶的名——华音阁。
  • 猎爱总裁

    猎爱总裁

    相恋六年的初恋男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房子卖了,工作丢了,伤心之旅,竟因一句戏言莫明失身。激情过后随便拿个小小纪念品吧,却无辜被抓什么?一个纽扣居然要三百万?你是流氓啊?这回真是怨大了……好了,只能乖乖当她的贴身秘书,没薪金,包吃包住,也不算太坏。在公司,原以为是生疏的上司与下属关系,谁料他无事跑来抱抱亲亲。在家里,做饭打扫,甚至暖床都是她的职责范围。不得意任他泄欲也算了,竟还包括生宝宝?这总裁怎么搞的,再被他的催花手蹂躏下去,她今生铁定……可是,怎么她的心却心甘情愿地被他征服,身体更是在他面前溃不成军?乱了乱了,一切都乱套了……喜欢丫树文的可以加入群:雪儿:51356448(跟飘渺雪儿共用的群,已满)(新开群)74216121欢迎加入~~推荐自己的文文《浴火情狂》,连载中……推荐偶家飘渺雪儿的文《代嫁丫鬟》,连载中……推荐雪儿已完结文《血色守宫砂》,公众章节17万哦!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推荐雪儿已完结文《黑道教父的冷傲情妇》推荐雪儿已完结文《倾城笑》丫树的申明:丫树的文不是所有读者都喜欢看的,如果不喜欢的请直接绕道,留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给大家!谢谢配合了!
  • 腹黑皇后闹宫闱

    腹黑皇后闹宫闱

    十三岁入宫,初见时撞在他的唇上,似是前世情缘未了,他对她一见如故,太庙许诺,她亲了他,今生便是他的女人,只待成年,便娶她为妻。她是他用生命去呵护的女孩,然而,一个必须以死守护的秘密,让她只能故意疏远。宫廷政变,边疆战乱,无数次并肩作战,无数次同生共死,他心里眼里从来只有她一人,为何他一片痴情,却换不来她的芳心,她真的是没心没肺吗……
  • 公主难惹

    公主难惹

    神秘且睿智的突厥商人忽然降临,用蛊惑人心的声音说道:“不就是男人嘛,不仅逼婚未果,我帮你追!”到底最后,本以为碗里的肉在劫难逃,孰料迎来的一道和亲圣旨,谁才是碗里的肉?--情节虚构,反倒把青梅竹马吓得请命自守边疆。七年后,请勿模仿,大周朝最刁蛮的十四公主。打乱了她的全部计划
  •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告诉青少年学生如何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你在云端,说你爱我,可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云梯,该怎样靠近你,和你一起呼吸---爱情!苏懿贝,是网络写手也是一个孤儿,她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台电脑和那片从来舍不掉的回忆!笔下出现一个个让人哭死爱死的爱情故事,结局或者悲情,每一个都动情,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女孩。但现实中的苏苏却不再愿意相信爱情,她写爱情故事只是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永远再不信爱情的女人,会需要读一些爱情外敷内用,避免早更早衰。天意总是爱折磨无辜的人类,就苏苏这个平凡无奇的早老痴呆竟然又被爱情看上,还炫目到偶像剧级别,一如6年前的那场原该擦肩的初恋,浓情诱人的没天理。本溪说:回来我身边,把我曾给你的伤还给我就好!莫骏说:爱并不在云端,握紧我的手,便能呼吸到---爱情!涅槃灰的唯一读者群:【52488690】涅槃灰新浪微博:http://m.pgsk.com/1673690385==========《在云端说爱你》本文主题歌寂寞是属于爱的美味毒药清风缠上发梢吻上你留下的烟草味道奔跑在云端唱着为你谱写的暖暖歌谣然后随着大雨倾盆坠下,回到那座无心的城堡爱到深处是忍着泪对自己的大胆嘲笑,痛着美好爱着煎熬,忘不掉的刹那灼烧如果今生你已经不再眷恋我的心跳我会为你朝着远离奔跑不停一秒重新步上云端的那座七色梯桥,狠狠回味早已经遗失掉的青春和美好,既然已经有她为爱妖娆对你深情微笑我会从此朝着云端奔跑不停一秒。为你在云端深处画地为牢,让你我都不再需要为爱而逃。=========涅槃灰文字1,《逃婚俏伴娘》全本,简体繁体均已出版2,《隐婚》全本,已出版3,《我的脱线王子》全本,已出版4,《错爱摩天轮》全本,已出版5,《宫阙无泪-旖月传》全本,已出版6,《罂粟妖姬》全本,已出版7,《穿PRADA的皇妃》全本,已出版8,《雪域圣殿》全本,已出版9,《步上云梯呼吸你》全本,已出版10,《大姑子北北小姑子南》全本,已出版11,《洗牌》连载中,签约出版12,《倾城双姝》连载中,签约出版13,《惊世大小姐》全本,VIP文14,《逃婚妖娆妻》全本,VIP文15,《MUA上帅总裁》全本,VIP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