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200000007

第7章 家庭必备小茶方(1)

分清体质喝对茶

茶能养心,也能养身。几片茶叶,再搭配点芬芳的花草,或几味安全有效的中药,甚至一点厨房里常见的食材,自己动手,热水一冲,茶香便伴着药香沁人心脾,疾病与不适一扫而光。原来,良药未必苦口。

【九种体质养生原则】

养生要因人而异,中医将人分为九种体质,即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淤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调养,才能对身体有益。喝茶也是如此。

平和体质

常见表现:平和体质的人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养方式:一般无需调理,但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出汗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梅雨季节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芳香祛湿的食物。

阴虚体质

常见表现:阴虚的表现主要是有虚火,容易口干,比较消瘦,皮肤干燥,眼睛干涩,面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遗精,心烦眠少,不耐春夏,喜欢吃凉的食物等。

调养方式:阴虚体质者养生关键在于补阴清热、滋养肝肾。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因此以滋养肝肾二脏为重点。饮食宜滋补、清淡,少吃肥腻味重的食物。

气虚体质

常见表现:少气懒言,讲话声音低弱,容易气喘吁吁,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肌肉松软不实。性格内向,不喜冒险。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调养方式:补气养气。宜吃甘温补气的食物以健脾胃。

阳虚体质

常见表现:阳虚最主要的一个症状是怕冷,即使是在夏天也会怕冷。经常手脚发凉,腹部、腰部、膝关节怕冷,不耐寒,喜欢吃热烫的食物,不爱吃凉的,精神不振,睡眠较多。

调养方式:阳虚体质的人关键在补阳。多吃温热性的食品,以温暖身体,活化身体的生理机能。

湿热体质

常见表现:湿热体质者一般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容易心烦急躁,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

痰湿体质

常见表现: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喜食肥甘甜黏食物。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调养方式: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

气郁体质

常见表现: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瘦者为多。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调养方式: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通气机为气郁体质者的养生原则。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

血淤体质

常见表现: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淤表现为主要特征,容易出现淤斑,口唇黯淡,易烦,健忘,不耐受寒邪。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

特禀体质

常见表现: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调养方式: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给气虚体质者准备的补气茶】

气虚体质者适合饮用红茶,可搭配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中药茶材,如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灵芝、甘草、枸杞子等。

人参茶

原料:人参8克。

做法:将人参煎汁,连煎3次,过滤后,加入适量开水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固脱,安神增智。适用于久病气虚、脾肺不足、食欲不振、动则气喘、自汗乏力、面色黄白少华,或津伤口渴、消渴、失眠、心悸等症。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剂。阴虚火旺者忌服。

黄芪茶

原料:生黄芪15克,大枣2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后饮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适用于面色不华、疲乏无力、气短汗出等症。经常服用本茶,具有强壮机体的作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根据病情可连续饮服1周至3个月不等。

党参红枣茶

原料:党参15克,红枣10颗,红茶3克。

做法:将党参、红枣洗净,加水煎煮5分钟。取汁泡茶饮用。

功效:补脾益气,生津和胃。适用于体虚、病后饮食减少、大便稀溏、体困神疲、心悸怔忡等症。

用法与宜忌:阴虚火旺、大便干燥者不宜常饮。

人参果露茶

原料:人参5克,菠萝汁20克,白糖15克,蜂蜜15克。

做法:

1.将人参洗净,切成薄片,加开水浸泡后捣烂,加少许白糖浸渍。

2.将剩余的白糖、蜂蜜加入500毫升水中,加热煮沸,再加入菠萝汁,搅匀。

3.将人参汁加入蜜糖菠萝汁中搅匀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适用于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头昏健忘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2~3次,每次取2匙,冲入开水,代茶饮用。阴虚火旺者忌饮。

洋参茶

原料:西洋参5克,绿茶少许。

做法:将西洋参切成薄片与绿茶一起用开水冲泡,盖闷几分钟后即可。

功效:益气生津,适用于气虚津亏而引起的乏力、气短、心慌等症,也可用于虚火引起的发热、口干、烦躁不安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饮至味淡,冲泡过的西洋参可嚼服。

灵芝茶

原料:灵芝8克,绿茶少许。

做法:将灵芝切薄片,用开水冲泡,加绿茶饮用。

功效:补中益气,增强筋骨,美颜护肤。常饮灵芝茶可以延年益寿,也可防治高血脂症。

用法与宜忌:随时饮用,长期坚持方见效果。

【给阳虚体质者准备的壮阳茶】

阳虚体质者怕冷,不耐寒,所以适合饮用温热性质的茶,如红茶、乌龙茶。可搭配一些具有温阳驱寒功效的中药茶材,如人参、锁阳、核桃、姜、桂圆、巴戟天、仙灵脾等。

锁阳桑葚茶

原料:锁阳、桑葚子各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锁阳、桑葚子捣碎,置于杯中,用适量开水冲泡,盖闷15分钟。稍凉后加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补肾阳,益肾精,润肠通便。主治肾阳肾阴两虚、阳痿不育、腰膝无力,也可用于女子不孕及老年体弱、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尤其适宜于中老年益寿延年保健之用。

用法与宜忌:频频饮用,于1天内饮尽,坚持饮用。

巴戟牛膝茶

原料:巴戟天10克,淮牛膝8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研为粗末,置于杯中,冲入适量开水浸泡,盖闷约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健膝。常饮可改善肾阳亏虚、腰酸冷痛、膝软无力、阳痿早泄、病后腰酸、背脊冷痛、腰以下有冷感、手足不温等症。

用法与宜忌:频频饮用,于1天内饮尽。每天中晚可配合饮用黄酒各1杯。

人参核桃茶

原料:人参3克,核桃仁10克。

做法:

1.将人参、核桃仁洗净,人参切片。

2.将原料一同置于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助阳,固肾纳气。适用于肾阳不足、喘息、气短、自汗、不能劳累、面色白、形体消瘦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睡前饮用。

仙灵木瓜茶

原料:仙灵脾、川木瓜各10克,甘草6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洗净,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闷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补腰肾,壮阳。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冬虫夏草茶

原料:冬虫夏草、红茶各5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冬虫夏草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煎煮半小时。

2.将适量红茶叶放入一起煮约5分钟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补肾壮阳。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次。

党参黄米茶

原料:党参10克,炒米15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锅内,加水4碗,煎至1碗半即可饮用。

功效:温阳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阳虚食少、倦怠、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妇女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迟者。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隔天1次。

【给阴虚体质者准备的滋阴茶】

阴虚体质者体内往往发燥,所以适合饮用偏凉性质的茶,绿茶最为适宜。可搭配一些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中药茶材,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桑葚等。

枸杞滋补茶

原料:枸杞子10克,五味子6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同入杯中,冲入开水300毫升,闷泡3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敛汗,生津止渴。适用于肝肾阴虚、遗精、腰膝酸软、津少口渴、失眠、头晕、目眩等症。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剂。

桑葚蜜茶

原料:桑葚30克,蜂蜜10~15克。

做法:将桑葚捣碎后和蜂蜜一同置于杯中,用开水适量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补肝益肾,息风滋液。主治阴虚内燥、贫血、大便干结;青年须发早白;神经衰弱、头昏、多梦、少寐、记忆力减退等症。

用法与宜忌:不拘时,代茶饮。每天1次。脾胃虚寒易泻者忌用。

女贞桑葚茶

原料:女贞子、制首乌各12克,桑葚子15克,旱莲草10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捣碎,置于杯中,用开水适量冲泡,盖闷约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亏、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鬓发早白等症。

用法与宜忌:频频饮用,于1天内饮尽。湿邪蕴中或湿浊上蒙清窍而见眩晕者,不宜饮用。

益肝肾茶

原料:熟地黄20克,枸杞子15克,制首乌18克,全当归10克,杭菊花6朵。

做法:

1.将以上原料捣碎,分成6等份,分别装入纱布袋中或茶包中。

2.每次取1袋,置于保温杯中,冲入开水,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血虚、肝肾不足、头目昏眩、视物模糊、四肢乏力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枸杞面茶

原料:枸杞子、红茶、干面粉各适量。

做法:

1.将枸杞子与干面粉和成面团,用擀面杖擀作饼样,或捣糊成饼,晒干,研为细末。

2.每次取用红茶5克,枸杞末10克,开水冲泡饮服。

功效:补肝明目,滋肾润肺。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消渴、夜盲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首乌枸杞茶

原料:何首乌10克,枸杞子各10克。

做法:将何首乌、枸杞子洗净,一同置于杯中,冲入开水浸泡10分钟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消脂化痰。适用于肝肾亏虚或痰浊积聚之脂肪肝、肥胖症等。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服,每天1次,坚持饮用才能见效。脾胃积热及大便溏泻者不宜饮用。

【给痰湿体质者准备的除湿茶】

痰湿体质者需要祛湿化痰,所以很适合饮用绿茶。可搭配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功效的中药茶材,如茯苓、白术、陈皮、萝卜、荷叶等。

萝卜茶

原料:白萝卜100克,绿茶5克,食盐少许。

做法:

1.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

2.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也可加少许食盐调味。

功效: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服,每天2次。

荷叶翘苓茶

原料:绿茶、荷叶、连翘各5克,茯苓、陈皮、佩兰各3克。

做法:将荷叶、连翘、茯苓、陈皮、佩兰置于锅内,用400毫升水煮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直接放入杯中冲饮。

功效:清暑运脾除湿。适用于痰湿体质者夏秋季节饮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荷叶山楂茶

原料:干荷叶10克,山楂25克,陈皮15克。

做法:

1.干荷叶撕成碎片,陈皮切成丝。

2.全部原料分成4等份,分别装入4个茶包袋。

3.每次取1袋,开水冲泡,闷15分钟后饮用,可以反复冲泡。

功效:顺气、化痰、化淤、排毒,还可降血压、降血脂,且有很好的减肥功效,适合痰湿型肥胖者。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2次。

五苓茶

原料:茯苓5克,猪苓3克,泽泻3克,白术3克,桂枝3克,花茶5克。

做法:用400毫升水煎煮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用于痰湿体质易出汗、胃中干、烦燥不得眠,小便不利、烦渴,或水湿内停水肿身重等。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次。

宽中茶

原料:白术5克,陈皮、花茶各3克。

做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运脾除湿。适用于痰湿、脾虚胀满等症。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次。

苓桂术甘茶

原料:茯苓5克,桂枝、白术、甘草、花茶各3克。

做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

功效:健脾运湿,温化痰饮。用于痰饮内停,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脏病或慢性肾炎所致水肿者。

用法与宜忌:代茶饮用,每天1次。

【给湿热体质者准备的去火茶】

湿热体质者经常会心烦急躁,所以需要清热,适合饮用寒凉属性的茶,如绿茶。可搭配一些具有清凉利水功效的中药茶材,如菊花、西洋参、决明子、薄荷、薏仁、连翘、黄芩等。

黄芩茶

原料:黄芩6克,绿茶3克。

做法: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将黄芩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脾虚泄泻者慎用。

知柏茶

原料:知母、茉莉花茶各3克,黄柏1克。

做法:将知母、黄柏用250毫升水煎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10分钟即可。可分数次饮。

功效:清热除湿,养阴降火。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脾虚泄泻者慎用。

苍柏茶

原料:苍术、绿茶各3克,黄柏1克。

做法:将苍术、黄柏用250毫升水煎煮沸后泡茶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除湿。适用于湿热所致关节疼痛,以及菌痢、肝炎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大甘茶

原料:大黄1克,甘草、绿茶各5克。

做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泄胃热,和中健胃。可用于辅助治疗胃热呕吐、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连梅茶

原料:黄连1克,乌梅2枚,绿茶3克。

做法:将黄连、乌梅二药共煎汤,取药汤泡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调味。也可将以上材料放入杯中直接冲泡。

功效:清热除烦止痢。可用于心火热盛、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痔疮、湿热泻痢、急慢性炎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金银甘茶

原料:金银花5克,甘草、绿茶各3克。

做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调和胃气。适用于疮疡、热病、咽喉肿痛、肺癌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

【给血淤体质者准备的活血茶】

血淤体质者需要活血、散结、行气,比较适合饮用绿茶、红茶。可搭配丹参、玫瑰花、月季花、益母草、川芎、红花、赤芍等,以起到活血化淤的目的。

益母草花茶

原料:益母草10克,花茶5克。

做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祛淤,调经消水。用于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产后血晕、淤血腹痛等。

用法与宜忌:每天1~2次。孕妇忌用。

丹参黄精茶

原料:丹参、黄精各10克,花茶5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共研成末,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补血,填髓。主治白细胞减少,对贫血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如用来辅助治疗贫血,15剂为1疗程。

月季益母茶

原料:益母草10克,月季花5克,绍兴黄酒适量。

做法:

1.将益母草、月季花置于杯中,加入350毫升开水冲泡。

2.闷5分钟后加入少许黄酒饮用。

同类推荐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 痛风百问百答

    痛风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不起眼的小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就会发展成大病甚至重病,影响身体健康。本书从面、耳、手、足四个方面介绍了身体在患病的时候如何向我们发出信号,让读者随时了解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就可以防微杜渐,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

    一本专为全国3.3亿高血压患者定制的综合性降压指南。本书特邀具有十余年临床一线经验的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专家,解答高血压患者最大的疑惑、厘清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误区,并全面、深入地解析饮食、起居、运动、用药4大防治重点,分享百余种实用降压细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疾病预防、就医指南、日常护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帮助患者摆脱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危害,过上“无压新生活”。
热门推荐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女校之噬梦诡歌

    女校之噬梦诡歌

    四年前,一场招灵游戏风靡校园,却为一所大学招来了一场场的诡异事件;四年后,几个新生卷入其中,一次鬼楼的历险,一封神秘的来信,究竟把他们引到何方?而他们最终又能否解开这一团团的迷雾,找到最后的真相?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妃常狂野

    妃常狂野

    她,二十一世纪最顶尖的冷血女杀手,一次误会杀死自己的挚爱含恨自尽。他,傲视群雄威震天下。一场轮回她成了他的王妃。“本王要你生你便生要你死你便死,你的全部都是本王的?”他的狠绝深深扎进她的心里,而冷血狂傲的她却甘愿为了他付出一切:“你的心愿我帮你,哪怕是万劫不复我也心甘情愿。”乱世狼烟,喋血对峙,他便是她的一切,天下谁主沉浮!修罗地狱之中谁能救赎谁,谁能降服谁。??????
  • 契约毒后

    契约毒后

    她本是大魏郡主,被钦定的太子妃,有倾国倾城之貌,是五国第一才女,还是让江湖人闻名色变的“毒医仙子”,却被一朝灭满门!一朝魂移,风华绝代的毒医郡主变成了缠绵病榻的亡国帝姬。面对化身修罗的冷酷帝王,她不畏不惧,以落败之城换来安身之所。一纸契约走上尊荣后位,且看她如何在复仇之路上祸乱他的后宫与天下!他是东楚天子,天生的帝王霸气注定他必定是傲视苍生的尊主。遇上她之前,冷酷无情是他,睿智决断是他;遇上她之后,温柔霸道是他,踌躇痴妄是他。弱水三千,他只取她一瓢饮。强弩来袭,她竟为了众国盟约离他而去,是背叛?还是君若安好,妾便无悔的守护?帝后相携,共主江山,风云乱象间生死不离,是为那一纸契约?还是骨血渐融的痴缠?片段一:“阿若既是皇后,是否应该为我东楚的皇室香火尽心尽力才是?!”女子嫣然一笑,“来人,去将各宫的妹妹们请来,皇上今夜要雨露均沾。”男子嘴角一抽,“顺便告诉爱妃们,皇后正在练新药‘断肠散’,请她们前来一观,当然——若有不便可以告假。”那晚,东楚后宫乱的很彻底,十之有三的妃子身患恶疾,十之有四的贵人进寺庙为东楚皇后祈福,剩下的全因自省名德败坏自请出宫!一时间只听某人哀叹,“又要无聊了——”片段二:大红罗帐之内,女子香肩半露,呼吸局促,满面潮红,口中喃喃有声。男子浑身戾气,执剑而立,满身血色快要融进罗帐里。女子眼露迷离之色,一颦一笑间媚骨天成,“你来了——”他受了蛊惑般走近,却被她缠身而上,气息瞬间紊乱,“阿若——你可知道我是谁?”女子嗤嗤一笑,“管你是谁。”男子周身气息瞬时凌厉无比。“啧啧,还是这么冷。”某男一滞,被某女扑到——毒宠女强,先婚后爱,日久生情的乱世倾歌——《契约毒后》敬请期待!
  •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坏蛋,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要是早知道,她才不会喜欢他呢!可是却不小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心意,想要逃,这个恶魔却抓住她,不让其走。丫头,我爱上你了,除非我放手,不然你绝不能够离开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