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800000009

第9章 罪树篇 (2)

这是一位勤劳、坚韧而又充满乐观情绪的母亲。她认为,只要为这个家去作贡献了,即使再穷、心里再痛苦,可每当听到孩子在叫妈妈的时候,看到他们笑的时候,看到他们会坐了、会爬了、会走路了,看到他们慢慢长大了,这就是做母亲的最大安慰。

信奉天主教的母亲,牢牢记住了《圣经·缄言》中的一句话:“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

母亲对四个子女从小就进行自己所奉行的金钱观教育。她告诉孩子:钱,就是一张纸,可能是很有用的,也可能没用。你把纸币揉碎了,扔在地板上,就跟一张废纸一样。但是,你如果把100块钱用好了,就有可能变成1000块、10000块。

母亲在家里做手工活的时候,黄俊钦、黄光裕兄弟俩常常利用放学后的空闲时间帮她一起做。母亲便手把手地告诉他们,做一件东西可以换回多少钱,让他们记下用劳动可以换回多少金钱。等这些东西换回来钱了,母亲又告诉他们: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这种努力就得不到钱!

母亲对子女家教甚严,但她从来不打骂孩子。有时气极了,也最多嚷一嚷,或者非常严厉地教训一通。

因为母亲教育有方,黄家兄弟姐妹从小很懂事,知道体恤成天忙累的父母亲。每当大人不在家时,黄俊钦就负责喂猪,黄光裕负责打扫卫生,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黄光裕8岁时就学会了做饭,做完饭怕烫,不敢去把锅盖拿起来,还常常跑去求邻居帮忙。等大人回到家时,家里的事情已全部打理得有条不紊。吃完饭后,孩子们会对母亲说:“妈,您累了一天了,坐着休息吧,我们去收拾。”

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有时看到门口有人来卖水果等好吃的东西,他们从来都不向母亲说要买一些。每当春节,母亲都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可他们从来都不花掉,等年过完了,又都把钱全部还给母亲。

黄秀虹回忆道,自己懂事很早,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七八岁时,就会做手工活了。十一二岁时,就开始为家里挑水、洗衣、做饭。黄秀虹对此至今记忆深刻:“我上小学的时候,南方的冬天特别冷,要拎着衣服到河边去洗,回来以后再吃完早饭去上学。出去的时候手常常是冰冷的,因为搓衣服,回来后手变得热乎乎的。”

唯有温情才能抵御贫寒。兄妹之间从小感情很好,从来没有为什么事发生过你争我抢的吵架,甚至互相之间连粗话都没有说过,这让劳累的父母颇感安慰。

因为父亲是外地人,加之家里没有其他的成年男劳力,黄家是这个村最穷、最没有实力的一户,所以总受人歧视和欺负,但兄妹几个非常团结。与大哥黄俊钦的内向不同,黄光裕从小就活泼、淘气,是村子里有名的“孩子王”。但黄光裕一般不会主动去招惹是非,如果别人欺负到自家人头上来,他就会跟人家去拼命。

黄秀虹曾向笔者提起过二哥黄光裕的一次“壮举”:一天,黄光裕在村口的沙土堆上和一堆男孩玩耍打赌,其中有一个男孩老是输,他恼羞成怒地指着站在一边的黄秀虹说:“就是因为有你这个‘臭女人’在这里,害得我特别晦气!”还不到10岁的黄光裕火冒三丈,冲过去就跟他厮打在一起。最后,那个男孩不是他的对手,只得掉头往家里跑去,黄光裕紧追不舍,直把这个男孩赶到他家床底下仍不肯罢休。

当两个孩子长大了,准备到外面世界闯荡时,母亲虽然十分担心,但还是没加阻拦,并向他人借来高利贷给兄弟俩做本钱。

黄秀虹觉得,整个家庭之所以没有被贫困压垮,全赖母亲对子女们的正确教育。对于性格和善、坚毅又极富商业眼光的母亲,黄光裕曾如此评价:“如果妈妈年轻的时候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哥俩谁都没戏。”

与两位哥哥一样,黄秀虹一出生便接受了洗礼,而这份信仰也在引导着她。黄秀虹对笔者透露了她的人生终极目标:那就是在成为一名商界的知名女性企业家后便退下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办一家慈善机构,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类似于德兰修女的事业。

事与愿违。随着2008年底黄光裕和黄俊钦被警方调查,黄秀虹不得不匆促上阵,于2009年2月13日接替其二哥黄光裕担任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挑起家族企业的大梁。她的人生规划的实施恐怕得因此延迟了。

信仰天主教的黄家,在富甲天下之后,曾慷慨解囊,捐款400万元在凤壶村兴建了一座教堂;另外,在黄光裕父亲黄昌义的出生地西胪镇,曾婵贞也带头捐助共筹得资金240多万元,对原西胪天主堂进行了重建。

三、黄光裕兄弟如何野蛮生长?

等黄光裕在南方边陲的小乡村长到10岁,正在走街串巷为如何捡到更多的废品而绞尽脑汁时,中国却在经历着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将最终影响到两个分别叫黄俊钦和黄俊烈的男孩,虽然当时他们还浑然不觉。

1976年,历经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直到两年之后,僵硬的思想才开始复苏。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也就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位“东方巨人”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其中劳动力过剩带来的就业压力便是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广大农村,因为长期的城乡分割和人口的过量增长,已经造成大量沉淀的过剩劳动力,而有限的耕地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另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量城市的过剩劳动力都被疏散到了农村,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部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开始一批又一批向城市回流。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中国1978—2008》一书记载:“文化大革命”以来至1979年底,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有1000多万人。到1979年2月,高达760万人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如洪水般涌入城市,加上原有的待业青年,使整个社会的待业人员达到了2000万人,这给紧绷的中国经济又压上了一块巨石。

鉴于此,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两个关于农业的文件,宣布解禁农村工商业,家庭副业和农村集贸市场得到了正式认可。第二年2月,中央又迅速批准了一个关于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批准城市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可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

春风又让百草生!就在1979年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迅速达到10万户左右。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才有了类似于像黄光裕父母亲一样的贫困农民从事手工业和小生意的机会,也才有了像北京知青那样卖大碗茶的热闹场景。

当冰硬的头脑开始暖化,贫穷便马上变成一种无法忍受的刺痛!1979年,在离黄光裕家乡不到200公里的福建厦门,有一个叫舒婷的女诗人,在一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诗歌里表达了当时人们此种沉重尖锐的痛感:“我是贫穷/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呵!”

生存的欲望冲破了一切束缚。于是,在安徽凤阳,18个农民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偷偷按上了自己血红的指印;在江苏华西村,吴仁宝带领农民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在天津大邱庄,禹作敏偷偷办起了冷轧带钢厂;在浙江萧山,鲁冠球创办了万向节厂……

一位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他的报道中写道,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广东潮汕地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作坊,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

正是民间经济力量的推动,让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感受到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生机与活力。于是在1979年7月15日,国务院以当年50号文件的形式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关于兴办特区的报告,文件明确表示: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3市设置经济特区。此举,无疑对躁动的民间经济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回答》。诗人北岛深情而热切的笔触,表达了当时从国家领导人到近10亿普通中国人肩负历史使命、期望改变现状的巨大热情与冲动。

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全世界都瞩目的一个奇迹,就是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被无数难题困扰的邓小平,就曾怀着无比谦逊的心态,于1978年10月22日东渡日本,前去学习取经。1979年6月底,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应邓小平之邀来华访问。此后,接踵而至的日本商品如潮水般涌向中国。

另外,在1978年的国庆典礼上,一位身穿蓝色中山装的香港商人,第一次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他叫李嘉诚,是黄光裕的潮汕老乡。自从11岁离开大陆去香港后,隔了整整40年,李嘉诚才再一次回到大陆。

而这两位被邓小平所重视、蜚声全球的大企业家,也成为日后黄光裕顶礼膜拜的商业偶像。

在1978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当时美国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是70%,而近10亿人口的中国,电视机拥有量却只有100多万台。另据《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一书披露,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电视入户率从不足10%增长到97.28%,观众规模更是达到了11.72亿人。9岁的黄光裕当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长大后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让电视机之类的“奢侈品”如潮水一般涌进中国普通的百姓家庭。

但野草疯长的地方,天生注定是一片灰色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浙江的温州、台州地区以及广东的潮汕地区,成为全国走私最猖獗的地方。一艘艘走私的渔船,满载着服装、五金、家电等境外商品,在沿海一些偏僻的小码头登陆,然后又迅速涌向全国各地。在广东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渔民不打渔、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生不上学”现象,一窝蜂地到处兜售走私货。

在潮汕地区这种事随处可见。很多乡镇上时常看见卖走私表的孩子,拿着一麻袋的电子手表,不一会时间就能换成一麻袋的钱。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来,铜盂镇附近的贵屿镇现在还是国内电子垃圾的处置中心,只是现在收回来的都是国内的电子垃圾罢了。

黄光裕的老乡曾庆水回忆道:“曾厝有些能干的人从海上运回来好多电视机、收录机,说是从台湾、香港那边弄回来的,别人再从他们手上收来,把这些来路不明的电器运到城市卖掉。有半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做这些生意,其中有些是旧电器,很脏,可是也有办法重新组装,村里堆得像垃圾堆,很赚钱。”

曾庆水现在还记得,黄光裕兄弟俩就常常骑着旧自行车去各村收旧电器,收来再出手。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光裕还只有十几岁,却已经成为精明的“下家”,收来的货全部能出手。

1986年,他17岁的时候,就和哥哥带着一批旧电器出门远行内蒙古了。“村里像他这么出去做生意的人很多,像他那么大年纪出去的也很多,要是他不发大财,大家还真记不得他了。”

另外,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价格管制、地区隔离等因素,催生了一大批靠倒卖批文发家致富的“倒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制外流通网络。僵硬的流通体制如一座外表坚固的防洪大堤,此时已被愈来愈多的“倒爷”如白蚁般从里面把它啃食得千疮百孔。

同类推荐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热门推荐
  • 和老板玩心理战

    和老板玩心理战

    职场如战场,其中不可避免有员工与老板的对手戏。作为员工,最关切的事情就是如何赢得老板的赏识,获取更多的薪水。有道是“上兵伐谋”,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先赢得老板的心。
  • 战争论

    战争论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思想史上遭受非难最多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基础产生了重大威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

    小说以中国竞争最白热化的白酒业为背景,“赤裸裸”地再现“血淋淋”的市场争夺格局。职业经理人毛华临危受命,以营销顾问的身份加入家福泉集团,通过在危机时期立竿见影的营销策划活动和一系列成功的品牌推广,得到集团老板黎江湾的高度认可,很快被提升为集团营销总监。但是,作为一个职场空降兵,突然掉进白酒这个竞争惨烈的大酒缸,困惑、无奈、矛盾和痛苦纷沓而至:品牌间的对抗、上下级间的博弈、新旧势力间的冲突、企业潜规则和规范管理问的矛盾、事业、爱情问的两难全强者得以生存,破局方能发展!
  • 古玩圈阴谋:古瓷谜云

    古玩圈阴谋:古瓷谜云

    古玩鉴定专业科班出身的秦明,接到恩师钱立行的电话,邀请他参加国内首次发现的柴窑青釉碟的鉴定。然而,就在秦明兴奋地赶到拍卖现场时,却传来恩师在赶来现场途中意外身亡的消息……柴窑青釉在没有钱教授签字的情况下,天价拍出!是巧合?是意外?还是谋杀?喜获珍宝的喜悦弥漫在古玩圈还未散去……秦明已经开始对钱教授留下的打满问号的笔记本,着手调查。警方提供的调查结果疑点重重,朋友与红颜知己的背叛接踵而来。越是调查,越是在古玩圈的阴谋里越陷越深。每个戴着面具的人,都在用逢场作戏的言行释放烟雾弹。接近真相的路上,每一步都走得险象环生……
  •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一朝醒来,潇洒决绝的她居然穿越到了一个温柔娴淑,绝色却懦弱的乔府四小姐身上!什么?这个四小姐是因为争风吃醋而被害死的?并且是当着她们争风吃醋的男子的面!再什么?那个动手害死她的贱人还活的好好的?而那个男子居然还在微笑,如此无情!可惜,再次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皇帝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而她,又岂是当初那唯命是从、深居简出的单纯女子?在这繁华的乱世,她要的只是一家安定,但若触碰到她的逆鳞,她还会无动于衷吗?新文推荐:《皇女》(穿越、女强)她,身体羸弱,性格怯懦,最后为心爱之人利用死于非命。她,性格张扬、强势,催眠、暗示、杀人,无所不能。爱情于她,只是游戏一场。当这样强势的她穿越到软弱的她身上……片段一:“朕后悔了,当初让你嫁给他,唯有你,才配与朕笑傲天下。月儿,跟朕走,朕许你皇后之位!”昔日连正眼都不愿看她一眼的男子,此时眼中看到的只有那淡雅如尘的女子,放下身段。女子抬眸,嘴角弯起一抹妩媚的弧度,淡然笑道:“你是看上了我哪一点?告诉我如何,我会改过来。”轻蔑不屑的话语,顿时让那龙袍加身的男子全身僵硬。片段二:望着那慵懒的躺在贵妃椅上的女子,他扬眉,一步上前,扣住她的下巴,强势道:“这一生,你永远也别想摆脱我。我生,你生;我死,你死。”美艳女子缓缓抬眸,一笑倾城,道:“可以。前提是……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网游--盗情》(蓝飒的番外)网游世界: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男人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她问:“兄台,不介意的话我当你和xx之间的小三吧?”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两个性格扭曲心理变态的人——钟情于数字“三”!变态遇变态,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网络游戏+现实生活,黑骑士+腹黑公主的完美集合风格:温馨、诙谐搞笑推荐区:桂圆的《凰权》,超级好看的文:好友皇焱儿的大作《哥哥太坏谁之过》亲亲师父落随心大作《枭女》宝宝超级好文《绝色锋芒》《七夜宠姬》(此文已入半价书库)醉舞狂歌《难耐兽性暴君》迷糊蛋《王妃十岁》紫颖枫《绝色妖瞳》翼妖《绝色逃妾》爱心果冻《第一庶女》清甜水果糖《相公你好“野”》鈅玄《狂女食夫》鈅玄《兽妻》寇沐木《御养九妖》【占地三天推荐《独占新宠》】————————————————————————————————————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重生之侯府嫡女

    重生之侯府嫡女

    前世,幸福美满的姻缘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她,身份高贵的侯府嫡女,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全心付出。功成名就时,心爱之人竟与她亲妹联手设计,毁她清誉、夺她亲儿,害她受尽苦楚…葬身火海之时,慕容雨咬牙切齿,对天狂吼:“若有来世,无论上天入地,为人为鬼,慕容雨绝不会放过你们!”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六年前,是母亲与哥哥过世的三年后,更是她命运的重大转折年…这一世,且看浴火重生的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将前世背叛过她的那些人一一斩尽杀绝…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狼皮卷

    狼皮卷

    小故事撼动心灵,大道理点透人生!一本好书,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系统、实用、经典、精练的哲理故事书!精辟的文字,系统的内容,经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