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03

第3章 感悟自然 悯怀人生 (2)

[21]技:当作“枝”。枝:枝脉。经:经脉。枝经:即经络相连的地方。肯:附着在骨上的肉。綮(qing):筋肉聚结的地方。肯綮:即筋骨结合的地方。这些地方于运刀有碍。尝:试.这里指触及。未尝:不曾触及。大軱(gu):大骨。

[22]良鹿:好的厨工。岁:每年。更:换。割:指不按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强行割肉。

[23]族应:指普通的厨工。族:众。折:用刀砍断骨头。

[24]新发于硎(xing):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副:磨刀石。

[25]节:指骨关节。间(jian):间隙,空隙。无厚:没有厚度,指刀刃极薄。

[26]恢恢:宽大有余的样子。游刃:转动刀刃。

[27]族:指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28]怵(chu)然:警惕小心的样子。戒:戒备。

[29]视:目光。“为”后省“之”字。视为止:即目光为之集中。行为迟:动作为之缓慢。微:轻。

[30]谋(huo)然:骨肉分离的声音。一说,“谋,同“(zhe)”,指牛体分解的样子。解:分解,解体。委:堆积。如土委地:就像泥土堆积在地面上一样。

[31]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32]善:拭,攘。

[33]养生:指养生之道。得养生焉:领悟到养生之道了。

解读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主”,即养生的关键。文章旨在说明养生之道。本文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生动地说明顺应自然即为养生之要,而其主要关键则是“缘督以为经”。意思是说,要顺应自然之道,把它作为处世的常法。不要为善去追求功名,也不要为恶而遭受刑辱,要善于避开一切矛盾、是非,“以无厚入有间”,在矛盾、是非的缝隙中生活,这样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样的养生之道,实际上是从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思想发展而来,体现了庄子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庄子这种“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表述,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本文寓说理于故事之中,描写生动形象,细节刻画精妙入微,构思奇巧,意趣横生,富于启发意义。

话题

1.根据本文,做工作要以怎样的态度才能得心应手?

2. 庖丁解牛和养生有何关系?

3. 庖丁的话具有怎样的逻辑?

相关资料索引

《庖丁解牛》的理趣美

《庖丁解牛》的理趣美是多方面的。

最明显的,是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是作为写作目的诉诸读者的,但这里面包含着庄子的人生观。我们知道,庄子是以“自然无为”为美的,但他的“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指不违背客观规律去追求自己的目的。庖丁解牛,只有“依乎天理”,顺其自然,才能“以无厚入有间”,使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对待复杂多变的人生也应有这样的态度,社会是错综复杂的,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技经肯綮”似的矛盾,自然无为,才能保持人格的自由和精神的快乐,也才能得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相反,如果过分地为生死存亡、贫富穷达操心劳神,就会陷入矛盾重重的“隙”而痛苦不堪。

其次,是对艺术创作的特征—规律和自由统一—的揭示。危丁解牛,一方面,“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是完全遵从规律的,另一方面,又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显现了“充分的”自由。这种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使庖丁解起牛来,“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向然,奏刀骆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在这里,作者把危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同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进行了类比。这是可以类比的,因为,高超的技能就是艺术。特别是在那生产力低下,许多劳动产品还不能具有交换价值的时代里,一些生产技艺多带有艺术创造的性质。所以,庖丁解牛,作为技艺所显现出的规律和自由统一的道理,实在可以看作是对艺术创造普遍规律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得到T后人的认可和发挥。如:作文就有“文无定法,文亦有法”之论。作画就有“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之说。书法的道理同于作文和作画。这种把艺术创造和自由相统一的活动的明确认识,其滥觞,恐怕就是《庄子》。

第三是对壮美的追求及对美的本质和审美的朴素而深刻的理解。庄子是追求壮美的,所以他笔下的客观事物多带有超越时空并在体积、力量、气势等方面呈现着巨大的特点。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若神;“高临四十仞而后有枝”的栎社树等。如果审美客体不是物而是人,那就表现为精神巨大和本领的超群,如“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至人”等,都带有理想化的超越世人的特点。至于“危丁”,当然有别于“神人”“至人”,庖丁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庖丁的技艺却不同凡响:“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则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当然,不仅《庄子》所描写的多种人物事态都带有壮美的特点,就是《庄子》本身所呈现的汪洋恣肆,风谲云诡的风格,也显现了庄子对壮美艺术的追求。

(节选自吴天柱《<庖丁解牛>的理趣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7-8期)

更多链接:

1.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

2.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4.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

5.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陈鼓应《庄子浅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著。列御寇,亦作“列图寇”、“列困寇”,《庄子》中有一些关于他的记载,但是否寓言中假托的人物,尚属疑问。后世道家尊他为前辈。《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八篇,早已亡佚。今传《列子》八篇,多数学者从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着眼,认为是魏晋时人采摘诸书荟萃而成。本书以宜扬道家贵虚之说,为主。唐天宝元年(742)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成为道教的经典之一。其思想实与《庄子》相近,文辞亦类《庄子》。虽为后人抄撮褚书而成,但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遗文和富言故事,含义深刻,精彩动人。其叙事简练有法.文笔简劲宏妙,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杞人忧天

祀国有人忧天地崩坠[1],身亡所寄[2],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3],因往晓之[4],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5],终日在天中行止[6],奈何忧崩坠乎[7]?”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8],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9]?”晓之者曰:“地积块耳[10],充塞四虚[11],亡处亡块。若躇步蹈跐[1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3],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杞(q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祀县。忧:担忧,发愁。天地崩坠:天塌地陷。崩:倒塌,崩裂。坠:陷落,掉下。

[2]亡:同“无”。寄:依托。

[3]彼:他,指“忧天地崩坠”的杞人。这句说:又有个人替他的忧虑而担忧。

[4]晓:晓谕,即明白开导。

[5]若:你。屈伸:俯仰。

[6]天中:这里指在空气中。行止:动静,进退。这里指生活。

[7]奈何:如何,怎么。

[8]只使坠:即使坠落。

[9]奈地坏何:地坏了怎么办?

[10]块:土块。积块:土块的堆积。

[11]四虚:指四方的空间。

[12]躇(chu)步跐(ci)蹈:即踩踏行走的意思。

[13]舍然:释然,形容忧虑消释而心中平静,即放心的样子。

解读

选自《列子?天瑞》。标题依普通选本。《天瑞》宣扬轻生死、遗世事、离形去智、泊然虚无的道家思想。主旨是默察造化消息之运,探究万物“生生之理”,认为“生生”无象,阴阳所不测,乃是“天地之中大灵瑞”,故题为《天瑞》。节选的这段交童讲了一个“杞国无事忧天倾”的故事。它以问答的方式嘲笑了那种成天怀着根本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的庸人。由于这一故事的广泛流传,“杞人忧天”几乎成了“庸人自扰”的同义语。其实,无论杞人对“天地崩坠”的忧患,还是“晓之者”的一番解说,都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文笔凝练而古朴,故事生动而传神;寓意深刻,引人畅想。

话题

1. 杞人为什么对天和地的状态如此关心?

2.“晓之者”指的是哪一类人?

3.《列子》文笔的凝练在此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相关资料索引

杞人是思想者

我看不出杞人有任何可笑之处,相反,对其还有一种崇敬和敬佩的感情。“杞人”指出,天的本质是气,地的本质是土,并且天地只不过是“空中之一细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思想!他们对天地会不会坏,以及“人”对此认识可能性的讨论,也是非常深刻的。在我看来,“杞人”是思想者,是大自然的探索者。难道自然科学不正是沿着杞人的道路,发扬杞人忧天的精神发展起来的吗?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以历史的眼光看,近代自然科学发生在欧洲,古代希腊文化是其源头。古代希腊文化为何能成为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源头呢?一个根本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与我国嘲笑把人忧天不同,希腊人大力提倡和推素杞人忧天。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辰的运动以及宇宙之创生,加以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在希腊人看来,把人忧天乃是对自然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并且这种对自然的认识和求知活动,既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指导生产(处在萌芽时期的自然科学与今天的自然科学不同,萌芽时期的自然科学由于对自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还不足以广泛地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我国传统鄙视这类活动不同,希腊人积极提倡和大力推崇这类活动。亚里士多德所谓理论部门的知识正是包括哲学和科学在内的“无用”的知识。杞人忧天的知识是这类知识的典型。泰勒士说世界的本原是水,阿拉克西美尼说是气,赫拉克利特说是火,毕达哥拉斯说是数,恩培多克勒说是水、火、土、气,尽管说法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成为希腊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泰勒士等人难道不可以说是希腊的杞人吗?正是这类人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古代希腊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并为近现代的科学和文明建立了基础。他们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哲学等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致恩格斯有充分的理由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同样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杞人忧天”是希腊精神的重要特色和精华之一。科学的精神和古希腊人的精神是相通的。

(节选自严火其、杨捷《科学精神与“杞人忧天”》,《学海》2001年第6期)

更多链接:

1.杨伯竣《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

2.严北溟《列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孟世凯《“忧天”杞人何处寻》,《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怡生幸福

    重生之怡生幸福

    唐一将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电饭煲,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羊肉切成片,剁了些香菜,打算涮碗羊肉。自从接受了这个身体,她还没有接触过肉腥。恐慌不安到现在的平静。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上辈子的唐怡出生在农村,父母的意外死亡使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到城市里谋生,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确从没有放弃过。弟弟学业有成,她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因为这该……
  • 异界之机关大师

    异界之机关大师

    八级技师的孙子常鸣,在现实世界中不知该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一本机关天书,带常鸣进入机关师的世界。内置的终极机关师培养系统,让常鸣走上了最强机关师之路。机关天翼、机关兽、机关神龙……看常鸣立足机关师至高之巅,翱翔长空,俯看世界!——————————————————————————————————————————————————新书开始上传,请大家继续支持!星空进化整本书保持持续更新,新书我也会继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在和平年代,经济上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在男人面前,女人的财富,能保障自己的尊严。当然有钱不一定就有尊严,但是,没有钱会在某种程度上让女人丧失尊严。 女人如果不能从经济上解放自己,往往很难保障自己身为女人的尊严。女人不能挣钱,现实生活中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连起码的生活自主能力都没有,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女性朋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人生创造得更美丽一些呢?现在开始,正是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为了美丽人生,努力地向前冲吧!
  • 黑色感情线

    黑色感情线

    多年前的一次遇见,缘分天注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黑老大与女大学生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终成佳话。
  • 冒牌儿子来坑爹:王牌刁妻

    冒牌儿子来坑爹:王牌刁妻

    付出的爱收不回1:真爱如斯]逃婚十年她带女儿回归,小家伙女扮男装来坑爹,骗他钱财又毁他婚礼,[付爱,处处与他作对。看着那让人牙根痒的九岁小伙子,他怒:“女人,儿子是谁的?”“你猜,猜对就告诉你。”不说没关系,那就抢一搭一,他稳赚不亏!“东方先生,刚才我把你十年前的新娘介绍给南宫先生了。”小家伙得意冷笑,抢人,亲爹你还不够道行。好不容易修得团圆,他仰天长呼:“谁把我的儿子调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