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从珍惜自己的岗位做起
珍惜岗位每一天是一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只有踏踏实实,充分利用自己在岗位上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工作岗位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珍惜岗位就是珍惜生命,进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很多人在工作中却不珍惜自己的岗位,总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当然他们也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成就感。这种人一见到别人作出了成绩,就会因羡慕而嫉妒,进而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似乎自己没有成就,不是主观不努力,而是岗位不合适。一旦领导将他们放到某个重要岗位上,他们又会因沾沾自喜而忘忧,以至于成天在“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中消磨时光。至于人生的理想、奋斗的激情、进取的潜能、创造的才智,统统都在这种舒适安逸中慢慢泯灭殆尽,到头来,难免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可见,不珍惜岗位,实际上就是苟且偷安、敷衍人生,最终浪费生命。
有人或许会说:“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平凡的岗位很难让人产生敬业之情。”事实并非如此。就一个城市而言,没有人当市长是不行的;同样,没有人做清洁工也是不行的。想当市长的人很多,想扫地的人肯定不多。可是,市长只需要一个,清洁工却需要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即使这样,如果清洁工不认真工作,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他同样会失去这一份工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则更应该加倍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你不珍惜你的岗位,自然会有人来替代你。
珍惜岗位,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当前我们很多人在学习西方企业的精神和教义,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就曾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千古。还有,我们又怎能忘记:2003年“非典”横行,在那场没有硝烟但很悲壮的战争中,许多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病毒的侵袭,为的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他们,才使得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正是我们“努力工作,珍惜岗位”的学习楷模。
珍惜岗位每一天是一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只有踏踏实实,充分利用自己在岗位上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年,年轻的帕瓦罗蒂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他父亲:“我是选择当歌唱家呢,还是当老师?”父亲回答他说:“你如果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只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我们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坐。”同样,如果你不珍惜自己的岗位,好高骛远,到头来就会一事无成。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平凡,那么请你回头看看掏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他们中的哪一个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辛苦,那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你该懂吧!没有辛勤的耕耘,又哪来丰收的喜悦?
珍惜岗位更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国家认真负责的表现。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只有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的岗位不被别人取代。珍惜岗位每一天就是珍惜自己的就业机会,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更大的成功和更高的薪水需要我们从珍惜自己的岗位做起,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我们从珍惜个人的岗位做起。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永远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其中的差别,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对待。
演艺圈流行“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说法,这和我们的工作中“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职场中人来说,如果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无关紧要,抱着无所谓的工作态度,那么什么样的工作也难以做好。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抱着敷衍的态度工作是永远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的。也许我们从事的是很平凡、很普通的职业,也许我们现在就是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但是请记住,小演员身上也能放射出巨大的光芒,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
著名的喜剧演员陈佩斯,在他没有成名之前,是一个经常只能演些跑龙套角色的小演员。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艺术的追求,而是下苦功钻研每一个角色。
有一次,陈佩斯去演一个小匪兵,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配角,谁也没有过多地在意他,导演也没有给他说戏。可是陈佩斯却自己揣摩起来,把他为数不多的几个动作都研究透了。
在表演的时候,陈佩斯发挥了自己的天赋,虽是一个小匪兵,他却自己设计了一个表情,格外滑稽,一下子让这个小角色生动起来。导演一看,顿时觉得这个小匪兵格外出彩。
从那以后,陈佩斯的才华逐渐被导演发现,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永远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其中的差别,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对待。
如果我们用“小”的心来演绎自己的人生,那么你只能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角色;如果我们用“大”的心去演好每一个角色,那么,即使是一个小角色,也能演出主角的风采。
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任务,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于那些需要我们做好的工作,不管任务大与小、难与易,对我们来说都是应该认真对待的。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我们也不能敷衍了事,而应该尽心尽力演好。
在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他跟家里人一起玩纸牌游戏。很不幸的是,连续几次他拿到的都是很坏的牌。于是他很不高兴,总是不停地抱怨,甚至几次想扔下手里的牌不玩了。这时,他的妈妈严肃地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要抱怨那些牌有多不好。”
艾森豪威尔愣住了。这时,他又听见母亲说:“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你无法选择。但是,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从此以后,母亲的话成为艾森豪威尔的座右铭。他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再没有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遇到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他一步步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
对于员工来说,“出演小角色”的机会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在工作中,你可能会接到许多工作任务,不管难易,你都必须完成。这个时候抱怨和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迎上去勇敢地接受才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你认为那个职位太低,你当然可以放弃那份工作,但是同时,你也放弃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或者说放弃了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演员可以从出演小角色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演技,为自己提供增进演技的机会。而员工则能够在做好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也让老板把关注的目光投到自己身上,进而获得晋升和重用。
高标准、严要求
高标准、严要求,意味着员工应该以一种高于公司、老板的要求和既定计划的标准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力求做到最好。
安于平庸是你最大的敌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追求卓越。没有一件事是具有决定性的,但一千件事、一万件事,每一件事只要做得稍微好一点,积累起来就是让人忘不了的感动和荣誉。
永远不要退而求其次。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顺利过关。作为一个企业,要在管理中抓细节管理;作为普通员工,更应从细节做起,一丝一毫不可忽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希望,员工的利益才有保障。
在激烈的竞争中,万事皆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土豆条炸煳了,牛肉饼变质或不够分量,店堂不够清洁,音乐不够优美,桌椅板凳不够舒适,等等,都是麦当劳公司绝对不能容忍的。它有一个“QSCV战略”,即讲究营养、味美的质量(Quality),令人满意的服务(Service),清洁卫生的环境(Cleanness),合理的价格(Value)。凡不符合这四项要求的,经理要被开除,分店要被吊销经营许可权。
高标准、严要求,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执行力。很多成功企业都深信,要造就一流的品牌,必须先造就一流的人才。“自我批判”的态度已深植戴尔公司的文化中,戴尔随时质疑自己,随时寻找、改进做事的方法。戴尔试着由上至下建立起这样的行为模式:聘用具有开放观念的人员,并把他们培养成领导者。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是人干出来的。所谓事在人为,就是别人能做到的,你一样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要做到。什么叫志在超越?志在超越就是要超越自我,在观念上要超越自我,同时要超越别人、超越过去。要大力弘扬不断超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一天,音乐系的一个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又是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心里不停地嘀咕着,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
已经一个多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老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指导老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生一份乐谱,让学生试试看。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老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老师验收,没想到老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再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老师提都没提。于是,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