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900000015

第15章 是药三分毒,有病不可乱吃药 (2)

其实,理想的药物应该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只作用于有病的部位,对其他部位没有任何伤害。可惜,这种理想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古代的中华医学先辈已经认识到:是药三分毒,用医如用兵。今天的现代医学也同样如此,医学不是万能的,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即便在十分严密的科学系统控制的情况下,触目惊心的“药害”仍然比比皆是。刘太医就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用药不当的例子,如病后滥用药导致肾病,肝炎病患者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为肝硬化等,这都是为了告诫我们:是药三分毒,药在治病的同时也在伤害着机体,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

用药如用兵,不容妄发

刘氏箴言: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刘太医一贯主张慎用药,三分治七分养也是慎用药观点的延伸。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是符合我国历代医家的观点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药性刚烈,犹若用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药是用来治病医人的,兵却是用来攻城略地的,兵之所过,万物肃杀,将用药比做用兵,足见药的猛烈。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如此,用药亦使然,药是救急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用药,这不仅仅是因为是药三分毒。

古人说,疾病为害,小则耗精,大则伤命,犹如暗藏了一个敌国一样。所以治病犹如打仗(即用兵),战争双方分别是药物和疾病,似乎和我们并没有关系,但不要忘了,药物和疾病的战场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这就好比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般,交战双方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但他们践踏的却是中国的国土,无论二者谁是胜者,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药物治病的原理正是如此,即使药物是毫无毒副作用的,即使最后药物战胜了疾病,但他们的战场——我们的身体却因为这场交战遭受了严重损失。

有位姓张的老先生,为了能尽快治好自己的老年性关节炎,就将芬必得等几种药物与常服的阿司匹林一起服用。不到半月,关节果然不痛了。可没过几天,他就感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满,肝区疼痛,小便发黄。惊恐万分的张先生爷忙前往医院求诊。经抽血化验,肝功能及病原学检测报告显示: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医生诊断他得了药源性肝炎。王先生糊涂了:“吃药怎么吃出了肝炎呢?”

据专家介绍:“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最重要的代谢场所。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肝脏超负荷工作,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特别是不恰当地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更甚,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药源性肝炎。张先生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学习历史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某某战争导致某某国损失多少多少人口,经济损失多收多少,直接导致某某国经济倒退多少多少年等。我们知道统计战争对人民对国家的损害,却很少注意药物祛病这场大战对人身体的损害,这也是刘太医所说的许多人治好了病却丢了性命的症结所在。

用药如用兵,不容妄发,还在于若用药的时机不对,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更加损害身体。我们知道,用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即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用药亦如此,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用药,根据相同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用药,不然,事倍功半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啊。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医生用药的目的在于祛病疗疾,对于有病症的组织或器官来说,药是有益的,但对于其他组织来说,那就未必有益,甚至有害。可惜,人体内发达而公正无私的血液循环系统对所有器官都是一视同仁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营养大家平分,药物大家也要平分。可怜那些本无病变的组织器官,平白无故分摊到这些无用或有害的药物,即使不破坏组织功能,也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转。比如刘太医反复强调的胃气,胃气降低就意味着消化系统受到影响,正是基于此,刘纯才把判断药物是否具有毒性的标准定为是否损害胃气。

刘太医提醒您:伤胃气者谓之毒

在《是药三分毒》一书中,明朝太医刘纯提出鉴定药物有毒的正确方法是它会否伤害胃气。因为药物入腹,首先经过消化系统,因此消化系统最先感应到药物毒性,外部表现就是丧失饥饿感。因此刘纯说:“毒药伤人,首犯胃气。故伤胃气者谓之毒。”

以毒攻毒犹如引兽祛兽

刘氏箴言:以毒攻毒,庸医杀人。以毒攻毒的疗法实际上是医生把疾病视为敌人,要不择手段地杀死它。可是疾病长在人的身上,如果强行杀死疾病,那么病人也会被杀死。

喜读武侠的朋友都知道,“以毒攻毒”是江湖人士惯用的解毒方法,而我们的金庸大师也用他的如椽妙笔为我们描述了许多以毒攻毒的生动例子,其中尤以解情花毒最为精彩。杨过和小龙女身上的情花毒都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驱除的,不同的是前者用的是“断肠草”,后者用的是玉蜂毒。

其实不仅在武侠小说中,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以毒攻毒的事例。

【太医病例库】

病人女性,27岁。1977年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在卫生院止血无效后到县医院检查,怀疑是宫颈癌。此后,又到省医院确诊为宫颈癌。听到这个诊断后,患者与其丈夫发生争吵,并最终导致患者口服农药敌百虫200多片自杀。后经抢救,虽活了过来,但身体虚弱且无饥饿感。同时奇怪的是,宫腔中菜花样的癌块变得光滑了。半年多后患者死亡,尸体病例解剖发现,宫颈癌块完全消失,全身没有转移淋巴结,各脏器没有转移病灶。观察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切片发现,这些组织里都是一片混乱的坏死细胞,这是典型中毒死亡的病理切片特征。

这样看来,似乎以毒攻毒还是颇有成效的,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我们有一句俗话叫“一物降一物”,药物亦是如此,因为不论药也好,毒也罢,都是药性的两个方面,而且,毒之所以为毒,很多是因为药性太猛烈所致。举例来讲:肿瘤的病理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淤毒内盛,二是正气亏虚,尤以淤毒内盛为突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癌症也是一种毒,所以一般的药是不起作用的,必须用更猛烈的药——这些几乎都对人体有害,人们称之为毒——来克制。这就是以毒攻毒的实质,说白了,还是药物作用使然。

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却说:“以毒攻毒,庸医杀人。”既然以毒攻毒可行,那为什么刘太医还反对以毒攻毒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呢?

有一猎人善摹鸟兽之声。有一天,他在打猎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几只梅花鹿,他想把梅花鹿引过来,于是摹仿鹿鸣。结果,鹿没引来,反倒召来了恶狼。猎人连忙摹仿猛虎的吼叫,恶狼逃之夭夭。就在他暗自庆幸时,虎吼却引来一头黑熊。这下猎人没招了,慌了神,想逃也来不及了,结果丧身熊掌之下。

“用药如用兵,兵势猛烈,岂容妄发。”更何况是比药更“猛烈”的毒呢!更何况是在人的身体内用毒呢!以毒攻毒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关键在于实际操作上,必须谨慎和科学地运用,毒药的选取和提取、毒药的炮制、毒药的用量等,都需要慎之又慎,即使这样,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像上面故事中的猎人一样,赶跑了猛兽(疾病),却招来更凶恶的猛兽(毒药),不仅病治不好,反倒丢了性命,这可比“赔了夫人又折兵”更要严重啊。基于此,刘太医说,以毒攻毒的疗法实际上是医生把疾病视为敌人,要不择手段地杀死它。可是疾病长在人的身上,如果强行杀死疾病,那么病人也会被杀死。这是一种与疾病同归于尽的方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人财两空。

刘太医提醒您:放疗、化疗治癌都是以毒攻毒

放疗是用放射性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办法,但放射性射线不仅杀死癌细胞,也破坏了包裹癌细胞的胶原纤维和免疫细胞,这也是放疗致癌的原因所在。这对身体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毒药。而化疗则更直接,通过让病人服用剧毒药物,用毒药的毒性去杀死癌细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任何一种毒药都能够破坏新陈代谢。因此,放疗、化疗能杀死癌细胞,当然也能杀死普通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所以放疗、化疗收效很快,但患者生存率也低,大多会很快死亡。因此,用放疗、化疗方法治癌不可取。

“好”药滥用变“坏”药

是药三分毒,药本无好坏之分,用药得当,“坏”药也是“好”药,用得不当,“好”药也会变成致病甚至致命的“坏”药。

我们习惯简单地把药分为“好”药和“坏”药,治得好病、对身体有益的就是“好”药,治不好病、对身体无益的就是“坏”药。刘太医说,这种思想是许多人滥用药的根源,滥用药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是药三分毒,药本无好坏之分,用药得当,“坏”药也是“好”药,用得不当,“好”药也会变成致病甚至致命的“坏”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是我们平常滥用最多的药物,也是刘太医反对最甚的药物。

小心抗生素变成抗“生”素

刘氏箴言:滥用药物导致大量的细菌、病毒进化成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的新病株。

医学知识讲堂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一个五岁儿童,自小体弱多病。以前,只要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小毛病,父母就自作主张地给孩子服用诸如阿莫西林、头孢颗粒等广谱抗生素。最近,其小儿又出现咳嗽,服了三天的阿莫西林,虽然咳嗽减轻了,可是,随之又出现腹泻、黏液便,有时是黄绿色水样便。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抗生素肠炎”。

抗生素肠炎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伪膜肠炎,多因使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由葡萄球菌或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肠炎。此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所升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病情凶险,统计显示,老年体弱者发病后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

目前我们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可能是全球最严重的。WHO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滥用抗生素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医院对抗生素的滥用。

同类推荐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 少女生活百科大全

    少女生活百科大全

    本书注重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着重帮助青春少女解决非常时期的各种难题、疑惑。有助于少女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注重保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让您了解到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您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讯。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内容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您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的!
  • 跟刘太医学养生

    跟刘太医学养生

    刘氏家族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裔;更是中国少见的历史悠久的中医家族。刘纯创立的养生之道与三分治七分养学说,至今是全世界华人的口头语;也是中医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的理论。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从女人的心绪、颜面、身形、疾病、特殊时期(经期、孕期)五大方面出发,展示了女性身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女性在美容保养方面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和容易走入的误区,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美容方法的本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并深入剖析问题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和具体的保健方案,不但包括大量的内外兼修保养方法,还有许多简单有效的养颜祛病食疗方,实用、简便、易操作。
热门推荐
  • 弃妇有毒:腹黑爵爷禽深款款

    弃妇有毒:腹黑爵爷禽深款款

    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吃了我的,统统吐出来!什么?仇人爱上她,非要再求娶?冷酷爵爷缠上她,耍酷、耍贱、装软弱、玩深情?别!别!别!仇还没有报完,又要陷入情网?抬头,元芳,你怎么看?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寡人就是祸水

    寡人就是祸水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不要爱上朕,寡人是祸水!女特种兵重生后宫遗腹子,十岁幼龄假冒男儿身坐上龙位。内有奸臣贼子,外有敌国虎视又如何?!看一代天“娇”翻云覆雨,笑傲天下,抱得美男归!此文美男众多,有歪诗为证:风行碎星魄,烈焰舞箫音,耀阳映雪色,融却北宫寒。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这部小说催生了《黑客帝国》!赛博朋克圣经!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当今圣上病危,急需童男童女各一千名作为药引,与丹砂一起同焚丹炉,以炼制灵丹妙药......作为药引童女的殷雪漓一进宫便……。殷雪漓遂被打入天牢。而当她再一次跪在皇上驾前,始发现,竟然就是他......☆★★☆殷雪漓:权利巅峰,世事纷纭,谁爱我最深,我又伤谁最重?殷雪翼:漓儿,原谅我颠倒红尘,你可知我一肩担了爱,一肩担了恨......轩辕夜:漓儿,黑暗中你我能走多远?纵然爱得辛苦,却也幸福......司宸墨:漓儿,满目山河,江山瑰丽,若我失去所有,是否还能拥有你?......吉祥的古代文将会是一个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前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结)吉祥群:39317029喜欢吉祥文的朋友加,敲门砖,故事人物。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天然呆杀手

    天然呆杀手

    外来户艾思:代号S,昵称小艾,专注卖萌十二年。现役杀手,今年未婚,正迷失在穿越的路途上。Sin:专注防狼防拐近十年,资深保父,业界闻名,十项全能。最苦恼的事是寻找惯性走失的某儿童。C:代号C,现役杀手,蒙国神棍,站在中二巅峰的男人,称霸业界无敌手。我渣故我在!穿了劳资也是天下第一!本地土著东方晋:你只看到了我的权势,却没看到我的努力;你有你的坦荡,我有我的阴谋;你否定我的未来,我决定我的现在;你嘲笑我诡计多端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智商余额不足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的身手,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追妻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总少不了情敌和障碍,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追得漂亮,我是淳王,我为自己代言!林隐:我不认识上面那货,那不是我的竹马!江汀芷:我不认识上面那两货,那不是我的竹马竹马!崇明山庄:你可以嘲笑我有一个二货庄主,但不能无视我傲视业界的成绩,我是崇明山庄,武林最富盛名的杀手组织!明弋:皇帝是我老哥,但我没认,太后是我老娘,但我没认,东方晋是我兄弟,我还是没认,我是崇明庄主,我不是二货!沉戈:你们只看到了我的神秘,却没有看到我的苦逼,有一个冰山头领真心伤不起。我是沉戈,杀手界的帝王组织!鸩业:……沉戈是我的,我不是冰山……七重:还说不是冰山,冷死了,哼!千耳门:虽然我也有一个不靠谱的傻逼门主,但是我有一个hold得住全场的隐boss,我是千耳门,江湖第一大情报组织,天下哪里都有我的耳朵!黎江:我不傻,我只是天然!我是千耳门主,上头一个师姐气场比我足。千盛金:我是江湖第一大佣兵组织,我人数众多遍布各地,我有最强“十人众”,我骄傲!阿九:……南音无魅:……白占云:……魔教:我是魔教,我的名字叫魔教,但是我的属性不是魔教。我来自国外,是高富帅!司羽刹:我是魔教教主,司羽刹。南音青篱:呵呵……
  • 如何纪

    如何纪

    农村出身的一介书生张向北,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的“优雅、端凝、雍容”在他看来只“适于堂皇的客厅”,缺少他要的“闺帷中的旖旎情致”。苏剑的妻子,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趁着每月到郊外圆月寺上香,奔赴与情人的约会,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作者将笔触深入个体家庭“幽暗的内核”,从副市长苏剑父女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的人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