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300000037

第37章 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正视我们的本性

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自尊的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依赖性自尊是最初的阶段,也是我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的阶段;独立性自尊属于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而无条件自尊有点近乎“圣人”,也是自尊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只要独立性自尊,或者只要无条件自尊?既然依赖性自尊会让我们迷失,是不是就要坚决与这种心理划清界限?

沙哈尔老师的答案是:你越是想要否认依赖性自尊,它越发会黏住你。因为,别人表扬我们时我们就高兴,别人否定我们时我们就伤心,这是人之常情,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我们越是压抑人性,人性就反扑的更厉害。我们在面临重大场合时,越是告诉自己别紧张,结果往往是更紧张。但是当我们决定接受自己很紧张的现实,紧张情绪对我们的控制反而减弱。中国人治水讲究疏导,要接受水性,然后引导,同样我们也要接受人的本性,然后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案。

沙哈尔老师心目中有一个偶像,是他的老师沃伦·本尼斯先生。本尼斯曾在多所大学任过教,在哈佛商学院呆了三年,第一年他是访问学者,沙哈尔老师选中他的课,由此迷上了他;第二年,沙哈尔老师就成为了他的助教,在平时的交流中,越发觉得他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当时他已经80岁了,但当他所到之处,周围的气氛都会活跃起来。他的笑容和举止,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他仅仅是站在那里,都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自然,这样的人属于极少的拥有很强的无条件自尊的一类。

沙哈尔老师对本尼斯的仰慕之情无以言表,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样的人。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本尼斯:“你是怎样做到现在这样的?”他拍了拍年轻的沙哈尔的肩膀,带着平静、慈祥、鼓舞的眼神说:“我从前可不是这样的。”说完就离开了。

他并没有说:“我并不觉得自己很棒啊,谢谢你的夸奖。”他的真诚之处在于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也很自信。而且,他的回答也告诉我们:无条件自尊不是一夜之间获得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精力、自我有意识培养、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反复前进的缓慢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接纳过去,学会变得宽容大度。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谦虚其实是另外一种招摇。”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真正的谦逊,如沙哈尔老师的偶像本尼斯先生,南非总统曼德拉却并非是为了“招摇”,他们的谦虚不用压抑自己的任何本来的愿望,是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深处的。要达到这种程度的谦,变得和本尼斯一样真诚、实在,这个过程和我们在婴孩阶段学习走路是一样的。刚出生时,我们都不会走路;然后,我们借助他人或者他物的支撑站了起来,围绕凳子,小心翼翼的迈出人生第一步;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能单独走路了,但还是很小心翼翼,不太熟练,经常跌倒、又爬起来。再过一段时间,婴儿可以很熟练的走路了,甚至开始跑动,不用再思索每一步怎么走,他已经学会了走路。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学会跑步,必须一步一步地来,没有人会不允许婴儿跌倒,所以我们也不要苛求自己一下子变成无条件自尊的人,甚至不要急于去成为那样的人。

发现一个镇定的自我

提到纳粹,没有人不感到战栗。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讨论那些参与屠杀行为的德国平民们到底有没有罪,电影《朗读者》中的女教官,也曾引发了不少人的同情之心。

沙哈尔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了这些人的行为:他们规规矩矩、服从权威,是因为他们需要集体的肯定;那些种族主义者倾向与外部环境进行出生地、教育背景、肤色等各种各样的比较,以此来寻求优越感。而这些正是依赖性自尊的体现。太依赖别人的看法,就会丧失自我的最基本判断。

依靠性自尊较强的人,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倾向于选择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甚至用机械地辛苦工作以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被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而那些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喜欢跳出固定的模式,选择别人未走过的道路,这当然不是说他们从不选择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前提是如果他们真的喜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自己家的老人,才能推而广之,而爱他人的前提,就是爱自己,我们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可以反射出对待自我的态度。如果我们的独立性自尊较强,会变得更镇定,不用随时向别人证明自己,不需要时刻猜疑:“这个人到底喜不喜欢我?我怎样取得他的认同?”即便别人不喜欢我,不过我还能接受,因为我足够坚强、韧性十足。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更镇定自若的自我,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我们的人生可以用来享受存在于世的感觉,而不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就像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如何表现自己,而是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当我们在身体和情感上贴近他人,尤其是亲近之人的同时,依然保持自我,这种能力,就是独立。它能让你即便面对来自爱人、家人和朋友要求你妥协的压力,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你可以同意他人,而不感觉失去自我;可以不同意他人,而不感觉孤立和无助。这就是表达自己的最高境界,做回自己,这是独立性自尊的本质,也是无条件自尊的精髓。

当然,说起容易做起难。我们如何去实现这种成长,达到无条件自尊的境界?在这门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方法,比如写日记,瑜伽,运动,冥思,学会感恩,所有这些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加快这个过程。

如果你想改变某个领域,首先要在行为上进行改变,比如说如果我想拥有较高自尊,行为处事方面就要感觉自己的自尊已经很高。因为自尊也是一种态度,对自我的态度。加强这种态度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改变行为,这也是榜样的力量。你想拥有沃伦·本尼斯的镇定自若、慷慨、包容;或者想拥有布拉德·皮特的俊朗和健康形象,你就先在行为上预设自己已经拥有了那些美好的品质,在这样的预设中,我们会不断的改变自己,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如此的练习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那个镇定的自己。

“隐形的魔咒”

如果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都是“隐形”的,没人知道他的相貌、他有怎样的品质、兴趣爱好、生活作派等等,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慷慨大方、多富裕、多强势、多伟大无私美好。他会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会选择怎样的工作,会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是沙哈尔老师抛给我们的一个问题。由于我们常常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自信、勇气、目标,但是当我们在别人眼中是隐形人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生活?这个练习是帮助我们不管他人的赞扬或者肯定,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

“研究生毕业时,我的回答是:绝不会读博,因为它不是那么有意义。但我也告诉自己,在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我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在大学任教,这也是为什么我继续攻读下去直至最终拿到学位。我在毕业前做过类似练习,当时正要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然后我就想,如果我在一个隐形的、没人知道的世界,我会做什么呢?答案是我会教书,不想搞研究。这也是我为何放弃选择终身制教授的原因。我面临了很多压力,尤其是亲朋好友,但我明白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什么对你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能让你不在乎他人的肯定、赞扬、欢呼或者否定、批评?你的激情在哪?你到底想干什么? 10年或者20年后,你会设想自己在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回答的问题。而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更能够明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想想自己上一次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是什么时候?或者,很多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体会“忘我”的境界了。其实,似忘我投入的经历正说明了什么对你来说很有吸引力,这会帮助你决定未来的走向。

追逐名利,名利会离你远去;远离名利,它会追逐你而来。沙哈尔老师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可以用韦德伯格关于自尊的解释来理解:名利其实是对自我的赞赏、自信,如果一直追逐一个又一个的赞赏,它会离我而去,就像推石头上坡。下一个赞赏到来之前,石头会滚回原地,为了再次赢得赞赏,你就必须推动石头上更陡的斜坡。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斜坡会越来越陡。反之,如果远离名利、谦逊行事,时间长了,真正的、自我产生的赞赏会翩然而至。

其实,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能够回答“隐形魔咒”下自己究竟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的人并不多。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是我们对“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乐趣”、和“自身的优点”这三个重要问题的综合回答。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一位大学导师问自己的学生:“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学生很自豪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他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但老师只是反问了一句: “那你什么时候思考?”越是被日常的琐事包围,我们的思考能力就越少,而这时候我们的服从性就会越高。有这样一个实验:

你坐在椅子上,手放在可以启动电流电击你不认识的实验者的按钮上。电压为60伏时,对面的实验者可能没什么反应;电压从75伏,每次增加15伏,直到120伏的时,对面的实验者会说:“好痛!”这时候你向旁边的指导者征求意见,他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然后你继续增加电压,哪怕实验者已经开始痛苦的嚎叫,可你在指导者 “必须继续实验”的要求下,通常还是会继续增加电压。实验发现,指导者一直说“必须继续实验”的情况下,63%的实验者会将电压增加到350伏。但是,如果在电压增至75伏时,实验对象说:“好痛!”旁边的指导者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但给你15分钟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都不会再配合指导者的“继续实验”的指令了,因为在15分钟的暂时冷静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想:“我疯了么?干嘛留在这?”甚至会报警。但如果没有15分钟的缓冲时间,一直是“必须继续实验” 的命令在你耳边环绕的话,你可能会做出残忍的举动。

这种服从的现象在现代社会很普遍,一味服从,完成别人要求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意愿。因此,想象一个“隐形的魔咒”降临在你的身上,你会要怎样的生活呢?

谎言的成本

说到谎言,恐怕成年人中没有人敢声称自己从未撒过谎。有时候,说谎也是处于维护自尊,比如别人问我:“在美国生活得很轻松吧?”尽管事实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拿到学位,我每天都生活得很辛苦很勤奋,比国内的同龄人要操劳十倍,但是我可能还是会回答:“是的,你知道,美国大学就那样。”不过,沙哈尔老师却很肯定地说:“我决不说谎。”

说实话听到这话我们都觉得他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谎言,但他坚持解释为什么不说谎。“我的本科论文写的就是为谎言付出的代价,我当时是哲学协会的干事,对心理学中的自尊、动机等话题都很感兴趣。根据对亚里士多德和亚当·史密斯等哲学家的著作的研究,我发现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谎言付出很高的心理上、情感上的代价。作为研究谎言的专家,我知道说谎的后果,所以我从不说谎。”但是沙哈尔老师说自己为了实验,也说过谎。

一次,他和人约出去吃晚饭,对方是母亲的朋友的女儿,一位很成功的经济学家。沙哈尔老自我介绍是搞心理学的,她似乎对心理学的知识很感兴趣,随口说:“有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学家某某某,你知道吧?”其实沙哈尔老师根本不知道她说的是谁,但他当时还是微笑着说:“嗯……”,然后继续对话。约会结束之后,沙哈尔老师回家细想自己的谎言,从中思考谎言的价值和成本。

我们说真话的时候,其实在给自己传递一个信息:“我的话很有价值,很重要”。而如果我们经常说假话,我们是在给自己暗示:“我不是那么好,我想变成他那个样子。我必须知道那位心理学家,否则她对我印象不好。”坚持持续一周的时间来练习诚实正直,直到行为改变了我们的态度,我们才开始重视自己说的话,和自己交流,而不是在乎别人的看法。

谎言往往源于我们不懂得说“不”,面对外在的期待时,我们总是想通过一些违心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其实,我们要学会说不,才可以简化自己的生活。

沙哈尔老师在音乐声中用一位哈佛02界毕业生论文中的话做结尾:“你真实的潜能藏在灵魂的最深处,能传递智慧、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我知道它在那儿,因为我以前感受过。我也相信其他人拥有潜能,因为他们总是能创造奇迹。每个人都有无与伦比的潜能,如果能找到,它就会熠熠生辉。它在那儿,每个人都拥有。如果我们寻找、培养它,它会发出万丈光芒,甚至超越自我,成为类似沃伦·本尼斯和本德拉一样的人物。他们的光辉已经照耀到其他人的身上。”

同类推荐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本书阐述了低调做人和和高标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旨在让读者对二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用做自己的人生指导,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想走向成功,可是你学会低头了吗?每个人都高傲着支付着自己的尊严,从而把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给堵死了。
  •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续而成为一种本能,于是,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每一次会面中,学会展示完美自己的技巧,熟练使用下去,你自然而然地展露出迷人的微笑、生动的眼神、无可挑剔的着装……一个完美的自己!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示人以优:一分钟展示最美的自己、变短为长:一分钟让人刮目相看克服自卑、善辨真伪:一分钟洞察人心有的放矢、一锤定音:一分钟内塑造万人迷形象、交友之道:一分钟赢得好人缘、异性交往:一分钟打动他(她)的心等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
热门推荐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
  • 谈诗说情

    谈诗说情

    一个是粉壁题诗,一个是破镜重圆,一个是玉枕难眠,一个是以死殉情,好像天下有情人的磨难永远走不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一场豪门婚姻困住三个人,隐形的枷锁是谁给她套住的?挣扎着手中的枷锁,一不小心卷进了家族的纷争中,残酷的豪门用的是精致装裱,然而那陈腐的过去却也逐渐露出原本的面貌,声势浩大的豪门恩仇确然由来已久。一切尘埃落定,曾经爱的还爱吗?曾经恨的还会恨吗?那些诺言,又能信吗?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嚣张宝宝总裁妈

    嚣张宝宝总裁妈

    欧阳水梦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玩伴丽莎,竟然勾引她的丈夫,抢走了她儿子的父亲。而她还多次对自己诉说思念,还高谈自己的恋爱幸福史。在一个黄昏的午后,水梦以上千元结束她们的下午茶。席间,她们谈到她的家,她的男人,水梦声称,很希望能够到她的家做客。丽莎看到水梦的消费水平连下午茶都达上千元时,她有些羡慕,又有些嫉妒。这个女人,为什么总是过得比她好,即使拥有了她的丈夫,并完全占有了她的家,她依然能活出如此鲜活的自我。当李默看到大陆总公司的执行长时,不禁为之震惊,这女人,竟然是自己最爱的、认为无法被家人所承认而选择放弃的女人?——————————————————————————推荐晗晗的新书:《调皮宝宝迷糊妻》***************推荐:暄的书:《穿越之无泪无心》一个女人,太多男人的爱,究竟花落谁家,静请期待!苦情儿:《妖娆太子妃》夏草青青:《老鸨王妃》夏草青青:《我得负责》美娃:《混血小天使》
  • 碧落霜华

    碧落霜华

    碧落抚苍穹,霜华漫天……江湖路远,是非成败转头空!对的都是错的,错的却那么悲壮,是非对错间什么才是真实?十年之约,为了自认的真像与昔日同伴执剑相对,却不知这又是一个错误……江湖之大,只剩下神剑碧落霜华世间独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间深处

    时间深处

    程立辰是一个骨骼青涩但眼睛成熟又有点阴郁的男生,他有一双介乎于十几岁少年到三十岁男人的眼睛,你望过去,只看到如黑夜般深沉。他不够美好,他很跩,有些漠然,肆意伤害身边的人,但其实他只是一个气场强大而内心脆弱的孩子。他和叫做百里的女生在寂寞的时光中相遇了……
  • 夏日失踪事件

    夏日失踪事件

    17岁的完美男孩凌佑希一直想体会叛逆的感觉,他决心在这个夏天重新寻找他自己。在遇到了夏晓娆和酒吧后巷尸体事件之后,他变成了神秘男孩莫梓孑,从此被卷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诡异事件。经历了这个冒着生命危险的夏天之后,他终于发现隐藏在朋友们内心世界里的黑暗秘密和那个危险至极又无法反抗的阴谋……
  • 枕上痴

    枕上痴

    苏拾花自以为行侠仗义,救下一位美弱公子,哪知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阴狠狡诈,不择手段的疯子。最后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承认——“没错,我就是卑鄙,你要如何?”凤眸一挑,笑容太坏。好,她奈何不了他,那就干脆一刀两断,互不相见,可、可是……他怎么还是阴魂不散?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