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半夜突然醒来,感到无比焦虑;或者常有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没有任何原因,这可能与自尊心不够是有关的。我们都时刻和自己呆在一起,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并且会不断衡量自己,如果衡量进行的很缓慢,就会产生抑郁。 曾有人思考过大多数心理疾病和障碍的根源是什么?沙哈尔老师认为,那个比较接近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尊。
走出对自尊的误解
沙哈尔老师所讲的自尊心,与我们常常说的自尊心很相似,又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尊中,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误解,这里沙哈尔老师集中讲到了一些通常我们认为是自尊实则不然的表现,也特别地告诉我们,自尊心与自大自负的区别。
首先,我们通常会问:自尊心太强会导致自大和自负吗?沙哈尔老师请我们假想:当一个人像孔雀开屏般走进教室,我们会对他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会认为他很高傲,但并不会认为他的自尊心很强。反倒是那些谦虚,低调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们拥有更强的自尊。人文心理学的奠基人洛美曾说:“弱小之人通常欺负他人,劣势之人通常佯装强势。炫耀者、夸夸其谈者、强出风头者,其实是想摆脱自我焦虑。”自负和自大并非自尊心过剩,反而是自尊心不够。
另外,我们又要想一想,积极的表扬对自尊心的提高是百益无害的吗?
在美国,常常有老师会对你说:“你太棒了”,你扭扭捏捏或者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一个问题,老师一般也会习惯性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在沙哈尔老师的课堂上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他并不赞成这种培养自尊自信的方式,他觉得这样做只有短期的效果,并不会长期地帮到学生。
自尊不是空洞的、不分缘由的表扬。这些不是真正的自尊,而是脱离现实的自恋。自尊是存在与现实中的,存在于实际的表现、实际的练习、实际的成功中,它也是努力工作的产物。
开课之初,老师讲过成功的秘诀是乐观、相信自己、对所做之事保持热情,并且辛勤付出。我们对这些说法都习以为常,但常识并不那么平常。我们常说 “我5分钟后赶到”,但就真的要在5分钟后到达了吗。就像这样一些小事情,看起来没有什么,其实是在否定自己的承诺的价值,也是自尊心不够的体现。
成就会带来自尊,但是成就也并不是自尊的决定性要素。
曾有这样一个人接受过心理学家的辅导,他说“过去的许多年,我一直感觉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朋友和家人都欣赏我的外表和能力,我是父母两个家族中第一位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大学生,现在一家著名的会计公司工作,我的异性缘也还不赖。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很不错,但我一直感觉很痛苦、很压抑。持续6个月的心理治疗让我有机会审视自己感觉不幸福的深层原因,那就是缺乏自尊,对自我评价很低。有时候感觉很迷茫,为什么我取得这么多成就,自尊心还是很缺乏呢?”本德勒和皮特森认为,自尊不是和成功、社会地位、金钱连在一起的,而是有其他因素。沙哈尔老师在自己的论文中将自尊分析为三个方面:
1.依靠性自尊
第一,有一些人总是需要别人的表扬,比如做演讲的时候如果观众反应强烈,就会很高兴,如果观众没有反应他便讲得索然无味;又比如有的学生很在意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的评价,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表扬他,他会很高兴;如果有人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或者不屑一顾,他就会很难受,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这种喜怒全系于他人的人,生活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其他人的看法。比如就业时,会倾向于高名望、高地位的工作;选择伴侣时,主要考虑别人是否肯定、是否喜欢。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也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如果考试成绩比别人高,感觉很好,反之则很糟糕。“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心理学的学习,如果有人比我学的好,我会感觉到压抑和羞愧。” 这就是依靠性自尊的典型想法。
王后问墙上的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如果魔镜说是王后,她就会心花怒放。一旦有人比王后漂亮,她就会恼羞成怒。这个故事中就表现出依靠性自尊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依靠性”,王后要依靠镜子的回答来衡量自己的美貌,不是自己认为的,所以自我价值观来源于外部环境;第二是“比较性”,王后喜欢比较他人和自己美貌:“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人么?”
几乎没有人不具备依靠性和比较性的自尊。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无视他人的看法,不与他人比较,这是人性使然。如果我们想要克服的人性的弱点,就要学会遵从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独立性自尊
即那些不依靠他人看法而存在自尊。拥有独立性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判是根据自我的标准,比如,我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用心,尽管别人对此有很多的看法,但最终内心的尺子是由自己来衡量的。这样的人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大小时,不会和他人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我进步了吗?我是不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幸福?在这里,别人进步得多少,别人幸福还是不幸,都不会影响到他对自己的评价。
相对于那些总是喜欢得到他人的肯定、害怕批评、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依靠性自尊水平较高的人而言,那些独立性自尊水平较高的人,乐于接受批评,乐于结交挑战他们、帮助他们找寻真理的“对手”。他们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寻找“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关心什么?我到底想怎样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沙哈尔老师的一位哲学家朋友说:“依靠性自尊较强的人会说:‘我们追求高尚的真理,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是正确的,希望能保护自己不受批评,不得到消极判断,避免依靠他人看法形成的较弱自尊’;与之相反,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是真理的学徒,一直寻找‘对手’,不畏惧批评与消极判断。”
3.无条件自尊
无条件自尊个体处于很稳定的状态,既不依靠他人的看法,也不来源于自我的评判,根本不需要对自尊进行评价。无条件自尊的个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既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也不需要和自己比较,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例如,写一本书。依靠性自尊较强的人,会和其他书籍进行比较,动力来自于他人的赞扬和肯定;独立性自尊较强的人,满足感来自于自己写作水平的进步,由自己来决定书写的好坏;而无条件自尊较强的人,写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当有好的想法时,希望能用书呈现出来。如果发现其他同样优秀的书,也会感到很满意——因为他们把自己和他人融为一体了,也就是不会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对立面上。
我们可以把无条件自尊和看电影进行类比。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和电影角色感同身受,看到他们生离死别,你也感觉压抑;如果他们花好月圆,你也感觉高兴,你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为什么?因为你的自尊没有受到威胁,不管是他们取得的成就或者英俊的外表,这都只是虚幻的电影世界。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和他人感同身受,不去针对他们,我们会变得强大起来,这也是无条件自尊的魅力所在。
培养无条件自尊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许是一辈子。就像走路,我们在孩提时不会走路,磕磕绊绊,需要外界帮助;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能单独走路了,但还是很小心翼翼,不太熟练;后来,我们就能熟练的、不假思索的走路了。自尊的培养也是这样。刚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自尊,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通过他人的看法来了解自己;然后,开始有自己的意识,懂得和以前的自己进行比较;最后,如果独立性自尊足够强,我们进行到自然而然的存在的阶段。很多人到50岁的时候,才真正懂得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寻求肯定;马斯洛也说,45至50岁才是自我实现的最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