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随着日常创造的增加,类比的作用尤其得到重视。如日本学者大鹿·让认为:“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是类比……即使人们已经了解到了创造的心理过程,也不可从外面进入类似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给创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得采用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使用类比。”
瑞士著名的科学家阿·皮卡尔就运用类比发明法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自由行动的深潜器。
皮卡尔是位研究大气平流层的专家,他设计的平流层气球,曾飞到过15690米的高空。后来他又把兴趣转到了海洋,研究海洋深潜器。尽管海和天完全不同,但水和空气都是流体,因此,皮卡尔在研究海洋深潜器时,首先就想到利用平流层气球的原理来改进深潜器。
在这以前的深潜器,既不能自行浮出水面,又不能在海底自由行动,而且还要靠钢缆吊入水中。这样,潜水深度将受钢缆强度的限制,钢缆越长,自身重量就越大,也就容易断裂,所以过去的深潜器一直无法突破2000米大关。
皮卡尔由平流层气球联想到海洋深潜器。平流层气球由两部分组成: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的气球和吊在气球下面的载人舱。利用气球的浮力,使载人舱升上高空,如果在深潜器上加一只浮筒,不也就像一只“气球”一样可以在海水中自行上浮了吗?
皮卡尔和他的儿子小皮卡尔设计了一艘由钢制潜水球和外形像船一样的浮筒组成的深潜器,在浮筒中充满比海水轻的汽油,为深潜器增加浮力,同时,又在潜水球中放入铁砂作为压舱物,使深潜器沉入海底。如果深潜器要浮上来,只要将压舱的铁砂抛入海中,就可借助浮筒的浮力升至海上。再配上动力,深潜器就可以在任何深度的海洋中自由行动。这样就不需要拖上一根钢缆了。第一次试验,就下潜到1380米深的海底,后来又下潜到4042米深的海底。皮卡尔父子设计的另一艘深潜器“理雅斯特”号下潜到世界上最深的洋底——10916.8米,成为世界上潜得最深的深潜器,皮卡尔父子也因此获得了“上天入海的科学家”的美名。
类比思维法在运用时就要寻找事物的相似点,并且要对“相似性”保持敏感,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医生常用的听诊器的发明就源于类比思维的运用。
一个星期天,法国著名医生雷内克瓦带着女儿到公园玩。女儿要求爸爸跟她玩跷跷板,他答应了。玩了一会儿,医生觉得有点累,就将半边脸贴在跷跷板的一端,假装睡着了。女儿见父亲的样子,觉得十分开心。突然,医生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睁眼一看,原来是女儿用小木棒在敲跷跷板的另一端。这一现象,立即使他联想到自己在医疗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医生听诊,采用的方式是将耳朵直接贴在患者有病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学。
他想:既然敲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听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样东西,使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声响让医生能够清楚地听见呢?
雷内克瓦用硬纸卷了一个长喇叭筒,大的一头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里,结果听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纸做成了单耳式的木制听诊器,后人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双耳听诊器。
类比思维法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它教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的熟悉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解决问题。
侧向思维——打开思维的一扇侧门
我们在走路时,正前方出现了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我们不必沮丧,也不必往回走,我们可以尝试走旁边的小路,也许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如果你是一家电影公司的职员,现在,公司要在另外一个城市开一家新的电影院,于是安排你做一件事情:在1~2天的时间里,帮公司寻找一个最适合开电影院的地方。你有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吗?
众所周知,开电影院和开商店的经验是一样的:最重要的莫过于位置。因为,商店和电影院生意要兴隆,首先得人气旺。而人气要旺,就必须将位置选择在人流量多、消费能力强的地方。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根据常规思维,用测算人流量的方法去解决,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每天派人到各处实地考察,但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短时间内得出结果根本不可能。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请专门的调查公司去做调查,那花费肯定不会少。除这两种方法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日本一家电影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者,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他只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轻而易举地将问题解决了。
他是怎么做的呢? ——带领自己的下属,到将要开设电影院的城市的所有派出所进行调查。调查的目标十分简单:哪个地方平时丢钱包最多,然后就选择丢钱包最多的地方开电影院。
结果证明,这个选择简直太对了,这家电影院成了该电影公司开设的众多电影院中最火的一家。
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因为钱包丢失最多的地方,就是人流量最大、消费活动最旺盛的地方。
这位主管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侧向思维法。它的具体做法是:思考问题时,不从“正面”角度,而是通过出人意料的侧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某些问题,如果从正面来找突破口比较困难,这时,就可以考虑从侧面去寻找。
让我们来看看上面例子中所用的思路:
1.目标:最理想的地方——人最多的地方。
2.人最多的地方表现:1人头涌动;2拥挤;3吵吵嚷嚷;
4容易丢东西;5其他……
3.去掉其他方面的表现,仅选一个重要的侧面:容易丢东西。
4.从哪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最容易丢东西——派出所。
这样从侧面顺藤摸瓜地摸下去,问题很快就有解决的方法了。
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某些情况较难在短时间内摸清状况,便可以采取这种侧向思维法来考察。
下面就是一个巧用侧向思维法的故事:
美国加州的可布尔饮料开发有限公司需要招聘新员工,有一个叫马克尔的年轻人到公司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一位相貌平常,衣着非常朴素的老者走了进来。马克尔连忙站起来去迎接他,但是,那位老者只是盯着他看,好长时间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马克尔被看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人突然一把抓住了马克尔的手大声地叫道:“我可找到你了,我终于见到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的女儿可早就没命了!”这是怎么回事?马克尔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位老者。
“你不记得了吗?尊敬的先生,上一次,就是在中央公园里,是你呀,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出来的!”老人激动地连声说道。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马克尔自然十分纳闷。当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以后,心想原来这位老者将自己当做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他马上诚实地说:“老先生,我想您是认错人了,我不是那个救您女儿的人。”“是你,是你,一定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说。
马克尔面对这位感动不已的老人,只能再三地解释:“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有去过呢!”听着马克尔的辩解,老人终于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他说:“难道真的是我认错人了?”马克尔安慰老者说:“老先生,您别着急,慢慢地找,一定可以找到那位救您女儿的先生的!”后来,马克尔如愿以偿,被这家公司聘用了。
有一天,马克尔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便主动上前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且询问道:“救你女儿的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这位老人表情木讷地走开了。
马克尔的心情非常沉重。有一天,他对公司的一位老员工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位员工哈哈大笑道:“你认为这位老先生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也不知讲了多少遍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女儿!”
“这是为什么?”马克尔大惑不解。那位员工接着说:“我们总裁是通过这种方法和这件事情来选人才的。他说过,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是可以塑造的人才!”
马克尔工作兢兢业业,不久就成为公司市场开发部的总经理,一年就为公司赢得了350万美元的利润。当那位可敬的总裁年老退休时,马克尔接替了总裁的位置。
这位老人的考题确实比较怪诞,但他却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选到了值得信赖的人才。在面试的那十几分钟里,应聘者展现出的都是才华横溢的一面,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呢?直接看是得不到真实答案的,通过这样一道小小的考题却可以从侧面看清一个人的品质,使我们不得不为老人思维的灵活而赞叹。
就像我们在走路时,正前方出现了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我们不必沮丧,也不必往回走,我们可以尝试走旁边的小路,也许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呢?侧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所起的就是那“小路”的作用。
纵向思维——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往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我们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去研究和思考。如果能够用纵向思维来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很多创造和办法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了。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由于我们的大脑限制了我们的手脚,因此,我们掌握不了出奇制胜的方法,往往会简单地放弃。”深入一步,就能够增加思维的深度,进行有效的突破。因此,可以说深入一步就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一柄利器,很多创造和办法都是在深入一步的思考中诞生的。
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一步”呢?这就需要我们不轻易对问题的进展表示满足,多问几个“为什么”,揭示出问题的本质,那时解决问题不仅能治标,还能治本。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大野耐一认为,他之所以能发明“丰田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他从不满足,善于“在没有问题中找出问题”。在世人看来,“不满足现状”总是不好的,但在丰田工厂里却有一个口号:“不满足是进步之母。”丰田工厂鼓励员工对现状不满。但要求把这个不满足同改革结合起来,而不是和牢骚结合起来。大野本人就是个善于从不满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的人。大野曾总结他发现问题的秘诀,在于凡事要“问5次为什么”。
有一次,生产线上有台机器老是停转,修了多次都无效。大野就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工人答:“因为超负荷,保险丝烧断了。”
大野又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大野再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大野再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