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召募人才时,如果没有第一次就找到对的人,让对的人来为你的企业卖力。在此需注意,所谓对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要是最适合、最“对”的人。若没有在一开始就找到符合你企业文化的人,后续你可能会面临不断为这个头痛人物的所作所为,收拾残局的问题。需要不断为他留下的各种小问题,进行处理及善后,也需要为他不能和企业成员融洽相处等各种后遗症,不断疲于奔波,解决处理。其后续所花费的心力,远比当初谨慎选择一位适合的人才,要多10倍或20倍的心力及时间。由此而知,我们怎能不慎重呢?
另外在新进成员刚进公司时,也是所谓的“第一次”。第一次接触公司的文化、第一次尝试新工作的任务、第一次执行该公司的项目。在第一次,就要养成新进人员的士气、团体作业的态度、颇具效益的做事方法。一旦良好习惯养成了,日后也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再纠正调整其做事方法及态度,反而可让新进成员上手后,运用其自身意志,以最适合企业属性及认知的方法来处理每件事。
而在数据或文件归档时,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更可为你省下不少时间,有多少次,我们翻箱倒柜,寻找一份两个月前所看过的数据,寻找一篇之前网络搜寻所找到的文章,少说也要花个十分钟到半小时来寻找吧!有多少次,我们因为需要找寻一位联系人,而不停地将名片盒反复查看,只为找到这个人的名片,这都是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所引发的后果。
另外,要把事情一次做对,还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思考,力争将问题一次性解决。
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条蛇溜出去为止。
很多人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个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是把问题想透彻,找出合理的方案,将问题一次性地彻底解决。
重复作业是造成一个人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发生了新故障,在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因此,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懂得为效率忙的道理,要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盲目的忙乱毫无价值,我们无论自己的工作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用脑子使巧劲解决问题,而不盲目地拼体力交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这正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团队比个人更有力量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同样,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生存成长。放眼一流的工作团队,它们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无非是它们的成员能抛开自我,彼此高度信赖,一致为整体的目标付出心力的结果。
看过德国足球队比赛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这个被称为“日耳曼战车”的球队,频频在世界级的比赛中问鼎冠军,可整个球队却难以找出一个技术超群的个人球星。
一位世界著名的教练说:“在所有的队伍当中,德国队是出错最少的,或者说,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个人而出差错。从单个的球员看,他们是不完美的,德国队是脆弱的。可是他们11个人就好像是由一个大脑控制的,在足球场上,不是11个人在踢足球,而是一个巨人在踢,对对手而言那是非常可怕的。”
全队拧成一根绳,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这就是德国队的秘诀!
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是一艘巨大的航母,每一个员工都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艘航母能否朝着企业的预定目标前进,有赖于全体员工的精诚合作。只有每一个员工的力量都保持一致,企业前进的利箭才会以无坚不摧的力量射中靶心。
井深大刚进索尼公司时,索尼还是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小企业。但老板盛田昭夫却对他充满信心地说:“我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专家,就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我要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由你来全权负责新产品的研发怎么样?希望你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地调动其他人。你这一步走好了,企业也就有希望了!”
“我?我还很不成熟,虽然我很愿意担此重任,但实在怕有负重托呀!”虽然深井大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但是他还是知道老板压给他的担子有多重——那绝对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应付得来的。
“新的领域对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关键在于你要和大家联起手来,这才是你的强势所在!把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还能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盛田昭夫很有信心。
井深大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呀,我怎么光想自己?不是还有二十多名员工吗?为什么不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和他们一同奋斗呢?”
他找到市场部的同事一同探讨销路不畅的问题,他们告诉他:“磁带录音机之所以不好销,一是太笨重,一台大约45公斤;二是价钱太贵,每台售价16万日元,一般人很难接受,半年也卖不出一台。您能不能往轻便和低廉上考虑?”井深大点头称是。
然后他又找到信息部的同事了解情况。信息部的人告诉他:“目前,美国已采用晶体管生产技术,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非常轻便。我们建议您在这方面下工夫。”他回答:“谢谢。我会朝着这方面努力的!” 在研制过程中,他又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团结合作,终于一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1954年,试制成功日本最早的晶体管收音机,并成功地推向市场。索尼公司由此开始了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井深大深深地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从这次的成功经历中,井深大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当你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时,“我”就变成了“我们”。你必须舍弃部分的自我,整个团队才有茁壮成长的可能。
在团队中,除了要让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完成目标的机会之外,也要让整个团体为设定的远景目标而努力。如此一来,便能达成个人和团队的“双赢”。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同样,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生存成长。放眼一流的工作团队,它们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无非是它们的成员能抛开自我,彼此高度信赖,一致为整体的目标付出心力的结果。
问题在发展,方法要更新
方法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对于同样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法也越来越科学。今日是最佳的方法,并不代表永远是最佳的方法,我们必须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
时代在前进,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许多过去我们无法给出答案或是给出了错误答案的一系列问题,在今天都已不再神秘。既然问题在不断变化,人们掌握的东西也在不断发展,那方法也必定是在不断更新的。
1928年的暑假,天气格外闷热,英国赖特研究中心的弗莱明医生心情异常烦躁,他胡乱放下手中的实验,准备去郊外避暑。实验台上的器皿杂乱无章地放着,这在一向细心的弗莱明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9月初,天气渐凉。弗莱明回到实验室。一进门,他习惯性地来到工作台前,看看那些盛有培养液的培养皿。望着已经发霉长毛的培养皿,他后悔在度假前没把它们收拾好,但是一只长了一团团青绿色霉花的培养皿却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他觉得这只被污染了的培养皿有些不同寻常。
他走到窗前,对着亮光,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霉花的周围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会不会是这些葡萄球菌被某种霉菌杀死了呢?弗莱明抑制住内心的喜悦,急忙把这只培养皿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霉花周围的葡萄球菌果然全部死掉了!
于是,弗莱明特地将这些青绿色的霉菌培养了许多,然后把过滤过的培养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奇迹出现了:几小时内,葡萄球菌全部死亡!他又把培养液稀释10倍、100倍……直至800倍,逐一滴到葡萄球菌中,观察它们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霉菌对细菌有相当大的毒性,而对白细胞却没有丝毫影响,就是说它对动物是无害的。
一天,弗莱明的妻子因手被玻璃划伤而开始化脓,肿痛得很厉害——这无疑是感染了细菌。弗莱明看着妻子红肿的手背,取来一根玻璃棒,蘸了些实验用的霉菌培养液。第二天,妻子兴奋地跑来告诉弗莱明:“亲爱的,您的药真灵!瞧,我的手背好了。您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啊?”望着妻子消尽了红肿的手背,弗莱明高兴地说:“我给它命名为盘尼西林(青霉素)!”
现实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新问题,也会发现许多新方法。在青霉素发明之前,人们遇到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的是另一类方法,而在发现青霉素之后,细菌感染的问题有了新的也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还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在电视剧里看到古代常用一种“滴血认亲”的方式来判断两者的亲属关系。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方法是否科学,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采用古老的方式,而改用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DNA对比。它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却是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能运用当今的科技。同样,因为新技术的诞生,旧的方法也被新技术所取代。 问题在不断变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了解得越来越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方法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对于同样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法也越来越科学。今日是最佳的方法,并不代表永远是最佳的方法,我们必须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
本章要义
1.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2.高效率并不是用“加班”来保证的,重要的是工作方法。
3.主动发现问题,做好公司需要的事。
4.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用很长的时间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5.做事要求“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6.借助团队力量,1+1真的可以大于2。
7.一时的方法不能解决永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