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00000009

第9章 顺应四季变化进行自我保健 (5)

白露在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秋分在每年阳历9月23日或24日。秋分这天,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候鸟,如大雁、燕子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寒露在每年阳历10月8日或9日。寒露时节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此时气温更低,气候从凉爽逐渐转寒,早晚温差更为明显。

霜降在每年阳历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一天中温差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秋季养生的基本要求

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人体的保健,养生要遵循秋季养生的基本要求。

1秋宜养阴,慎防津气耗散

秋季6节气是阳消阴长的时节,夏季6节气的炎热刚过,人体阳气逐渐内敛,阴精之气不断转盛。所以人与秋气相和,保持体内阴精,一方面是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收藏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抗病延年;另一方面也是为冬季6节气的潜藏阴精做好准备,并进一步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下基础,从而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在秋季6节气不要损伤阴精之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冬养阴”,秋季的节气养生还应防止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因为过度剧烈运动能使人出汗过多,致使津气耗散。

2防燥护阴,养肺为先

秋季6节气暑热已过,燥气当令。祖国医学认为,燥为秋季6节气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因此,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

秋季6节气在人体应肺。肺主气司呼吸,以鼻窍与大气相连,以皮肤汗孔与外界相通。由于肺脏娇嫩,“喜润恶燥”,容易受到外来邪气的侵袭,尤其是秋令时节之燥邪。“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衄、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所以秋令时节应注意滋养肺脏,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得清,呼吸平和,这就是秋季6节气的“养收之道”。

3谨慎起居,调畅情志

秋季6节气气温由热而凉,逐渐转寒,昼夜温差较大,人们的起居也应随时令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应做到早睡早起以避风寒。肺主一身肌表,外感邪气最易犯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所以秋季6节气应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但是适度的“秋冻”对于人体逐步适应寒冷的天气变化、增强机体抗寒能力非常有益,所谓“春捂秋冻”、“秋不忙加衣”就是这个道理。

秋季6节气,落叶遍地,万物凋零,秋风肃杀,加上绵绵的秋雨,容易造成人的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不安,让人陡生悲凉之意。不良情绪的刺激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要保持心情清静、安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调气安神”,使人体上下气机贯通。这样可以改善肺的生理功能,以抵御秋燥肃杀之气对机体的侵犯。因此调畅情志对于秋季6节气养生十分重要。

【贴心提示】

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这样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2领会秋季饮食起居的原则

知道了秋季的气候特点和养生的基本要求,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实施吗?

秋季起居、饮食之道

1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秋高气爽,气温渐降,万物色变,人们生活起居也要随时令做相应的调整,做到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早睡能避风寒,早起使人神清气爽。这样收敛神气使肺部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2食清润,避免辛辣

燥是秋天的特点,故秋天饮食宜清润,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止渴,清热燥之功,可改善秋日燥火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少吃辛辣、煎炸及油腻食物防秋燥。如大蒜、辣椒、葱、姜、茴香、炸鸡腿、炸里脊及炸肉片等,以防助燥伤阳,增长秋燥。秋燥使人体易出现口干、咽干、干咳无痰、咽喉肿痛、大便不畅等一系列病症,芝麻、萝卜、梨、糯米、蜂蜜、甘蔗、百合、山药、西洋参、银耳等,具有润肺生津、养阴祛燥的作用,秋季应多吃。

3精神养生

进入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此时常在人们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注意保持神志安定,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4运动护养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运动的大好时期。在锻炼时,一方面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另一方面要针对季节特点进行自我锻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运动锻炼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气功选择应以静功为主。因天气将逐渐变冷,要注意进行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秋季应进补

进入秋天,天气渐渐转凉,适当服用一些滋补的饮食,对增强体质、防病益寿非常有帮助。

1百合莲子瘦肉汤

百合、莲肉、瘦(素)肉三种食物可根据年龄大小、体型肥瘦和体质强弱,各种适量(一般在30~100克左右)炖汤适加作料。隔1~2日服用一次,可健脾胃,尤其是对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有强壮滋养药效。

2炖鱼肚

取较大的鲜鱼肚先浸泡1~2日,与葱、姜(各适量)同煮熟,10分钟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再切成鱼肚丝与其他肉类(如猪肉、牛肉或羊肉等)同锅炖汤,适加作料,隔2~3日服用一次(吃肉喝汤),久之有滋阴养颜之效。

3鲤鱼赤小豆汤

用鲤鱼(鲜品)500克左右,赤小豆100克,加生姜及陈皮适量同煮,烹调成鲜鱼汤,约每周2~3次。多服能治体质衰弱、肾气亏虚、小便不畅等病症。

4公鸡炖汤

取1千克左右的公鸡去毛及内脏,加生姜、米酒适量,佐料炖汤服用,有壮阳的功效,适用于阳虚气衰的病人。

5炖白鸽

取白乳鸽一只,去毛杂,加巴戟天、淮山、枸杞各15~20克,用清水炖汤。每周1~2次。多用可壮阳强身。但此法药性稍温燥,秉性为火热体质或无肾阳亏损的人,不宜服用。

6炖鹧鸪

取鹧鸪约500克,去毛杂,加沙参、玉竹、枸杞、桂圆肉各30克左右;加水炖汤、适加作料,每周服1~2次,吃肉喝汤。有滋五脏、补脑髓、强心力的效果。

7鲩鱼肠蒸蛋

鱼肠60克左右,与鸡蛋2个(去壳、留蛋清、蛋黄),加适量佐料,共蒸熟,供食用。多服可强眼力、治夜盲。

8巧用蜂蜜

蜂蜜有润肺、补脾、润肠、解毒等功效,每次用量一般为10~30克。内服可治便秘、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肺结核、神经官能症等;外用,涂抹头部湿疮、口唇疮、冻疮、烂腿等多有佳效。如治习惯性便秘,可取蜂蜜60克、牛奶150克、葱汁少许,煮熟,早晨空腹服,常具佳效,对老年人久患习惯性便秘者颇为适宜。

【贴心提示】

锻炼的最佳时间:生理学家新近研究证明,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因为人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影响,无论是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最佳。心律与血压都较为平稳,全身协调能力最强,适宜锻炼。

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最好从午后1时左右开始,因为这时人体感觉下降,容易入睡。人的深睡眠时间,一般在晚上12时至凌晨6时。所以晚上10时睡眠最佳。此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进入最低潮,是最有效的睡眠时间。

3秋季常见病的防治

秋季昼夜温差大,成为一些疾病的多发期,我们应该预防哪些常见病呢?

胃病

10月份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因此人们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

哮喘病

有哮喘病史的人对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另外,草枯叶落的深秋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弄清引起哮喘发作的致敏源,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心脑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寒冷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脑血管病人秋天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腹泻

秋天患腹泻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因此应注意饮食健康,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贴心提示】

你知道下面这些生活中的最佳高度吗?

桌子:其最佳高度以身体站直,两手掌能平放在桌面上而不弯腰,不屈肘为标准,约为75~80厘米。

坐椅:椅面距离地高应比小腿长度少1厘米为好。

床铺:以略高于使用者的膝盖为宜,这样上下床方便。

不可忽视的冬季养生与保健

1了解寒冷冬日的个人保健原则

从立冬开始进入冬天,冬天气候寒冷,万物凋零,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都在寒冷中度过。认识冬季各节气的气候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养生、保健。

了解冬季各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冬在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小雪在每年阳历11月22日或23日。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其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

大雪在每年阳历12月7日或8日。“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表示从此开始降雪大起来。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

小寒在阳历1月5日或6日。寒是寒冷之意,表示冬季的寒冷已经开始。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冷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24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

大寒在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这一节气里气候比较干燥,降水稀小,常有寒潮、大风天气。

冬季养生的基本要求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凋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进入相对缓慢的状态。冬季养生要遵循冬季养生的基本要求。

1冬宜藏精,应时而养

同类推荐
  • 健康是一种责任

    健康是一种责任

    只有你健康,你的家人才会幸福,所以书说,健康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本书述说一切应该远离的不健康因素,让自己更加理智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中国式养生

    中国式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加大,很多疾病的侵入与形成也随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纷纷寻求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
  • 一用就灵足疗祛百病

    一用就灵足疗祛百病

    针对想吃又不敢吃、不会吃的糖尿病患者,书中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及食物交换份法,帮助糖友合理安排餐次、选择最佳食物和最佳的烹调方式、轻松应对特殊的就餐状态。饮食+运动+中医——三管齐下,攻克糖尿病。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把《本草纲目》中关于养生的智慧辑录下来,并辅之以更为切实可行的现代操作方法,让读者可以重温国粹经典,且运用于实际,尽享长寿安康。
  • 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我国是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在的说法,民俗文化的绝大部分属于无形文化、非物质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全世界形成共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面临大量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的濒危、失传,抢救、保护已是时不我待。文化部及时制定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精神相一致的有关文件,社会各界也极力呼吁对传统民间节日、艺术的保护。
热门推荐
  •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还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用楚辞(楚地民歌)进行写作的作家。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屈原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很多又十分勤奋,以至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
  •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我们将两个世纪以来畅销不衰的世界上最先进、最权威、最受父母推崇的三大教育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蒙台梭利育儿全书》集合成《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献给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你。这三本教育著作所阐释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认可和推崇,其内容涵盖教子的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精髓和新方法。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相信能够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实际的帮助。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

    ??他和她门不当户不对,般配的只有年龄,他是三十五岁的豪门独子,她是三十二岁的大龄剩女。约会七次后英俊帅气的他,娶了普通又倔强的她来搪塞家里的逼婚,和用来遗忘曾经那段让他至今还无法释怀的爱情。而她本不屑嫁给这个傲慢无礼的他,她嫁他只是为了昭示天下嫁的体面赢回自尊,为了逃离那个没有了温度而冰冷的家。<br/><br/>他们朝夕相对的日子里会发生情感的碰撞吗,他们会爱上彼此吗?他们没有爱情的婚姻会何去何从......<br/>??????
  • 文学探谜

    文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

    前世她是大周后,才情美貌兼具,却因夫君与妹妹的偷情而含恨而终。重生后的她乃亡国公主,当她与前世的夫君相遇后,是爱人还是仇人抑或是陌生人?她又该在前世所熟悉的皇宫中如何生存?亲们,第一次写文,请多多关照。考究党慎入。。。。。
  • 无限的使徒们

    无限的使徒们

    无限使徒,无限大世界中的驻守者,维持着世界的运转与安全。他们不是自诩伟大的神明,他们只是一群自愿维持世界的生命。生命的无限性,可不是单纯的一个生命就能将其表现,孤独的个体,永远也无法诠释无限的广阔。以上只是少许的剧透,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主角在无数的世界中进行管理,旅游以及为了无限大世界的延续奋战的故事。请多多支持作者哦,推荐收藏什么的可不要吝惜,轻轻点击左边就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