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3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代乐器的分类与形制(3)

排箫是由一系列竹管构成的管乐器,竹管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用绳子、竹篦片等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管子的底部都要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如果竹管的长短是一致的话,则在管中采到堵腊,在竹管深浅不同的位置堵住,而得到高低不同的乐音。所有排箫有无底、封底两种,分别叫作“洞箫”和“底箫”。排箫的管数是不定的,从最初的3管起,后来又有10、13、16、20、21,直到最多的24管排箫,每只竹管只能发一音。

中国曾是排箫的发源地,中国的古代诗词文献典籍中对于排箫的记载和考古中出土的那些年代久远的古代排箫,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排箫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宫廷雅乐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在盛唐之时,我国的排箫还东传到了日本。但中国排箫的发展又是一部断代史,排箫的吹奏技艺没有承传下来,在清朝中后期排箫音乐就从中国乐坛中销声匿迹。

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听之宛若风的声音,宛若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之音”。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5.匏类乐器

有一种葫芦叫匏瓜,古人用干老的匏瓜制成乐器,就是匏类乐器了。匏类乐器基本上都是簧片乐器,包括笙和竽等乐器。但匏类乐器中使用得最普遍的就是笙了,笙是和声乐器,和竽的形状很像,但竽比笙大一点,管也比笙多,战国以前在民间极为盛行。

(1)笙

笙,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是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因此它的音响兼有管乐器和簧乐器的双重性质,笙能同时发二个、三个甚至直到九个音。

考古发掘也已经证实,笙的历史的确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箫有点相似,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长短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的簧片和匏质笙斗,就这样和排箫区别开来了。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战国初期的笙,无论是表面的通饰彩绘,还是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都与现代笙几乎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在二千五百年前,笙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那时的笙,一般不到九根笙管,呈前后两排横向排列。

笙的主体是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在发展中不断的改良创新,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式样的笙。笙的簧管数也是不同的,传统笙一般为13、17或19簧,经过改良后有21、24、26、36、37、42簧等多种。传统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哪一支管发声。改良的笙加上按键,一个手指可以控制多个按键,以便控制更多的音。

笙具有很强的协调性,音色明亮甜美、柔润安详,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浓厚结实,低音松散甜美,音量很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他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同时,笙也非常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2)竽

竽,也是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形制和笙极为相似而较大,管数也较多。战国至汉代时期曾广泛流传,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经常出现吹竽的图像。

竽原为36管,后来减至22管,通高二尺有余。随着时代的发展,竽斗也渐渐由匏瓜改为了木质。竽管分为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篾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

6. 土类乐器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就是陶制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1)埙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些类似竽,一般有六个孔,以陶制最为普通,所以也称“陶埙”,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埙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埙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发音体了,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埙是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的只有一个吹孔的无音孔陶埙,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此外就是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一个没有音孔,另一个有一个音孔,能吹出羽和宫两音,构成小三度音程,距今有6700余年。除此之外, 山西万泉荆村与太原义井也多有陶埙出土,多为两个音孔,距今有四五千年,为新时器晚期遗物。但是出土的远古时期的埙无论是外形、大小、指孔位置、指孔数都始终带有随意性,很难确定它的音高和音律。

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据推测埙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出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会时期埙的样子很多,形制并不确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管形、蛋形等,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后来逐渐多为陶制的。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形体多为平底卵形,开始出现六孔埙。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汉代又出现了七孔埙。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埙的音色深厚婉转、悠远低沉,悲壮哀怨,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古人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人们认为内容舒缓平和的音乐,有助于教化,体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点,古人说:“埙具治后之德,圣人贵淹;于是,错凡银、借福勃。”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还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埙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

(2)缶

缶,八音中属土类敲击乐器,就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普通的生活容器,用土烧制,口小腹大,圆形,外形像一只小缸火钵。缶的主要用途是用之来盛放酒、水,也可以当乐器来叩击,这样渐渐的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的乐器了。不过,缶的主要功用毕竟是盛放酒、水,但作为乐器,它还只是一物两用。在古代,缶算是一种低级的乐器,一般只是穷苦人自娱自乐的简单乐器,有时也在葬礼场合敲击,表示悲伤的气氛,而缶也没有特定的形状或是音调、音色。

2004年无锡鸿山的越国贵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墓甬道壁龛中发现了由五百多件组合乐器组成的陪葬坑,其中有三件盆状的乐器。经功能分类和专家认定,这便是秦王渑池会上被迫一击的“缶”。这几件缶口径40(cm),通高24.2(cm),内外施青黄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饰细蟠虺纹,两兽首状宽耳,另两侧有一对称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两前肢攀在沿上,口衔缶沿,造型夸张生动。

7.革类乐器

革是指以野兽皮革制成的乐器。革类乐器,要说简单,应该是最简单的,因为它总共就只有一类基本乐器,那就是鼓。但是,要细说这个鼓,中国鼓在历史上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名称也是千奇百怪,恐怕未必全部能说清楚。鼓也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乐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在战时可激励士气。

鼓作为打击类乐器,出现得比较早,甲骨文中就有专用的鼓字了。早期的鼓所使用并不是现在的牛皮,而是兽皮。更早的还有陶制的陶鼓,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了。从目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的土鼓来看,可以确定皮鼓大约也有4500年的历史了。到了周代以后,鼓类乐器就更为发达了,用途特别广泛,而且不断产生新的形状和种类。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仅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在坚固且一般为木质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皮革制成的膜,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一般桶身的形状不同,鼓的类型也就不同,鼓可分为腰鼓、悬鼓、楹鼓、建鼓、雷鼓、贲鼓、应鼓、花盆鼓、大堂鼓等等。

鼓的作用非常广泛,平时可当乐器,以配合舞蹈节拍,用于祭祀、乐舞,在战时用来可以激励士气,不仅可以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声音洪亮,可以传播得很远,听见鼓声,难免会令人精神振奋、抖擞。

8.木类乐器

木是指木类乐器。最初有柷、敔、拍板等,后来有木鱼、梆子等。柷是一种祭祀用的启奏乐器,而敔是一种停止音乐的乐器,这两种乐器除了在孔庙以外,普通乐团不容易看到。而古代的木类乐器也并不是十分广泛,通常只用作伴奏或是打节拍。

(1)柷

柷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如方形的木箱子,一般是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它的内壁而发声,用于宫廷雅乐中,表示乐曲开始。柷是汉代乐器,曾流通于全国各大城市。柷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cm、每边长65cm。

(2)敔

敔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与柷同时出现。《旧唐书·音志》中记载:“敔,如伏虎,背皆有鬣二十七,碎竹以击其首而逆刮之,以止乐也。”这是指敔的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支一端劈成数根细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常在乐队中使用。演奏中和韶乐时,奏者立于敔侧,以劈成细茎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如果仅从音响审视,敔并不突出,但它却以奇特的形制和演奏方法而成为宫廷雅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3)拍板

拍板简称“板”,因多用檀木制作,又名“檀板”。拍板可分为鼓板、书板、坠板三种,鼓板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书板和坠板则多用于说唱艺术。拍板可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或其他硬木制作,木材必须干燥,不能有干裂或腐朽现象。板无固定音高,发音短促,声音坚实响亮,穿透力强。若用纹雕旋转的木料制成,则发音更为脆亮。

古代拍板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唐代时已经广为流传。但只在民间流行的“散乐”中使用。拍板有大小之分,大的9块板,小的6块板。从成都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000多年前五代前蜀宫廷乐队中,拍板曾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到了宋代,拍板在民间说唱艺术中普遍使用,是民间器乐“鼓板”中的主要乐器,并在宫廷的教访大乐、小乐器合奏和马后乐中使用。到了元代,拍板用于宫廷宴乐,也是杂剧的伴奏乐器。明、清的中和韶乐、清乐和番部合奏等宫廷音乐也都使用拍板,可见拍板作为乐器在古代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历代的拍板因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数量、规格也不一致,从3块、4块、6块直至10余块的都有。大多数情况下由五六块板组成,最多的是九块板,最少的有三四板。满族的拍板多为两板或三板,除木制的外,还有用铁片制成的拍板,每块拍板的上端均钻有两个小孔,用细皮条或丝绳串联,下端可自由开合。

在器乐演出时,执拍板者处于乐队的指挥地位,古代这种坐在乐队中央指挥节拍者称为“乐正”。乐曲开始,执拍者站立,待拍击第一拍后始坐下,等到乐曲结束时,执拍者也须再次起立,此时若有下一名歌者,则须前来接拍,音乐随即演出下一曲。传递拍板时应庄重优雅,行礼如仪,此乃南管传统伦理,充分表现了中国礼乐之风。

(4)木鱼

木鱼,木制打击乐器。原为佛教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木鱼因外形酷似鱼头形状而得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其实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了。

木鱼整体呈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是木鱼的敲击发声部位,呈斜坡形,两侧呈三角形,底部是椭圆形;敲击木鱼时,常使用木制的棰子,棰头做成橄榄形。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也随之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大木鱼正面圆径约40cm,最大的达85cm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有4(cm),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高,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cm到16cm不等,多用桑 木或椿木制作。

在民族乐队中,常需要备有大小不同、材质不一、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

(5)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17世纪时,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起来。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其中一根木棒长25cm,圆柱形,直径4cm,另一根木棒短而粗,呈长方形,长20cm,宽5cm到6cm、厚4cm。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木棒、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

梆子音色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是豫剧、河北梆子、秦腔等梆子戏剧中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同类推荐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应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矿山安全法》应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恋上古代傻王爷

    恋上古代傻王爷

    【已完结】亲们记得要收藏哦!现代女李欣睡觉也能玩穿越,穿越成什么小姐也好皇妃也好,偏偏穿越成丫鬟,还被鞭打过的丫鬟。小姐要嫁给裕王爷,让自己陪嫁,以为只是当陪嫁,没想到还要当代替品。天哪,有这样整人的吗?这王爷长得倒不错,只不过有点傻,不知是撞坏了脑子还是怎么的,还好容易骗。看现代女怎么恋上这个傻王爷,最后他会不会不傻了?他们能在一起?
  •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什么时候,所有人会把目光聚焦到你身上?一定是你“第一次”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第一件见大客户,第一次与同事竞争,第一次被同事排挤,第一次给领导送礼……“第一次”最能暴露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职场的冷酷在于,做错事,周围人可能向你传递“你错了”的信号,却不告诉你错在哪里。
  •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如何创办美容美发店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围绕农民朋友所关心的话题展开,主要讲述了美容与美发、筹办美容美发店、美容基础知识、美容化妆技术、美容运用实例、美发的操作、发型设计运用实例及美容美发店的经营与管理,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当你抱怨怀才不遇的时候,你必须确认自己是否已熟悉自己的行业,了解到自己有什么样的储备,当一些大公司热情地输入新鲜血液的时候,你是否有把握进入那些候选人名单如何获得一个人的快速认可并接受你,如何让一个对你横眉冷目的家伙放下偏见,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足够的信任体系,最为有效、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就是营造共同经历。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总裁的刁蛮妻

    总裁的刁蛮妻

    “过来!”新婚之夜,他扬眉冷语,内双的眼半眯着,看着前面穿着红色礼服的小女人。她却迟迟的的站在他的不远处,看着床上衣衫不整的男人,她有自己喜欢的男人,但是她都还是自己的,但今晚——,一张粉扑扑的小脸紧绷着,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就没敢抬起来看看他。“你在紧张?”他看着她,笑的很邪魅,他本来就可以做她的长辈,只是,却成了她的丈夫。她抬起眼眸,看着他那气势逼人的大脸,然后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呼吸,却始终没有说话。“你知道待会儿可能会有点疼吗?”她继续望着他,不说话,一个字也没有,只是看着他,然后差点就要憋死的时候,他的大手突然扯下了她……“啊!”她终于呼吸了,也大叫了,然后……….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毒药,在嫁给那个男人之后,她也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了。他们之间本就没有情,婚姻里又怎么会有爱,可是,谁让他在她的身体里埋上了他的种子,那天,人流手术室外面,一个女人把一根单子撕成了碎片抛在了身后,然后潇洒的离开.....-------------------------------------------------------------------------------------------亲们喜欢的麻烦加入书架,推荐投票,外加留言,(*^__^*)嘻普通读者群(15826562)V读者群(94981824)亲们不要加错哦!嘻……--------------------------------------------------------------------另外推荐飘雪的另一个V文,亲们多多支持哦,先在此鞠躬谢过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高血压食疗菜谱

    高血压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其10本。《高血压食疗菜谱》精选了近60种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近120道菜例,还包括一些高血压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