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700000007

第7章 钟声楼韵(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在昙华林的那批人是幸运的。你们迈过了饥荒岁月,走在青春的大道上。你们充满朝气、拥有理想。你们是以纯洁的少年赤子之身,沐浴于马列文艺理论圣河、于其中膜拜接受灌顶。你们大都做着、或做过作家梦,梦想着诗人的桂冠,作家的华冕。你们自觉参加运动,批判美帝苏修,接受脱胎换骨般的改造,你们上未受日美英法文化的影响,下未被孔孟老庄浸淫,你们是最完整地接受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的一代人……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是:这一代人上不如胡风集团、右派文人,下不如知青团队、老三届哥儿们,你们的作家梦,真如昙华一现。你们之间,出了教授,出了官员,出了优秀教师也出了一些文人,但让你们汗颜的是:却没出一个叫得响的大作家、大诗人!当年北大学子、复旦精英……也一样全军覆没。要说老实话,当官员的也不过尔尔,当教授的也一般般,你们是当年曾经做过最绚烂的文学梦,尔后,则是遭受最彻底的毁灭的一代!当然,有机会问题,也有年龄问题,还有政策问题和其它众多的问题……回望昙华林,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当年的辛苦,尽付之东流?那么多青年学子,当年的努力、全神马浮云?

你不知哪儿出了错。你写过有关艺术环境论、艺术群落论的文章,你也向冯牧老师请教过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但最后的结论却永远是太复杂,难说清。

你们这一代人,尤其这一代昙华林人,是多么优秀,多么敬业,多么能吃苦,多么能聆听教诲的青春一族呀!然而这一代人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却唯独没有了“自我”,而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这也许算是一种结论吧!

这是你的终生遗憾,也是你们一代人的终生遗憾!文化,是大自然的人化。在文化的五个层次里,艺术只是中间层次的存在。这种“自我”的缺失,并非要人去追求个人私欲,而是强调人生存在的映证意义!思念昙华林,即是思恋一种文化形态,思念昙华林、亦是反思一段岁月中的病态!

即便如此,青春仍然美好。即便如此,过往的岁月仍然令人怀念。在那明清风格的三层回廊加欧陆式钟搂的庭院里,你从婆娑的树影和迷茫的灯光中清晰地看到往昔,看到那身着长袍、脚趿布鞋的古典文学教授,看到那西装革履、手持斯的克的外国文学老师,看到那当时在国内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翘楚:一个以中青年为骨干、著作颇丰、影响甚大的群体。还有那教我们外语课的一对俊男靓女夫妻……你记忆中的老师们,以他们的人品、学识、智慧、风度影响着你,滋养着你,这是昙华林中永远的记忆,树影灯光中的恒远的辉煌。

你忘不了的还有那些青春伴侣!你的永远的那些不管贫贱和富贵,也无论健康或疾病都不将你放弃的铁哥儿们!他们多数来自乡村,却和你这个出自城市的不解世故的人结为朋友,他们多年来对你的帮助,就像昙华林的小溪,悄然自流,老樟树上的秋叶,飘飘坠地。连每次下乡,你笨拙得捆不好被褥,都是由他们代劳。直到多年后,每次由京外出,一清理行囊,你就想到他们的一片深情。

昙华林里有昙花吗?依稀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神秘地拉着我,在一个并不大的玻璃温室里看到它,在那儿了无生气地开放着。你印象里昙华林里最有代表性的植物,并不是那刹那即逝、不解风情的昙花,而是那无处不在、四季长青、挺拔高矗、蓊郁密闭的香樟。夏日里,它撑开绿色伞柄,遮挡了日炙曝晒,秋雨中它用厚实丰腴的叶片,和那雨丝沙沙交集,奏响一阕《清凉曲》。冬雪很稀罕,少见积淀,偶有厚积之处,大多在树干阴面和叶面,给整个院子,平添了几分对比浓郁的色彩。唯在春日,叶绿了,花开了,草青了,它却哑然无声,寂静依然。

然而,它却是你的最爱,在你数十年记忆中,它是昙华林中最香醇的酒,最恒远的花,现在很少能看得到像昙华林那样的香樟群落了,但在你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香樟却是那在职工宿舍楼前,小山坡上的一株巨大的樟树。

那是一个初冬,南方的冬天,潮冷潮冷的。你和中文系的同学们拎着背包,来到钟楼前操场集中,好像是要去黄陂“社教”,系里的老师、领导,和你一道下乡的,也陆续来了,夕阳初度,北风乍起。落日处几束鳞片云,叫人看了心里发毛。这时,带队的老师告诉大家,系里留守的领导来送大家了!你的眼睛当即转向了那个小土坡,以及土坡上的虬枝直干、遗世独立的老樟树和树下站立的那个人。他穿着一袭铁灰色长呢大衣,身材修长,如玉树临风。颈脖处戴一条酒红色的围巾,手上戴着黑色真皮手套。他那时是系副主任还是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你也记不太清了。反正你只在外交场合,比如周总理会见某国元首要人之场面中才能见到类似的装束和风采。

你以为你对老师这种印象过于偏颇,而在生活中不过尔尔,但你问及很多人,都对他的温文尔雅、风流倜傥、和蔼善良的为人异口同声称是。也许,你对他所知有限,也许,你只看到事物的一面……但不管什么情况,那冬日樟树下的“惊鸿一瞥”却被你脑中的相机定格在那儿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你又和他见过几次,听过他几次讲课,文革中帮他买过烟,他被批斗期间,你还去看过他及夫人。文革后,你去北京读研究生,偶然在回鄂时还和他邂逅过。以后听说他出事了,以后就听说他去了深圳,以后听说他在深圳干得很出色,他的事迹广为传颂,以后就听说他患病去世的消息……你曾经很后悔,没有借个机会去深圳看他,也没有他一张照片。但后来一想,他是个善良的人,也是个非常能自省的人。你在他那些日子里去看他,他或许并不乐意。他在天堂有知,或许会温和的用那种略带吴侬软音的普通话,这样告诉你:就这样很好。

是的,就这样很好……

你有意没有提及众多老师和同窗的名字,是你觉得他们在你的记忆里就是一个群体。就像昙华林里的樟树群落。然而他们在你的印象里,却留下的是印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个体!别的不说,你在北京数十年从事的文艺批评职业生涯中,就常常在会议中、在写作时,在阅稿、交谈间,想起你的那几位教过你的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的老师们,因为你至今还记得他们的授课笔记。甚至清晰地记得他们在课堂上,以调侃的口吻告诫同学:文章写好后勿轻易拿出手,至少得给你老婆看看。这引起了大家的大笑:因为在座诸生是没老婆的。

然而你却不愿意、或者说不喜欢参加一些校友聚会。因为那一类活动突显了太多的势利、太多的等级观和太多的非校园情感!常常将一些莫名其妙的官员、伪文化名人(文化骗子)之类趋之为上宾,捧上高台,而将那默默奉献一生,忠实于教育事业的广大学友群体漠然置之。

师范大学不以师为范?

你不是要在这儿“惊回一枕当年梦”。你也并非在这儿声讨什么,你只是对你的昙华林倾泻你的思念。你的昙华林就是:樟树、钟楼、文华楼和师友。就是那迷离朦胧的树影灯光,就是那半个世纪不能、也未曾忘怀的岁月。你永远感恩于让你能进入昙华林的长者、使你在昙华林受益颇多的师长、和那些大有助于你的同窗!

昙华林!灯光朦胧、树影婆娑……

(丁道希,1963年入中文系。1978年在北京读研究生、工作直至退休。曾先后任中国文联研究室研究员,研究处处长,中国文联影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联影视总经理)

寻回当年的文华楼

【杨昌庆】

文华楼被拆掉了,它毁于振兴中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中,楼龄已过“从心”之年,却未能“从心”,伤心地倒在无情的铁锤和冷酷的机械之下。

文华楼依花园山,面沙湖水。上世纪初美国人设立文华大学,文华楼便是主楼。解放后,文华大学旧址归属华中师院,文华楼仍然保持着主楼的地位。

华中师院校园不大,占二面土坡,据一片平地,建筑布局既规整有序又高低错落。平地的建筑宏伟大气,体育馆、教学楼、大礼堂,前后一字排列;山坡上的小楼别致精巧,用于阅览、办公、教研,亦前后一字排列;沿南坡而下,几座欧式民居如珠玉撒落在绿树丛中。一眼望去,只见重重叠叠楼、弯弯环环路,高高下下树。路是一色的石子小径,楼没有一座相似。

文华楼是一座四面围合的庭院。灰色、陈旧的外墙单纯得除了有几个小窗外,就像四个巨大的水泥块,使人感到稳重、坚固。由石砌的大拱门进入院内,并不觉幽暗。天井宽阔,高大的玻璃窗构成的墙面反射着阳光,既好看又明亮,削弱了围合建筑的闭塞和压迫感。

文华楼南、北面是对称的二层,一楼是教室,二楼是宿舍;东面二层,皆为宿舍;西面三层多作教室。东西南北,有走廊相通,去上课,回宿舍,均在数十步之内。西面三层以上钟楼高耸。天井中有树二株、井一口。树是中国庭院中常见的桂与梅;井水清澈,供同学洗漱、浣衣。东北角有一甬道,墙角处镶着一块刻有“1903”的石碑,标志着文华楼生命的开始。向左拐是利用楼的外墙搭建的浴室。向前数步则是厕所。再右拐,有一条短而窄的走廊直达食堂。这里还是信息中心,墙上挂着班级信箱,黑板上写满通知、启事。各种生活设施,紧密相连,结为一体。要说这儿的生活,那真是太方便了。近乎封闭的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容易养成恬淡闲逸,心气平和的人生态度和不急不躁、不徐不疾的生活习惯。

住在文华楼,冬天,没有寒风冻指裂肤,但也很少能晒到太阳,感觉十分阴冷;夏日,风吹不进院子,白天还有点阴凉,夜间却格外闷热。宿舍成了蒸气的浴室,蚊子的酒吧,臭虫的饭店。热得人难耐,痒得人心烦。不过,办法也还有,更深夜静时,悄悄遛出宿舍,提一桶井水,从头上淋下,在走廊上席地而卧,于是,凉爽爽浑身舒坦,乐滋滋半宿好梦。

文华楼里,同学们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解读历史的发展和文艺作品,用**的日记规定自己读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反修防修”、“兴无灭资”、“又红又专”、“改造思想”成了每周班会的一贯议题,组织和个人谈话的不变内容。文华楼就像一座熔炉,要把我们炼成钢铁,化作螺丝钉。

谁也说不清同学们的思想是否被“统一”了,行动是否被“革命化”了。但是,同学之间的互助友好却是具体的、真实的。如果你有事,总会有同寝室的同学帮你去食堂打饭;要是你因病缺课,总会有同学将整理好的笔记送到你的面前;一日三餐,总会有女生主动将自己定量的粮食分给男生一半;每到开学,同学总会把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品拿出来让大家分食共享,从此,我才知道了沙洋的花生大而香,孝感的麻糖甜又脆,巴东的香肠麻且辣。

生活在文华楼,各人有各人的故事,但让人津津乐道,流传至今的当数《文华楼里看风景》。那风景就是每当午餐,楼上楼下的男生端着饭碗,或倚墙,或凭栏,满脸兴奋,目光贪婪,屏息欣赏一位女生从楼下走过。她是才女,据说是老师们的评价,口耳相传;她是美女,那是亲自目睹,眼见为实。有人说她友善、温和,让她的美丽更有魅力;有人说她矜持、高傲,使她的俊俏越具神秘。除了赞美,还是赞美,只有赞美。不管怎么说,从文华楼走过的她的确值得一看。那轻盈,那优雅,清丽端庄,娴静从容,像一缕清风徐徐吹来,又像一朵白云轻轻飘去……观景的人只顾观景,哪里知道他在欣赏美景时,也成了风景,被另外一些人欣赏着,成为人们百听不厌的故事。真是非常的有趣。

文华楼被拆掉了,它的一砖一瓦都当作垃圾而被清除,未留下一点痕迹。我希望能寻回当年的文华楼,哪怕只是几块记忆的碎片。

(杨昌庆,1961年入中文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曾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静静的昙华林

【周涤非】

昙华林地处武昌东北隅。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即55年到56年的那第一个学年得与昙华林朝夕相伴的。那一年多的岁月似乎应该是此生很珍贵很难得的一段时光。那时的武昌城区很小,仅褊狭的一绺,昙华林几乎已是城区的边缘地带了,记得校区院门外数步之遥就是一畦连一畦的碧绿的菜地。她与粮道街、胭脂路接壤为邻,但她既不蘸“粮道”的繁嚣,也不染“胭脂”的氤氲,实在称得上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栖宿昙华林一年多,实在没亲见过昙花,更不用说其“林”了,镌刻在我心中的昙华林,给我留下不泯印象的昙华林就是一个字——静。

同类推荐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娱乐天王

    重生之娱乐天王

    数娱乐风流人物,靠着前世屌丝记忆,还看今朝!拍拍戏,三流歌手龙套杨铭重生异界地球,写写小说,踩踩天才,装装逼。当杨铭横扫国内一切纪录,然后一路向西,唱唱歌,剑指欧美!看我天王在世,铸造传奇人生
  • 与伤痕干杯

    与伤痕干杯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项链,坠满了各色各式的珍珠。有明这的,有灰暗的,有圆润的,有怪异的,有我们自己抬起的,也人命运赐予的,有乐意接受的,也有无法拒绝的。每一颗都记满了喜怒哀乐,每一颗都有沉重的分量,同样,每一颗都附在生命的路上。
  • 快捷粉面

    快捷粉面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绝色极品妾

    绝色极品妾

    一朝穿越使她成为了相府绝色倾城的傻子三小姐,再睁眼眸底闪过一道冷光。原想安安份份演好自己的角色,却在她爹把她送人当妾之后有了一丝变化。他是高高在上,传说中冷性绝情的残暴王爷,新婚夜粗暴的夺取了她的身。他说他会宠她爱她,要她替他生下他的子嗣,却在她渐渐爱上他的那刻把她推下了深渊。她静静地站在远处看着他手揽深爱的女子,那强忍的坚强伪装终于在手捧他亲赐的毒药时化为了碎片。无声的泪滴落在碗中,她笑着饮下那碗毒药,刹那间唇边的血染红了白色的衣。那张带血的绝美容颜,灼痛的又是谁的心?红颜劫,四国乱,当最初的纯净不复存在,一个个强势的男人臣服在她的脚下时,只能感叹岁月无情,造化弄人。人物介绍:东方磊:如果可能我会带你离开皇宫这个吃人的地方,可是我肩上的责任不充许我这么做,所以我只能用我的方式保护你。东方煜:如果只有站在顶峰才能得到你,那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爬上那个至高点,哪怕要我撕毁多年的伪装。端木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只想守护着你,一生一世。李玉淳:是你该死的让我心动了,所以即使是血染山河,也别想逃开我。情景一:“娘,外面有个男人来找爹看病。”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跑到一个正在悠闲喝茶的绝美少妇那里。“让他等着,你爹在给娘研制嫩肤露呢。”绝美少妇对着小男孩如此说道。“灵儿。”东方磊从外间闯了进来,看着正在喝茶的绝美少妇,如寒潭般的星眸中满是不可致信,心在这一刻狂喜莫名。“娘,这人你认识?”趴在绝美少妇怀中的小男孩抬起了头。“不认识。”绝美少妇眼也没抬的回答了一句。“滚。”与东方磊相似的小脸上嫌恶的白了来人一眼。“爹。”接着下一秒小男孩从绝美少妇的身上下来,扑入了一个身着白衣,风华绝代的美男子怀中。“灵儿,要救吗?”“不救,死了清静。”“好。”好文连接:《毒寵药妾》《总裁的羔羊》《婚后的誘惑》《黑道教父的寡情妻》《甜心女王爷》《错入总裁房》《帅哥们别追了》《嫁个将军好过年》完结《独占七夫》完结《绝色妖姬》《邪医“傻”妃》新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